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志玲姐的童藥圈
兒童中常見鼻出血。兒童鼻出血只在極少數情況下較為嚴重,很少需要住院治療,然而,對 於患兒及其父母來說,經常少量的鼻出血也讓人煩惱和擔憂,今天就來講講兒童鼻出血的常見病因。
01
流鼻血是常見的疾病
鼻子的血管非常豐富。這些特性使得鼻子可以過濾、溼化和加溫吸入的空氣,但也使其容易出血。
在天氣炎熱或寒冷及環境較乾燥時,鼻出血的發生率會升高;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鼻中隔黏膜乾燥脆弱,因而即使只是揉鼻子、擤鼻涕或打噴嚏引起微小創傷時也容易出血。
大氣汙染物濃度的增加(以大氣中顆粒物質和臭氧的形式)也會刺激鼻腔呼吸道上皮,進而導致鼻出血發生率增加。
兒童鼻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見原因包括:鼻黏膜乾燥、創傷、異物和鼻炎(變態反應性、感染性或黏膜刺激相關性)。此外,還要記住一些不太常見但重要的鼻出血原因,包括:出血性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腫瘤,以及創傷後頸內動脈假性動脈瘤或頸動脈-海綿竇瘻。
02
導致鼻出血的局部原因
1.挖鼻孔造成鼻中隔創傷在兒童中很常見,評估兒童鼻出血時應常規向患兒及其父母詢問 患兒挖鼻孔的頻率。
2.頭面部創傷導致鼻骨骨折的面部鈍挫傷大多由機動車事故、運動損傷、故意傷害和家庭傷害引起,可能導致嚴重出血。篩前動脈通過脆弱的篩骨紙樣板進入鼻腔,面中部創傷產生的碎 骨片可能撕裂該動脈。頭部損傷後發生大量鼻出血提示頸內動脈假性動脈瘤,但傷後初始 輕度鼻出血或保守治療無效的反覆鼻出血也可能為頸內動脈假性動脈瘤,出血可能在損傷後數周發生。
據報導,頸深部間隙感染患兒也可出現頸內動脈假性動脈瘤。頸動脈-海綿竇瘻也可由頭部鈍挫傷造成,它可導致顱內出血、失明、腦神經麻痺和腦卒中。兒童虐待也可能引起鼻出血,尤其是2歲以下兒童。
3.異物:當鼻出血為單側並且伴隨有惡臭鼻溢液時,在證實存在其他原因之前,必須假定存在鼻腔異物。異物可能引起黏膜刺激、撕裂和/或潰瘍。如果異物進入鼻腔的時間短(數分鐘至數小時),則鼻出血可能是患兒或其家長嘗試取出異物所致。
如果異物已在鼻內留存數日,則惡臭的鼻溢液常常帶血。鼻腔異物大多剛好在下鼻甲下方的鼻底被發現。常見的鼻腔異物包括:珠子、橡皮、紙團、鵝卵石、玻璃小球、豆類、堅果、海綿和粉筆。
4.黏膜刺激: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鼻黏膜刺激,包括溼度改變、變態反應、上呼吸道病毒或細菌感染、存在慢性鼻炎且經常擤鼻涕及鼻黏膜血供和脆性增加、長期使用鼻噴霧劑或導致乾燥的藥物、有意或無意暴露於刺激性吸入劑或者物質濫用(如,菸草煙霧、古柯鹼、海洛因和揮發性吸入劑)。
5.感染:上呼吸道病毒和細菌感染(包括鼻竇炎)及伴有鼻充血的全身性疾病會引起鼻黏膜炎症,從而增加鼻出血的可能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鼻腔定植似乎在兒童鼻出血相關黏膜刺激的發生中發揮著顯著作用。
局部皮膚感染(如,葡萄球菌性癤)也可能導致鼻出血。鼻結核是一種罕見的慢性肉芽腫性感 染,可導致鼻腔阻塞和鼻出血。鼻出血是登革出血熱患兒最常見的自發性出血特徵之一, 25%的患兒會出現這種情況。
03
導致鼻出血的全身性原因
兒童鼻出血的全身性原因包括出血素質、血管疾病、藥物、腫瘤、炎症性疾病和高血壓。極少數情況下,鼻出血為全身性疾病的唯一表現。對於具有全身性體徵和症狀、嚴重或反覆鼻出血,且具有出血性疾病或其他遺傳性全身性疾病家族史的患兒,應考慮全身性疾病。
04
吃藥後飲食上的注意事項
1.出血性疾病,對於反覆、頻繁、自發性鼻出血的患兒,以及鼻出血時間長、難以控制的患兒, 必須考慮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包括遺傳性和獲得性凝血障礙、血小板疾病和血管疾病。
2.藥物,對於使用某些藥物的兒童,尤其是抗炎藥物(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和抗凝藥(如,複雜性先 天性心臟病或血栓栓塞性疾病患兒),鼻出血可能更常發生或更難控制。據報導,接受丙戊酸治療的 患兒可能發生獲得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和血管性血友病相關鼻出血。此外,一些滅鼠劑含有 抗凝藥(華法林和「超級華法林」),一些兒童可能會無意間攝入這樣的藥物。
3.反覆鼻出血 :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反覆鼻出血通常與鼻黏膜的慢性刺激有關,如空氣乾燥、長期使用治療變態反應性鼻炎的鼻用藥物、反覆上呼吸道感染或者以吸入方式進行物質濫用等。
然而,反覆鼻出血也可能是以下疾病的主訴症狀:出血性疾病、HHT、鼻咽部腫瘤或創傷後頸內動脈假性動脈瘤。存在相關臨床情況時必須考慮這些疾病,如有家族史、皮膚黏膜毛細血管擴張、頭部創傷和鼻咽部腫塊。
資料來源:Uptodate
圖片來源:Pexel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