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若吃得飽,病來跑不了,是靠譜還是科學?權威研究給出答覆

2020-12-22 胡云梅的傳奇

導語:根據《柳葉刀》的一項調查,到2040年,中國的預期壽命將超過美國,達到81.9歲。西班牙將取代日本,成為榜首。

一般來說,無論您居住在哪個國家,人類的壽命都越來越長。

是什麼影響我們的壽命?通過分析1990年至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數據,研究人員發現,除了吸菸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外,飲食也是重要因素。

吃得越多,死得越早,您就越需要調整飲食

德國Maxplank老年生物學研究所,科隆大學,倫敦大學巴伯拉罕研究所的一位科學家用小鼠對此進行了研究,並使用800隻小鼠改變了後期的飲食限制。

結果發現,如果成年小鼠的飲食量比自由飲食的小鼠少40%,那麼飲食限制的小鼠可以活得更健康,而且壽命更長。如果您在一段時間後獲得自由沒有飲食限制的小鼠,死亡率將大大高於以前。簡而言之,您可以通過不斷減少食物攝入量來讓小老鼠獲得更長。

Part教授說: 「我後來才開始改變飲食習慣。這可能對我的生活沒有好處。但健康是終生的。」

中國是一個「重災區」,飲食觀念是錯誤的。

2019年,柳葉刀發表了近30年來的一項重大全球研究,即由195個國家和地區的飲食結構引起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

最初,2017年的統計數據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20個國家中,中國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飲食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一。熱愛高糖,高油飲食的人比美國要高得多,為什麼中國的飲食習慣造成的死亡率如此之高?

許多人說糖和脂肪。實際上,飲食死亡名單上的前三名是高鈉飲食,穀物不足和水果不足,僅在2017年,我們認為這是對健康有影響的第一殺手。 ,高鈉飲食造成的死亡人數為300萬,雜糧的攝入量過少的接近300萬,水果的攝入量過少的約為200萬

1、水果攝入不足

建議每天吃100克的水果,最佳食量在250克,中國在這方面得到的分數是不及格的,最佳食量望塵莫及,但是可以看出中國越來越重視養生,這方面有了很好的提升。

2、雜糧攝入量

與水果攝入量相似,中國雜糧攝入量還沒有達到合格線,鄰國日本和韓國剛好及格。

01那麼怎麼吃才可以呢?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飲食以減少這種風險?《柳葉刀》與中國的《中國居民飲食指南》相結合,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內容:

低鈉飲食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薦的每日攝入量為6克以下,《柳葉刀》的建議更加嚴格,最佳標準為3克左右。

柳葉刀》給出的水果每日推薦量是250克,也就是半斤,及格線設定在100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日水果攝入量為200~350克,與《柳葉刀》的建議十分接近。

每天125克的雜糧攝入量其實看起來並不多,但實際攝入量差得挺遠的。中國人習慣食用精米精面,為精米精面在飲食健康方面評價一向不高,可以多吃一些雜糧,將平時吃的精米精面替換成雜糧。

02保護腸胃多喝養胃茶

當我們再進食這些食物的時候,需要胃部有很好的消化能力,才能更好的消化食物,因此推薦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喝水,如果能在水中加入養胃的食物那就再好不過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曾提到,將猴頭菇、沙棘、丁香和大麥等食材具有良好的滋補身體的作用,將這些食材放在一起熬煮,早晚各一杯,能夠有效調理身體,保養胃部效果更好。其原理如下:

猴頭菇:具有調理消化系統功能、修復受損胃黏膜

丁香:養胃健胃、殺菌、除口臭

沙棘:健脾養胃、活血散瘀,促進腸道蠕動

上面這些成分的製作過程比較複雜,但是不用擔心。我們的茶包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想知道的朋友可以通過單擊下面的連結進行諮詢。包裝簡單衛生,只需幾分鐘。您就能喝一杯有營養的養胃茶。

要保持健康,您需要遵循正確的飲食習慣。當然,不要做極端的事情。不吃鹽,水果當飯吃或不吃飯是十分傷害身體的。中度才是最健康的。

相關焦點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偽科學還是真靠譜?權威解答來了
    「吃什麼、怎麼吃」,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有句老話說:「吃得越飽,死得越早」,但也有人經常大魚大肉,卻依然非常健康,活到了九十歲。那麼,「吃得越飽,死得越早」到底靠不靠譜,怎麼吃才健康呢?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nature》的最新研究給了我們答案——Nature: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應儘早調整飲食《Nature》子刊《Nature Metabolism》近期刊載了一篇研究。
  • 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來源: 科普中國本文專家:張弛,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講師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有研究表明,在節食的情況下,不同物種的壽命均得到了延長,包括果蠅、嚙齒類動物等。
  • 米飯、饅頭、麵條容易升血糖,糖友不吃行不行?醫生給出靠譜答覆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我們中國人有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在平時吃飯的時候,除了吃一些蔬菜之外,主食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當中最常見的主食有米飯,饅頭,麵條。這三種主食都屬於碳水化合物比較高的食物,吃了之後很容易導致血糖升高,很多糖尿病患者表示,既然這樣我們平時不吃行不行?
  • 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
  • 【科普熱點】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
    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人一生只能吃9噸食物,誰吃完誰先走?吃得越飽死得越早?真相是
    有的人吃飯的時候就喜歡吃得飽飽的尤其是最愛的火鍋、燒烤……哪怕是因為疫情不出門在家裡也要吃得撐撐的認為吃得越多越不容易生病一日三餐該如何吃才健康呢?今天就讓我們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發表在《自然》子刊的研究吃得飽跟壽命是否有關,科學上該如何驗證呢?當然是動物實驗。
  • 吃得越多死得越快,揭開猴子「八分飽」長壽的秘密
    本篇是「秩序下的人生智慧」之「吃出長壽」的第三篇,揭開美國200隻猴子「八分飽」長壽試驗的秘密,探討吃得越多死得越快,養生瞎折騰的問題。前兩文分別講了「養腸胃」和「喝水生津」的內容,這一篇講怎樣遵循科學規律,科學地吃,吃出長壽人生。
  • 40歲媽媽自律的減脂食譜,減脂有效果,吃得飽又吃得好,真棒
    都說人到中年,如果自己不足夠自律,身上的脂肪最終都會跑贏身體代謝,厚厚地堆積在全身。閨蜜調侃只要我吃飯速度足夠快,脂肪是跑不贏我的。這話是玩笑,減肥最忌諱吃飯太快,沒有細嚼慢咽就吞咽,短時間內迅速吃飽了,但其實也容易餓得快!
  • 非洲個子最高的民族,當地人經常吃不飽飯,平均身高卻還達到1米8
    哪怕是在21世紀的今天,也還是會有很多的非洲人吃不飽飯,各方面得不到保障。在我們今天追求各方面物質的時候,很多非洲人卻還在追求自己的溫飽問題。所以在很多人看來,非洲人應該都是瘦瘦矮矮的,因為吃不飽飯個子肯定是不會很大的。不過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非洲民族就不一樣了,它可以說是非洲個子最高的民族,當地人經常吃不飽飯,平均身高卻還達到1米8。
  • 吃著吃著就瘦了?「代餐」是真靠譜還是智商稅...
    「邊吃邊瘦」這事乍一聽特別不靠譜,每回看到朋友圈有人發簡單粗暴的真人前後對比,一見「誰誰吃了啥,喝了啥,多少時間變瘦了」的文案就莫名覺得厭煩!主要的理念是通過低卡飲食來取代原先的高熱量飲食,遵循的原理就是能量攝入 < 能量消耗,然後會有飽腹感、同時保證營養。所以算是「健康」又相對不痛苦的瘦身法,就連牛津大學最新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與常規節食減肥+減重行為支持相比,代餐減肥+減重行為的方案在體重減輕、降低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風險和控制血糖方面的效果更好。
  • 一個極端虛榮的國家,白天穿名牌戴手錶,晚上住茅房吃不飽飯
    這樣的行為不僅僅是發生在我國,在其它國家也有,比如介紹來要給大家介紹的一個極端虛榮的非洲國家,白天穿名牌戴手錶,晚上住茅房吃不飽飯。而談及非洲時,人們腦海中顯現的詞語就是窮,確實如此。它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地方,全世界最貧窮的35個國家中,有26個來自非洲。
  • 非洲個子最高的民族,當地人經常吃不飽飯,平均身高卻達到1米8?
    說到非洲,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貧窮,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有很多的非洲人因為吃飯的問題而發愁,而且在非洲有很多的人群都是特別的瘦,因為經常吃不上飯,所以導致發育不良,身高也並不是特別的高,但是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民族卻是非洲個子最高的民族,當地人也經常吃不飽飯,但是平均身高卻達到1米8,
  • 吃得越飽,壽命越短?飲食和壽命的關係被揭開,3種吃法值得提倡
    人活一輩子,離不開吃,但怎麼吃才能延年益壽,是有講究的。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吃得越多,壽命越短」,但又發現自己身邊也有吃得多活得也長的人,一時之間不知道這種說法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事實了。飲食和壽命的關係被揭開 ,3種吃法值得提倡,接下來就詳細跟大家說一下,看看你吃對了嗎?
  •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看看醫生怎麼說
    有的人認為一日三餐,一天吃三頓飯才是最科學的飲食,而有的人講究過午不食,認為古時候老百姓是吃兩頓飯的,現代社會的人飲食營養太好,腸胃負擔重,應該也吃兩頓飯,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也有助於減輕體重。那麼到底一日三餐更科學還是一天兩頓更科學呢?一天吃兩頓飯和一日三餐,哪個更科學?
  • 星太奇:奮豆吃了不靠譜醫生的「不靠譜藥」,出落得越發水靈了!
    星太奇:奮豆吃了不靠譜醫生的「不靠譜藥」,出落得越發水靈了!奮豆又出現在了不知名醫院,而且還是對自己的病因一無所知,沒想到還被醫生宣告是絕症,沒法治也活不久,對於奮豆小小年紀來說可以說是個晴天霹靂,只是光看這個醫生就覺得哪裡不對勁,還對奮豆的壽命進行了倒計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 陳曉卿:日本餐好是好,但真吃不飽呀
    中國菜一開始陳曉卿對於康建寧這句話不太理解,直到有一次陳曉卿帶著全家到日本澀谷認認真真吃了一次飯,這次他才恍然大悟。這下陳曉卿理解了為何自己的同行朋友在日本吃不飽了,在一起工作的都是日本的同行,人家每人一份全吃飽了,就自己一個人中國人非要點兩份,整的自己好像沒吃過東西一樣,顯得沒出息,出門在外不能讓人瞧不起呀,得,只好委屈了肚子。
  • 吃著吃著就瘦了?「代餐」是真靠譜還是智商稅……
    「邊吃邊瘦」這事乍一聽特別不靠譜,每回看到朋友圈有人發簡單粗暴的真人前後對比,一見「誰誰吃了啥,喝了啥,多少時間變瘦了」的文案就莫名覺得厭煩!↓↓所以這麼看來代餐可以吃、會有效果,但新的問題來了,市面上有那麼多代餐,都有效嗎?要怎麼選才是真科學、不掉坑?
  • 誰也沒能想到,大批美國人快要吃不飽飯了:爭先恐後領取救濟糧
    很多事或許都是機緣巧合,四年前,美國人帶有一絲戲謔選了川普當總統,在這位習慣胡言亂語的領導人帶領下,四年後的美國,卻讓所有人都笑不出來了。有20%的「有孩一族」表示,負擔不起孩子的飲食費用,相較於6月份增加了3個百分點。 多項數據表明,美國人確實吃不起飯了雖然統計數據具有一定缺陷性,是在一定基礎上類比的結果,但除去美國人口普查局的這項統計之外,美國多家機構的類似數據也紛紛表明,在美國確實有越來越多的人吃不起飯了。
  • 老公的減脂晚餐,在朋友圈火了,吃得飽吃得好,網友:吃不起
    我家老公今年也胖了很多,夏天愛喝啤酒,不愛吃青菜,運動量太少都是主要因素。體檢的時候,醫生就建議他,該適當減減體重了,多吃一些高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膩的大魚大肉。男人減脂,沒幾個願意吃草的,為了讓老公在吃得飽吃得好的同時把體重減下去
  • 什麼東西熱量低吃得飽 哪些食物低脂卻飽腹
    核心提示:對於很多想要減肥的人來說,他們一定都會認為想減肥必須要節食不吃飯,但是我們經常都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因此不吃東西是不可能的。在減肥這個漫漫「徵途」上,我們可以選擇一些低脂卻飽腹的食物,來幫助自己更順利地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