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小水電「生死戰」調查

2021-02-15 能源雜誌
原本可以改造和提升的一批小型水電站,正在遭遇「一刀切」式拆除的棘手難題。這場風波因生態問題而起,目下已是小水電業主的集體焦慮。

文 | 武魏楠

秦嶺,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綿延1600多公裡,與淮河一起構成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這裡也是黃河、長江最大的支流——渭河與漢江的發源地,再加上秦嶺調控著南北方降水,讓秦嶺有了「中央水塔」的美譽。

不過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央水塔」腹地的鄉村層飽受缺電之困,秦嶺地區豐富的水資源將小水電推向前臺,成為紓解秦嶺南北兩麓用電難題的關鍵。

長期以來,小水電在供電、防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它們的命運卻變得岌岌可危。

2018年,陝西省開展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並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2019年1月,陝西省政府發布《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方案》;9月,陝西省人大修訂了《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2020年7月,陝西省政府再度印發《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

在這場雷霆之勢的環保風暴中,秦嶺地區400餘座小水電站業主已然陷入惶恐。從2019年開始,西安市率先對境內的秦嶺小水電開啟整治工作,52座小水電站如今僅餘2座還在運行。

更讓小水電業主們擔心的,是目前正在徵求意見的《陝西省秦嶺區域小水電站工程整治評估指標與標準》。根據這一文件,陝西省發改委下屬的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將參照《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的分類計分方案,對每個水電站以滿分12分的方式進行扣分評價。12分扣光,水電站需要退出或拆除。

「如果按照徵求意見稿的評分標準,秦嶺範圍內的小水電站,幾乎沒有一個能保留下來。」秦嶺多家小水電業主告訴《能源》雜誌記者。

在調研中,《能源》雜誌記者發現,陝西省各級政府在有關小水電整治的政策文件中,部分內容甚至存在前後矛盾的問題。而且在政府整治工作中的許多細節,政府與小水電業之間也存在著頗多爭議。

秦嶺小水電的整治到底存在著哪些爭議?在這場秦嶺生態治理行動中,小水電又該如何自處?

秦嶺地區的小水電整治是先從西安開始的。

2019年3月11日,西安市印發了《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小水電站清理整治工作方案》(西安市2019年81號文)。根據該文件闡述,西安市共有秦嶺小水電52座,總裝機容量86263千瓦。按整治文件要求,需要立即關停拆除電站2個,限期關停退出電站36座,整治提升電站14座。

2021年1月14日,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陝西省秦嶺區域小水電站目錄》,根據該目錄西安市境內的52個水電站已經拆除了50座,僅餘2座還在運行之中。兩份文件中存續小水電的數量相差甚多。

「這實際上就是對小水電進行無差別關停和退出。」已經被拆除電站的業主祁英民告訴《能源》雜誌記者。

最讓小水電業主無法理解的是西安市長安區6個電站的拆除。在長安區的7個小水電站中,除石砭峪一級電站位於秦嶺重點保護區,其他電站都位於一般保護區。根據《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和《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重點保護區內已建成或者在建的水電站,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組織限期整治或者退出、拆除,恢復生態。所以西安市2019年81號文才明確長安區6座水電站整治提升,保留原因是綜合利用。

西安市長安區小水電站情況

「但是現在大峪和石砭峪的電站只拆除了發電設備,大壩因為還有灌溉、供水的功能,所以保留了下來。」一位知情的秦嶺小水電業主告訴《能源》雜誌記者,「如果說拆除小水電站是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那麼只拆除發電設備、保留大壩完全沒有改善生態的作用。」而同樣具有供水作用的黑河壩後水電站和李家河水庫壩後電站,卻能保留髮電設備繼續運行,更加劇了小水電業主們對於執法標準不統一的疑惑。

電站的拆除卻並不是結束。根據81號文,電站的清理拆除要首先進行資產評估和方案編制。

資產評估是政府實施拆除補償的重要依據,由區縣政府委託專業機構承擔形成資產評估報告。再以此為依據,編制水電站關停退出實施方案,確定補償費用。拆除費由市、區縣兩級財政按照一定比例分擔。

2020年2月24日,西安市水務局、西安市財政局印發了《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小水電站清理整治關停拆除類電站資產補償費確定辦法的通知》。文件規定,對於符合補償條件的水電站,由區縣人民政府和企業進行商談,補償標準最高不超過資產評估報告的80%。

但小水電業主們則擔心,補償費用大部分都壓在區縣財政中,很可能會導致補償遲遲無法落地。如,西安市周至縣境內有30座小水電站,拆除了29座,佔西安市小水電站總數的一大半。但周至縣直到2020年才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小水電業主們對補償款拖欠的擔心不無道理。

就在西安市大規模拆除小水電的時候,《陝西省秦嶺區域小水電站工程整治評估指標與標準》(徵求意見稿)的出臺無疑讓整個秦嶺地區的小水電業主們陷入焦慮之中。這份文件將決定除西安外其他秦嶺區域的小水電整治工作,它又引發了哪些爭議呢?

2020年12月25日,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陝西省秦嶺區域小水電站工程整治評估指標與標準》(徵求意見稿),這已經是第二次徵求意見了。儘管文件對部分內容進行了細化,但小水電業主們卻認為兩份徵求意見稿並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最大的爭議是這份《陝西省秦嶺區域小水電站工程整治評估指標與標準》提出「參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分類計分方法,採用扣分制,滿分12分。」

小水電業主們認為12分扣分制有著很多不合理之處:扣分應當針對已經發生的違法行為,小水電是否對環境有影響、是否違法是沒有確定的;評分標準沒有得分項、加分項,只有扣分項,無法真實客觀反映小水電的情況;即便是採用評分制,12分總量太少,很多一票否決的標準存在爭議……

根據相關機構的測算,如果按照《陝西省秦嶺區域小水電站工程整治評估指標與標準》現在徵求意見稿的內容實行評分制,秦嶺區域小水電將拆除超過90%。

這也正是讓小水電業主們非常不理解的地方。在徵求意見稿中,明確了秦嶺小水電的治理按照「能拆盡拆、能退盡退、能改盡改」的原則(這也是《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的要求)進行。「但是幾乎沒有電站能滿足12分扣分制和扣分標準。這不就是無差別的一刀切麼?」小水電業主無奈地說。

按照《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和《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秦嶺核心保護區的水電站執行「限期退出、拆除,恢復生態」;重點保護區的水電站「限制整治或退出、拆除,恢復生態」。對於一般保護區的現有水電站,兩個文件並未給出明確規定。

根據《陝西省秦嶺區域小水電站目錄》,位於一般保護區的水電站數量就多達264座,佔到所有小水電站的57%。按照徵求意見90%的高拆除率標準,不僅意味著核心保護和和重點保護區的小水電將全部被拆除,而且一般保護區的小水電也將拆除7成以上。

2018年,水利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的意見》。截至2020年底,清理整改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浙江9月底就率先完成了整改工作,小水電站退出率12.4%。長江經濟帶中小水電退出率最高的是四川,為20.7%。在整個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整改工作中,退出比例約為14%。

相比於長江經濟帶,秦嶺小水電未來潛在的退出率無疑要高得多。小水電業主們認為,這一巨大差異的根源,並非是秦嶺地區小水電站更加違規或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更大,而是過分嚴苛的12分扣分標準。

在目前的《陝西省秦嶺區域小水電站工程整治評估指標與標準》(徵求意見稿)中,規定了若干項秦嶺小水電的一票否決標準,即一次性扣12分。包括:位於核心保護區,無立項審批文件,無設計審批文件,無移民批覆驗收文件等。其中部分一票否決項目的設立,在小水電業主看來,並不認為是合情合理。

例如,有關環保驗收和竣工驗收的問題就是爭議的焦點之一。徵求意見稿中規定,2002《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施行以後竣工投產運行且無竣工環保驗收相關證明文件的小水電扣 12 分,1990年《建設項目(工程)竣工驗收辦法》施行之後竣工投產運行且無竣工驗收相關證明文件的小水電扣12分。

水利部2003年開始要求各地對「四無電站」(無立項、無設計、無驗收、無管理)進行了清理。2016年,陝西省對環境保護違規違法項目進行了清理整頓。小水電業主們認為,在過往小水電的清查整頓中,已經完成整改、繼續投運的小水電站不能因為缺乏前置手續就一律拆除或退出;相關政策法規出臺之前建成投產的電站,更不能因為缺乏證明文件就被扣分。

還有一些則是歷史遺留問題。在目前秦嶺地區的小水電站中,歷史最悠久的可以追溯到1958年,在運小水電站最早可追溯至1963年。大量的小水電站早期由村、鄉鎮建設,企業性質為村辦、集體企業,使用集體土地、林地,未按照建設用地辦理徵用手續。這些企業最終出售或改制為公司,手續不齊全一直延續至今。現在,土地審批、林地徵用等手續不完善的問題均一票否決,這自然讓小水電業主們難以接受。

除了一票否決,很多其他的扣分項也讓小水電業主不能認同。例如有關河流連通性的標準中,就規定「無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河流上,無過魚設施且無增殖放流的水電站,扣1分」。但很多完成了環評和竣工驗收的小水電站,當地環保部門並沒有要求它們設置過魚設施,白白丟失1分。

另外,水電站直接影響的河流長度與河流總長度的比例小於20%(即:水電站直接影響的河流長度/河流總長度< 20%)即扣2分,也就意味著所有小水電站最少也要扣去2分。

如此種種不難看出,這些評估指標與標準足以用嚴苛來形容。「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標準裡的第17條:政府明確要求拆除或退出的,扣12分。」區域內一家小水電業主說,「這一條存在是不是意味著即便符合其他標準,但政府要求拆除就必須拆除?那政府提要求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缺少小水電加分項、過多且不合理的一票否決、大量不切實際的扣分項。這一系列因素不可避免的讓小水電業主們產生了「政府本意就是一刀切清理小水電」的結論。

不過小水電業主們在一開始並沒有這種感覺。

2018年10月,陝西省水利廳、陝西省發改委、陝西省環保廳與陝西省林業廳聯合印發了《陝西省秦嶺區域和全省自然保護區小水電站問題整改及生態治理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根據指導意見,秦嶺區域小水電將執行「樹立標杆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規範運行一批、關停一批」的原則,具體的分類處置辦法則按照一站一策的方法進行整治。

2019年3月出臺的西安市81號文雖然關停小水電的比例較高,但也保留了約四分之一的整改小水電站。

政府態度的變化還要追溯到2019年5月。2018年11月3日至12月3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陝西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大氣汙染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並於2019年5月13日正式反饋了督察意見。

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任務清單中,明確提及省水利廳等部門在推進小水電站整治工作中走捷徑、搞變通,用調整保護區範圍和功能區的方式代替整改。《指導意見》更是被直接認定為「沒有組織嚴格論證」。

2020年5月,根據《關於落實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部署重點工作的通知》,原本由水利廳主導的秦嶺區域小水電整治工作,交由省發改委牽頭負責。

「整治工作啟動之初,秦嶺辦(陝西省發改委下屬部門)專門委託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環境所對全省小水電進行核查和清理。」上述小水電業主說,「而且根據秦嶺辦2020年55號文件,對於小水電的退出、拆除、整改方案,也都是一站一策,從實際情況出發。」

秦嶺辦2020年55號文件是由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秦嶺區域小水電整治工作方案》。根據該文件,秦嶺區域小水電的整治時間表應該是:2020年11月中旬前,制定《秦嶺區域小水電工程整治評估指標與標準》;2020年11月30日前,水科院專家開展實地核查;2021年1月31日前,制定《秦嶺境內水電站工程清理整治清單》;2021年4月30日前,制定《秦嶺區域小水電「一站一策」工程整治、退出、拆除方案》;2021年9月30日前,全面完成秦嶺區域水電項目退出、拆除、整改工作。

「本來大家對這個時間表都很支持,但事情突然就起了變化。」祁英民很無奈地說,「2020年10月底,大家得到通知要準備配合水科院專家的核查工作。但是11月6日西安市就突然要求年底拆除境內幾乎全部的水電站。」

《能源》雜誌記者專門就秦嶺小水電整治工作的評價標準等問題採訪陝西省發改委下屬的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記者僅被告知《秦嶺區域小水電工程整治評估指標與標準》(徵求意見稿)是在省委省政府指示下,由水科院等專門機構組織編訂。之後,秦嶺辦就不再回答記者的問題了。

大面積的拆除小水電,除了讓項目業主直接受損,地方政府與地方供電局也是頭疼不已。在西安市全面拆除小水電的過程中,就有陝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西安供電分公司建議保留部分骨幹水電站的情況。

從《能源》雜誌獲取的材料來看,西安供電分公司對部分電站提出保留建議給出了3點理由:

區域變電站沒有了水電站補充,供電可靠性難以保障,新建110千伏輸電線路投入產出比太小,而且會產生新的生態環境影響;

大部分小水電已經恢復了自然生態,而且可以通過加強流量監測解決生態水流下洩河道的問題;

水電站建設審批手續齊全,拆除會增加地方財政負擔和就業壓力。

這也是許多區縣地方政府十分矛盾的地方。一方面生態保護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另一方面小水電拆除會給區縣政府帶來供電壓力、就業壓力、招商引資壓力和社會訴訟信訪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秦嶺地區小水電總資產規模約150億元,2019年發電總收入超過10億元。因此小水電對於地方政府的意義不僅僅局限於供電穩定性,也是地方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然還有近萬人的就業問題。尤其是對於很多剛剛脫貧的區縣來說,這些社會效益更為重要。

業主們坦言,很多建設年代久遠的水電站沒有考慮最小下洩生態流量的問題,造成河段斷流河道乾涸,同時部分電站還存在廢機油洩露造成水體汙染、庫區富營養化等問題,確實曾經對秦嶺地區的生態化就造成了很多影響。

「但是從2019年開始,整個陝西省的小水電站都落實了生態流量,90%以上為無節制下洩。目前秦嶺地區所有小水電生態流視頻監控都接入了水利部門監控平臺。」上述小水電業主說,「至於廢機油問題,目前小水電已經落實國家危廢處理規定,每座電站廠房都設有廢油處置間,廢機油完全可以進行二次精濾重新變廢為寶。電站庫區富營養化可以通過養殖魚類、人工清理等方式預防。」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認為,以生態環保的名義對小水電實行一刀切的拆除、退出,表明政府還沒有意識到符合環保要求的小水電對於碳中和的重要意義。「符合環保標準的小水電是可再生清潔能源項目,不僅能夠助力碳中和,還可以為發電出力波動較大的風電、光伏提供調峰、調頻。而且很多小水電不僅僅具有發電的功能,還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綜合效益。僅僅拆除發電機組的行為不僅對保護生態環境沒有任何意義,還白白損失了碳中和的效益。」

截至2020年底,陝西省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已經達到了2415萬千瓦,超過全省發電裝機三分之一,年發電量364億千瓦時,在全社會用電量佔比超過五分之一。陝西省未來的目標是實現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佔比50%,發電量佔比40%。

如此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滲透率,需要足量的調峰、調頻能力。如果電化學儲能沒有解決成本問題,小水電又因為生態環保紅線被大規模拆除,那麼可以為陝西省風光發電提供調峰、調頻的只有煤電機組。

「小水電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綠色、環保、可持續的可再生發電電源。」張博庭說,「中國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成為全球小水電領域的主導者。我們更應該積極發揮小水電的減排作用,推動符合環保標準的小水電繼續健康、快速發展。這樣才符合國家的碳中和戰略。」

版權聲明 | 此內容為能源雜誌原創,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能源雜誌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歡迎投稿,聯繫郵箱

tg@inengyuan.com

新聞線索、活動報名及其他事項,歡迎添加微信好友(能源雜誌運營負責人)

相關焦點

  • 【秦嶺會客廳】秦人 秦嶺 秦帝國 ——《大秦嶺》紀錄片裡的秦嶺傳奇
    這個歷程可以分成兩段,第一段是弱小的小秦國在1600公裡長、數百公裡寬的大秦嶺保護下的成長,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國運跌宕起伏,這一時期最偉大的一件事是「商鞅變法」,是「改革開放」使小秦國走向了強大,這一段可以說是「以秦嶺為翼的崛起」,花了450年的時間;第二階段是「以秦嶺為軸的徵服」,以小秦國跨過秦嶺徵服漢中、巴蜀為標誌,秦人和秦嶺的關係變了,從尋求大山保護,發展、成長、壯大崛起,到能動地跨過秦嶺駕馭秦嶺徵服天下
  • 許振峰:秦嶺山峰的戰「疫」者
    212省道秦嶺段是陝西進川、入甘的化學品運輸重要通道。陝西省寶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危化車輛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大隊擔負著保障212省道秦嶺段、244國道危化品運輸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使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許振峰鎮守在秦嶺山峰,沿途開展巡邏,除了與路政、市場監管、應急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聯勤聯動、發放GPS、24小時緊盯危化品運輸車外,還得在渭濱木材檢查站,與衛生等部門聯防聯控,實行24小時四班三運轉勤務來防控疫情。
  • 《秦嶺神樹》阿寧為什麼可以控制無邪 天真的小吳邪失迷在阿寧裙底...
    《秦嶺神樹》阿寧為什麼可以控制無邪 天真的小吳邪失迷在阿寧裙底之下時間:2019-06-24 23:05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秦嶺神樹》阿寧為什麼可以控制無邪 天真的小吳邪失迷在阿寧裙底之下 《秦嶺神樹》這部劇正在熱播,雖然說鐵三角阿寧這幾個演員都演得挺好,這麼多版本最喜歡的一版阿寧
  • 秦嶺小衛士十強風採集錦 | 袁晨曦:秦嶺的山脈擁有綠色 三秦的大地...
    秦嶺小衛士十強風採集錦 | 袁晨曦:秦嶺的山脈擁有綠色 三秦的大地才有脈搏 2020-11-10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繡花」的功夫保護秦嶺生態 初具規模、集中連片的秦嶺自然保護...
    曾經遭到嚴重破壞的秦嶺生態環境如今正在迅速恢復。違建別墅已不見蹤跡,保護區裡的小水電站也逐步退出。在復綠的山腳下,一排排新栽的白楊已然成林,守護著秦嶺的寧靜、和諧、美麗。修復 一不留神就能「邂逅」珍稀野生動物7月12日中午,太白山景區小文公廟工作人員李月華在巡線時,無意間看見天圓地方至小文公步道旁兩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在悠然自得地散步,尋覓食物。為了不打擾到它們,工作人員保持距離進行拍攝。大概20分鐘後,羚牛離開步道。這個場景被遊客拍下後,上傳到了網上。
  • 秦嶺深處守望者
    科研人員在進行河流生物調查。  吳金明攝經過多次調研,他撰寫了大量調研日誌,並整理發表了《羅山縣鷺群的分布現狀》調查報告。身為人民教師,羅青松深知宣傳教育的作用,每年多次前往羅山南部山區向村民進行愛鳥護林生態保護宣傳,散發公益傳單。同時,羅青松也發展了一些當地鳥導、村醫、教師、鄉村幹部和村民參與保護,先後建立了羅山鷺保董寨聯絡站、定遠聯絡站、彭新聯絡站等站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秦嶺——中國的南北分界山脈
    同時,秦嶺也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由東向西逐漸升高。秦嶺北坡山麓短急,地形陡峭,又多峽谷,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但是因河流多為橫切背斜或向斜,故河流中上遊也多峽谷。秦嶺山脈入隴南境內後,其走向為西北-東南,主脈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叢山之間形成一些小的盆地。
  • 秦嶺石蝴蝶人工繁育技術獲得突破
    記者從11月14日召開的「秦嶺石蝴蝶人工繁育及生物學研究」二期驗收評審會上了解到,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秦嶺石蝴蝶人工繁育技術在漢中市獲得突破。秦嶺石蝴蝶,由我國著名植物學家王文採先生於1981年定名。苦苣苔科石蝴蝶屬植物,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國家2010年公布的12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野外資源數量稀少,分布範圍狹窄。
  • 浙江婺城:小水電國資化綠色又富民
    婺城山水資源豐富,建有各式小水電站38座,其中近半數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受限於當時的開發理念和技術水平,普遍存在著規模小、技術落後、管理混亂、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這些小水電經過了幾十年的運轉,大部分設施陳舊老化,發電效率日益低下,安全隱患十分突出。
  • 漢中市石門水電站與寧強縣二郎壩水電公司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交流...
    石門水電站、二郎壩水電公司座談交流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王方向)7月23日,漢中市石門水電站根據2020年度職工教育培訓計劃,在陝西省小水電行業協會的支持和幫助下,組織生產骨幹赴寧強縣二郎壩水電公司進行交流學習。
  • 金山變「金山」——小秦嶺生態治理的觀察與思考
    ——題記盛夏時節,三門峽靈寶,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湛藍湛藍的,流雲在頂上奔湧,綠意在群山蕩漾,萬籟俱寂中,忽聞群鳥弄聲。猛地,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油然而生。這還是那個昔日裡千軍萬馬來淘金的小秦嶺嗎?小秦嶺為人熟知的,是那張金名片——全國第二大黃金生產基地主產區。
  • 走秦嶺看秦嶺之小五臺——窈窕食女背包行
    走秦嶺看秦嶺之小五臺
  • 平江縣:全力推進小水電清理整改
    10月9日,平江縣召開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調度會,對標對表加快小水電清理整改。縣政府辦、水利、發改、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林業、科工局、供電公司、畜牧水產農機事務中心等部門參加會議。縣委副書記、縣長黃偉雄、副縣長徐教凡、政府辦主任李炎平出席會議。
  • 秦嶺戶外救援現狀調查:志願者組隊救援 費用AA制均攤
    陝西秦嶺救援隊隊長、49歲的「黃馬」(黃忠文)倒在了他最喜愛的戶外救援的路上。 視覺中國 圖「黃馬」倒下了,但他的隊友們還在秦嶺戶外救援的道路上堅持著。他們有一個心願,就是有朝一日,人們戶外活動的經驗豐富了,在戶外不再有求助,這些公益的戶外救援隊伍就可以解散了。
  • 秦嶺6063次「小慢車」承載夢想和希望
    秦嶺6063次「小慢車」承載夢想和希望 2020-10-09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鄉土植物修復秦嶺
    用鄉土植物修復秦嶺作為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秦嶺山脈在自然生態領域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地位。秦嶺是世界生物多樣性典型代表區域之一,是中國重要的生物資源天然寶庫。同時,秦嶺地區還擁有特別豐富的動物種類,擁有多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秦嶺生態保護在制定頂層設計的同時,也需要創新保護手段。秦嶺面積大,地形複雜,深山區域難以監測,巡護多依靠人工,效率較低且信息化程度不高,部分區域地質災害多發,對周邊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形成一定威脅。打好打贏秦嶺生態保衛戰,是當下陝西對全中國的鄭重承諾。
  • 2019秦嶺大熊貓文化宣傳活動啟動「和美 謙厚 博愛」是秦嶺大熊貓文化的核心價值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任宗哲、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敬喜、陝西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可小鬧、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共同點亮2019秦嶺大熊貓文化宣傳活動啟動按鈕。他明確提出,秦嶺和大熊貓是陝西的兩大生態名片,也是兩大生態名篇,秦嶺大熊貓是兩大生態名篇的合著。我們保護秦嶺大熊貓,講述秦嶺大熊貓故事,傳播秦嶺大熊貓文化,就是向世界傳播秦嶺大熊貓承載的和美、謙厚、博愛的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
  • 退休老水電工告訴你:水電改造裡面那些小貓膩,真是防不勝防!
    退休水電工的自述:做了多年的水電改造,見過各種坑人騙錢的同事,當時是身不由己,現在終於可以告訴大家怎麼在水電上【省錢】和【避免貓膩】了。我們先弄清楚為什麼水電最容易被坑:1、水電改造屬於隱蔽項目,本身也很靈活,易操作。
  • 秦嶺大熊貓 國寶中的「美人」
    本報記者 王海濤攝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陝西秦嶺大熊貓為345隻(不含幼體)。 本報記者 王海濤攝野生動物和人類一樣同是大自然的一員,是大自然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的朋友。地球不僅屬於人類,也屬於野生動物,大家一起組成了美麗的家園。保護野生動物,維護地球家園的生態系統平衡,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秦嶺違建」為何驚動中央?
    2018年7月以來,「秦嶺違建別墅拆除」備受關注,有1194棟違建別墅被整治。從2014年5月到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六次就「秦嶺違建」作出批示指示。2014年7月,調查小組向市裡反饋:違建別墅底數已徹底查清,共計202棟。隨後,202棟這個數字就從市裡報省裡、省裡報中央,一路暢行。事實上,秦嶺違建別墅遠遠不止202棟,由於陝西省和西安市嚴重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導致一千多棟的違建別墅在當時被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