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可以說是萬千學子夢想的學府,有人一考成功,有人多次復考也未能如願。
而有這樣一個少年,僅15歲的年紀便扣開了清華大學的校門,和詩詞才女武亦姝、世界圍棋冠軍柯潔成為同學,這個少年名叫鹿澤宇。
身為清華錄取年齡最小的學生,鹿澤宇的身上吸引了各方目光。當然,最多的是家長們都想知道,鹿澤宇這樣的天才少年到底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年幼時鹿澤宇就是大家眼中不折不扣的「神童」,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能識字3000;小學階段更是連跳多級,從一年級開始跳到三年級。
在之後的學習生涯中,鹿澤宇的年齡是班級裡最小的。
談及鹿澤宇父母的教育經驗時說道:鹿澤宇並不是天生就聰明,上幼兒園之前家裡就重視孩子的文化教育。
鹿澤宇父母的教育方式,我總結為以下三點:
一:重視孩子的識字能力
鹿澤宇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但鹿澤宇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卻想得很長遠。在別人家孩子還在玩積木的時候,鹿澤宇就已經開始認字了。因為識字量大,鹿澤宇接觸後的文化知識相對其他孩子也早一些,學習速度也就上來了。
縱觀學霸們的家庭教育,家長們都很重視識字能力的培養。比如:4歲識字的武亦姝、3歲識字過千的王恆屹、《奇妙的漢字》中僅有3歲卻碾壓一眾大人的王序寧。
識字能力很大程度上了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教育。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強調:「要把漢字、漢語擺回到第一的位置。」
鼓勵從故事中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通過發現文字的起源與演變,讓孩子更深刻地記憶漢字。
二:在生活中學數學
鹿澤宇家裡是做生意的,由於父母忙,鹿澤宇大部分的時間也是在父母的店裡。久而久之,經過生活的薰陶和實際運算,給鹿澤宇打下了堅實的數學思維基礎,上幼兒園之前就已經學會了簡單的算術。
也為鹿澤宇後來在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中取得銀牌,做了鋪墊。
其實,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在3-5歲的時候,對抽象的數字並不能真正理解,只是單純地對數字死記硬背,換一種方式讓孩子計算就不會了,根本不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這就是孩子缺乏數學思維的表現。
擁有數學思維的孩子能從一個問題的多個角度思考,不會局限於死板的公式和套路,學數學也更靈活。
數學思維強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變通能力都要強很多,在其它學科上也佔據了優勢。
4-8歲是孩子數學思維培養的關鍵期,這時家長們可以用遊戲的方式結合枯燥的數學,能激起孩子學數學的興趣,因此我推薦《德國好奇狗 數學啟蒙遊戲》。
這套遊戲書在德國已經暢銷了30年的時間,在思維和遊戲方式上已經有了漫長的改進過程,儘可能貼合孩子的學習思維方式,幾乎每個德國孩子都有一套。
根據數學內容、理論的不同,每冊的遊戲方式都不一樣,難度也有所不同,從第1冊到第13冊,難度是逐漸上升的。從孩子4、5歲接觸數學開始,能一直玩到孩子上小學三年級,逐漸打好孩子數學思維的基礎。
500個遊戲,類型也是豐富多樣,不用擔心孩子會玩膩。
三:鼓勵孩子大量閱讀
因為是識字早、識字量大,鹿澤宇在閱讀上比其他孩子有很大的優勢,很早就實現了自主閱讀,並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溫儒敏教授,曾對考上北大本科一年級的學生做過一次調查發現:凡是喜歡語文,養成了閱讀習慣的學生,都是課外閱讀量大、知識面廣,這部分學生的思想比較活躍,整體素質也高。
英國也有一項研究表明:童年閱讀能力越強的孩子,長大後社會經濟狀況越好。
引導孩子閱讀,家長們從孩子3歲的閱讀敏感期就要開始,從圖片豐富、故事簡單的繪本到帶有大字注音的兒童文學故事,循序漸進地提升孩子閱讀能力。
建議家長們給孩子挑選讀本時,選擇兒童文學經典作品,因為這類書籍的內容三觀正、文學素養高。
比如這套《魔法拼音名家經典》就包含了張秋生、湯素蘭、沈石溪、任溶溶、管家琪等8位兒童文學作家的獲獎作品,而且同步小學一到六年級的教材。
其中《第七條獵狗》、《別去五釐米之外》、《笨狼的故事》等,都是小學要求的課外必讀,且同步於小學1-6年級的教材。
排版也是按照教材的方式,能讓孩子快速適應這種閱讀方式。故事內容既能提升孩子的文學素養,又能提供一些通俗易懂的人生道理。
我是小青媽媽母嬰培訓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