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右下角點|在看|
數據顯示,滴滴成立以來,一直在虧損。
虧損!虧損!虧損!重要的事情提前說,說三遍
滴滴日前首次公布了平臺的網約車抽成比例和成本結構。從2018年Q4,滴滴國內平均每個訂單收取19%的服務費,費率高於25%的訂單和低於15%的訂單各佔20%,抽成比例差異主要受城市、訂單距離長短、拼車與否等因素影響。
成本去向方面,司機補貼約佔7%,業務經營成本約佔10%,此外還有4%的納稅成本。
滴滴表示,網約車業務各類成本費用的總和(21%),與實際收取的服務費(19%)之間有2%的差額,平臺需要從之前融資獲得的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來彌補。
過去6年時間裡,滴滴一共虧損390億元,平均每年虧損65億元,僅去年就虧損109億元。按這種虧損速度,沒有巨額的融資,是無法支撐的。
然而,很多人好奇,滴滴為什麼會虧損?不少人(包括滴滴司機)跟我說,滴滴平臺每單抽成20%,全國這麼多滴滴司機,每天這麼多訂單需求,這是多龐大的數字啊!另外,滴滴又是輕資產公司,自己不出車輛,怎麼會虧損呢?
滴滴出行
上述這種聲音長期存在,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早在2019年10月6日,滴滴出行服務號推送了一篇文章:
《滴滴的平臺服務費是怎麼回事?》通常我們所說的滴滴抽成,其實是滴滴所指的平臺服務費。滴滴說,所謂的抽成,是滴滴作為撮合司機與乘客之間雙邊需求的平臺收取的費用。
滴滴收取的這些服務費,並不是滴滴獨自享有了,除了用於技術、安全、客服等業務經營成本和納稅,還包括對司機與乘客的獎勵。
滴滴出行
早期,滴滴給予乘客很多優惠,後來,隨著網約車一統江湖,優惠逐漸取消,但滴滴仍然不時會回饋用戶,給用戶打折。與乘客享受到的實惠大幅下降不同,到今天,平臺對司機的激勵,從未停歇。
司機每天完成規定的任務,就能獲得一筆獎勵。滴滴收取的服務費,有部分被用於補貼司機。2018年,滴滴在司機補貼方面,投入113億元。
柳青與程維
我們也經常聽滴滴司機說,平臺可以降低抽成,取消補貼,比如說,將抽成降為10%。對此,滴滴有自己的見解。
滴滴說,對司機的補貼,是一項激勵機制,可以調度和鼓勵司機,提高司機的積極性,激勵司機在熱門區域和尖峰時段多接單。在滴滴看來,這種補貼激勵機制,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乘客,滿足乘客的乘車需求。
滴滴說,公司在乎收取的每一分服務費,去向是透明的。之所以要抽成,只為更好地滿足司機與乘客的雙邊需求,尊重用戶的價值。
點個分享在看,轉發提醒更多朋友!
突發!一90後網約車司機不堪租金壓力跳樓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