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水院校長華爾天與學生面對面,分享「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故事

2020-12-1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鄭琳通訊員 於濱

12月7日中午,學校第十七期教授午餐會如約而至。校長華爾天教授與學生代表面對面,同餐共話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小故事與大智慧。

午餐會上,華爾天以服飾禮儀文化為切入點,以闡釋《紅樓夢》中「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為契機,從生活小事、細節聊起,和參加午餐會的同學們分享自己經歷的求學、教學、科研、出國深造等小故事,娓娓道來,以小博大,引領同學們深入思考,細細品味與領悟做人、做事、做學問的人生道理與處世哲學。

共進午餐之際,同學們就學校南潯校區建設、數位化發展趨勢、考研求學、創新創業、科技競賽、出國深造、社團創新發展、個人成長成才等話題,和華爾天教授進行交流探討。

圍繞同學們關心關注的問題和當前面臨的困難困惑,華爾天從個人成長經歷講到出國培訓趣聞,從學科發展前景講到人才培養使命,從知識碎片化現狀講到治學嚴謹與學術規範,從水利行業前沿科技講到浙江區位發展優勢,從科技創新講到人才強國,引典故,擺事實,講故事,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地一一解答同學們的疑惑。他希望同學們能夠充滿自信,樹立遠大理想抱負,紮實構建知識體系,勇於開拓創新,領會「細節決定成敗」的內涵,以中華禮儀之邦的典範,規範言行舉止,做人、做事、做學問皆要精心細緻,精益求精。

同學們神情專注,頻頻點頭,積極互動,紛紛表示聽了華校長的分享受益匪淺。

#測市學院 呂依蓴

這次的教授午餐會,華教授以穿著為切入點展開「做人、做事、做學問」的話題,用餐氛圍既輕鬆又愉快。非常感謝華教授為我們解答了關於創新創業、學科競賽、考研等方面的疑惑。這也是我在水院非常難忘的經歷!

#

信藝學院 吳嬌

我感到最親切的是華爾天校長和每個同學一一握手,這拉近了我們和校長之間的距離。華校長娓娓道來,講述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道理,我感到受益匪淺。雖然和華校長共進午餐有點緊張,但卻格外溫暖。

#

建工學院 金麗萍

午餐會上華教授充分肯定了水院學生的朝氣蓬勃,同時他也希望我們能夠聽得起話,受得起虧,吃得起苦。交談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一位長者對年輕人的殷切期望。

#

經管學院 池林軒

華教授將本次主題帶入到午餐始終,言語間處處體現他為人的不凡氣度,做事的精益求精,做學問的嚴謹求真。我會謹記本次華教授的鞭笞和教導,在今後保持信心,堅守決心,把握恆心,奮力前行。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人生啟迪:怎樣做人、做事、做學問
    老師說:「為什麼不把壺裡的水倒掉一些?」大家一聽,表示佩服。 問其三,「古代有一人,想學立身的本領。經過反覆比較,決心去學屠龍之技。他拜名師,日夜苦練,終有所成。他會怎麼樣呢?「同學們興致勃勃,說他能成為英雄、明星,受世人崇拜。老師搖頭:「這個人一定會潦倒一生,因為世上根本就沒有龍。」
  •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經典)
    做人若能如水一般,有包容萬物之胸襟,便能夠將身邊的能量都匯聚成為汪洋;做事若能像山一樣,有無欲無爭之心,堅韌踏實之力,便能夠如峭壁一般,直衝雲霄。「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的學問,你讀懂了,人生便也容易多了。做人如水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臺階》:踏實做人,認真做事
    偶然間讀到李森祥的小說《臺階》,讓我感覺如一泓清泉流入我的心田,如此真實,如此貼近我的生活,仿佛故事就在我的眼前,娓娓道來。踏實,是指做事切實不浮躁,這聽起來是個特別簡單的詞,但要真正做到,卻不容易。他需要的是我們有韌性,朝著我們的目標一點一點的前進。我認為,所有成績的取得,和我們平日裡的積累是分不開的,腳踏實地地向前,這不僅會讓我們心安,也會讓我們收穫到身邊人的信服。作者從父輩們生存的智慧、憨厚、勤勞甚至狡黠中再度捕捉自我血液中流淌的原生物質,讓後輩得到深省。那就是踏實做人,認真做事。
  • 【家教好故事】做人講誠信,做事要堅持
    好的家庭、好的家教、好的家風,讓人受益,催人奮進;好的家教故事、好的教子方法、好的言傳身教,讓人學習,給人啟迪。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建設美好家庭,講好家教故事,展現家長智慧,助力家校共育,青島市教育局特別推出「家教好故事」系列專題,每周不定期選出若干篇家教好故事優秀文章,供大家學習分享。
  • 校長專訪 ||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申屠永慶: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
    新意:申屠永慶校長在浙大附中提出了「為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發展而設計」的育人理念,以及「以完善人格做人,以求是精神做事」的培養目標。對於育人,申屠校長有著長遠的考慮,他認為,真正的教育是要把原本不同的人培養成更有特點、更富差異化的人。而學校的角色便是「階梯」,在關注學生全方位發展的同時,助他們「啟夢」,幫他們「築夢」,為他們「圓夢」。
  • 南昌工程學院開展「水潤南工·共話成長」校長面對面活動
    央廣網南昌11月30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劉小紅 吳京穎)11月27日上午,南昌工程學院「水潤南工·共話成長」校長面對面活動舉行,該校校長金志農、副校長汪勝前,黨委宣傳部、黨委學工部、網絡信息中心負責人,各學院黨委副書記,全體輔導員和學生代表共計320餘人參加活動。
  • 招考智能助手 助力浙水院打造智慧考場
    「刷臉」認證成亮點隨著「三位一體」招生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為防止出現考生替考、頂考現象,全省各大高校不斷加強考生的身份驗證。值得一提的是,浙水院率先在全省高校「三位一體」招生上運用微信小程序和人臉識別。在4月13日的資格確認現場,利用騰訊出品的高校三位一體招考智能助手,在人臉識別核驗的同時又可以公平抽取考場號。
  • 做人與做事(句句經典)
    都離不開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 專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 才能厚積薄發,收穫成功 腳踏實地走好腳下的路 人生路,自然越走越寬闊 不論是做人還是做事
  • 新學期校長給學生講了3句話,並希望老師做影響孩子一生的好老師
    這節課,給大家分享一篇校長在新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稿,這篇講話稿圍繞「德厚者遠,才厚者高,堅持者久」這3句話給學生舉案例、講道理,引導學生做人和做事,助力學生成人和成才,同時,希望全體老師做影響孩子一生的好老師。語重心長、意蘊悠長。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做人難,難做人,世上最難的學問是做人!
    作者: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做人難,難做人,世上最難的學問,是做人。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做人太善,別人認為你好欺負。做人要行善,但是要看人。對於知恩圖報者,付出再多都值得。對於恩將仇報者,半點兒的善心都不要使出來。善良很昂貴,不是對誰都大方。過於大方的善良,就是沒有原則。
  • 做人與做事,七分做人、三分做事
    人生在世,無非是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但是如何把人做好,把事做成,以及如何把握好做人與做事之間的分寸,卻是一門大學問,更是每一個渴望成就與想獲得成功的人必須面對的.其實,做事與做人,密不可分,更不可或缺。
  • 「原創」做人和做事
    文/劉展國做人和做事其實就是一個道理,做人努力了,真誠了,冷嘲熱諷都是動力。做人懦弱了懶惰了,再好的環境,再好的季節,你的成功都是微小的甚至遙遙無期。做人做事先認真付出,然後再看結果。做人成功不是讓你擁有欺壓他人的資本,做人成功不是讓你驕傲或者善良的駐足等待他人,做人成功之後的最好就是你幸福的同時還在牽手著他人走向幸福。做人成功了,千萬別把榮譽和成果堆碼或者收藏,做人也別把一次成功當做終生口糧,成功之後繼續努力做一把鋒利的刀劈荊斬草逢山開路的前進。千萬別把成功當做驕傲高高的放在臺階上接受塵封,或者在歲月的風雨中不知不覺的鏽蝕了自己。
  • 格局決定人生結局,做事先做人,做人德為先
    人生無非就是要做兩件事,做人和做事, 人活一輩子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就是做事,人有工作可幹,只有做事才能有謀生的飯碗,只有做事才能滿足人的物質需求,何況只有做事才能展示人生的智慧和才能,人生需要做事,做好事,可是做事要先做人,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 做人:到底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
    做事:到底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講的是「做事」方面的話題。通過各個維度的分析,我們發現通過講故事去做事情,更容易讓對方能夠接受信息。那今天就以「做人」這個話題來看,我們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現就以此為話題,展開我們的心學探討
  • 做事先做人,為人德為先,立德是人生大智慧
    做事先做人,做人德為先,人生就是兩件事,做人與做事。做事難,做人更難,做人不講德是難上加難。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和保障,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做出什麼的事,只有人做好了,才能將事情做好,人都沒有做好,事就做不好了,做人當以德為先,立德是人生的大智慧。
  • 浙紡服院成立寧波高校首個直播學院 打造中東歐商貿文化交流中心
    緊接著,2020寧波時尚節上,師生直播團隊線上帶貨中東歐優品……  浙紡服院的這波操作引來中央媒體關注。不過,校長鄭衛東的目光絕不局限於此。  與此同時,浙紡服院正在籌劃直播學院。「如今的直播帶貨,就像十幾年前的網購,是一種新零售新業態,我們要提前謀劃,培養跨界複合型人才。」校長鄭衛東說。  一個要做中東歐品牌直播運營,急需人才,一個要辦直播學院,培養人才,雙方一拍即合。
  • 冷水灘區長豐小學:開展「誠信做人誠實做事」主題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楊雲娟)連日來,冷水灘區長豐小學黨支部組織師生開展「誠信做人、誠實做事」四個一教育宣傳活動,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在各領域大力倡導「守信者榮,失信者恥」的誠信環境,增強學生誠實守信意識。
  • 師說 | 吐爾遜古力·尼亞孜:一支盛開在水院的雪蓮花
    很多赴內地求學的新疆學生,都是第一次踏出新疆。面對全新的環境,他們要經歷語言關、氣候關、飲食關,獨立在內地生活學習。能否儘快適應環境,能否跟上學習節奏,能否闖過思鄉煎熬,種種都是考驗。而每個學生背後,是一個個殷殷期盼的家庭,一顆顆盼子平安的心……「我們的孩子都來自千裡之外的新疆。在水院,孩子們沒有家人的陪伴,作為他們的『大家長』,我要盡職盡責照顧他們。
  • 華農百年來首位女校長:大灣區高等教育全面合作勢在必行
    會上,作為華南農業大學百年歷史上首位女校長,劉雅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校長做直播,賣的什麼貨? 「我們賣科技、賣人才。」 劉雅紅笑道,「我們通過直播進行了科普宣傳,對雜交水稻、航天育種等方面進行科普宣傳。」通過這次直播,劉雅紅深刻體會到,農業有了高科技的支撐,才可能成為一個熱門的行業。劉雅紅回想80年代初,那時候國家農業還比較落後,上大學被視為改變個人命運的一個最好的機會。當時,劉雅紅選擇了獸醫專業。
  • 「抬頭做人,低頭做事」:不要對3種人卑躬屈膝,容易陷入困境
    做人,應當張弛有度。與人相處是一門學問,過度的低頭,則意味著卑躬屈膝,有時換來的,可能是別人的白眼和瞧不起;而如果一直高傲的抬頭,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當然,這就需要一個人的智慧了,相處也是一門我們應該學習的重要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