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時間,宅在家裡躺著不動對國家做貢獻已經40多天,按照鍾南山院士的預測,4月底可做到基本控制住疫情。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還需要在家和病毒死磕1個多月,許多人感嘆:從未如此期盼出門上班、上學!
慵懶僵硬,缺乏活力的身體無時無刻不透露著對動起來嚮往。然而在這時,卻有一個器官正處於極度過勞的狀態下(眼睛)。遠程辦公、網上課堂、熬夜刷劇、爆肝遊戲,各種屏幕成了我們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橋梁,但眼睛有多累你知道麼?一直這樣下去的後果你知道嗎?
一、眼睛裡都有啥?
眼睛是極其複雜的感覺器官,它本身的形狀像一個球體,位於前部的是一個透明圓頂(角膜),周圍是白色的眼球(鞏膜)。虹膜是眼睛內的有顏色的圓形部分(日常所說的黑眼球、藍眼球)。角膜後面是瞳孔,光線由此進入眼睛。
虹膜和瞳孔後面是眼睛的晶狀體。角膜背面和晶狀體前面之間的空間稱為前房,充滿了稱為房水的液體。晶狀體後面是一個很大的空間,由透明的玻璃狀液體凝膠填充。眼睛的背面內側被視網膜襯裡,視網膜是一種薄的感光組織,通過化學反應將光圖像轉換為電信號,再由視神經傳遞至大腦。
二、過度用眼的危害:
當我們連續數個小時緊盯屏幕時,眨眼次數下降,會眼睛乾澀充血,引發炎症、眼乾眼澀和視力減弱。更危險的是,當眼部的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後,會造成睫狀肌水腫、前移,堵塞前房角,使房水流出通道受阻;房水分泌過多,後房壓力過高,周邊虹膜受壓向前移而使前房變淺,使前房角變窄。
這些因素最後都會使眼壓急劇增加,最終導致青光眼,而青光眼晚期的結局就是:失明。因此,當你長期有雙眼布滿血絲、眼乾眼澀、眼睛脹痛、視力模糊這些症狀時,說明你已經用眼過度了,一定要採取措施,保護眼睛。
三、眼睛過勞該怎麼辦?
1.讓眼睛休息一下:把你的眼睛移開屏幕是最重要的!在我們連續用眼用眼一段時間後,眺望一下遠處。有一個簡單好記的「20-20-20法則」:即每用眼20分鐘,向20英尺(約6米)外眺望20秒。
2.熱敷:眼瞼除了能分泌淚水,其邊緣的細小腺體還能產生一種油狀物質,為眼睛提供了額外的潤滑和刨蝕作用。當這些細小腺體被堵塞時則會引起不適。用熱毛巾敷眼,可以疏通堵塞的腺體,環境眼部乾澀。
3.使用人工淚液、滴眼液:使用人工淚液和滴眼液可有效的緩解眼部乾澀症狀。如果需要長期使用,最好選購不含防腐劑的滴眼液,對眼睛的刺激更小,更安全。
4.補充營養:維生素A可以保護視力,動物肝臟、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胡蘿蔔、西紅柿等是主要的來源。也可以選擇維A補充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單獨補充維A且控制不好劑量的話,有可能會導致維A中毒。因此對維生素A有替代作用的β-胡蘿蔔素不失為一個更好的選擇。
四、吃哪些食物保護可以保護眼睛?
1、富含蛋白質與維生素A的食物:蛋白質和維生素A缺乏時會引起白內障、夜盲症和角膜病變。要養成吃瘦肉、魚類、蛋類的習慣,素食者莫忘乳類和大豆製品;因為這其中的蛋白質豐富而質優;經常補充魚肝油或常吃雞肝、羊肝、豬肝、胡蘿蔔、蒜苗、香菜、油菜、菠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同時吃點食物油。
2、要及時給機體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人眼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隨著年齡增長,維生素C含量明顯下降,晶狀體營養不良,久而久之引起晶狀體變性。當然蔬菜、水果中維生素C豐富。可以自備家用果漿機製造鮮果汁飲用,既補充了水分,又補充了維生素。
3、給機體補充足夠的B族維生素:是參與包括視神經在內的神經細胞代謝的重要物質,並有保護眼瞼、結膜和角膜的作用。含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有花生、豆類、小米、動物內臟、肉類、蛋類、魚類、米糠、豌豆等。天然維生素B12隻能從動物性食物獲得。所以全素食者需要多食用豆類或額外補充維生素B12。
但除了要多吃以上食物,在家抗「疫」期間還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這類食物不但會引起肥胖,還會刺激人的消化系統,導致膽囊、腸胃等息肉的出現。這些息肉雖為良性腫瘤,但也有癌變的可能,因此需要大家引起重視。若查出膽囊、腸胃等息肉,應改善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用息福欣,將息肉消除,在服用時也別忘了定期複查對比息肉縮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