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沒有嫁到這裡以前,我以為,世界上的粽子都是用蘆葦葉包的!來到了這裡,才發現這裡有一種神奇的樹葉,也可以包粽子,這裡的人都叫他檞葉!
聽我的婆婆講,採這種檞葉也是需要技巧的,採太嫩的葉子,包粽子的時候容易破,沒有韌性;採太老的葉子呢,包出來的粽子又沒有清香味,不好吃!所以呢,採檞葉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不老不嫩的,比較完整的那種葉子。這樣的葉子包粽子的時候好包,煮熟了之後,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每年臨近端午節的時候,我的婆婆和公公,他們兩人就會上坡去採檞葉。每個人都背了一個大大的背簍,他們這邊上山的路很難走,有的時候還沒有路。檞葉是一種檞樹上生長的葉子。檞樹一般生長在向陽的地方,比較耐乾旱、耐寒冷、耐火力、耐病害,尤其是耐煙塵,經常作為礦區、景點,工廠以及庭園綠化,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檞樹的樹冠呈橢圓形,枝幹密生著許多黃褐色的小絨毛。它的葉片呈倒卵形。有15到25釐米長,葉片的邊緣呈波浪狀,葉片的背面也密生了許多的小絨毛,我的公公婆婆就是採這些檞葉回去包粽子。他們會把檞葉背面的絨毛用刷子刷掉,然後把檞葉衝洗乾淨,放進大鍋裡煮開,煮好後撈出放進盆裡備用。我的家裡一般都是我婆婆包粽子,因為我不會包檞葉粽子[捂臉][捂臉][捂臉]我婆婆每次都是先把幾張檞葉疊放在一起,把比較光滑的檞葉正面朝上,然後放上江米,放上大棗,再把檞葉像疊被子似的朝中間折去,然後用提前準備好的繩繩把粽子包紮起來,一個檞葉棕子就這樣包好啦![呲牙][呲牙][呲牙]
陝西商洛檞葉粽子花樣並不太多。這麼多年我只吃過放棗的粽子,放花豆豆的粽子和純江米的粽子,我並沒有發現還有其他餡料的粽子!今年,我婆婆包的是放棗的粽子和純江米粽子,沒有包放花豆豆的粽子,因為放花豆豆的粽子不撐放!包好以後,就把粽子一個一個疊放在鍋裡,加上沒過粽子的水,把鍋蓋蓋上,在鍋蓋上再放上兩塊磚頭,底下就開始生火,大火煮開轉小火煮倆小時(因為粽子比較多,所以時間長些),粽子煮好以後呢,儘量多燜一會兒,悶得時間長了,粽子吃起來就比較糯,粽子儘量是涼透了吃,因為熱的粽子,拿起來容易斷掉[捂臉][捂臉][捂臉]冷透了之後,粽子就比較有韌性了,還帶有檞葉特有的清香味兒![呲牙][呲牙][呲牙]其實這邊人把檞葉全都念成胡葉,也不知道是從哪一代念錯了,然後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傳了下來!
這個端午節,我包了蘇北的蘆葦葉粽子,我婆婆包了洛南的檞葉粽子。兩種粽子放在一塊兒,想吃哪一種就吃哪一種,別提多美了![呲牙][呲牙][呲牙]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把這邊的檞葉粽子也帶回娘家去,讓他們也嘗一嘗這種用檞葉包的特殊粽子。同時也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來陝西商洛,品嘗這種特色檞葉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