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讓孩子讀《海的女兒》嗎:文藝作品中的「三觀」爭議

2021-01-08 澎湃新聞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從來沒有給女兒讀過《海的女兒》這種「經典童話」:「就為了一個只看過一眼的男人,需要用姐妹的資源(美麗的長髮)、自我的閹割(無法說話)和終身痛苦的代價(直立行走如刀割),換一個所謂的愛情……矮化海洋女性物種,跪舔人類男性。」她還認為,「包括所有happy ending的王子公主式童話也不適合講給女孩聽。她們不是只能年輕美麗柔善可欺,也不是只能有嫁給王子這一種結局。」

網友在微博上發文,解釋為何不讓孩子讀《海的女兒》

這位家長的發言在網際網路上引發廣泛的爭議。支持者認為,「我覺得童話是很可怕的,從小洗腦小女孩結婚就是happy ending,問題是結婚才是一切的開始」;反對者也嘲諷道,「童話都是糟粕,讀了會被男人騙,建議您給女兒讀婚姻法」。

1989年版動畫片《小美人魚》劇照

這並不是童話作品第一次引發爭議。去年《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在北美上映前夕,凱拉·奈特莉做客《艾倫秀》做宣傳時,她提到某些迪士尼動畫片在她看來其實三觀不正,例如經典名作《灰姑娘》和《小美人魚》,她就禁止自己三歲的小女兒觀看,以免她從小受到壞影響。《小美人魚》就是改編自安徒生的《海的女兒》,在奈特莉看來,為了一個男人放棄自己美妙的歌喉,不值得推薦。

凱拉·奈特莉接受《艾倫秀》訪問

除了童話以外,其他類型的文藝作品也常常因為三觀問題引發爭議。從去年豆瓣「三觀黨」的討論,到《都挺好》大團圓結局看似「三觀正」實則對女性價值的貶低的批評,「三觀」愈發成了我們閱讀一本書、觀看一部影視劇中的顯性問題。究竟該如何合理地評價文藝作品中的三觀?

變化中的「三觀」

什麼是三觀?簡單地說,它是我們常說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總和,代表著一種普遍性的道德規範和道德理想。因此,所謂正確的三觀應該是以真善美為旨向,比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人要厚道,要對婚姻生活忠誠,出軌就該遭到道德唾棄,不可欺負老實人,要為受屈者鳴冤……這樣的三觀是民間社會賴以存在的底座,是民間社會井然有序的無形規範。

問題在於,三觀是不是亙古不變的?

有些原則的確是千百年來人們一以貫之遵守的,與此同時,又有許多規範和準則在某個時代是約定俗成、自然而然,但隨著時代演變,它們便顯得陳舊、落伍,亟需被時代淘汰。比如在封建社會,「男主外,女主內」是常態,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卻必須「三從四德」。在那個時代,這是正確的三觀,但今天如果還有人信奉這一條標準,肯定會遭到批評和撻伐。

由此可見,從來就沒有脫離時代孤立存在的三觀,我們對於文藝作品三觀的評價必須考慮到具體的歷史語境,充分理解寫作者的思想「局限」——人不可能揪著自己的頭髮脫離地球。假設無法理解這一點,那麼古典文學名著裡幾乎沒有所謂正確的三觀:《紅樓夢》賈寶玉前後跟多少人有過情感關係,對情感不忠誠;《水滸傳》中幾乎沒有「好人」,要麼人格有失要麼濫殺無辜,像李逵這種把小孩劈成兩半的簡直是恐怖分子……

87年版《紅樓夢》劇照

《海的女兒》創作和發表的歷史語境,也非常複雜。這篇童話創作發表於1836-1837年,19世紀的歐洲女性地位遠遠低於男性,「女性低等」是當時普遍的意識形態。除了這個大背景外,也有安徒生的研究者指出,《海的女兒》是安徒生寫給一位同性戀人的隱晦「情書」,在戀人結婚前夕,安徒生表白被拒,後來創作了這個童話故事並再次寄給戀人,「海的女兒」寄寓著他對這段情感的情深與哀婉。所以安徒生說,這個故事只有成年人才懂得其內涵。

後人如果以所謂的「貶低女性」來解讀《海的女兒》,其實就是以21世紀的標準去要求一個生活在19世紀的人,既是苛刻,也是對一部作品內涵的窄化。

當然隨著時代變化,人們的三觀在變化,童話作品也在變化。自1937年迪士尼第一部公主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到2018年的《海洋奇緣》,80餘年的時間裡迪士尼上映了10多部以女性為主角的動畫片,觀眾可以清晰看見這些女性的變化,她們從等待被王子拯救的公主,一步步進化成獨立、自主、追求自我、勇於探索的新時代獨立女性。

迪士尼的公主們

觀眾樂於接受《海洋奇緣》,不代表著《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就是糟粕,否則所有古典作品都將迎來「災難」。誠如賈樟柯所說:「對電影而言,惻隱之心非常重要,在理解人性困境方面,藝術是重要的出路。如今禮教在抬頭,過度的道德主義在抬頭,就意味著法西斯在抬頭。藝術不是法律,而是抒發情感的通道。很多事情我們總在避諱,讓道德主義長時間地施加於藝術,這種正義之名終將導致人文的災難。」

優秀文藝作品有遠超乎「三觀」的價值

但這仍無法解答那位媽媽的困惑:我們可以理解以前文藝作品的三觀缺陷,但並不代表著今天我們還要接受它們;我們可以帶孩子去看充滿女權主義色彩的《驚奇隊長》,而不是閱讀安徒生《海的女兒》。

這一邏輯的問題在於:將文藝作品的價值局限於「三觀正」,可實際上,文藝作品的諸多價值裡,「三觀正」背後的道德教化可能是排序最後面的——要道德教化,你讀思政課本效率更高。

文藝作品的首要價值在於,它「保存著對世界、對生活個別、殊異的感受和看法」(李敬澤語)。就像蘇珊·桑塔格在接受「耶路撒冷獎」的演說中說:「提供意見,甚至改正意見——無論什麼時候被要求——都會使小說家和詩人的看家本領變得廉價,他們的看家本領是省思,是感受複雜性。」

優秀的文藝作品不是做道德判斷,而是提供複雜性。它有虛構的特權,它有對人心的捕捉,它殫精竭慮地想像種種斑斕的內心景象,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視野轉變」,不斷增加、修正、豐富、深化我們對人以及人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認識。

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文藝作品中那些出軌的女人。現實生活中,出軌者就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許多文藝作品中觸及這個題材,我們的態度卻可能不同。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安娜明明是個出軌的女人,但讀者看到她那種忠於自己情感的「生機勃勃」,又不免被她打動;比如韓國一些很經典的愛情倫理片,李政宰的《情事》,裴勇俊、孫藝珍的《外出》,全度妍、孔侑的《男與女》,均涉及男女婚外戀,但在導演細膩的鏡頭下,男歡女愛並非簡單的道德對錯可以概括的。

凱拉·奈特莉版《安娜·卡列尼娜》劇照

優秀文藝作品讓我們充分感受到「美」——文字的美、影像的美、形式的美;在給予美的同時,拓寬了我們對人性的與世界的認知——世界從來不是像法律寫的那樣清晰分明的,我們也能夠經由文藝作品「獲得一次短暫成為上帝的機會,抽離開此時此地,去帶著了解的同情,看善裡的黑暗,看惡裡的潔白。也只有在藝術品裡,我們才能自由地感受無人不冤,有情皆孽」(押沙龍語)。

《男與女》劇照

同樣地,《海的女兒》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於它的美與豐富,不同年齡段的人會有不同的閱讀感受。就像魯迅先生說的:「孩子在他的世界裡,是好像魚之在水,遊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卻有如人的鳧水一樣,雖然也覺到水的柔滑和清涼,不過總不免吃力,為難,非上陸不可了。」對於一個兒童來說,他/她閱讀《海的女兒》首先感受到的也許不是所謂的三觀(孩子很難察覺到這層意思),更可能是童話本身的語言美,是悲傷,是愛,是一種非常熾烈的追求。

所以千萬不要太小看經典——它的價值遠超於三觀,也不要太小看你的孩子——他們對世界的接納和適應能力比我們想像的要強。

「三觀」也是批評方法,但應慎用

我們不贊成對任何文藝作品動輒以三觀為唯一標準來做評判,但這並不意味著,三觀不能作為一種批評手法。

魯迅先生在論述《紅樓夢》的主題時談到:「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真正偉大的作品是經得起多方的多重解讀的。就如同針對一部小說的批評方法,可以是新批評,可以是作家論,可以是精神分析,可以是結構主義,可以是解構主義,可以是後現代,也可以是道德論……

三觀當然也可以是一種批評角度。文藝理論大家朱光潛在《談多元宇宙》一文中,以戀愛與道德的衝突為例,對此問題也有非常精闢的論述。他說:「戀愛和道德相衝突時,我們既不能兩全,應該犧牲戀愛呢,還是犧牲道德呢?……就我看,這所謂『道德至上』與『戀愛至上』都未免籠統。我們應該加上形容句子說,在『道德的宇宙』中道德至上,在『戀愛的宇宙』中戀愛至上。所以遇著戀愛和道德相衝突時,社會本其『道德的宇宙』的標準,對於戀愛者大肆其攻擊低毀,是分所應有的事,因為不如此則社會賴以維持的道德難免隳喪;而戀愛者整個的酣醉於『戀愛的宇宙』裡,毅然不顧一切,也是分所應有的事,因為不如此則戀愛不真純。」

於佩爾版《包法利夫人》。在「道德的宇宙」裡,包法利夫人將遭受道德批評和攻擊

也就是說,在「愛情的宇宙」裡,你可以戀愛大過天,但在「道德的宇宙」裡,三觀本就是標尺。雖然很多人並不喜歡「三觀黨」,「三觀黨」或許有將藝術窄化為傳聲筒之嫌;但它的確也豐富了我們看作品的方式,「三觀黨」在輿論中也有被汙名化之嫌。假設不是迫於顯性或隱性「三觀黨」的壓力,迪士尼的公主們可能都還在等待白馬王子拯救。

最後的疑問是,在多元宇宙、多元標尺裡,到底哪一個標尺應該優先?

對於市面上許多糟糕的文藝作品,它們沒有任何藝術美可言,也沒有什麼複雜性的展示,它們純粹就是觀念的演繹,它們也僅剩下「觀念的宇宙」。針對觀念本身,觀念的碰撞是最有效的,這個時候,三觀反倒成為唯一及物的批評方法。

豆瓣評分2.5分的《娘道》引發網友對其三觀的批評。這部劇除了「三觀」,還有藝術美可言嗎?

但對於經典作品,慎用三觀標尺,因為它有多元宇宙,一個三觀會讓你蒙蔽所有。就像你不讓孩子讀《海的女兒》,當然不會損失什麼,但當你動輒以三觀來否決經典作品,那麼你們錯過的世界難以估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文藝百家|林維平《海的女兒》讀銀蓮詩集《時光的河流》
    她繼承了唐代詩人的美學理念,以短小、清新、富於哲理的詩句,成為遨遊於詩海中——《海的女兒》——讀銀蓮詩集《時光的河流》文 | 林維平深吻你——我那故鄉的土地美麗的母親孟加拉大地,恆河岸邊的微風,是你輕輕的呼吸。叩下去,叩下去,深情的吻你——我故鄉的土地……」那濃濃的故鄉情結,曾感動得我熱淚盈眶,淚流滿面。今天,翻閱海的女兒——銀蓮的作品集《時光的河流》,同樣被她熾熱的鄉情所感動。
  • 霍金去世:你的三觀裡,藏著孩子20歲後的樣子
    這種熱愛與三觀,自然會悄然轉變為孩子的品行,和不對生活妥協的力量。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首先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你的三觀裡,其實藏著孩子20歲後的樣子。父母的三觀,從來都是一個家庭的三觀,它會彼此傳染,會對孩子言傳身教。每一個孩子,在成年後,都會或多或少變成你的樣子。 03 年前,成都的「摔狗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成都姑娘小吳的狗狗走丟,被一個30多歲的女子領走。這名中年女子,始終不肯還狗。
  • 湖南文藝出版社推出4部重量級作品 你最想讀哪部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11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能)湖南文藝出版社2020年「原創之春」新書發布會上10日在京舉行,重點推出了4部重量級作品:朱秀海《兵臨磧口》、賀捷生《元帥的女兒》、鮑爾吉原野《花火繡》、蔡測海《地方》。
  • Overlord:喜歡骨王就是三觀不正?我要為骨王正名,和三觀沒關係
    Overlord:喜歡骨王就是三觀不正?我要為骨王正名,和三觀沒關係。《overlord》一共出了三季,同時也霸權了三季,火爆程度不用多說,可是在骨王火爆的同時也備受爭議。而且不少脫坑的人都覺得繼續喜歡骨王的人都有點「三觀不正」,可我並不同意這個看法。當初骨王為什麼能這麼火,那就是因為他足夠「新穎」,其他異世界題材的動漫,基本就是穿越過來,作為「正義」的代表,一邊打怪升級一邊拯救世界,有些順便還有後宮元素。而骨王恰恰相反,骨王是反派!所以反派做出一些「泯滅任性」的事,難道不是他的「本職」工作嗎?反派不做壞事,你難道讓他去打工啊?
  • 王菲的女兒們:看似放任隨性,其實都透露著父母智慧的三觀
    李嫣讀的是無數星二代扎堆的國際學校,但是李亞鵬和王菲可能覺得中國文化教育部分不夠。曾經為了做24節氣的科學觀測,他們陪女兒李嫣去十三陵水庫觀測,一年24次,堅持了7年,160多天。陪李嫣去水庫觀測最多的,第一是李嫣奶奶,第二就是王菲,一家人一年24次堅持7年。
  • 黃奕拒絕女兒攀比消費,三觀超正的媽媽!孩子教育就應該從小開始
    黃奕拒絕女兒攀比消費,三觀超正的媽媽黃奕女兒跟媽媽說,想要兩把瑞士刀。黃奕問女兒:「買一個還不行,還要買兩個。」這意思是如果買一個,還是可能會給女兒買的。但是後面女兒說:「為什麼XX就能有兩個。」黃奕聽明白了,原來是女兒有點小小的攀比心。黃奕沒有馬上答應孩子給她買,她跟女兒說了一番引人深思的話。「買東西是要自己需要才買,我覺得你沒有這個需要。不要跟別人比,你要跟別人比,什麼都不會給你買。」
  • 葉一茜感嘆女兒不在乎輸贏引爭議,專家:輸不起的孩子未來會很慘
    葉一茜感嘆女兒沒有勝負欲惹爭議,教育專家:勝負心太強未必是好事 《親愛的小課桌》中經常給孩子提供各種小比賽,讓他們有展示自己的空間。
  • 葉一茜感嘆女兒不在乎輸贏引爭議,專家:輸不起的孩子未來會很慘
    葉一茜感嘆女兒沒有勝負欲惹爭議,教育專家:勝負心太強未必是好事《親愛的小課桌》中經常給孩子提供各種小比賽,讓他們有展示自己的空間。很多小朋友會在遊戲失敗的時候傷心或者是哭泣,隊友拖後腿的時候也會被他們指責。
  • 敕勒川中的籠蓋四「野」讀什麼?看看課本,你還敢教孩子嗎
    其實小學課文中很多地方已經被糟蹋的面目全非。有一位爸爸給我說了一件搞笑又無奈的事情,一位爸爸一直教孩子背誦《敕勒川》,一直教的是「籠蓋四野(ya)」女兒卻說是「籠蓋四野(ye)」,爸爸還非常生氣,當女兒拿出書本的時候,爸爸傻眼了。家長們,不要生氣,因為即使在同一個版本的教材中,不同年級的讀音也是不一樣的。
  • 《我的英雄學院》作者三觀不正,這部作品再也不配「英雄」二字
    其實早在這部作品連載初期就有觀眾看出來了作者三觀的問題,在這部作品中有一位名叫爆豪勝己的角色,這個角色初登場的時候也是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一部分觀眾覺得爆豪勝己的三觀是有問題的,這樣的人根本不配稱之為英雄,也有一部分粉絲則認為爆豪勝己只是單純的傲嬌而已,他的內心比誰都要善良。
  • 讀不讀大學有這些區別,過來人的回答,讓你和孩子受益終身
    讀大學到底有沒有用?讀大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各位老師、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大學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張學位證書,更重要的是它會塑造品格,樹立三觀,改變思想,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這引發了人們對一個問題的思考:「大學帶給我們的除了知識,還有什麼?」
  • 許晴51歲了仍不婚不育,引網友爭議:孩子難道不是女人最好的作品
    女明星最好的作品是什麼?難道不是孩子嗎?之前在網上有人評論秦嵐,為什麼還不生孩子,生孩子是女人的義務。秦嵐怒懟:我的子宮用不用,關你什麼事?普通家庭,如果選擇丁克,那可真是跟父母抬上槓了,父母和孩子為此翻臉,都不是什麼稀罕事。更別提在聚光燈下的女明星們了。許晴51歲了仍不婚不育,引網友爭議許晴,帶著酒窩的笑容,迷倒了多少粉絲。
  • 爸爸和17歲女兒共浴,稱女兒的身體就是我的,眾網友三觀盡碎
    「女兒的身體就是我的」爸爸和17歲女兒共浴,網友三觀盡碎前不久看到韓國的一檔節目,大致內容是素人吐槽身邊的身邊的人,而這一期來的是一對父女,正當大家以為是「嚴父事件」時,突然聽到女兒吐槽說:爸爸和我太親密了,我感覺我的生活已經受到了困擾。女兒說爸爸和她的關係很好,並且非常喜歡親她,儘管她現在已經長大了仍然沒有停止,還經常在朋友面前親她。
  • 《裝臺》楊三皮如果盯上你老婆,你會咋辦?你會像順子那樣忍嗎
    但是越是這樣的作品或劇作,它所形成的影響力就越龐大,這其中不管好的影響力,還是不好的影響力,最終都是相當巨大的。那麼,在上面這種巨大影響力作用之下,作品中的主人公又將給我們帶來哪些有意義的影響,將會給我們的三觀帶來什麼?對於我們未來三觀的搭建、塑造和鞏固,又將會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而當小編設下這些問號的時候,發現自己真的很迷茫。
  • 三觀不合的夫妻,還能夠繼續下去走到最後嗎?還會擁有幸福嗎?
    他們會有一種歸屬群體的自豪:誰還能說95後拜金、膚淺、虛榮?我們追求的是談天說地時的一拍即合,交換眼神的心領神會。而這些,你們60、70、80後懂嗎?其實,人與人相處,對三觀一致的追求,無論什麼時候都存在著。
  • 在水一方:瓊瑤最正的三觀
    想到瓊瑤,你會想到什麼?「山無稜,天地合」的情話綿綿?「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的矯情?還是「你不過失去了一條腿,紫菱卻失去愛情」的醉人三觀?從青春期走來的人,看過她太多的影視劇。再加上她早期作品諸多給小三洗白的影子,愛情觀又早已不符當下,形象在近年來可謂是一落千丈。但是,今天呢,我就不講這些眾人皆知的事實了,就說一說瓊瑤的一部三觀比較正的作品——《在水一方》吧。一個有著遠大志向的文藝青年為自己的失敗花樣找藉口的故事。
  • 你知道愛情裡的三觀是哪三觀嗎?
    其實愛情中的三觀也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相識到相知相愛,兩個人走到一起絕不是偶然!大千世界,她為何偏偏與你臭味相投,相親相愛呢?聊得來太重要了 愛情裡的三觀是哪三觀 愛情中的三觀也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愛情中三觀合不合要看五點。
  • 文藝周刊薦讀|細數2019江蘇文藝關鍵詞
    其中,《四個春天》等4部電影、《國寶奇旅》等5部電視劇、《榜樣——周恩來的故事》等10部電視紀錄片、《神秘世界歷險記4》等5部動畫片、《送你過江》等20部戲劇、《尋找保爾》等10部廣播劇、《霜紅秋白(組曲)》等10首歌曲、《大水》等10部圖書,獲「優秀作品獎」。
  • 贈音頻 | 英語經典名著分級讀物,幫孩子從「會讀」走向「能寫」
    ,  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  或者幾年,或者連綿很多年  ……  年少時閱讀的經典,會成為孩子自身的一部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幫助他們確立自我,尋找方向,塑造健全的人格。  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他文藝作品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在於它在某一方面樹立了標杆,比如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就開創了「復仇」這一故事模型
  • 自讀四下安徒生的《海的女兒》,體會人魚公主的美好心靈
    相信大家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本課選自其結尾部分。通過介紹小人魚親自參加王子的婚禮,忍受身體和精神的苦痛,一步步變成泡沫,走向死亡的故事。這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海的女兒初讀,解決字詞自由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標上記號,自己想辦法解決。可藉助工具書,也可以向別人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