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劉氏最全帝王錄:100多位帝王,這個姓氏絕對不是瞎掰!

2021-01-07 我不是霞客

編著:歷史徐霞客(這個歷史很牛掰)

聲明: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支持文章分享)

從小就對歷史很感興趣的我,總是會問大人,劉姓有什麼名人啊?

他們都會回答:劉邦。當然也有一些回答劉備的,總之,當問到劉氏先祖的時候,蹦出來的總是這一個那一個的皇帝。

後來長大點我才知道,原來劉氏是名副其實的「帝王專業戶」,這大大加深我對劉氏帝王的興趣。

中國通史

從2016年開始,我便翻閱各大網站、相關書籍,但所寫的都不是很全面,甚至說法不一,標準也大不相同。

後來我接觸了自媒體,便想著能不能自己收集出一份名單來,供大家參考討論。

於是我樂此不疲地弄了一個多月,收集的結果和大多數網站上寫的一樣,90多位帝王。

我不甘心,縫縫補補又弄了幾個月,終於有了下面這個名單。

二十五史

「中華劉氏的帝王錄」

前言:(名單為小編一人整理,如有差錯,歡迎指出)

①人員:本名單包含劉氏本家、各少數民族的漢姓劉氏以及部分改姓人士。

②標準:本名單的皇帝標準以其稱帝並且有軍隊和領地為起。(不包括追封帝王)

③組成:本名單以〔序號+帝號(或諡號、年號)+姓名+在位時間〕組成。(備註用括號表示)

④在位時間:本名單在位時間以在位跨年數為準,不足一年者視為一年。

高帝劉邦

【25史直接承認的皇帝】

一、漢皇朝(西漢)

001 高帝 劉邦 12

002 孝惠帝 劉盈 8

003 前少帝 劉恭 4

004 後少帝 劉弘 4

005 孝文帝 劉恆 23

006 孝景帝 劉啟 16

孝武帝劉徹

007 孝武帝 劉徹 54

008 孝昭帝 劉弗陵 14

009 廢帝 劉賀 1

010 孝宣帝 劉詢 26

011 孝元帝 劉奭 16

012 孝成帝 劉驁 26

013 孝哀帝 劉欣 8

014 孝平帝 劉衎 5

015 漢末主 劉嬰 4

更始帝劉玄

二、漢皇朝(玄漢)

016 更始帝 劉玄 3

三、漢皇朝(東漢)

017 光武帝 劉秀 34

光武帝劉秀

018 孝明帝 劉莊 18

019 孝章帝 劉炟 15

020 孝和帝 劉肇 18

021 孝殤帝 劉隆 1

022 孝安帝 劉祐 22

023 前少帝 劉懿 1

024 孝順帝 劉保 21

025 孝衝帝 劉炳 1

026 孝質帝 劉纘 1

027 孝桓帝 劉志 24

028 孝靈帝 劉宏 22

029 後少帝 劉辯 2

孝獻帝劉協

030 孝獻帝 劉協 34

四、漢皇朝(蜀漢)

031 昭烈帝 劉備 3

昭烈帝劉備

032 孝懷帝 劉禪 42

五、漢趙皇朝

33 光文帝 劉淵 8

光文帝劉淵

34 廢帝 劉和 1

35 昭武帝 劉聰 12

36 隱帝 劉粲 1

37 光初帝 劉曜 10

(37.5) 末帝 劉熙 2(不登基領導)

六、宋皇朝(劉宋)

38 武帝 劉裕 3

武帝劉裕

39 少帝 劉義符 2

40 文帝 劉義隆 30

41 太初帝 劉劭 1

42 建平帝 劉義宣 1

43 孝武帝 劉駿 11

44 前廢帝 劉子業 2

前廢帝劉子業

45 義嘉帝 劉子勳 1

46 明帝 劉彧 8

47 後廢帝 劉昱 5

48 順帝 劉凖 3

七、越漢皇朝(南漢)

(48.5) 南海王 劉隱 1

南海王劉隱

49 天皇大帝 劉龑 28

50 殤帝 劉玢 2

51 名孝帝 劉晟 17

52 後主 劉鋹 14

八、漢皇朝(後漢)

53 肅孝帝 劉知遠 2(又名劉暠)

肅孝帝劉知遠

54 隱帝 劉承祐 2

九、漢皇朝(北漢)

55 神武帝 劉旻 4

56 孝和帝 劉鈞 15

57 少主 劉繼恩 1

58 英武帝 劉繼元 12

英武帝劉繼元

【25史間接承認的皇帝】

十、夏皇朝(胡夏)

59 烈武帝 劉勃勃 22(又名劉屈孑)

烈武帝劉勃勃

60 德武帝 劉昌 4

61 平武帝 劉定 4

十一、遼皇朝

62 神烈天帝 劉億 23

神烈天帝劉億

63 惠文帝 劉德光 22

64 章肅帝 劉李胡 1

65 莊憲帝 劉阮 5

66 正敬帝 劉璟 19

67 康靖帝 劉賢 14

68 孝宣帝 劉隆緒 53

69 孝章帝 劉宗真 26

70 孝文帝 劉洪基 47

天祚帝劉延禧

71 天祚帝 劉延禧 25

十二、遼帝國(北遼)

72 孝章帝 劉淳 1

73 劉定 1

74 劉雅裡 1

75 英宗 劉術烈 1

十三、遼帝國(西遼)

76 天佑帝 劉大石 20

天佑帝劉大石

77 正德帝 劉夷列 12

78 文顥帝 劉直魯右 33

十四、遼帝國(後遼)

79 天威帝 劉律廝不 1

(79.5) 劉乞奴 1

(79.5) 劉金山 2

(79.5) 劉統古與 2

(79.5) 劉律喊舍 2

十五、東丹國(東遼)

80 欽義帝 劉倍 5

65 莊憲帝 劉阮 8(同遼皇朝莊憲帝)

(80.5) 明王 劉安端 6

【小割據皇帝】

十六、吳漢帝國

81 漢東帝 劉濞 1

漢東帝劉濞

十七、漢帝國(劉聖)

82 嗣元第 劉聖 1(又名劉望)

十七、趙漢帝國

83 漢興帝 劉子輿 2

十八、建世皇朝(赤眉漢)

84 建世帝 劉盆子 3

十九、漢帝國(梁漢)

85 梁帝 劉永 2

(85.5) 梁王 劉紆 2

二十、漢帝國(劉文伯)

86 西平帝 劉文伯 13

二十一、漢帝國(劉尼)

87 神鳳帝 劉尼 2

二十二、漢帝國(劉芒蕩)

88 漢帝 劉芒蕩 1

二十三、襄帝國

89 襄國帝 劉顯 2

二十四、皇丘帝國

90 皇丘帝 劉黎 1

二十五、稽胡帝國

91 神嘉帝 劉蠡升 11

(91.5) 南海王 (姓名不詳)

92 聖武帝 劉沒鐸 1

定楊帝劉武周

二十六、定楊帝國

93 定楊帝 劉武周 4

二十七、燕帝國(桀燕)

94 應天帝 劉守光 3

二十八、齊帝國(劉豫)

95 阜昌帝 劉豫 8

阜昌帝劉豫

二十九、天授帝國

96 天授帝 劉獲 1

三十、劉敬躬國

97 永漢帝 劉敬躬 1

三十一、劉霸道國

98 天子 劉霸道 (不詳)

三十二、劉元進國

99 天子 劉元進 1

三十三、離石胡國

100 天子 劉龍兒 (不詳)(又名劉苗王)

(100.5)突利可汗 劉季真 (不詳)

(100.5)拓定王 劉六兒 (不詳)

三十四、劉永昌國

101 天賜帝 劉永昌 (不詳)

三十五、尚明國

102 尚明帝 劉錦蘭 18

【非漢族系】

(不包括以上列示過的耶律遼王朝)

三十六、吐蕃帝國(漢姓劉氏)

103 囊日論贊 12

松贊幹布

104 松贊幹布 22

105 芒松芒贊 27

106 杜松芒波傑 29

107 赤德祖贊 52

108 赤松德贊 43

109 牟尼 2

110 牟如 1

111 赤德松贊 18

112 赤祖德贊 24

113 達瑪 5

(難以考究:古格王朝、象雄王朝、拉達克王朝、匈奴帝國、北匈奴帝國、南匈奴帝國、匈牙利、起兒漫王朝、突厥國、東突厥、西突厥、後突厥等)

【小尾巴王朝】

(奉正朔,行天子之禮)

三十七、安定公國(西漢遺)

15 安定公 劉嬰 18(同漢末主)

安定公劉嬰

三十八、山陽公國(東漢遺)

30 山陽公 劉協 15(同孝獻帝)

(114)山陽公 劉康 52

(115)山陽公 劉瑾 5

(116)山陽公 劉秋 21

阿知王劉阿知

(116.5) 阿知王 劉阿知 (不詳)

三十九、安樂公國(蜀漢遺)

32 安樂公 劉禪 9(同孝懷帝)

安樂公劉禪

(117)安樂公 劉恂 40

(118)安樂公 劉玄 38(非更始帝)

四十、汝陰王國

48 汝陰王 劉凖 1(同順帝)

(119)劉胤 37

(120)劉端 8

(121)劉哲 24

(122)劉睿 1

【近現代民主國家元首】

四十一、蘭芳共和國

(123)第6任總長 劉臺二 15(又名劉太王)

蘭芳共和國

(124)第10任總長 劉乾興 4

(125)第11、13任總長 劉阿生 34(又名劉壽山)

(126)第12任總長 劉亮官 5

(127)第14任總長 劉恩官 3

四十二、臺灣民主國

(128)第二任總統 劉永福 1

總統劉永福

四十三、大同民主國

(129)第一任總統 劉建封 1

四十四、中華人民共和國

(130)第二、三屆主席 劉少奇 10

【小割據而未稱帝】

(不包括東周劉氏諸侯國、正統王朝分封建立的王國以及始稱帝繼位者稱王者)

四十五、率善王國

1 率善王 劉虎 1

四十六、劉晉王國

2 會稽王 劉康 1

四十七、遼王國(東遼,非東丹)

3 遼王 劉留哥 8

4 劉薛闍 13

5 劉收國奴 22

6 劉古乃 11

小刀會大元帥劉麗川

四十八、大明國

7 大元帥 劉麗川 3

四十九、漢國(劉黑闥)

8 漢東王 劉黑闥 2

漢東王劉黑闥

五十、漢國(劉通)

9 漢王 劉通 1(又名劉千斤)

五十一、燕國

10 燕恭王 劉靈助 1

五十二、皇國

11 皇王 劉迦論 1

五十三、劉國

12 劉王 劉六十 1

西漢

五十四、順天安民國

13 順天安民王 劉汝國 2

五十五、安民國

14 安民王 劉永明 1

五十六、劉守分國

15 天定總兵 劉守分 1

五十七、大漢國

16 大漢德主 劉德培 3

南朝宋

五十八、羅平國

17 劉家福 1

五十九、越南佔城國第七王朝

18 劉繼宗 3

六十、朝鮮百濟王國

19 劉付俞 (不詳)

朝鮮三國

六十一、其他帝王(難以考究)

劉戊、劉遂、劉闢光、劉賢(非康靖帝)、劉昂、劉雄渠、劉信、劉豹、劉猛、劉虎(又名劉烏路孤,非率善王)、劉亢泥、劉舉、劉庫仁、劉眷、劉羅辰、劉武、劉務桓等。

相關焦點

  • 【視頻】世界帝王之姓!劉家人必看!
    在中華姓氏龐大的家族中, 劉姓 一直被認為是 帝王之姓 ,所建立的西漢、玄漢、東漢、蜀漢、前趙、南朝宋、南漢、後漢、北漢等諸多王朝或政權,共有66個帝王,歷時長達650年,成為中國諸多姓氏中產生帝王最多的一個。其家族有「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響之巨、萬姓之首」的讚譽。
  • 中國最牛姓氏,出了500多帝王,流入日本後躋身日本第三大姓
    中華姓氏文化,在世界姓氏文化中獨具魅力,影響所及,遍及東南亞諸國。
  • 史上最牛姓氏,出了500多帝王,流入日本後躋身日本第三大姓
    中華姓氏文化,在世界姓氏文化中獨具魅力,影響所及,遍及東南亞諸國。上古時期,姓與氏是兩個不同概念。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為宗,氏為枝。秦漢以降,姓氏才合為一體。在中華姓氏中,因為政治與經濟的原因,曾產生過不少大姓旺族,其中的劉姓,就是較為傑出的代表。
  • 白手起家,他是毛主席最佩服的帝王——劉氏文化之劉姓帝王故事
    劉氏族人微信公眾號: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劉」,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劉氏族人」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劉氏家族大家庭天地一劉、劉氏一家親、劉氏自家的平臺、傳承先祖精神、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劉氏文化,傳播劉氏正能量,打造劉氏宗親交流平臺,團結髮展劉氏文化、英才輩出、經邦濟世、共鑄輝煌,  劉氏族人公眾平臺,劉氏自家人的公眾平臺,歡迎長按二微碼識別關注
  • 一冷門姓氏:人口還不到三萬,卻出了十五位帝王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到宋朝,就已經有百家姓的出現,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遠遠不止百個姓氏的存在。但在我國的歷史上,眾多姓氏中卻有一個姓氏獨樹一幟,它的獨特就在於,這個姓氏的人口不到三萬,卻已經出了十五位帝王了。
  •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哪位皇帝是最作為的帝王?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哪位皇帝是最作為的帝王?在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中,浩浩蕩蕩地經歷了幾十個朝代。在幾十個朝代中,又誕生了上千位位帝王。那麼,在這上千位帝王中,哪位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帝王呢?首先小編作了一個資格排名。小編覺得最有作為的帝王將在以下五位帝王中產生。
  • 「劉氏」個人簡歷大曝光,劉家人必看!
    劉累的子孫以劉累的名字為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2、源於姬姓的劉氏形成於春秋時期,系以邑為氏,出自今河南偃師。3、外族的改姓(1)賜姓:項羽的叔父項伯,因在鴻門宴對劉邦有救助之功,劉邦賜其家族姓劉。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洛陽即皇帝位後,接受戍卒婁敬定都關中的建議,決定把國都遷到長安,並因此賜婁敬姓劉。(2)西漢初年:匈奴族劉姓。
  • 中國的姓氏為什麼起源大都是上古帝王的姓氏?經過歷時的沉澱後最新排名出爐了!
    其族譜記載詳細,修訂次數多,受外界影響小。統計的結果與我們的推測是大差不離的,才幾代而已,就有十分之九的初代斷了後。   古人三妻四妾的那是富戶,三宮六院的那是帝王。一個人佔了好幾個媳婦,剩下的只好斷後。歷史上很多縣都是著名光棍縣,有的縣適齡男丁一半打光棍。而與此同時,帝王中,宋徽宗85個子女,康熙97個孫子,光緒沒有後代不要緊,畢竟支脈繁多,其他王爺頂上。
  • 中國漢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漫談帝王年號和姓氏制度
    清代另一學者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姓氏篇》中也說:「戰國紛爭,氏族之學久廢不講。秦滅六雄,廢封建,雖公族亦無議貴之律,匹夫編戶,知有氏而不知有姓久矣。漢高祖起於布衣,……亦不言何姓,以氏為姓」。因而自漢代以後,姓氏合一,「遂為一代之制。」二是姓名用字來源多源化。中華姓氏是一個不斷豐富、發展的文化體系。漢朝的國姓「劉」。
  • 最美劉氏宗祠:宗族昌盛的象徵,姓氏輝煌的產物
    ,重簷翹角,雕龍畫鳳,美輪美奐,大量使用皇族象徵的五爪金龍做為裝飾,祠內供奉有劉邦、劉秀、劉備三位開國皇帝的神主牌,懸掛兩漢二十四帝畫像,因此被世人譽為龍廷帝殿。而且劉氏族人幾乎都向外發展,很有螃蟹橫行向外沿江而遊的味道,本地劉氏後裔反倒沒有幾家的。其蔭芘的第二特色是貴人也多、富人也多。劉氏後裔遍及國內、國外,繁衍天下,其中從政卓著者大有人在;經商致富者比比皆是;文化、藝術、教育等行業也同樣不乏其才。這裡「天下劉姓江蟹遊」的韻味非常之濃,所以叫做劉氏總祠。是孝親思源、忠事報國的民族文化旅遊展示基地。是一道非常亮麗的風景線,更是劉家人的驕傲與自豪!
  • 歷代帝王之最
    帝王平均壽命最長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歲,雖然就三位皇帝,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後主李煜,但是這個南唐的每位皇帝的平均壽命是最長的。 歷代中國祚最短暫的是北遼,均僅一年多,(還有那些小政權)。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長的是清朝,從1644年至公元1911年滅亡,歷267年,傳10帝,平均每帝在位近27年。 但是其中康熙和乾隆就在位一百二十年。
  • 歷朝帝王論譜
    自有魏失御,齊氏雲亡,市朝既遷,風俗陵替,燕趙古姓,多失衣冠之緒;齊韓舊族,或乖禮義之風。名雖著於州閭,身未免於貧賤。自號高門之胄,不敦匹敵之儀。問名惟在於竊貲,結縭必歸於富室,乃有新宦之輩,豐財之家,慕其祖宗,競結婚媾,多納貨賄,有如販鬻。或自貶家門,受屈於姻婭;或矜其舊望,行無禮於舅姑。積習成俗,迄今未已。既紊人倫,實虧名教。朕夙夜兢惕,憂勤政道,往代蠹害,鹹已懲革;惟此弊風,未能盡變。
  • 劉氏家譜大全!(簡介+來源+家訓+圖騰)劉家人必看
    4000多年來劉姓子孫枝繁葉茂,遍布天下,素有『『劉天下,李半邊』』,『『張、王、李、趙、遍地劉』』之譽,為中國4大姓之一,目前全國有人口7000多萬,加上世界各地華人預計全球劉氏人口在8000萬以上,是一個具有中華名族傳統美德、團結互助、奮發向上、興旺發達的望族。
  • 可怕的帝王——漢武帝
    若將這一切以「法治」這個乍看之下具有現代風格之自作聰明主張,做出最符合的辯護又會如何呢?漢武帝這個帝王本身,還有漢朝這個帝國本身的不慈悲、殘酷無道及苛刻暴虐,不管是用什麼樣的謬論都無法掩飾吧?人不是為了「法治」而存在。「法治」是為了人而存在。更何況在這個時代,成為「法治」之「法源」者,不是別人就是漢武帝本身。
  • 盤點4位最具帝王氣質的男明星
    近期大秦賦開播,扮演千古一帝秦王嬴政的演員張魯一備受爭議,除了年齡這個槽點之外,他的演技也受到詬病。他演的秦始皇不夠霸氣,甚至是毫無帝王的感覺。其實張魯一本人的演技還是非常不錯,在其他影視劇中也有過十分精彩的表演,所以除了演技之外,演員本身的氣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 緬懷先祖,不忘劉氏!帶你走進中國最大的劉氏宗祠—劉氏總祠!!
    總祠門坪有個極具劉氏特色的石群雕,巍然聳立著血緣聖祖堯帝、得姓始祖劉源明,十八世祖劉累以及漢高祖劉邦的雕塑。劉氏總祠金碧輝煌,重簷翹角,雕龍畫鳳,美輪美奐,大量使用皇族象徵的五爪金龍做為裝飾,祠內供奉有劉邦、劉秀、劉備三位開國皇帝的神主牌,懸掛兩漢二十四帝畫像,因此被世人譽為龍廷帝殿。
  • 天津人口「最」多的六大姓氏,第四姓出90位皇帝,有你的姓嗎?
    趙姓是北方地區常見的姓氏之一,分布在山東、河北一帶,發展到當代,趙姓已是天津第六大人口姓。天津的第五姓是楊的姓氏。楊姓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楊姓是指楊伯僑。傳說周襄王因念伯僑先人的功績,將他分封到楊地,建立楊國,叫楊侯。在當代,楊姓人口已超過400萬,在全國百家姓中名列第六。
  • 劉姓--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響之巨、萬姓之首
    1、帝王之尊:劉姓在歷史上(包括漢族和外族)共有500多位皇帝,3000多個諸侯王,統治年限超過2000多年(含重疊年限),均位列世界第一。3、影響之巨:劉姓對中國的影響力超過了任何一個姓氏,位列中國7000多個姓氏的第一位。4、萬姓之首:劉姓是中國和世界姓氏之首,是天下第一傑出姓氏。
  • 盤點閻立本《歷代帝王圖》中的十三位帝王
    盤點閻立本《歷代帝王圖》中的十三位帝王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文章來源_網絡,有表面平和而內心有計謀、多猜忌的隋文帝楊堅,有容貌漂亮,很聰 明,但是浮誇、空想、好享樂的隋煬帝,有美才兼備而精幹的陳文帝陳茜,有軟弱而平庸無能的陳宣帝陳項等。
  • 為什麼帝王蟹不是螃蟹?
    帝王蟹不是螃蟹,就像鬣狗不是狗一樣。帝王蟹,光聽這個名字就夠唬人的,如果放在古代,有蟹敢叫這個名字,估計活不到今天(開個玩笑哈)。那麼,為什麼帝王蟹的名字裡有蟹,而且看起來不過是一種大一點的螃蟹,卻不是螃蟹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