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脾氣,都會有情緒,遇事情時,都會爆發,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工作中被老闆罵,學習中遇到困難,回家後夫妻間的爭吵,難免會有小情緒,若放任自己的爆發,也許一時覺得解氣,但長遠來看,未必會有好的結果。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不是能力,也不是時間,而是情緒。」
一個人若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就能控制好自己的行為,進而掌控自己人生的主動權。
很多時候,決定人生走向的,不是外貌,不是才華,而是控制情緒的能力。
一代名臣劉銘傳被任命為臺灣總督,憑的就是:情緒穩定。
當時,有三位總督候選人。
面試的時候,曾國藩故意讓他們等著,遲遲不現身。
另外兩個人見時間過去很久了,曾國藩還不出現,也沒人招待他們,覺得自己被怠慢,變得不耐煩起來,嘴裡不停抱怨著。
劉銘傳卻絲毫不見煩躁,甚至饒有興趣的賞起畫來。
等曾國藩一出現,三個人的表現又有不同。
第一個人,一看到曾國藩就低下頭,表現極為膽怯。
第二個人,看到曾國藩的時候畢恭畢敬,等曾國藩一轉身,他看到傭人,立刻昂首挺胸抬著下巴。
只有劉銘傳,一直坦然對視。
曾國藩認為此人遇事有靜氣,不慌不亂。
所以,任命其為臺灣總督。
很多時候,一個人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缺少機遇或者才疏學淺,而是被小情緒拖了後腿。
明明花了很多努力才得到的成果,卻被偶爾的小情緒全部推翻。
真正優秀的人,都懂得善用情緒,不讓自己被小情緒淹沒。
因為他們知道,小情緒不過是表象,它更像是助推器,真正掌握方向盤的是自己。成大事者,是不會讓情緒拉低自己的。
控制情緒的能力,許多人會想,控制情緒還不容易嗎,生氣的時候有意告訴自己不要生氣,不就好了;驚喜大叫的時候,不要狂吼就行了,那你就理解片面了。
為什麼呢?那你可能對情商的理解就不太全面,情商不是單指能說會道,左右逢源,人情世故熟稔,更多講的就是控制情緒的能力。
這個情緒並不一定是憤怒,喜悅,悲傷這些停留於表面的情感,它還包含了欲望,是的控制欲望的能力。
比如,我們打開手機最想點開的應用是娛樂聊天類,而不是主動打開學習類,這就是最直接的情商低的表現,即欲望控制力低。
為什麼那些學習好的學霸,可以克制自己玩遊戲的衝動?就是擅長控制自己的欲望。
你有沒有發現,人們有需要的時候,會主動去找這些人幫助,學習題目不會,找學霸,項目研究不會找學霸。
學霸根本不需要自己去經營社交,就有人會主動去聯繫他們,而且隨著自己能力的變強,身邊的群體也會提升,他們之前的交流也更直接,不需要拐彎抹角費腦筋,這種直接的相處方式,我相信許多人其實都很羨慕,因為簡單直接辦到的事情,何必再廢多餘的心思折磨自己吶?
而這一切都歸功於這些真正高情商的人善於控制自己的欲望,懂得自己的真正需求,不會把有限的時間用來做無用的事情,也正因此會不免會讓人覺得無趣,但是不得不再打擊人的說,學霸玩起來也比普通人更會玩呀。
所以學霸,主管霸,項目霸,工程霸,就是把時間高效地利用起來做有用的事情,想做一切領域的霸,那就好好練習控制一下自己想玩的欲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