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峰居士。雪峰居士出品必屬精品,歡迎批評指正、點讚、關注!
柴宗訓,後周世宗柴榮的兒子,恭帝。韓林兒,元末農民起義軍的皇帝,號「小明王」。他們兩人雖都貴為皇帝,但是結局卻截然不同。
柴宗訓所處的時代背景
趙匡胤建立宋朝當皇帝非常富於「戲劇性」,大年正月初一後周朝臣接到契丹(遼)大舉進攻的消息,大年初二趙匡胤率兵出徵。然而,當大軍在一個叫陳橋的地方駐紮休息時,諸將發動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
隨即,趙匡胤率大軍返回後周京城,舉行禪讓儀式,建立宋朝,史稱「北宋」,趙匡胤即為宋太祖。趙匡胤要求手下將士善待後周幼帝(即柴氏孤兒寡母、後周恭帝柴宗訓)及文武大臣,後留下遺訓,其中之一就是「賜予丹書鐵券,保全柴氏宗族」。
建立之初(宋初),趙匡胤之宋朝所有文臣武將皆後周文臣武將。
韓林兒所處的時代背景
韓林兒父親韓山童在元末曾以白蓮教組織群眾起義,曾傳言彌勒佛將會降世。潁州人劉福通等人則大力宣揚:韓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孫,應當掌管中原。」圖謀起兵,並決定以紅巾為號,史稱紅巾軍起義。
元至正十一年,劉福通起兵造反、韓山童被元軍處死;同時,郭子興等人也起兵造反,也稱紅巾軍。元至正十五年,劉福通找到韓林兒,立為帝,號「小明王」。
元末各地起義軍多如牛毛,如劉福通、郭子興、張士誠等等,但是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皇帝」,即韓林兒。郭子興死後,朱元璋逐漸掌握郭軍大權。劉福通死後,朱元璋掌控「皇帝」韓林兒,可以說「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這個「皇帝」韓林兒沒有根基但是在當時誰抓著他誰的政治資本就強。
元至正二十六年,自立吳王的朱元璋迎「皇帝」韓林兒,途中船沉死亡,另說死於朱元璋謀殺,到現在也無法弄清。
韓林兒稱帝,被尊為元末各地農民起義軍共同的政治及精神領袖。
為什麼柴宗訓能夠得以善終
後周恭帝柴宗訓為什麼能夠得以善終,其實通過所處時代我們就知道原因了:
1、政治利益驅動導致。
趙匡胤還需要後周的文臣武將助其統一江山、結束自唐末以來的「五代十國」亂世。因此,不能殺後周幼帝,以穩固群臣之心。否則他趙匡胤可以黃袍加身,那麼明天什麼李匡胤、錢匡胤、孫匡胤都可以,此是其一。
2、個人利益驅動導致。
趙匡胤出身在「五代十國」亂世之中,深知如今的中原這幾十年來,皇帝和朝代是走馬觀花,完全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人性醜惡紛紛上演。趙匡胤處在這個局勢中,也必須會想到自己萬一失敗,那麼自己的家人及子孫會如何?因此,為家人及子孫著想,不殺後周幼帝以立榜樣,供大家效仿。意思就是萬一推翻他趙匡胤,也學學他留著其子孫家人。此是其二。
韓林兒為什麼會暴斃
「皇帝」韓林兒最大的作用就是元末農民起義軍的政治和精神象徵,這在元末紅巾軍起義之初,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凝聚人心。
但隨著紅巾軍各路諸侯大肆徵伐和逐漸吞併,劉福通、郭子興等老一輩人紛紛戰死,後起之秀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等人紛紛崛起並逐漸擴大。「皇帝」韓林兒的政治及精神象徵作用已經不那麼明顯,而且反而處處顯得是個累贅或者是鉗制。
試問,我們不說朱元璋,換成是我們自己這時候容得下韓林兒嗎?自己當爹不好嘛,非要認個爹?況且這個爹從一開始就是個擺設,就是一個供奉而已。
如此,這也是朱元璋容不下韓林兒的原因,其實換成誰都一樣。至於韓林兒到底是死於意外還是被朱元璋謀殺,這屬於另外一個問題。就算謀殺又如何,以朱元璋之雄才大略殺個擺設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