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保有對奇妙萬物的好奇心,無論在哪皆可旅行。點擊「關注」,和筆者仰望,一起探索身邊的「花鳥魚蟲、山嶺河流、星辰大海」吧!本期主題:廣東省有很多海島,但筆者第一次看到「硇洲島」三個字,就被吸引住了, 『硇』怎麼讀?後來才得知它是廣東省唯一的火山島,那有什麼特別的嗎?和筆者一起去瞧瞧吧!
第一次看到「硇洲島」三個字時,不認識「硇」字,後來看拼音,才知道讀作náo。
對於硇洲島,聽到來過的人說,這裡是一處沒有過度開發的海島旅遊景區。硇洲島是廣東省唯一的火山島,火山地質遺蹟、火山地貌景觀、沿海溼地等地貌在廣東省內可謂是獨具特色。
硇洲島位於湛江市東南約40公裡處,東南方向是浩瀚的南海,西南方向與海南國際旅遊島隔瓊洲海峽相望,北傍東海島,西依雷州灣,向太平洋縱深。它可說是湛江市的島外之島,是湛江港的天然屏障,保有原始古樸的特點。
硇洲地名的由來,與逃亡的南宋皇帝有關
硇洲,古稱硭洲,宋末皇帝趙昺在島上登基,將其升格為翔龍縣後,始改硇洲。
《宋史·二王紀》有載:「景炎二年三月罡硇洲。四月,罡殂硇洲,眾立衛王昺為主,升硇洲為翔龍縣」。公元1275年,元軍揮師南下,攻破南宋帝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將臣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等文武百官及十萬士卒,護送年僅11歲的宋端宗和其弟衛王趙昺,一路逃避元兵追殺。
景炎二年三月(公元1277年3月),從東南沿海逃亡到硭洲島。宋端宗年幼體弱,加上一路擔驚受怕疲於奔命,於當年四月在島上病亡。待喪事料理完畢,陸秀夫等眾臣擁護時年八歲的趙昺為帝,史稱「宋帝昺」。趙昺即位,改元祥興、升硭洲為翔龍縣,並計劃安頓下來以圖復國。
當時硭洲遍地是石頭,少帝昺便命士卒採石,築石牆,建行宮,並利用堆疊的石頭作掩護來抵抗元軍。當時,人們泛指遊牧民族為匈奴,眾臣以石頭可抵禦蒙古元軍之意,遂授意少帝昺下旨:把硭洲島改為硇洲島,「以石擊匈賜為硇」。
火山地質遺蹟,那晏灣石灘的火山熔巖
查資料得知,硇洲島在大約幾十萬年前,由海底火山爆發的巖漿而形成的海島,也是中國第一大火山島。全島陸地面積約56平方公裡,海岸線長43.98公裡。硇洲島火山經歷了兩次噴發,早期火山噴發距今36.8萬年;晚期火山噴發距今18.9萬年。島上有兩個火山口,整個島嶼都是由火山巖構成的盾形臺地。
那晏灣石灘在硇洲島的最東部,與最西部的硇洲小鎮相隔數公裡,分別是看日出與日落的好地方。
這是一條百多米長,約三百米寬的沙灘帶,沙灘細粒鬆柔,銀色的沙灘和一片怪石嶙峋的亂石林,兩旁環抱著黑色的火山熔巖礁石,特別像是一個巨大的「凹」字。萬年前的火山在這裡噴發,滾燙的熔巖遇到空氣和海水冷卻後,形成了這些嶙峋的黑色石頭。海浪撲到黑色的礁石上,飛濺起朵朵潔白的浪花。沙灘鬆柔,接近海水之處是平平的石灘,沒有複雜的地況和危險的漩渦,很多人喜歡在這裡的巖石間嬉水,採摘海菜等。
那晏灣海岸有受海浪衝蝕的崖壁,整個陡崖地貌像似一根柱子挨著一根柱子,排列成一幅巨大屏風,這是火山地貌才有的獨特現象,是自然界極為罕見的奇觀。石柱高10~20米,分別是5稜狀和6稜狀節理,是目前國內發現規模較大、稜柱單體較雄偉高大的第四紀玄武巖柱狀節理地貌,是典型的火山玄武巖。
其它景觀還有,沿海的溼地紅樹林。海底的珊瑚礁景觀,存活著大面積的活體珊瑚礁,珊瑚礁五顏六色,形態萬千。在縱橫交錯的礁石間隙裡生活著貝、蟹、蝦、魚等種類的海洋生物,構成了壯麗多姿的熱帶海底風光。
宋朝古蹟,水晶燈塔,漁港
現尚存的古蹟遺址有:宋皇城遺址、宋皇村、赤馬村、宋皇井、宋皇碑、翔龍書院舊址和以及竇振彪墓和「宮保坊」等,這些滄桑斑駁的古蹟點綴於島上的林木間,是硇洲珍貴的歷史文物,這些豐富的資源使「硇洲古韻」當之無愧成為湛江市八景之一。
硇洲水晶燈塔: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聳立於硇洲島海拔81.6米的馬鞍山上,是世界目前僅有的兩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它與倫敦燈塔,好望角燈塔並稱「世界著名的三大燈塔」。硇洲燈塔高23米,底寬5米,頂寬4米,整個塔由麻石砌成,為湛江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硇洲漁港:它是島上的一大景觀,這個漁場出產豐盛,盛產聲名在外的硇洲鮑魚、龍蝦等名貴水產。每天早晚到來參觀、旅遊的人群絡繹不絕,熙照攘攘。
硇洲島旅遊資源可謂十分豐富,但並未得到很好的開發和保護。若越來越多人發現硇洲島的獨特風貌,從而被吸引前來旅遊。若對此島愈發重視和規劃保護的話,望能結合生態景觀、人文景觀和海鮮飲食文化,特別要保留萬年前已有的火山地貌。
請問你有聽說過硇洲島嗎,或你去過廣東哪些很有特色的島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