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委統一部署,2019年5月30日至7月5日,省委10個巡視組分別對省發改委、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林業局等4個省級部門單位和西安、寶雞、渭南、漢中、安康、商洛等6個設區市開展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巡視。2019年8月7日至12日進行了反饋。
按照巡視工作有關要求,昨日,以上10個地區和單位黨組織向社會公布了巡視整改進展情況。
西安:2809戶農家樂整治提升
截至目前,巡視反饋的20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4個,基本完成整改4個,正在推進整改2個。
完成2809戶農家樂整治提升,其中拆除違建農家樂284戶、關閉910戶、整改提升1615戶,農家樂服務水平和經營環境得到規範與提升。
全面完成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專項整治尾留問題、「拉網式」排查發現的疑似點位整治和「五亂」問題整治工作。
2019年共查處秦嶺生態環境領域違紀違規案件56起,追究問責68人,其中廳局級幹部12人,處級幹部7人,科級幹部8人,科級以下41人;黨紀政務處分62人,其中黨紀處分51人,政務處分11人;組織處理6人,移送司法機關8人。
制定《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秦嶺北麓人口逐步遷移實施方案》。完成西安市秦嶺北麓範圍42個鎮(街)總體規劃、374個行政村村莊規劃編制。成立「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研究院」。
渭南:將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納入目標責任考核
先後出臺《渭南市秦嶺生態水資源保護規劃》《渭南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旅遊專項規劃(暫行)》《秦嶺渭南段交通領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填補此前空白。
華陰市政府印發《興和度假山莊違法建築拆除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華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執法局已對項目當事人進行調查並下發行政處罰告知書,要求項目單位限期拆除違法建築,如到期未拆除,將組織相關部門強制拆除。同時,華州區赤水灣別墅群爛尾樓已全部拆除。
出臺《渭南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考核辦法》,將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各級各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寶雞:出臺秦嶺區域風景名勝區管理意見
2019年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涉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線索52件,黨紀政務處分56人。
對涉及秦嶺區域的審批事項認真梳理,進一步規範審批流程,明確、強化監管職責。指導太白縣、鳳縣嚴格落實產業準入清單要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出臺秦嶺區域鎮村建設、風景名勝區管理、涉林生態保護、水資源保護、農家樂民宿發展等指導意見,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整治。
截至2019年底,紫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太白牛尾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太白湑水河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完成外業勘查、內業數據整理,並上報省林業局。陝西神沙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勘界立標已完成成果公示。
在2019年全市目標責任考核中建立了差別化考核制度,突出涉秦嶺區縣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的差異化考核和秦嶺生態環境的保護,對7個涉秦嶺縣區單獨設置了「完成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整治工作任務」指標。
漢中:加大生態環保財政投入力度
針對反饋「生態環境保護投入較少」問題,2019年全市爭取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10.05億元,比2018年增加1.06億元,增長11.8%。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財政投入力度,2019年年初預算中,加大市本級環保專項預算,市級財政在大宗專項預算中編列了秦巴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2019年,全市生態環境保護財政支出19.58億元(含各縣區),增長41.95%。
依法依規撤銷了南鄭區益豐國際項目涉及的用地批覆、施工許可、商品房銷售許可等證照,對項目區內違建別墅全部予以拆除。省、市紀委監委成立聯合核查組,對項目中涉及的單位和人員進行核查調查,對相關責任人按程序、層級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安康:瀛湖生態旅遊區村民違建房整改完成
針對「瀛湖生態旅遊區周邊村民違建房1586處(未批先建、批小建大),至今還未進行整治」的問題。對「禁建期」1586戶違建房進行了全面摸排詳查,實行分類處置,建立整改臺帳。制定出臺了《安康瀛湖生態旅遊區村民建房歷史遺留問題處理辦法》《安康瀛湖生態旅遊區村民建房管理暫行辦法》《安康瀛湖生態旅遊區「農家樂」規範管理暫行辦法》《安康瀛湖生態旅遊區依法打擊「兩違」行動方案》,在遵循《瀛湖生態旅遊區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對符合建房條件且在「禁建區、限建區」外的村民建房,相關部門實行「一站式」「一張表」並聯審批。
同時出臺了《瀛湖生態旅遊區村民建房歷史遺留問題整改督辦問效辦法》,嚴格規範執法行為。截至目前,瀛湖生態旅遊區村民違建房整改工作已全面完成。
商洛: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底,全市共查處生態環境領域案件110件132人,其中第一種形態9件16人,黨紀政務處分101件116人。全市共通報曝光生態環保領域典型案例8期34件139人,保持了懲治生態環保領域違紀違規問題的高壓態勢。針對二龍山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管理制度形同虛設等問題,成立城郊派出所駐二龍山水庫管理處警務室,由過去單一的定時定點巡查變為定點蹲守和水面、陸路巡查相結合方式。目前,釣魚、遊泳、偷拉遊客現象已全面禁止,破壞的水源保護圍網已修復,相關部門已通過各自渠道申請水源保護資金,加快圍網全封閉。
全市「十三五」易地搬遷任務50303戶,現已騰退46515戶,拆除34358戶。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效,剩餘問題正在加快整改。
省林業局:控制規範商業性經營使用林地
報請省政府發布了《關於嚴禁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通告》,編制了《秦嶺生態保護行動計劃》和秦嶺天然林保護、溼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項規劃。
開展「綠衛2019」「綠盾」「亮劍」和打擊整治破壞秦嶺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等專項行動,全面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回頭看」問題整改和全省違建別墅問題清查整治專項行動任務。督導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嚴肅查處破壞秦嶺生態違法行為。
依法依規從嚴審核審批秦嶺地區國家基礎設施及公共建設使用林地,嚴格限制工礦開發使用林地,控制規範商業性經營使用林地。加快林地保護利用「一張圖」規劃建設,加強資源與生態狀況監測,分級分類進行林地用途管制。
經多方協調,較好地解決了大熊貓公園項目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具體困難。2017、2018年度安排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秦嶺區13個建設項目,1個已竣工驗收,9個基本完成待驗收,其餘3個因審批滯後,已開工建設,正抓緊組織實施。
省生態環境廳:西安鹹陽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提請省政府印發方案,將秦嶺生態環境「五亂」整治、自然保護區整治、礦業權退出、旅遊建設項目、小水電站問題整治及長效機制建設作為重點任務,落實了省級牽頭部門和各市政府責任,並印發了省級各部門及各市(區)政府任務清單,每季度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調度。
對全省空氣品質同比下滑的安康市及時下發環境空氣品質預警的函,對2018年大氣考核較差的西安、鹹陽進行約談,對全省空氣品質同比反彈的寶雞等12個市區集體進行預警談話。對鹹陽、銅川開展了第二批省委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對3個縣區開展了大氣汙染防治專項督察。到2019年底,關中所有城市均退出全國重點城市後20位,西安、鹹陽改善幅度進入全國重點城市前20位(鹹陽第9位、西安第18位)。
省發改委:秦嶺生態環保規劃體系將形成
協調推進秦嶺6市保護規劃修訂和省級汙染防治、水資源保護利用、水土保持、天然林保護、溼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礦產資源開發、旅遊等專項規劃修訂,加快形成「1個總體規劃+6個市級保護規劃+8個省級專項規劃+39個縣級保護方案」的全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體系。
堅持問題導向,研究制定《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府投資問責辦法》,加強對項目審批的監督,並對省秦嶺辦開展專項監督檢查,進一步落實落細巡視整改責任,切實做好巡視巡察「後半篇文章」。
緊盯秦嶺區域投資項目審批、核准或備案等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積極拓展問題線索來源渠道,貫通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堅持有信必核,有案必查,違紀必糾,持續釋放越往後執紀越嚴的信號。
省自然資源廳:生態保護納入建設用地準入門檻
結合主題教育,組織召開黨組專題民主生活會,廳黨組及班子成員認真檢視了履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存在的重視不夠、推諉迴避問題,深刻剖析了原因,制定了具體整改措施。將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安排部署列入工作督辦臺帳,對進展緩慢、質量不高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
制定印發了《全省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市級審查標準》,將生態保護納入準入門檻,明確規定「涉及佔用各類生態和自然保護區及林地的,需附環保等部門出具的審查意見」。依據新修訂的《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組織對《陝西省礦業權審批規則》進行重新修訂,明確要求秦嶺北坡不得開山採石,新建礦山必須符合綠色礦山標準。
積極推進秦嶺保護相關配套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制定了《陝西省大力推動礦產資源綠色勘查的指導意見》和《秦嶺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作方案》等制度規定,秦嶺保護的自然資源配套政策制度體系基本建立。
【來源:華商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