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2020-12-11 中國反邪教

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有研究表明,在節食的情況下,不同物種的壽命均得到了延長,包括果蠅、嚙齒類動物等。

而且,「限制性飲食」還能在嚙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的衰老過程中帶來廣泛的健康改善。

限制特定的飲食成分,尤其是蛋白質,比起減少熱量可能效果更好。

德國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Aging》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探究了限制胺基酸的攝入延長壽命的分子機制,結果發現限制食用特定種類的必需胺基酸,包括包括蛋氨酸和支鏈胺基酸(BCAAs)亮氨酸、異亮氨酸和纈氨酸可以延長壽命。

此外,哈佛大學在《Cell》雜誌上也發表了一項研究,間歇性禁食有助於保護線粒體,促使線粒體代謝網絡穩定,把細胞保持在「年輕」狀態,從而減緩老化過程,延長壽命。

節食有哪些好處?

一定程度的節食,不僅能延長壽命,還對健康有其他有益的影響。

比如能有效地燃燒脂肪,達到減肥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患II型糖尿病的風險;減少體內因氧化應激帶來的傷害。

另外,還有一項研究認為,一定程度地節食能夠顯著改善認知能力。

吃多少算健康?

雖然,一些研究認為節食確實能夠對健康帶來一定的好處,但並不代表「吃得越少越好」,節食是有一定限度和方法的。

目前,國際上比較認同、流傳的節食方法是「間歇式斷食」,也叫「輕斷食」。

這種方法還細分不同的實施方案,包括以下幾種:

16:8斷食法(一天內,16個小時節食,8小時進食)

5:2斷食法(一周內任意選擇兩天進行節食,而其他5天保持平時正常飲食,斷食日推薦的能量攝入女生不超過500卡,男生不超過600卡)

24小時的斷食法(1周或2周之內,有1天或者2天,完全不進食)

隔日斷食法(一天節食、一天正常飲食,如此循環),也有每兩天斷食一天,每三天斷食一天等

這些方法都是因人而異,選擇適合自己、不影響正常生活的辦法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節食有益健康」仍存在局限性。雖然已經得到了很多權威專家的證實,但大部分都是在其他物種上的數據,缺少人體試驗數據。

所以,在選擇節食的時候,還是要謹慎、辯證的來看待。

吃飯黃金法則還有哪些?

我們在進餐時,可以有目的地培養一些良好的進食習慣:

1、細嚼慢咽

可以嘗試在米飯裡添加一些糙米等不易咀嚼的粗糧,或者把食物想像成口香糖,這樣有助於形成長期細嚼慢咽的好習慣。

2、食不過量

遇到美食的時候,我們通常都控制不了自己的進食量。

那麼,可以嘗試每頓少吃一兩口,或者在進食期間感覺自己有飽腹感了,就立刻放下餐具,停止進食,這樣就會避免過量飲食而帶來的危害。

3、飯後不用腦

當代年輕人工作緊張、壓力大,通常一吃完飯就繼續工作,這時大腦會出現精神不濟、記憶力下降等現象,建議飯後適當小憩、聽音樂放鬆等。

如果認為目前的飲食法則過於複雜,可以參考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節食。比如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青少年等,孕婦、備孕的人群,處在服藥階段的人群則需要參考醫生的建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科普中國』;本文專家:張弛,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講師

相關焦點

  • 【科普熱點】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
    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來源: 科普中國本文專家:張弛,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講師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科普中國消息,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有研究表明,在節食的情況下,不同物種的壽命均得到了延長,包括果蠅、嚙齒類動物等。德國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Aging》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探究了限制胺基酸的攝入延長壽命的分子機制,結果發現限制食用特定種類的必需胺基酸,包括蛋氨酸和支鏈胺基酸(BCAAs)亮氨酸、異亮氨酸和纈氨酸可以延長壽命。
  •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科學解釋來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吃得越少活得越久」的說法,一直以來,飲食習慣與壽命長短之間的關係,都是人們激烈討論的對象。病從口入的說法也讓大家在飲食上留了心眼,為了維持健康,達成長壽的心願,很多朋友都暗自尋找著更加健康的飲食習慣。
  • 俗語: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有依據嗎?體重和壽命的關係被發現了
    俗話說,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還有一句俗話是,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飯吃得少還是一件好事呢。現如今,不少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健康飲食一瞬間成為了人們的熱議話題。真的是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這有依據嗎?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早生活丨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資 訊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有研究表明,在節食的情況下,不同物種的壽命均得到了延長,包括果蠅、嚙齒類動物等。而且,「限制性飲食」還能在嚙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的衰老過程中帶來廣泛的健康改善。限制特定的飲食成分,尤其是蛋白質,比起減少熱量可能效果更好。
  • 為什麼有人說:「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是偽科學還是確實如此?
    很多病的產生都跟吃脫不了關係,而有些疾病又會導致癌症,威脅人們的生命。因此最近在網上就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人的壽命跟吃的關係真的有這麼大?關於吃,我們需要了解哪些?一起,來看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這是真的嗎?首先,我們確認一下答案,這是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最新研究:吃得越少,越健康!飲食與運動的關係,解釋來了……
    由於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多數人對於飲食方面都沒有太過於注意,根本就不會過於在乎自己的身材,只要吃得好吃得飽,什麼樣的美食都會唱遍。可是卻忘記了,這些美食是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影響的。俗話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也就是說大家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不要吃得太飽,也不要餓著自己。飲食要適當,這樣對於自己的健康是有很大的重要作用。難道真的是吃的越少,就會越健康嗎?在不節食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夠保證自己的健康呢?如何使自己的身材變得越來越完美。
  • 聽說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那不吃晚飯對不對
    自古至今,活得久一點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而如何更加健康地活下去,以及如何養生一直是人們經常探討的話題。雖然在以前有「人到七十古來稀」的說法,但是根據目前的最新數據,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7歲,而且平均壽命每年都在慢慢增高。但健康長壽和飲食的關係有多大呢?一、想長壽就要少吃點。
  • 吃得越飽,壽命越短?飲食和壽命的關係被揭開,3種吃法值得提倡
    人活一輩子,離不開吃,但怎麼吃才能延年益壽,是有講究的。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吃得越多,壽命越短」,但又發現自己身邊也有吃得多活得也長的人,一時之間不知道這種說法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事實了。飲食和壽命的關係被揭開 ,3種吃法值得提倡,接下來就詳細跟大家說一下,看看你吃對了嗎?
  • 鹽吃得越少越健康?長期堅持低鹽飲食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烹飪時必不可少的一種調味料,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很多人都知道鹽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比如會引起鈣流失,對腎的健康以及血壓都不好。為了身體更健康,低鹽飲食成了大眾推崇的理念,但鹽真的是吃得越少越健康嗎?那些長期堅持低鹽飲食的人,後來身體變得怎樣了?
  • 吃得越少會活得越久?帶你識別偽科學,辯出真道理,助力健康長壽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吃得越少活得越久」的說法,一直以來,飲食習慣與壽命長短之間的關係,都是人們激烈討論的對象。病從口入的說法也讓大家在飲食上留了心眼,為了維持健康,達成長壽的心願,很多朋友都暗自尋找著更加健康的飲食習慣。
  • 動物的壽命和什麼有關,為什麼哺乳動物的壽命相差很大?
    此外,研究還發現細胞分裂的次數和周期與壽命有關。每隻動物的壽命可以用細胞分裂的次數乘以分裂周期來計算。例如,小鼠的細胞分裂約為12倍,分裂周期為0.25年,壽命為3年。構成人體的細胞分裂約50次,每個分裂周期為2.4年,因此人的壽命約為120年。再說,壽命還與什麼有關呢?
  • 人類身高與壽命啥關係
    說起人壽命的長短,人們往往會想到與人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你聽說過身高與人的壽命有關係嗎?這是一種新的說法,有人認為身高和壽命有著直接的關係,這種說法科學嗎?在這個生活條件比較好的社會,人類最理想的身高是多少呢?
  • 吃得越少,胖得越快,絕食減肥不科學,老大哥靠吃重回小夥好身材
    氣得當時把體重秤都踹飛了。直到後來才知道,減肥界有這麼一句話形容節食:吃得越少,胖得越快。真正科學、合理的節食減肥,並不是吃得越少越好,它應該是在能量攝入方面下功夫。醫學界按照飲食能量的多寡,將低熱量飲食分為三大類:1、低熱量安全飲食:日攝入能量在1200kcal左右,基本能保證人體正常生理需求,在不增加運動量的情況下,能量差很小,減肥效果略低,但對健康的負擔也很小。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偽科學還是真靠譜?權威解答來了
    「吃什麼、怎麼吃」,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有句老話說:「吃得越飽,死得越早」,但也有人經常大魚大肉,卻依然非常健康,活到了九十歲。那麼,「吃得越飽,死得越早」到底靠不靠譜,怎麼吃才健康呢?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nature》的最新研究給了我們答案——Nature: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應儘早調整飲食《Nature》子刊《Nature Metabolism》近期刊載了一篇研究。
  • 日本人長壽,與他們吃的食物有關?健康飲食大多有這4個特徵
    儘管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增加,但與日本人相比還有將近8歲的差距。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呢?有人認為,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特別是飲食習慣的不同。有專家總結:傳統的日本飲食主要由以下食物組成:米飯、黃綠色蔬菜、海藻、魚類、漬物和味噌湯,日本人還普遍喜歡喝綠茶,吃牛羊豬肉的次數較少。日本人長壽,是否就與天天吃這些食物有關呢?
  • 為何越吃越想吃?研究稱油膩飲食影響人體食慾控制
    來源:環球網眾所周知,過於油膩的飲食有損健康,但為什麼人們還會忍不住想吃呢?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E》援引最新研究結果稱,油膩飲食會使控制食慾的酶失去活性,讓人們越吃越停不下來。比利時和法國的研究人員認為,吃東西的時候,腸道會產生一種簡稱「NAPE-PDL」的酶,將飽腹信號傳遞給大腦,激活下丘腦的厭食神經元,告訴身體停止攝入食物。但在持續攝入高脂肪食物的情況下,NAPE-PDL酶的活性下降,腸道和大腦之間的信息無法傳遞,食慾控制因此受到影響。
  • 飯若吃得飽,病來跑不了,是靠譜還是科學?權威研究給出答覆
    是什麼影響我們的壽命?通過分析1990年至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數據,研究人員發現,除了吸菸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外,飲食也是重要因素。吃得越多,死得越早,您就越需要調整飲食德國Maxplank老年生物學研究所,科隆大學,倫敦大學巴伯拉罕研究所的一位科學家用小鼠對此進行了研究,並使用800隻小鼠改變了後期的飲食限制。
  • 《柳葉刀》:導致國人減壽的8大「禍根」,佔得越少越長壽
    在貧苦年代,這種危機意識會讓人活得更久,但在物質過剩的今天,卻容易讓人短命。世界著名的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就刊登了一項超大型的研究,該研究由美國的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牽頭完成,對全球188個地區的健康數據進行了分析,最終得出了10個讓各個國家和地區健康受損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