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生物群落與多樣性

2020-12-22 騰訊網

生物群落(群落):相同時間聚集在同一區域或環境內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1877年,德國動物學家Karl M bius創造了biocenosis一詞,描述生活在一個生境(habitat)中相互作用的有機體。但在英語中biocenosis一詞很少使用,而常用Ecological community,指佔據同一地理區域的二個或以上不同種類的物種的集合。生物群落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生物多樣性,一個群落的小環境越是多樣,那麼其中的物種就越豐富。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一詞是在1986年才被提出,它涵蓋了所有從基因、個體、物種、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到地景等各種層次的生命型式。簡單地說,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和它們組成的系統的總體多樣性和變異性。生物多樣性包括三個層次: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5月22日

中國天然植被生態效益估算

森林濫砍亂伐,碎裂分散;

草場超載過牧,退化嚴重;

對動植物資源過量開發利用及偷獵偷採珍稀瀕危動植物的現象仍然存在;

不斷發展的環境汙染;

(半)乾旱地區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帶來的環境變化;

外來物種的入侵;

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導致資源的衰退;

旅遊、採礦、圍墾溼地等其它活動也對生物多樣性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近代有紀錄的滅絕脊椎動物就有7種,而受到威脅的有400多種。

生物學的發展離不開這些早期提出的重要概念(如生物群落、食物鏈等),生物群落與生物多樣性也密不可分。

物種的多樣性就好像一套如何維持地球正確運轉的書籍。滅絕一個物種就像丟掉這套書籍的中一本,如果哪天我們正好需要這本書籍來拯救我們自己和地球上的其它物種,我們將陷入束手無策的境地。

相關焦點

  • 用廣義聯合歸因模型預測生物多樣性:大數據為物種與群落帶來創新方法
    那麼,鑑於我們對一個物種生存的重要環境和群落的了解,它的未來的關鍵棲息地可能在哪裡?我們能不能用一個透明的尺度來解釋它,比如用標準方法觀察的尺度?近日,綠會國際部小編留意到一則新的動態:美國科學家們運用最新的技術和統計數據來預測氣候變化對美國野生動植物的種群數量和分布的影響,通過大數據,為物種和群落進行觀察和未來預測。
  • 鈍化劑對土壤鎘鉛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樣性影響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來源:《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9 年 12 期作者:張迪,李婷,方炫,吳曉霞,丁愛芳單位:南京曉莊學院環境科學學院摘 要為研究海泡石和生物炭兩種鈍化劑對鎘鉛複合汙染土壤修復效果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樣性的影響
  • 科研 | ISME:多樣性的演變解釋了焦點物種的預適應對自然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a代表P. fluorescens在天然微生物存在(+ nmc)和不存在(- nmc)的情況下,預先適應在堆肥環境中,並在培養6周之後被分離及凍存;b代表分離的clones被組配形成不同的多樣性水平和不同的預適應歷史,並與自然微生物群落一起在堆肥中再培養6周,以探究預適應如何改變局部物種對常駐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 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在何方 | 分享《不二星球-中英共話生物多樣性...
    (1)從科學的角度如何看待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拓展閱讀:綠會國際部參加英國嘉年華之《不二星球-中英共話生物多樣性》網絡研討會)研討會開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代理執行秘書伊莉莎白·穆雷瑪女士和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女士分別發來視頻致辭。
  • 初中生物《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模擬題
    A.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B.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C.生物的多樣性僅指生物種類的多樣性D.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2.綿陽市平武縣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脊椎動物200多種,冷杉、雲杉、紅樺等多種植物,這離不開人們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土壤生物多樣性:守望變化中的藍色星球
    據此,針對土壤生物多樣性與快速變化的環境,Pedosphere期刊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習教授、德國馬普陸地微生物研究所RalfConrad教授,美國土壤學會會刊主編David Myrold教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賈仲君研究員共同組織了一期專刊,圍繞全球變化、土壤地力提升、植物-微生物互作機制,土壤生物的四維視角、土壤生物多樣性產生與維持機制等主題,
  • Science:利用古生態、古氣候、古基因記錄保護生物多樣性
    ., 2020),系統總結了新生代溫暖期和與未來增溫相似的快速增溫期,以及自然增溫場景下群落和生態系統的響應方式,並介紹了新構建的「生物多樣性監測核心指標」如何量化晚第四紀以來生物群落變化的波動性、脆弱性和恢復力,以評估未來全球變暖對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影響。
  • 生物多樣性科普 | 花叢中的蝴蝶
    生物多樣性科普 | 花叢中的蝴蝶 2020-07-03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多樣性會影響細菌的「抵抗力」?這或許為細菌耐藥性提供了答案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麥可·布羅克赫斯特(Michael Brockhurst)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說,這項研究「正在把這些想法擴展到整個微生物群落,也就是細菌與大量其他物種共存的群落環境。」這一發現不僅提升了生物多樣性本身作為一種進化因素的價值,而且也表明,物種研究在實驗室隔離環境中得出的一些關於微生物行為和能力的早期結論可能是嚴重片面的。
  • ISME: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褚海燕組揭示關鍵菌群的生物多樣性決定作物...
    其中,長期施肥背景下土壤生物多樣性在調控作物產量方面的機制尚未清楚,這也限制了我們在全球變化背景下通過土壤生物多樣性的變化來評估作物生產和土壤健康。本研究中,作者將多營養級生態網絡和土壤微食物網理論相結合,藉助35年長期施肥試驗平臺,研究土壤生物多樣性尤其關鍵微生物菌群的多樣性對土壤功能潛力和小麥產量的影響。
  • 施用雞糞有機肥對種植小油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性的影響
    新疆農業大學草業與環境科學學院摘 要為探究施用不同劑量的雞糞有機肥對種植小油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性的影響,設置0(CK)、7.5 t·hm-2(T0.5)、15 t·hm-2(T1)、30 t·hm-2(T2)和60 t·hm-2(T4)5 個雞糞有機肥施用水平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與你我息息相關
    今年我國將圍繞《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確定的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進行宣傳。下面與大家一起分享關於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篇一呵護共同的地球家園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藥材、水、能源、文化和精神支撐等。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 我市舉辦林業生態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專題論壇
    為進一步拓寬我市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思路,助力提升我市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整體水平,1月16日下午,我市舉辦林業生態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專題論壇,借專家之智,為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和綠色發展問診把脈、建言獻策,共同推動韶關創新和綠色發展。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在行動
    清河路小學清河路小學通過雲課堂讓大家了解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並討論,同時在線上進行作品徵集。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書法作品展「生物多樣性是生命,生物多樣性就是我們的生命」!倡議書親愛的隊員們: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簡單來說,生物多樣性表現的是不同生物種類,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其相互交替、相互影響,從而令地球生態得到平衡。生物多樣性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PNAS:問微生物群落演替之隨機性與確定性過程-誰主沉浮
    這個框架為未來的實驗提供了一個先驗假設,從而促進形成了一種系統的方法來了解微生物群落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的裝配和演替。 背景 微生物群落生態學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了解物種豐度隨時間和空間變化規律的形成過程。有兩種過程類型——確定性和隨機性過程——會影響物種在群落中的裝配。
  • 解鎖自然的力量|提升生物多樣性
    註: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2010年在日本愛知縣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第十次締約方大會上,由成員國共同通過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2020目標,共包括4個戰略目標, 20個具體目標和60項具體要素。
  • 雲南發布全國首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白皮書——《雲南的生物多樣性》
    5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2020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廣泛宣傳生物多樣性,同時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COP15大會)在昆明舉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雲南發布全國首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白皮書《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以下簡稱《
  • 科學生物與環境 知識點歸納第2節種群第3節 生物群落
    「小」可以小到一個生態瓶,「大」可以大到整個地球,關鍵是依據被研究的範圍而定2) 同種生物:該群體內只能有一種生物(一個物種的生物)。這些生物個體,可以有大小之分、年齡之差、雌雄之別等3) 個體的總和:該物種的所有個體。
  •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本報訊 日前,由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財政局、築城海關聯合制定的《貴陽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方案(試行)》出臺。該《方案》立足貴陽市生物多樣性的特點和保護需求,從生態系統、物種多樣、遺傳多樣和景觀多樣四個層次出發,著力加強全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 自然保護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基礎
    5月20日,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