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排尿、排便都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憋過其中一個,比如說在電梯裡突然想放屁了,可能很多人都會憋屁;坐長途大巴車時,突然尿意便意襲來,也只好忍著,到目的地再解決,但真正等到沒人時或到目的地之後,就不想放屁了,便意也被憋了回去。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那些年被你憋回去的屁、尿和大便,最後都去哪了呢?難道被身體重新吸收,憑空消失了?經常憋屁、憋尿、憋屎,對身體健康有不利影響嗎?別覺得尷尬,事關健康,早了解早受益。
憋屁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暫時性的,另一種是長期的。暫時憋屁,被你憋回去的屁會原路返回到大腸,等待下一次的機會,長期憋屁,氣體可能會不斷堆積在體內,會容易透過腸道黏膜被血液吸收。
屁其實也是人體產生的廢氣,其中也含有一些有害物質,需要及時排出去,偶爾憋屁影響不大,但若養成了憋屁的習慣,大量的氣體難以及時排出,被腸道黏膜吸收,可能會引起胸悶、肚子脹等不適。
進而還可能會影響到正常的吸收和消化,不利於腸道健康,而且體內會不斷堆積廢氣,產生更多的廢氣,變成惡性循環,長時間排不出去,可能還會影響到其他部位的健康。
尿液是儲存在膀胱裡的,當達到一定的量,人就會產生尿意,尿液中也有一定的毒素,如果有尿意時憋尿,尿液會停留在膀胱中。
但膀胱的儲存量也是有限的,經常憋尿,再有尿意時,膀胱就難以儲存下那麼多的尿液了,尿液就會向輸尿管回流,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引起細菌感染,而最後會到達腎。
經常憋尿,影響的不僅僅是膀胱的健康,腎的健康也容易受損。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經常憋尿可能還會對心血管造成一定的刺激,也存在隱患。
而被你憋回去的大便,依舊也是停留在體內,大便中的水分會被腸道反覆的吸收,就會變得幹硬。
經常憋便,大便越來越幹硬,排便會費力,可能會引起肛裂,而疼痛的同時,會比較排斥排便,久而久之還可能會便秘,也容易長痔瘡。大便裡含有很多壞物質,若在體內停留時間太長,還會刺激到腸黏膜,進而會增加腸道裡長壞東西的風險。
所以不管是哪一個,都不能憋,有屁就放,這並不是在罵人,有便意和尿意時,也要及時去排,及時將垃圾和毒素排出體外,身體才能更健康。
對於平時屁太多的人,建議要少吃點產氣的食物,比如豆類、白蘿蔔等;排便不順暢的人,應當要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蔬菜水果,促進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每天喝水要少量多次,這樣排尿會更加正常。
總的來說,被你憋回去的屁、大便和尿,其實並沒有憑空消失,還存在於體內,並且影響著健康,如果長期養成這些習慣,可能一系列的健康問題會接踵而至,別不當回事,有尿意便意時及時排,想放屁時及時放,不要經常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