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3日,全國女排錦標賽正式進入到比賽日,在此之前的20-21日,13支參賽球隊均進行了10項體能測試,而且體能測試成績和競技成績最終決定此次全錦賽的總名次。
由於全國女排錦標賽的比賽還未完全結束,所以最終總名次還不知曉,體能測試成績和競技成績佔比多少也未公布,所以女排的體能測試並未引起大範圍的關注。
但隨著其他比賽項目的展開,沉寂大半年的體壇,因為體能測試而被屢屢推上熱搜,以往不曾見過的奇葩事件頻頻出現,甚至淪為笑談。
首先是全國遊泳冠軍賽,體能測試前8的隊員方可進入決賽。
王簡嘉禾兩次預賽排名第一,分別為800米自由式和1500米自由式,其中1500米自由式更是打破自己保持的亞洲紀錄,但因為3000米跑的不夠快,體能測試進不了前8,無緣決賽。
傅園慧女子100米仰泳預賽第一同樣無緣決賽,賽後發文調侃:「想不到我傅圓圓也有跑步的一天。」
餘賀新預賽贏得了50米自由式第一名的好成績,打破了寧澤濤此前的全國紀錄,達到了東京奧運A標,同樣沒有資格進入決賽。
體能測試成績蓋過競技成績,讓遊泳運動員去跑步到底行不行?
在引發巨大的爭議下,泳協主席周繼紅表示:「體測會堅持下去,規則面前,人人平等。」
但規則合不合理,也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體育項目競技中,體能必不可少,但術業有專攻,是否非要通過這樣的測試來檢測運動員的好與不好?
遊泳世界冠軍,08年奧運銅牌得主徐田龍子解析道,對於遊泳運動員來說,所有的陸上項目,特別是跑步,是直接和水上項目有對衝性的,如果進行過多的陸上訓練,會直接影響在水中的表現。
而且在這樣的規則下,運動員要把應該在水中的訓練時間挪給體能訓練,一定會對自己的遊泳訓練造成比賽大的影響。
同樣讓人匪夷所思的還有擊劍項目,全國擊劍冠軍南京站,世界冠軍孫一文、林聲因為雙飛跳繩不合格,被淘汰出局,止步16強。
全國體操錦標賽上,女子跳馬項目僅有5人決賽,資格賽排名倒數第一的參賽選手獲得全國第5的成績。
亞洲飛人蘇炳添同樣折戟於3000米,並發文感慨:「嘗試項目3000米,13分38秒,應該是失敗了!並配了一個捂臉的表情。」
「女子鉛球第一人」鞏立姣、裡約奧運會三級跳季軍董斌、全國錦標賽400米冠軍吳磊、U18田徑世錦賽女子跳遠冠軍龔璐穎等名將接連在體能測試中敗北。
就連象棋比賽老年組也不放過,由於棋類運動員的年齡跨度比較大,45歲以上的選手,以3000米快步走代替1000米長跑,以擲實心球代替立定跳遠,有球迷調侃:「是怕下棋的時候,暈倒在賽場嗎?」
明日(10月2日)全國女排錦標賽將要迎來收官戰,如果競技體育排名第三,因為體能測試成績不理想,不知還能否登上領獎臺,到時是否又要引起軒然大波。
體能測試的最終目的,還是想通過提高體能來提升運動員的成績,但現在有點捨本逐末,首先體測的項目合不合理引人反思,其次體測只是幫助成績提高的一個過程,而並非最終結果,最終結果依然是競技成績,所以請務必回歸目的本身,不要迷失和執著於手段和權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