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紅棗苦蕎茶,油饃饃黃饃饃錢錢飯...這個周末,陝北農特產千裡到杭城!一批紅棗饃片請你免費嘗!

2021-02-17 我們大杭州

記住一座城的最好方式,

就是記住它的味道。

小米紅棗苦蕎茶,油饃饃黃饃饃錢錢飯,

紅棗片、紫晶棗、水晶粉條、山地雜糧組合、

還有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的手工空心掛麵

.

這是哪座城市的味道?

本周末(9月1日、2日),陝西省綏德縣政府將攜上百款當地特色精品農產品進杭州,與「麗水山耕」品牌聯合舉辦為期兩天的第三屆杭州大型山貨節。

 綏德地處黃土高原腹地,是歷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商貿重鎮,是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陝北旱碼頭」。

  綏德,是一座用味道徵服無數人的城,主食雜糧的綏德人用獨特的手法把雜糧製作成享譽中外的名小吃,這次山貨節,綏德縣政府也帶來了當地最引以為傲的山地雜糧,帶來正宗的陝北風味。

  一方水土養一方糧,陝北乾燥少雨、陽光充足的氣候最適合大紅棗的生長,個頭大、果皮薄、肉質肥厚、油性大的陝北大紅棗,早已名聲在外,在杭州有一大群忠實粉絲。

  陝北的黃土山地,很適合雜糧生長,當地所產的小米色澤金黃,質粘味香,熬出的米湯表面,還可以揭起三層油皮,又香又濃又有營養。

  這次綏德帶來的苦蕎茶,食用方式有很多,可以和茶葉一起泡,茶葉更香,還有降脂清腸效果;苦蕎麥加大米(小米)也可以煮飯,煮粥,營養吸收更全面;甚至可以搭配酸奶,口感好,助腸胃吸收。

這次山貨節,

由「綏德範」、「麗水山耕」兩大品牌聯合舉辦。

「綏德範」

是陝西省首個縣域資源公用品牌,

整合了綏德文化、旅遊、農產和美食資源。

「麗水山耕」

是中國首個地級市區域公用品牌,

開創了「網際網路+品牌+生態精品+基地」的營銷模式,

打造了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網際網路+綠水青山」模式,

是全國農村電商的典範。

「綏德優質農特產資源豐富,但由於交通不便、自然資源匱乏等原因,發展較慢。這次『綏德範』與『麗水山耕』在杭州正式開始戰略合作,開展農超對接,幫助小農戶、貧困戶對接市場、脫貧增收,是我們在電商時代的一個『彎道超車』的大膽嘗試。」綏德縣副縣長王明生說。

這次活動,

兩地政府採取了「基地直補、政策補貼」的方式,

省去所有的中間環節,

多款農特產品補貼後優惠價,

甚至低過了成本價。

比如:小米原價59/5斤,現價39元/5斤;

綏德紅棗片原價39/瓶,現價58元/2瓶;

綏德苦蕎茶原價28元/盒,現價39元/2盒;

綏德水晶粉條原價18元/袋,現價39元/3袋

活動時間內


全場消費滿100元即送綏德果餡一份,滿200元送綏德紫晶棗一份(各70份,送完即止);

9月1日-2日,每天10點、11點、14點、15點每個整點開始免費發放縉雲土饅頭或陝西紅棗饃片給70名到場市民,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登記領取,每人限領一份,送完即止;

免費嘗


活動現場,消費者還可以品嘗到綏德紫晶棗;紅棗饃片、有機小米飯、綏德小米茶。

「通過補貼讓產品價格實實在在的降下來,不影響農民收入的情況下,讓消費者體會真真正正的實惠。」麗水山耕相關負責人說,你所消費的每一份產品,都是對山區農民的幫扶。

這次我們還特別爭取了

30份陝北紅棗饃片

(每包2000克,價值38元),

作為福利請粉絲免費品嘗,

這是一種可以當零食也可以做主食的食物,

在傳統饃片上添加了紅棗,打開包裝就能吃。

參與辦法:

發送「綏德」兩個字到「我們大杭州」微信公眾號參與抽取,抽中後系統會告知你領取辦法。 

陝西山貨節攻略:


  活動時間:2018年9月1日-2日(每天上午9點到17點);

活動地址杭州麗水山耕旗艦店,下城區德勝路173號野風現代之星大廈一層,公交6路、8路、43路、47路、72路、101路等都可以直達,地鐵1號線打鐵關下車過去也很方便。

杭城還有三家「麗水山耕」作為分會場,地址分別是:

1、上城區雷霆路15號林風花園沁林苑大門對面;

2、上城區飛雲江路26-21號春江花月小區西門口保安亭旁;

3、餘杭區高教路五常街道賽銀國際廣場5幢102-5。

(以上分會場優惠活動與主會場相同,消費滿贈產品各10份,免費贈送產品每個整點限領10份,贈品送完即止)

記者 周少燕 實習生 宣濤

我們大杭州新媒體編輯

相關焦點

  • 陝北子長縣高臺黃米山的黃饃饃、油饃饃
    毛驢拉碾子,碾盤上倒的是玉米粒,並不是製作黃饃饃和油饃饃的任何原材料。剛開始倒點玉米粒,是為了往乾淨粘碾子,因為一段時間不用,這個碾子是戶外的,村裡人都可以過來使用,風吹雨淋碾子上肯定是有不少灰塵雜質的。
  • 陝北特產·每日一款(黃饃饃)
    黃饃饃——陝北人家家戶戶都非常熱愛的陝北麵食之一。原料由糜子面發酵,包裹蒸煮好的紅棗、豆類擠壓摻合成的豆棗泥餡蒸製而成,口感鬆軟帶甜,營養豐富且易消化。因其顏色呈黃色,所以名為「黃饃饃」。黃饃饃要好吃,首先要把面和得軟硬適中、口味微甜。另外關鍵點就是原料配比,黃饃饃的主料是軟硬黃米,按比例混在一起,然後用涼水浸泡一個晚上,再洗兩次把殼去乾淨,就能上石磨磨成粉了。
  • 黃饃饃——因《舌尖上的中國》而走紅的陝北民間小吃
    黃饃饃——陝北人家家戶戶都非常熱愛的陝北麵食之一。原料由糜子面發酵,包裹蒸煮好的紅棗、豆類擠壓摻合成的豆棗泥餡蒸製而成,口感鬆軟帶甜,營養豐富且易消化。另外關鍵點就是原料配比,黃饃饃的主料是軟硬黃米,按比例混在一起,然後用涼水浸泡一個晚上,再洗兩次把殼去乾淨,就能上石磨磨成粉了。磨好了糜子,就要兌上溫水和面,再把麵團捂上被子、放上炕發酵四五個小時,趁著這個時候正好做黃饃饃裡面的餡兒。大棗和紅豆一塊兒煮熟,然後用勺子搗碎做成酸酸甜甜的饃饃餡兒。包好饃饃蒸20多分鐘後,一個個宛如笑開了花的黃饃饃就熟了。
  • 《舌尖上的中國》陝北的黃饃饃!舌尖上的陝北年味鄉情!
    吃上一口黃饃饃,啃下大塊羊羔肉,這才是舌尖上的新年!|陝北年味臘月裡,二十五稱上幾筐黃蘿蔔臘月裡,二十六割上幾扇豬羊肉臘月裡,二十七豆腐做好做黃酒。陝北的年,總是特別熱鬧,剛進臘月,家家戶戶就開始忙活起來。見面的問候,都是年糕蒸了沒有,黃饃饃做了沒有...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綏德的年茶飯了。年茶飯中準備的每一種食物,都有著獨特的民俗寓意。喝黃米酒,象徵幸福富裕;年糕,諧音高,寓意節節高、年年高,炸油糕更是過大年必吃的食物。
  •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黃饃饃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朋友一定知道,黃饃饃是陝北人的最愛。黃饃饃原料由糜子面發酵,包裹蒸煮好的紅棗、豆類擠壓摻合成的豆棗泥餡蒸製而成,口感鬆軟帶甜,營養豐富易消化。因其顏色呈黃色,所以名為「黃饃饃」。陝北有些地方用小米麵作為黃饃饃皮原料,營養價值以及口感與糜子面一樣。
  • 【名產】陝西特產目錄
    黃糜饃,子長油糕,黃煎,子長碗飥,洋芋叉叉,甘泉豆腐,甘泉黃酒,宜川面花,志丹蕎面,宜川稠酒,宜川燒饃饃,宜川油糕,延安油糕 ,手擀麵 ,黃米饃饃,志丹香穀米,延長油糕,煎餅,黃黃饃,洛川面花,志丹糜子黃酒,富縣油糕,西川燉羊肉,羊腥湯,蜜汁南瓜,子長煎餅,苦菜釀洋芋,軟米油糕,子長蕎面漏魚,子長灌腸 ,榆錢窩頭 ,油潑辣子,陝北涼粉,甘泉豆腐乾,風味苦菜釀洋芋,風味蕎麥煎餅 ,風味軟米油糕 ,風味清蒸全鴨
  • 陝北家鄉那個美味吆,看看你錯過了那個?
    陝北人家油旋黃饃饃紅棗你還記得什麼好吃的,給咱說出來.
  • 你吃過饃饃揉揉魚魚卷卷呱呱…嗎?
    紅而微甜的是玫瑰和山丹丹花,黃而辛香的是薑黃和香豆,綠而綿長的是兵豆,泛著油光的是香噴噴的胡麻……樸素的麥香,因這些味道而更有了層次感。 西北饃饃裡最為全國人民知曉的,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陝北黃饃饃。糜子磨麵,特有一種香甜細韌,加入細細磨成的豆棗沙餡,外表樸實,內裡卻蘊含著甜蜜。
  • 米脂小米之俗丨每周一縣·米脂
    陝北盛產穀子,碾去糠皮即金燦燦的小米。俗語說,粗籮饃饃細籮糕,糕面宜細。蒸糕要急火旺氣,在蒸鍋籠布上一層一層勻撒糕面,方能不夾生。蒸熟蒸透出鍋上案,擄糕動作需麻利,為免燙手少蘸冷水,邊擄邊揉,團成條卷。冷卻後切片,入油鍋炸透(用定邊小麻油最地道)。裝碟上桌的糕片米香襲人,咬一口軟黏軟黏。城裡人過年還講究包糖糕角、棗餡糕角、菜餡糕角,有三角形、花邊形、元寶形,好吃又好看。
  • 傳統手工饃饃店裡的平凡生活
    冬日的早上,天蒙蒙亮,孫軍夫婦就冒著刺骨的寒風來到饃饃店裡,和面、揉面、做饃饃,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多才能回家,這樣的日子,孫軍夫婦已經經歷了大半年,在他們夫婦倆的努力下,這家外表不起眼的饃饃店,經營的格外的紅火。
  • 12種榆林當地特色美食製作方法,你會做幾種
    陝北有句老話說:四月八(清明時節)不吃攤黃不的發,吃了攤黃就倒塌。6.攤饃鏊子燒熱後抹油。7.用勺子把麵糊倒入鏊子裡蓋上蓋,用小火攤制,聽到哧啦聲開蓋翻面烙一下就好了。也可以不翻面底部烙黃上面無生麵糊就熟了。8.攤饃做好了摺疊成半月形狀,剛出鍋的攤饃,外表金黃,入口酥軟香甜非常好吃。黃米糕節
  • 油饃饃:傳承美味(視頻+圖片)
    油饃饃:傳承美味油饃饃是榆林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圓形,環狀,炸熟後,金黃似銅錢,味道甘甜、可口,營養成分較高,深受當地老百姓的喜愛。油饃饃是由蕎面、黃米麵、軟米麵等雜糧和在一起炸制而成的,其製作方法,更是傳承百年。在榆林,逢年過節吃油饃饃,表示吉祥如意富貴長存。
  • 小米、羊肉、紅棗...漫步在黃土高坡,品著陝北味兒
    延安小米是陝北黃土飲食文化7000多年變遷的見證者!幾千年來,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一碗碗平凡樸實的小米粥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陝北人民。延安小米曾對中國革命作出過特殊的貢獻,1935年黨中央、毛主席長徵到達陝北,小米滋養了千千萬萬的革命戰士,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反動軍隊的飛機和大炮,從此,延安小米傳遍全中國。延安小米色澤金黃、顆粒渾圓、晶瑩明亮、粘糯芳香,其蛋白質含量達13%,還富含多種維生素,特別是富含人體既不能合成又不可缺少的賴氨酸和蛋氨酸。
  • 舌尖上的陝北紀略
    陝北這塊土地上最適合種植的糧食作物,其中一個縣「米脂」,縣名的由來就是「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當然這個縣後來更出名的是出了貂蟬,出了眾多的美女,於是「米脂婆姨綏德漢」廣為傳播,此地優質的小米養得一眾女性皮膚細嫩,當是出美女的重要原因。小米養人,眾所周知不再贅述,陝北的小米尤其養人,中國革命在陝北的十三年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陝北的小米自是立下功勳。
  • 崑崙山下,新疆特產,和田紅棗,聞名江湖
    才讓我有此聯想到這麼一句話的,崑崙山下,新疆特產,和田紅棗,聞名江湖。雖然說這兩個一個是人,一個是水果,這樣聯想,未免有點牽強的。但是人和物有時候是有些特性是相同的。百度百家號的這一站新疆助農活動為什麼選擇了和田紅棗而不選別的呢?有些時候不是隨隨便便的亂選的。
  • 冬至到了,別忘了,美食篇:黃米美食!
    黃米經過脫變,可以是陝北年夜飯黃米饃饃,是北京風味小吃黃米麵炸糕,或者是粽香黃米雞。黃米製作的食物有很多,且看下文介紹。黃米饃饃黃米饃饃是陝北清澗河流域的人們過年時,所吃食的一種年夜飯。年關將近時,把家中新碾的黃米拿出來一兩鬥,在清水中泡一夜,到第二天太陽下來時,把從清水中已撈出來一兩小時的黃米,在大碾子上一遍一遍碾成黃米麵,再加進非常關鍵的「老酵頭」,在很熱很燙的大炕上包上被子好好發一夜。這麼著,次日早晨老公雞一叫,就可以蒸黃米饃饃了。
  • 陝西各地區排名第一的美食,你猜延安的是哪一個?
    延安的軟米油糕又叫年糕、棗糕,原料和黃饃饃差不多,都是糜子,可鹹可甜,可炸可蒸,吃起來有糧食本身的清香。據說當年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延安人民就是用油糕來款待紅軍將士的。
  • 鍋邊饃饃,又有主食又有菜,好吃停不下來!
    早期家家戶戶都是用柴火灶,炒鍋基本上都是固定在灶上的大炒鍋,但平日做菜都只用到大炒鍋的中間部分,聰明的人家做燒煮菜品時就想到,可將需要另外蒸的主食饃饃麵團利用大炒鍋邊上的空間來蒸烙熟啊!還可以節約柴火與時間。數次實踐後發現,用發麵糊的形式掛在鍋邊蒸烙,風味口感更佳,於是鍋邊饃饃就誕生在柴火灶的大環境中。後來演變出多種烹調技法來成形,主要有煎、蒸、炸等方式。
  • 來自陝北的美味羊肉,卻成了西安人的最愛,鳳城三路這家店不簡單
    而說到衡山羊,這裡也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橫山羊肉,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橫山區位於陝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偏西,地處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廣袤的黃土高原孕育了品目繁多的綠色產品。
  • 陝北婚俗中的揭頂儀式代表什麼含義?是生命意識還是生殖崇拜?
    外表豪放粗獷的陝北人,內心深處是細膩的。對於某些避諱的事或物,會用一種隱語表達出來。你可能聽過這樣的俚語,「走路看影子,巴屎揣頂子!」是形容某人喧謊失道,能牙而呲,一個看字,一個揣字,把其自我感覺良好的作派刻畫到了極致。這裡的頂子,其實是指男性生殖器。就像逗說小男孩的「牛牛」「雞雞」一樣,很雅,不直呼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