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5歲考進清華,天才少年的成長「絕技」

2020-12-12 陸北老師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對於天才,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的定義。當身邊出現天才時,人們往往一邊羨慕他們取得的優異成績,一邊嫉妒他們資質過人,不需要怎麼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在雲南,有這麼一位少年。他4歲上小學,10歲讀初中,12歲升入高中,15歲時以692分考進清華,被清華招生組的老師稱為「天才少年」,這個人就是米澤民。

能取得這些的驕人成績,足可以說明他是個天才。但是在我們了解這位天才少年的故事以後會發現,我們所羨慕的天才,除了天賦異稟之外,後天的努力同樣重要。

1,「平凡」的開局

和大多數人一樣,米澤民孩童時期父母並沒有感覺到孩子的「異常」,父母也經常說:「把澤民放到孩子堆裡,基本上和大家沒什麼兩樣。」但是從4歲起,米澤民開始展現出他的過人之處。小小年紀的他有一天竟然主動要求去上學,父母權衡一番,決定尊重他的選擇,把他送入小學。

但是因為一些變故,米澤民在小學階段換了3個學校,他的父母開始還擔心這樣頻繁的轉學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結果證明父母的擔心是多餘的,米澤民憑藉驚人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無論在哪所學校學習成績都很優秀。

2,少年的逆襲

10歲時米澤民升入初中,上了初中以後的他正式開啟了「開掛」人生。別看他在班級裡年紀最小,但是成績一直很好。僅僅花了不到一年時間,他便把初中所有課程的知識全部學會,直接跳到初二,初二期中考試拿了第一名;又直接跳到初三,提前一年從初中畢業,12歲就進入當地的重點高中。

一路「跳躍」式的成長,並沒有讓這位少年驕傲自滿。在這個人才濟濟的重點高中裡,米澤民依然保持著自己學霸的地位,高考前一直是年級的前五名。而且還在課餘時間參加數學聯賽,獲得了國家級數學比賽的二等獎。

高中時期的米澤民不僅學習好,人緣也不錯。雖然比周圍同學年紀上要小上很多,但是他性格活潑開朗,跟同學相處的也融洽,在學校裡有很多朋友。

3年的高中生涯,讓他的故事和名字在學校一直流傳,有人說:「這是天才!」有人說:「這是瘋子。」但無論如何,在高中時期的學習和成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並且在15歲的時候參加高考,以692分的好成績,拿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真是「求學之路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3,成長的「絕技」

有很多媒體和家長都好奇,這位天才少年是怎麼取得這些好成績的,他在學習上到底有什麼絕技呢?

米澤民媽媽曾表示:「孩子的學習成績,全憑他自學,剛開始的跳級我們家長不同意,但最後已經習慣了他的跳級。並沒有對他進行刻意培訓。」

米澤民在一次高考座談會上發言:「自己覺得並沒有達到理想的成績,此前估計能考710分。我對自己的記憶力很有信心,至於學習方法,我是邊玩邊學,把學習當作遊戲打怪升級一樣面對,放鬆心態就好了。」

從米澤民的成長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他除了擁有超強的記憶力外,還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借鑑和學習的。

1,學會預習

米澤民從小就擁有超強的記憶力,但他依然看重課前的預習。每次上課前,他都會提前預習老師這節課要講的內容和課程安排,提前了解考點和重點,這樣在上課的時候才能高效的學習和聽講,並且考取好成績。

例如:在初二的期中考試,成績優異的他為什麼敢於選擇跳級?其實米澤民在初一的時候,就已經對於初中的知識有了了解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帶著問題請教老師,在他看來預習的作用不僅僅是看了一遍書,最重要的是把知識記在腦子裡。

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講究方法和效率,更要養成一套好的學習習慣,而米澤民選擇的是:歸納總結和及時復盤。米澤民認為:「歸納總結,是對碎片化知識到系統化知識的整理過程,這個過程會加深你對學習的印象;及時復盤,是對學習的結果進行拆分,在不同的單元和環節中,找到自己薄弱項和不足的地方,從而加強鞏固。」

比如:在米澤民高中階段,經常不是單純的刷題和看課本,而是在龐大的知識網絡中,進行歸納整理,反思和總結,爭取從一個點到一個面,這樣就不怕考試了;此外,還準備了錯題本和讀書筆記,每次考試之後,都會進行仔細的篩查和翻閱,遇到不同的問題及時記錄,然後請教老師。

3,勞逸結合的心態

米澤民認為:「自己並不會把所有時間用來學習,而是勞逸結合。在學習的同時,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並不斷地調整自己不同階段的心態。」據了解,米澤民喜愛羽毛球、彈鋼琴,同時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即便是到了高考衝刺階段,他還是會在固定時間進行體育鍛鍊和運動。

此外,面對不同階段的考試,米澤民經常會以平常心對待。考了第一名,並不會引起他的驕傲自滿,反而覺得學習應該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面對考試失利,他也並不氣餒,認為失敗是為成功總結經驗和思路,會讓自己走得更遠。

你覺得這位天才少年除了擁有超強的記憶天賦,還有屬於自己的哪些學習方法?如果有任何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可以一起進行探討和交流。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籤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了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相關焦點

  • 他4歲上一年級,15歲考清華,被稱高考天才,父母的教育值得學習
    高考儼然成為了學生們人生中的一大重要節點,而國內數一數二的名校清華、北大則是莘莘學子所嚮往的高級學府、知識聖地。當然像清華北大這樣的學院對學生的成績要求自然是相當高的,能夠考上的學生絕對是班級中名列前茅的學霸。今天小研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同學4歲開始上一年級,15歲參加高考被清華大學錄取,被大家成為「高考天才」。
  • 2歲識千字,10歲上大學,16歲考博士的天才少年,現狀怎麼樣了?
    一些天才少年的跳躍式成長讓人驚嘆,但正因為他們超乎常人的學習能力,而讓父母忽視其他基本教育。 16歲考博士的「天才少年」張炘煬,如今現狀讓父母后悔,惹人唏噓 張炘煬,在十幾年前是眾人矚目的焦點,這都有賴於他不俗的學習能力。
  • 5歲識字3千,15歲上清華,「天才少年」鹿澤宇是如何養成的?
    清華大學可以說是萬千學子夢想的學府,有人一考成功,有人多次復考也未能如願。而有這樣一個少年,僅15歲的年紀便扣開了清華大學的校門,和詩詞才女武亦姝、世界圍棋冠軍柯潔成為同學,這個少年名叫鹿澤宇。身為清華錄取年齡最小的學生,鹿澤宇的身上吸引了各方目光。
  • 神童5歲上四年級,13歲考進清華,母親直言:多虧當年做了這2件事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神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家長的錯誤教育方式,而隕落的故事,屬實令人感到惋惜。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13歲正處於一個青澀懵懂的初中時代,而對於「清華」這個詞意味著敬仰、崇拜,是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對名校的追求。
  • 「懶得考北大清華」,16歲女孩口出豪言,到底上了什麼大學?
    更多考試指南及考試複習資料到【文得學習網】查看閱讀~「我也想考北大清華,可是我懶得考。」前段時間,一個16歲女孩的豪言壯語很快在網上上火了起來。清華北大想考就考?據報導,前不久,廣州16歲高二女生冼奇琪以663分的高考分數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這意味著,16周歲的她不會經歷高三。談起體會,冼奇琪覺得,中國科技大學的科研氛圍很濃厚,少年班學院受重視,是很好的平臺。他說自己的習慣是獨立學習,通過自學材料,新學期開學就把練習題冊做了,節省時間做自己的事。
  • 湖南15歲女孩成北大最小本科生,三大性格成就天才少年
    15歲的時候你在上()?A 初中 B 高中 C 大學這個選擇題,你會選什麼?估計絕大多數的人會選A或B,因為15歲的你,最多也就在高中課堂上讀書,聽課,甚至還有上學晚的學生,15歲的時候還在初中蹲著。正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一位湖南的小姑娘選擇了C。難以想像吧,但是這就是事實。2020年的北京大學錄取了一位新面孔,她幾乎是北大所有學生的漂亮妹妹,因為她今年只有15歲。
  • 當年,高考659分拒絕上清華要上中科大的13歲湖北神童,後來怎樣
    ,都希望有一天能夠像她那樣在別人還上初中的時候,她就上了大學,然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也是一個和田曉菲一樣,13歲就考上大學的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當年,高考659分拒絕上清華要上中科大的13歲湖北神童,後來怎樣?
  • 10歲考進南科大的神童,如今怎麼樣了呢?
    10歲考進南科大的神童,如今怎麼樣了呢?每個父母都希望的孩子能夠脫穎而出,成績優異,而且乖巧懂事。很多父母都想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就催生了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也造就了許多所謂的「神童」。曾今00後神童,2天半上完小學,10歲高考進南科大,而現在怎麼樣了呢?這個小神童的名字叫蘇劉溢,他的求學經歷堪稱「傳奇」,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別人十二年的課程。蘇劉溢從小天資過人,七歲就上小學五年級,在學校上了兩天的課後,因為手受傷就回家休息了。他傷好後,父母認為蘇劉溢已經完全掌握了小學課程,然後直接就讓他升入初中了。
  • 天才少年,OI界傳奇人物,15歲被保送清華,卻被麻省理工重金挖走
    天才,是上天賜予人間的瑰寶。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文明每次重大進程,其背後都有天才人物的影子在推動。我國也同樣不缺乏天才,雖然有些人物未能成長起來,相當令人可惜。但這些天才一旦順利度過成長期,必然會在所在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甚至引領整個領域發展。顧昱洲毫無疑問就是這麼一位天才人物。
  • 是天才還是廢材,13歲上大學,17歲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被勸退
    一 ·13歲的天才說到天才,要麼就是年紀很小的,要麼就是做出了很厲害的成就的,但一般的天才都是年齡偏小的。今天要說的天才就是魏永康,這個男孩子出生在華容縣,他的家庭不是一個很富裕的家庭,甚至有一些艱難。他的父親因病常年臥床,家裡的頂梁柱沒法負擔起這個家庭,於是家裡的重擔全交到了母親的身上,母親在百貨公司裡當售貨員。
  • 「神童」匯聚清華,連續4年最小博士生僅18歲!要新辦少年班?
    清華今年新生中再次出現18歲博士引發大家熱議!從2017年起至今年,清華大學公布的研究生新生大數據中,已經連續4年出現年僅18歲的博士生,網友不禁感嘆,難道清華要和中科大、西安交大、東南大學的少年班搶生源?
  • 一歲暴走兩歲登山的「裸跑弟」,「天才」背後是鷹爸教育的營銷
    聲名大噪時,何烈勝接受採訪,稱希望多多10歲上清華。當時的新聞報導4年後,8歲的多多沒能上清華,而是念了大專,當然,在各種場合裡,大專兩個字常常被省略,似乎大專前面的南京大學更受青睞。何烈勝覺得「小學3年就好了,初中3年,高中2年,幼兒園兩年就行了。幼兒園和小學一起4年比較合適,7歲上初中,十二三歲就可以考大學了。」何烈勝稱自己辦這個學堂其實在貼錢,他不是以營利為目標辦學。
  • 15歲天才落榜清華,所幸被西工大破格錄取,20年後成殲20總設計師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也和大家一樣,從小就在糾結「讀清華還是讀北大」,不過唯一不同的是,他是一個真正的天才,這麼說吧,初中畢業考試一共6門課,他考了599分,讀清華讀北大都不是問題,然而由於一個「特殊原因」,他慘遭拒絕。
  • 10歲上大學,天才少年逼父母北京買房,當時被罵現在被誇有遠見
    6年的小學; 初中正常讀完,直接跳到高三,年僅10歲的他參加高考,並以高出遼寧二本分數線近50分的優異成績,成為中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 可對小神童張炘煬來說都是小菜一碟,10歲考上大學、13歲考上研究生、16歲考上博士,這一路走來,他一直都是各階段學歷的「最小」記錄創造者,至今無人超越。
  • 16歲女孩稱「懶得考清華北大」,口出狂言還是真有實力?令人意外
    其實不然,天賦固然重要但後天的努力才是真正決定是否能成為天才的因素。誠然,能成為天才的人自身都具備一定的天賦,而這種天賦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方法才能將天賦最大化,最終成長為「天才」。在現實生活中,就有這麼一位「天才」,她以一句「懶得考清華北大」,成為人們口中口出豪言的廣東女孩,最後考了多少分呢?
  • 少年3歲上二年級,13歲高考,沒上輔導班,學霸的秘密在這兩個字
    3歲半讀小學二年級,自理能力強13歲的趙晨焱是四川成都人,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610分的好成績,其中,數學130分(滿分150),物理107分(滿分110),被錄取進工科試驗班(吳健雄班)。「我3歲半就上了小學二年級。」
  • 中國最牛神童範書愷,13歲601分上清華,校長4字評價讓人讚嘆!
    中科大第一屆少年班2013年的山西就曾經出過一個神童,他只有13歲卻在高考當中考了601分,最後被清華大學所錄取,當清華校長陳吉寧見到這位少年時,也「大吃一驚」,並評價其「少年老成這個男孩子出生在1999年,他家所在的山西河曲縣經濟並不十分發達,雖然說父親是當地的公務員,母親是一名初中教師,可是非常有限的教學資源限制了這裡孩子的成長。範書愷從小就是由父母啟蒙教育的,別人家的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範書愷就已經在家裡坐下學習了。
  • 少年3歲半上二年級13歲高考 這些孩子為什麼這麼厲害
    少年3歲半上二年級13歲高考 這些孩子為什麼這麼厲害時間:2020-09-14 17: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少年3歲半上二年級13歲高考 這些孩子為什麼這麼厲害 隨著時間的推移,2020年高考錄取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很多大學也開始了新生報導。
  • 他13歲被清華北大搶著要,15歲上北大,今在美國名校深造
    15歲的時候,大家都在做什麼呢?一般來說,按照我們的正常上學年齡,15歲的青少年正處於中學階段,還只能算是一個孩子。但是對於天資聰穎的學霸們來說,15歲就已經是嶄露頭角的時刻了。今天我們要聊的這位天才少年,15歲的時候就已經被北大錄取,成為了一名小齡大學生了。
  • 十三歲就考上清華的他們,究竟有何特別之處?網友:羨慕不來
    十三歲就考上清華的他們,究竟有何特別之處?網友:羨慕不來13歲的你在幹什麼?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剛懵懵懂懂從小學畢業,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然而,在大家才開始準備上初中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名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