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發表致全世界奧運
代表團團長講話 承諾任
何條件下都準備舉辦一
屆安全的奧運會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和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12日分別發表致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奧運代表團團長的講話,巴赫在講話中承諾,不管明年全世界面臨何種狀況,都準備舉辦一屆安全的奧運會。
巴赫和森喜朗的視頻講話通過東京奧組委發布,在講話中,巴赫感謝所有代表團團長和運動員們在面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時表現出來的團結和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支持,並表示這種團結給了國際奧委會成功舉辦東京奧運會的信心。
巴赫說:「我相信今天所有代表團團長心中最大的疑問是:10個月之後,運動員們能否實現他們的奧運夢想?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我們正在與日本的合作夥伴和朋友們全速準備舉辦一屆安全的奧運會,這屆奧運會將為疫情之後的世界量身定製。」
下個月將訪問東京的巴赫還說:「東京將成為準備最好的奧運之城,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們考慮的頭等大事,雖然現在情況每天都在變化,很多你們關心的運行細節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但我可以保證,我們正在專心打造一個防疫的『工具箱』,裡面的防疫措施可以應對所有可能的狀況,另外快速檢測方法和疫苗研製的進展都令人鼓舞,這都讓我們有理由保持謹慎的樂觀。」
巴赫最後說:「因為這些原因,不管明年全世界面臨何種狀況,我們都準備舉辦一屆安全的奧運會。」
巴赫也希望全世界的奧運代表團團長幫助自己的運動員專心備戰,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奧運夢想。
森喜朗在視頻中重複了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對奧運會的支持,他也表示:「我們承諾,將繼續與你們(代表團團長)密切合作,保證舉辦一屆安全的、讓每個人都非常享受的奧運會。」
奧運後的場館利用一直是歷屆奧運舉辦城市都面臨的難題,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交出了一份奧運城市遺產發展的優秀答卷。隨著北京冬奧臨近,冰雪的熱度在近幾年與日俱增,對於冰雪城市的建設,目光不能僅僅聚焦在400多天後的冬奧會,冬奧會過後的後冬奧時代,冬奧城市的建設仍要不斷推進。「北京冬奧會的遺產不僅僅只是賽時17天的體育盛宴,也不應局限於從申辦到舉辦的7年籌備期,而是應放眼長遠,讓奧運會在20年甚至更長時間為舉辦城市做貢獻。我們不應該讓一座城市去適應奧運會,恰恰相反,奧運會必須適應一座城市、一個地區,北京已經完全做到了。」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執行主任克里斯多福·杜比如此評價。
北京和河北崇禮是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地,儘管距開幕式倒計時還有400多天,但關於冬奧賽後利用的工作早已提上日程。北京冬奧組委於2019年2月發布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遺產戰略計劃》,涵蓋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發展和區域發展7個方面共35個重點任務,其中包含冰雪運動普及與發展、殘疾人冰雪運動普及與發展、冰雪產業發展和京張地區冰雪產業等冰雪相關任務。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副部長王仁華日前曾透露,為加強對於遺產工作的協調、統一統籌資源,北京市和河北省共同成立了奧運遺產協調委員會,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目前冬奧組委正著手編制奧運遺產報告,這個報告是對遺產戰略計劃實施以來的情況進行總結,適當的時候,報告將在賽前、賽時、賽後分階段向社會發布。張家口市委常委、崇禮區委書記王彪說:「2022年冬奧會對崇禮來說只是一個起點,我們將藉助北京冬奧會快速實現建設國際知名的冰雪運動和冰雪旅遊盛地的目標,快速實現建設國家冰雪運動推廣普及中心的目標。」
北京和河北的冰雪城市建設有章可循,但對於其他有意發展冰雪的城市,又該如何設計規劃?北京體育大學奧林匹克高等研究院副主任博士生導師邱招義通過梳理國外優質滑雪目的地的歷史試圖為中國冰雪城市建設尋找出借鑑之處和超越之道。「城市的發展帶動了現代滑雪的誕生和成長,從工業時代到數字時代,冰雪戰略又從人群和資本兩個層面助力城市崛起。同時老牌冰雪旅遊目的地的模式經過百年的積累,已經沒有更多發展空間,也很難擁有競爭力。」邱招義說,「當下圍繞冰雪城市建設的重要步驟是信息體系建立,是促進全國雪場按照不同的水平、不同的滑雪道建立起的大數據和大智慧界面,這樣才能促進建立起與冰雪相關的、中國自己的話語權和信息體。」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這些關於冰雪城市建設的布局將給冰雪和城市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日前,東京奧運會防疫委員會舉行了第三次會議。東京奧組委在會議結束後發布了一些奧運村和比賽場館的臨時防疫措施。
其中包括運動員需要戴口罩和及時手部消毒、避免人員聚集、餐廳內減少座位。有些措施非常具體,譬如禁止運動員唱歌等。這些措施中再次強調,運動員需要在規定的範圍內活動,除非必須需要,不能乘坐公共運輸,並強調那些不在奧運村內居住的大牌明星運動員,也需要遵守相關規定。
東京奧組委執行長武藤敏郎表示,這些措施只是確定了防疫的大方向,距具體的措施出臺還有很遠的距離。防疫委員會將與國際奧委會、單項體育協會以及利益相關組織進行具體討論,最終將出臺可操作性的規章。
按照計劃,東京奧運會防疫委員會將舉行五次會議,具體的防疫措施大約在今年年底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