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改寫命運,即現精緻嬌容」、「玻尿酸注射,只要10分鐘,你也可以擁有水光肌膚」……近年來,以注射為主的非手術類「微整形」項目,廣受年輕人青睞。在各類社交App和網站中,不乏少女們尋店問藥的帖子和討論。
根據新浪推出的《2017年微整形大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醫美總量超過1000萬例,一舉超過巴西,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醫美第二大國,其中,非手術類項目(即微整形)以風險相對較低、恢復期短等優勢佔據了醫美行業總收入的60%,增長率高達40%,遠遠高於手術治療項目。
然而,在繁榮的微整形市場下,一條圍繞微整形項目的黑醫美產業鏈「應運而生」。南都記者發現,在號稱為中國最大「種草」社區小紅書App,正成為這些黑醫美產業的「集散地」,微商進駐發帖公然展示售賣國家違禁藥品,聲稱「綠毒」、「粉毒」等品種齊全,「人胎素」也有現貨;以「種草」之名推薦,實質引流線下無資質醫療機構和遊醫進行注射;甚至5日速成學會微整形的培訓班,也在小紅書發布筆記「安利」,「大賣廣告」。
|售賣違禁藥亂象|
以「種草」之名銷售違禁藥發布圖片視頻筆記展示庫存
玻尿酸、美白針、肉毒素、胎盤素……這些醫美藥物有著眾多品牌生產商家,但並不是所有品牌產品都能準入中國,以號稱「瘦臉神器」的肉毒素為例,目前我國國家藥監局僅批准兩種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俗稱肉毒素)在中國上市,分別為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的國產產品(商品明:衡力)和美國進口產品保妥適(BOTOX)。而有「返老還童術」之稱的胎盤素,目前更沒有任何一個品牌產品允許準入國內。
不準入並不妨礙網友「安利」,以肉毒素為例,在小紅書App,未獲準入的韓國品牌「粉毒」、「白毒」、「彩毒」、「綠毒」等就因被廣泛「種草」而走紅。7月23日,南都記者以「粉毒」為關鍵字在小紅書App進行搜索,出現上千的「筆記」,有網友展示產品包裝圖片分享功效,也有網友直接鋪出了注射肉毒素的現場,寫下親身體驗經歷。
但只要細心留意,在眾多看似科普或「種草」的筆記中,隱藏著眾多指向售賣意圖的「廣告」。如一位直接命名為「正pin微整針劑」的網友,在其小紅書個人空間中標註 「粉肉,白肉,彩肉,綠肉,只做正品」,共發表了39個筆記,其中大多以小視頻展示了數十箱「粉毒」、「白毒」、「綠毒」等存貨。
7月23日,南都記者以「粉毒」為關鍵字在小紅書App進行搜索,在眾多看似科普或「種草」的筆記中,隱藏著眾多指向售賣意圖的「廣告」。
南都記者以「想買粉毒」為由,在小紅書App中私信該網友,馬上獲得了對方發來微信號。在添加微信後,該網友告訴南都記者,他是專註銷售醫美產品的商家,而未獲準入的肉毒素品牌他都能「搞到」,其中,100U(U即Units,為肉毒素單位)的「粉毒」和「白毒」售價均為300元,100U「綠毒」的售價為450元,此外,該網友還稱「人胎素也有現貨」,他主要銷售美思滿、萊乃康、日本JBP等品牌。
南都記者在小紅書App上詢問,多家表示售賣「粉毒」違禁藥。
貨從何而來?該賣家只告訴南都記者,他們有「特殊渠道從韓國入貨」。為了使記者相信,他還發來了多角度展示「粉毒」針劑包裝的圖片,強調「保證韓國進口正品」。該賣家表示,只要微信轉帳下單就會立刻發貨。
在小紅書App,這樣以「種草」之名涉嫌引流售賣違禁藥品並非孤例。同以「肉毒素」關鍵字,南都記者也搜素到小紅書號名為「上海|專業|修復|整行」的網友,在2月28日貼出了韓國「粉毒」100U(U為肉毒素劑量單位)的的包裝圖片,並發出了關於「粉毒」注射的用法和缺點的文章,當多位網友在文章下留言「想買」時,立刻獲得回應稱「私聊」。
一位名為「Ariana辰」的網友,在2月19日的筆記中展示多張「粉毒」、「綠毒」的存貨圖,並表示,「粉毒」是韓國產肉毒公認最好的一個,而「現在最省錢的方法就是買完藥著醫生打」,吸引眾多網友直接留言問價,南都記者隨後私信詢問,獲得直接回復,「粉毒400元1瓶」。
普通快遞郵寄全程無冷鏈運輸推薦無資質人員提供注射服務
7月23日,南都記者通過微信,從上述「正pin微整針劑」網友中下單1瓶韓國「粉毒」,很快就獲得了其發來的貨物快遞訂單號,通過快遞查詢顯示,該貨物從河南鄭州發貨,等待3天後,7月26日下午,記者成功收到了1瓶與韓國「粉毒」包裝一致的產品,顯示為韓國太平洋製藥公司生產,為Rx處方藥,但卻為英文版本,賣家對此解釋為「外銷版」,與韓文版效果一樣可放心使用。
一位直接命名為「正pin微整針劑」的網友,在其小紅書App個人主頁中展示各種違禁藥品的庫存。
南都記者了解到,與不少疫苗產品相似,肉毒素針劑在使用前需冷凍保存,保存不當則會發生變色、影響藥效,甚至產生毒副作用。在收到的該瓶韓國「粉毒」」包裝上也見明確需要儲存於負15-5°C或2-8°C的環境中。然而,該貨物在實際運輸中卻與普通快遞無異,當南都記者收到快遞時,「粉毒」只用紙箱包裹,裡面簡陋放置冰袋,但歷時3日,且到達時廣州室外溫度接近30°C,冰袋冰塊已完全化水,溫度接近常溫。
7月26日下午,記者成功收到了1瓶與韓國「粉毒」包裝一致的產品,一同放置的冰袋完全化水,接近常溫。
有了針劑去哪注射?早在南都記者下單之前,該位來自小紅書App的賣家已經承諾「一條龍」服務,只要記者下單,就可推薦相應地區的工作室為記者進行肉毒素注射。在記者獲得快遞的藥品時,該賣家「履行承諾」發來了數個微信號,供記者「比價」選擇。
隨後,南都記者逐一添加了微信,一位自稱「美容師」的網友妙寶(化名)告訴南都記者,在臉部注射「粉毒」的「手工費」為300元,可以到她家進行注射,也可以提供上門服務,但需要另加30元的上門費用。
小紅書App的賣家已經承諾「一條龍」服務,推薦線下「醫生」幫忙注射「粉毒」。
妙寶向南都記者透露,她與朋友合夥在廣州番禺區開設了一所美容院,經常為客戶提供注射「粉毒」服務。南都記者瀏覽其朋友圈,發現其展示了多個「粉毒」注射現場。然而,當南都記者查詢該美容院工商信息,發現僅註冊為諮詢類公司。
根據《醫療美容服務管理法》,注射美容針劑、線雕提升、微整手術等都屬於醫療美容項目,必須由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執業醫師註冊機關註冊、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的醫生來進行。
南都記者也聯繫了另一位網友「嬌子」詢問注射「粉毒」的價格,被告知只提供上門服務,價格為1000元,且目前她在外地為客人進行「線雕隆鼻」手術,「檔期」已經排到了8月份。
關於醫療資質問題,她坦言其本人並沒有任何醫生資質,只是曾在整形醫院擔任手術醫生助理,自己已經從事整形手術類兩年,遊走全國為客戶進行手術。當記者問及注射「粉毒」素安全性時,她表示,注射「粉毒」於她是「小菜一碟」,強調「在家就能打,沒有任何風險和副作用」。
然而,南都記者查詢「肉毒素」,發現其為致命的肉毒桿菌分泌而出的細菌,有很強的神經毒性,能破壞生物神經系統,使人出現頭暈、呼吸困難、肌肉乏力等症狀,還曾經被作為生化武器。
「肉毒素」被用於醫療美容領域,其原理是使其作用於運動神經末梢,使肌纖維不能收縮致使肌肉鬆弛,以達到除皺美容的目的。目前除國家藥監局批准國內上市的兩種品牌肉毒素外,包括「粉毒」等其他品牌,因「安全性未能得到有效驗證」而仍被拒於國門外。
|微整班推廣亂象|
發筆記公然推廣「微整速成班」宣稱無門檻學注射可自主開店
市場上大批宣稱「肉毒放心打」的無資質遊醫來自何方?這個答案也可在「萬能」的小紅書App上找到。在小紅書App上搜索「微整形培訓」,以視頻為主的「筆記」便佔滿手機屏幕,或是被注射玻尿酸的模特的臉部特寫,或是學員間互相在臉上描線扎針的畫面。
其中,廣州廣大微整形培訓班(下稱「廣大微整形」)的視頻「筆記」就位於小紅書App推薦搜索結果第一條,展示著學員們現場學習注射的情況。記者根據「筆記」推廣信息,添加了負責招生報名的工作人員微信,其發來課程信息中顯示,共有三個價格級別,8600元可報「微整注射美容班」和「高級線雕班+雙眼皮」,如果願意花上9800元,可以報名「微整技術綜合班」,一次性掌握注射、線雕和埋線雙眼皮等技術,每期培訓班時長為5到7天,且「包教包會」。
廣州廣大微整形培訓班在小紅書App上「大賣廣告」,並留下微信引流諮詢。
雖然該培訓班網站上明確顯示,需有醫師執業證書經規範培訓才可操作微整形手術,但諮詢人員卻告知記者,即使沒有醫師資格證、非醫學專業的人也可報班,並承諾「真人模特實操,專家與學員一對一訓練。」學成後可以獲得由廣東省醫學美容學會頒髮結業證書,課程中還會包含輔導學員學成後自主開店的內容。
南大醫學美容教育學院也在小紅書中作宣傳。
而在小紅書APP上推薦的另一家聲稱「9年金牌學院」的南大醫學美容教育學院(下稱「南大醫美」),同樣主打以五天為一周期的微整形課程,聲稱至今已經開設了102期。南大醫美更是以「學習期間免費講解如何合法經營,如何申請醫學美容營業執照」為噱頭進行推廣。
微整班「碰瓷」醫科大學師資疑造假遭大學澄清仍無礙在「小紅書」推廣
這「兩天理論,三天實操」的微整形速成班靠譜嗎?面對記者的質疑,南大醫美的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都是很厲害的教授,教你們在日常去運用的那些知識的話綽綽有餘。」
記者打開該工作人員所發的南大醫美學校官網,「整形專家」介紹一欄下共有三位整形專家,其中兩位「教授」級分別是「南方醫科大學特聘教授張若冰」和「美國醫諾美學院客座教授康斌」。然而,記者並未能在南方醫科大學官網上查詢到教授張若冰,而聲稱康斌教授所在的「美國醫諾美學院」更是查無此校。
南都記者發現,2018年,曾有名為「jessica_zly34」的網友發帖質疑南大醫美利用南方醫科大學來混淆視聽。這名學員稱是為南方醫科大學的名號而來,但開課後培訓的地點是在南方醫科大學附近,實操時則被帶到芳村的一間小醫院裡。
南都記者留意到,早在2015年,南方醫科大學便發布了公開聲明,稱接到南大醫美冒用該校和附屬醫院科室專家的名義從事「醫學美容」等培訓招生宣傳的舉報,但實際上學校與南大醫美未有任何形式的合作關係。該聲明還指出,南大醫美在2014年就曾被白雲區衛生監督局依法查處。
早在2015年,南方醫科大學便發布了公開聲明,否認與南大醫美教育學院的關係。
然而,南大醫美的經營並未因此受到影響,也未能阻止其在小紅書上繼續使用南方醫科大學作為培訓推廣。在南大醫美客服發給記者的最新課程介紹推送上,南大醫美103期微整全科班最新一期將在今年8月7號開班,其宣傳視頻中也仍然出現南方醫科大學的相關畫面。
微整形培訓機構在招生廣告中「碰瓷」醫科大學的,還有另一家同在小紅書App「大賣廣告」的「廣大微整形培訓班」,其提供的網站連結,聲稱該培訓班是由廣東省醫學美容學會和廣大整形美容醫院合辦,是「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美容教學基地」,並貼上廣州中醫藥大學的logo,尤為顯眼。當記者詢問工作人員「廣大微整形是否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的教育基地」時,獲得了肯定答覆。
南都記者查詢「廣東省醫學美容學會」,為向廣東省民政廳註冊的一般性社團組織,法人代表為查旭山。而「廣大整形醫院」於2018年4月獲得醫療執業許可證,主要負責人也為查旭山。
然而,南都記者查詢廣州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官網上一份《廣州中醫藥大學成人高等教育2019年校外教學點名單》顯示,開設「醫學美容技術」課程,並無位於廣州荔灣的「廣大醫院」。7月27日,南都致電廣州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廣大整形美容醫院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且廣中醫也「沒有醫療美容的教學基地」。
|專家觀點|
「種草」廣告監管仍是難題平臺應加強自查違法推廣信息
以「種草」之名售賣違禁藥品,以「筆記」形式公然推廣微整形培訓班,這種醫美黑產業推廣亂象如何監管?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推廣」其實都屬於自媒體廣告,早在2016年出臺的《網際網路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已經把自媒體廣告納入監管範疇,但由於宣傳隱蔽、難以固定證據、技術較難監控等問題,在實際操作中仍然難以被有效監管。
朱巍表示,小紅書上的「種草帖」本質上就是廣告,因為它們都可以通過內容引流直接變現,按照2016年《網際網路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平臺方應當承擔審核廣告內容的義務。但平臺中具體標明其未標明為「廣告」,也常可推卸責任否認其為廣告,從而為這些黑醫美推廣提供了生存空間。
根據《網際網路廣告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媒介方平臺經營者、廣告信息交換平臺經營者以及媒介方平臺成員,對其明知或者應知的違法廣告,應當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予以制止。
朱巍認為,在現行的法律法規下,平臺對於該類難以監管的「自媒體廣告」,更多承擔的是「明知和應知」責任,如不能對該類銷售違禁藥推廣進行算法技術支持、關鍵詞搜素、排位推薦等,否則可被認為「明知和應知」,平臺需要承擔連帶責任。此外,他也建議小紅App等平臺,應該主動開展自查,大量清除該類違法推廣信息,避免消費者上當受騙。
北京市社會組織法律調解中心副理事長張新年認為,在小紅書App社交平臺上發布的如代購、海淘這類信息通暢表達較為隱晦,若強行要求網際網路平臺對其內容進行實質性合法合規審查,並不現實,但平臺對於該類信息,仍然具有一般審查義務,但若網際網路平臺明知違禁藥物等明顯違法違規內容的存在,卻置之不理,則應與相應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張新年也提醒,藥品流通屬於我國《藥品管理法》重點規制的領域之一,而海外代購藥品更是受到藥品與海關的雙重監管。在小紅書上通過種草或其他隱晦廣告的形式售賣未獲準入的韓國肉毒素,依據《藥品管理法》的規定,這種藥品在我國即屬於銷售假藥,情節嚴重的,代購者或涉嫌非法經營罪、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罪等不同罪名。此外,未取得醫療執業許可證的從業人員從事注射等醫療美容類服務,涉嫌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也將應承擔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