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 | 張豐
遊泳小花,出生於2002年的王簡嘉禾在全國遊泳冠軍賽中預賽獲得第一名,並打破亞洲紀錄,但是她卻因為3000米跑步測試不合格,而無法進入決賽。
人氣選手傅園慧也是一樣的遭遇,在女子100米仰泳預賽第一,同樣是因為3000米跑步成績不行,沒能進入決賽。
最新的名單是全國擊劍賽16進8的比賽,兩名女子世界冠軍出局,她們也倒在了體能測試,跳繩不行。
據新華社報導,目前國內舉行的多項體育賽事,16進8這一環節,不進行專項比賽,只進行體能測試,並根據體能測試成績進行名次排位,前8名進行個人賽8進8的專項比賽,後8名根據體能成績進行排位,不再進行專項對抗。
▲9月27日,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女子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王簡嘉禾以15分45秒59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卻因體能不達標無緣決賽(圖/視頻截圖)
這樣的規則當然引起巨大爭議,因為體能測試安排的都是長跑、跳繩等耐力項目,而很多比賽比拼的是短時間內的爆發力和技巧。
有人打趣道,按照新的規則,西洋棋、圍棋作為體育項目,選手也得去跑步,最好再練一下拳擊,輸的話可以和對方打架。
體能焦慮,被中國足球傳染了?
體育界的體能測試引發全國人民關注,是因為它已經徹徹底底「出圈」了。要判斷這樣的事情很荒唐,已經不需要專業知識,只需要一些常識,很明顯,有人在做違背常識的事。
那些優秀的運動員因為被淘汰出局而痛哭,不是他們能力不行,而是專業碰到了「外行」。來自場外的「看不見的手」,正在損害中國體育。
加強體能當然是有價值的,但是對一個遊泳選手來說,跑3000米的能力,和在水中的表現完全是兩碼事。
▲傅園慧在女子100米仰泳預賽中,以59秒48的成績排在第一,但由於體能測試成績未進入前八而無緣決賽(圖/網絡)
即便是測試傅園慧、王簡嘉禾等遊泳隊員的體能,也應該設計專門的項目,才有針對性。
以我業餘的眼光來看,目前的體能測試項目應該是用來測試男子足球運動員的,3000米跑、跳繩、引體向上,這些都是中國男足經常練的。不久前美團的王興曾批評中國男足不行,理由就是中國男足的3000米成績太差,很多都不合格。
▲王興吐槽國足體能不如清華普通男生(圖/網絡)
2008年奧運會中國女足被淘汰後,當時的足協領導謝亞龍大發雷霆,他說,你看人家巴西女足技術很好,每天都還在健身房練力量,女足要多多鍛鍊「叉腰肌」才行(大意如此)——大家都是一臉霧水,因為都沒有聽說叉腰肌這回事。
「叉腰肌」是謝亞龍胡說的,最後也成為一個梗,用來諷刺中國足協的領導非常業餘。
十多年過去,中國足球的水平似乎還有所退步。其核心並不是找不出體能好的11個人,而是整個足球水平很低。
尤其是中國男足,好像一直都在鍛鍊體能,在海埂跑步,吃中華鱉精,但是球踢得很差。中國球迷期望男足能夠像別的項目一樣,更科學、進步一點,卻沒想到很多項目現在反而在向男足學習,變著花樣練體能了。
更大的擔心,是領導「瞎指揮」
或許是體育總局的老師們受到啟發,要全面強化運動員的體能。某一天,相關專家聚在空調房間裡,這麼琢磨出一個有關體能的標準來,形成文件,下發到各項目管理中心,大家遵照執行。
網上看到一個《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該文件強調,堅持「體能是東京奧運會入場券」的選拔標準,各備戰單位要將體能達標作為選拔運動員的條件。具體要求是,三項測試各100分,單項不能低於75分,總分不能低於240分。
▲全國象棋聯賽引入體能測試(圖/楚天都市報)
我本來想把「鍋」甩給各運動隊和項目管理中心,是因為不敢相信總局真的這麼荒唐,讓遊泳、擊劍、象棋運動員花很多時間去練跑步。
但是,目前來看,根據媒體報導,至少遊泳、擊劍、象棋這樣的項目,都在「認真貫徹執行」總局的要求,而且是以一種機械而搞笑的方式在貫徹執行。
這可能意味著,體育行業目前有一種不太健康的文化。人們輕易地拋棄自己的專業規範和標準,聽從「領導」的指揮(即使有時候是瞎指揮)。相信各「備戰中心」也是有苦難言,但是不敢違抗。
▲圖蟲創意
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延期到明年夏天,本來就對運動員的訓練造成困擾,如果再這樣「瞎練」下去,明年的東京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可能會損失不少真正有競爭力的、專業性的好手,而是派去更多專業平庸(肯定)、體能優秀(未必)的選手,這實在是讓廣大體育迷感到憂心。
也不光是體育圈內的事
遊泳等體育項目進行的體能測試引起全民關注,很多人有共鳴,還投射進了自己的體驗。
體育是每個人都多少看明白的,在很多行業,是否也在上演著同樣的「外行指導內行」、「專業為領導讓路」的戲碼?就網友的評論來看,還真不樂觀。
比如這段時間網上熱炒的晶片製造,全國各地都在上半導體項目,我有好幾個朋友都躍躍欲試,要註冊相關公司了。不禁要擔心,越來越多的項目都「中國足球化」,淪為一灘爛泥。
希望這只是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