在公開課或示範課教學上,這種情景幾乎場場出現:
在學生發言後,老師會聲情並茂地說:「說得太好啦!同學們掌聲鼓勵!」於是教室裡便響起了一片喝彩聲和噼裡啪啦的掌聲,知道的這是在上課,不知情的倒以為是某明星的見面會了。
01
新教學理念強調尊重和賞識學生,這本來是好事,因為孩子需要賞識和鼓勵。
經常得到老師表揚的學生,如同經常受到家長表揚的孩子,他們會比那些很少得到表揚的孩子顯得更有自信,更加積極。
在課堂教學中,有的老師會把讚賞當作法寶,也不根據具體情境,不看學生具體表現,只要回答了問題,不管答得對不對,都一味給予表揚。
答得對自不必說,不吝讚美,就算回答錯得離譜,老師也會想辦法從有勇氣有膽量聲音大等方面給學生以稱讚。
02
但是,再好的教育方式都應該有它的邊界,也就是要掌握好「度」,超過了應有的度,事情就會向著它的反面去。
劍客老師覺得,只要學生發言就說「棒極了」、「真聰明」,這樣的讚賞就屬於濫用。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稀缺才顯得更有意義。表揚泛濫同樣會成災,超值的嘉獎反而讓學生產生惰性。
03
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是出於什麼考慮,熱衷表揚呢?
有教師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說:「傳統教育似乎總是一味地批評、指責、否定學生,使學生逐漸丟掉了自信。所以,課改提倡多鼓勵學生。哪怕只有一點點成績,我們也要表揚,只要有一點點進步,我們也要鼓勵。」
這種說法聽上去很有道理,老師堅持正面引導學生,根本沒有錯。
04
但是,真有必要把表揚搞得這麼儀式化嗎?
甚至在一些老師的課堂上,表揚已經成了公式化!
什麼時候點頭,什麼時候微笑,什麼時候豎大拇指,什麼時候出言稱讚,什麼時候來點掌聲,幾乎形成了一整套固化的流程。
這就讓人覺得有點不對勁了!
不少老師認為,鼓勵學生只是衝學生笑一笑、點點頭,力度不夠,火候欠佳,感染力不足,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
老師的反響越熱烈,學生的情緒就越高漲,這是一些老師默認的認知。
05
劍客老師認為,一味表揚,正如一味懲罰,都是走了極端,並不可取。
對學生而言,過多的誇獎並不會起到鼓勵的作用,尤其是教師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隨意性誇獎,不僅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引導,反而會導致學生形成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的學習態度。
試想,無論學生對問題回答得如何,都會得到教師的表揚,久而久之,他們還會在乎這種廉價的表揚嗎?
況且,一節課上如果處處都是「你真棒」「給點掌聲」之類的表揚話語,表揚的方式變成了表揚的公式,就會令人心中不安。
這樣的表揚鼓勵究竟能有多大作用?
06
教師不是託,不應只是一味承擔「叫好」的責任,而是要真正賞識學生,不斷地喚醒、鼓舞、激勵學生。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樹立信心。尤其是在學生智慧的火花閃現時,教師要第一時間給予充分肯定。
同時,對於學生出現的錯誤,一定要認真指出來,不能和稀泥。
客觀的評價才能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鼓勵讚賞」必須建立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上。
任何事情,離開了客觀,不能實事求是,就不會有好結果。
概莫能外。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