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膠東散文年選優秀作品獎系列()喬雲波

2020-12-23 齊魯壹點

第一屆膠東散文年選

優秀作品獎

姥姥

文| 喬雲波

姥姥的辭世,已經有二十幾個年頭了。

姥姥是我真正懂得世事之後失去的第一個親人。

姥爺是先姥姥之前離去的。媽媽是兄妹中的老么,姥爺七十多歲去世的時候,我還略不足兩周歲。雖然我曾經能夠清晰地記憶姥爺去世時的許多場景,並曾在其後的一個雨天因為想起姥爺而一個人念叨著哭了起來(我那天的哭曾引得母親也大哭了一場),但那時候終是孩子心性,對姥爺的思念或許只是因為少了一份溺愛。而且後來,隨著歲月的逝往,我終於漸漸失去了對那段事情清晰記憶的能力,姥爺的去世在我的腦子裡只剩下一個模糊的輪廓。後來記憶力的減退,許也正是我終於不得成器的原因了。

童年裡,由於父母無暇對我進行看顧,有不少的時間,我是住在姥姥家的。姥姥的家,在萊陽一個盛產大理石的村子——祿格莊,離我家十幾裡路。姥姥跟舅媽住在一起,舅舅常年在外地工作,要春節放假才得回家住上幾天。姨姨當時也是住在本村,姨父遠在吉林的一家醫院當大夫,也要在偶爾的春節才能回老家一次。這樣一來,童年的我便經常在姥姥家與姨姨家輪換著住。在那個父親在家庭中有著絕對威嚴的年代,男主人不在家對於我們這些調皮的孩子來說是極大的幸事——可以盡情地胡鬧,而不必擔心闖禍後會受到怒斥與皮肉之苦。

姥姥家有一條挺大的黑狗,是我們當地的品種,叫獅子狗,對我很是溫馴。儘管很多孩子嚷著「騎狗爛褲襠」,不屑於騎,可我還是喜歡騎到它的背上玩,並樂此不疲。

姥姥家的門前,有一個挺大的園子。園子的圍牆,是用石頭幹壘成的,石頭上泛著一些青苔。現在想來,很是唯美。

記憶中,姥姥總穿一身黑色或藍黑色的老式布扣褂子,頭上戴一頂可以蓋到耳朵上端、前面鑲著青色「玉石」的氈帽,黑色的布鞋裡一雙小腳(姥姥生於1904年,裹了足。)——這是我們膠東一帶當年農村老年婦女的統一裝束。雖然裹了足,但姥姥的腳力很好,在七十多歲的時候,還曾有過因為想念我母親而踮著小腳一口氣走到我家的經歷。我無法準確地估計姥姥的身量,只記得姥姥比年齡相仿的老太太要高一些。

姥姥總是很忙。舅舅家四個表哥,姨姨家一個表哥兩個表姐,加上我跟弟弟,這許多人的棉衣都需要姥姥給做,這使得姥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忙針線活。姥姥老年時的眼力不是很好,大概是有些老花,但姥姥不曾戴過眼鏡,這樣一來,往針眼裡穿線的活便由我跟最小的四表哥搶著做,每幫姥姥引上一根線,覺得小小的自己也還有些用處,便有一種挺自豪的感覺。

到了晚上,我總是要跟大我一歲的四哥爭著要姥姥摟著睡。但七八人擠在一鋪大炕上,我們倆在姥姥一邊一個顯然並不允許——我和四哥小一些,只能兩個人頭朝相反的方向,腿碰在一起對著睡(膠東俗謂「打碰腿」),這樣可以節省一個人的空間。爭執的結果,自然是每個人一夜由姥姥摟著睡,如此輪流。

姥姥是給她舅舅家做的兒媳,屬於表兄妹結婚,是早年間比較流行的親上作親的那種。姥姥的娘家就在鄰村,三五裡路的樣子。我在幼年曾陪姥姥回過她的娘家一次,當時姥姥的父母已經作古,是在姥姥的兄弟家吃的午飯。時間大概是春末夏初,我依稀記得路上有蝴蝶之類的可以撲著玩。

姥姥不曾讀過書,也不會講故事。我能記起的姥姥教給我的能以文字方式記錄的東西只有一首簡單的童謠——「下雨星,賣小釘,下大了,賣辣(意謂火爆)了。下雨點,賣小碗,下小了,賣了(liao)了(le)。」除此之外,姥姥只是淳樸地教育我正直地做人,有骨氣地活著。

後來我上小學了,平時只能趁偶爾的星期天,隨父母一起去看姥姥。但差不多每年的暑假,我都還是要在姥姥家住上些日子,等到臨近開學才肯回來。當然,住著不肯回來的原因除了姥姥,還因為戀著一起長大的四哥。大一些的表哥對我們很是驕縱,在那需要挑水吃的年歲,每到黃昏,我與四哥都可以享受一次鑽到換了新水的驢槽裡洗一次涼水澡的優待。

父親經常在初夏用自行車接了姥姥來我家小住。姥姥在我家時也並不得閒,忙著縫補衣物,準備我們過冬的衣服。繼而幫我們把被褥拆洗重做一遍。忙完了這些,姥姥就到我們鄰居家問是否有需要幫忙的事情。在那個貧困的年代,土豆是夏天的主菜,而為了減少浪費,土豆皮也不似現在用刀削,而是用玻璃片、瓷片或是鋁質的湯匙刮去外面的一層表皮。當年的土豆品種,表皮要比如今的緊實得多,刮土豆皮是很費時間的活兒。姥姥到鄰居家問詢的結果,也大都是拎一籃子土豆回家,刮淨了皮,待鄰居中午或是晚上回家,再給人家送回去。姥姥的勤勞和善使得姥姥在我家鄰裡間口碑頗好,直到很多年後,提起姥姥,鄰居們還是一個勁兒地誇讚。

姥姥家的黑狗,活了10餘歲,它是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暑假前夕因為老邁得失去了進食能力而漸漸老去的,我為此難過了好久。

我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大表哥成了家,並於次年有了孩子。大表哥的兒子長得很結實,也很好動,抱在懷裡總是向上一竄一竄地亂跳,讓抱他的人很是吃力。有了曾孫,姥姥自然樂得合不攏嘴,常常喜歡得親自抱在懷裡,去偎孩子的嫩臉。有一次,孩子的一下猛竄終於將年屆八十的姥姥的腰給扭了。從此,姥姥再也沒有站起來。

姥姥躺倒的時候,姨姨為了解決兩地分居與表哥表姐的考學(東北的分數線低一些),已經舉家遷到東北。姥姥躺倒的第二年夏天,看著有些不好的光景,舅舅寫信給姨姨,姨姨趕了回來。也許是親情的力量,見到姨姨,姥姥的精神竟然好了許多。姨姨在老家住了些時日,看姥姥暫時無礙,而表哥表姐快要開學,她還要回去照顧姨父跟表哥表姐的飲食起居,便返回了吉林。

又過了一年,夏天七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我放暑假了。想到第二天又可以跟父母一起去看多日未見的姥姥,心情有些激動。晚上,與弟弟在鄰居家看了《射鵰英雄傳》,回到家裡,已經是夜裡11點多鐘,卻不見母親。問父親,父親說:「你媽有事去鄰居家了,一會兒就回來,你們倆先睡吧。」年幼的我沒有多想,與弟弟躺下睡了。

第二天,一早醒來,父親表情凝重地告訴我:「你姥姥昨天老了,昨晚你們去鄰居家看電視的時候來人報的喪,你媽當時跟著報喪的人趕去了。怕你們睡不著,昨晚沒告訴你們。」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我記不清那天上午是如何趕到姥姥家的,只記得一路上哭著告訴自己這不是真的,見到姥姥的時候,她還會同我說話,對我笑。

趕到姥姥家,循著屋裡的哭聲跑進去,我看到的是蒙在布裡躺著的姥姥,眼前的現實告訴我姥姥真的走了,我禁不住失聲痛哭。

辦完姥姥的喪事,因為舅媽跟表哥們的挽留,我又在姥姥家住了幾日。那幾天,有四哥的小夥伴們去找我們打撲克牌。本來,對於撲克,當年的我很是喜歡。但那幾天,我卻對打牌沒了興致。而且,四哥的那些小夥伴們打牌中單純快樂的笑聲也讓我感到很不舒服,我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那個暑假,我沒有像以往那樣在姥姥家住到開學,過了幾日就回家了。

以後的寒暑假去姥姥家,舅媽每次還是執意挽留,我也都還會因為戀著四哥,在姥姥家住上幾天,卻再也沒有似姥姥在時那樣久住過。

姥姥臨去世的時候,已經搬進舅舅新建的八間新房,老屋已被拆去。而今,由於規劃整改,老屋舊址的那片高地也早被夷平,建起了新的房子,讓我難以找到舊跡,但那座石屋,那條黑狗,那壘著石牆的園子……卻和姥姥一起,在我的記憶中永遠清晰。

歡迎投稿,膠東散文投稿郵箱:jiaodongsanwen@sina.com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第一屆膠東散文年選優秀作品獎系列——趙剛
    第一屆膠東散文年選優秀作品獎夾河,我們的母親河文|趙剛每個人都有記憶頗深的人、事、物、景,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童年,也會越發思念。特別是髮小、同學、夥伴、鄰居,只要有機會聚在一起,我們總會談論小時候的事和夢想。但談論最多的總是夾河,那是我們祖祖輩輩的母親河。
  • 在文學創作路上發出膠東聲音!《膠東散文年選》(2020)頒獎儀式在...
    今天上午,「第三屆煙臺世達置業杯」《膠東散文年選》(2020)頒獎儀式暨「關注母親河,家在溼地邊」採風行系列活動在煙臺舉行。來自青島、威海、煙臺的省散文學會膠東地區部分會員、年選獲獎作者代表、企業家、工商聯界、媒體記者、文藝界專家學者共計4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膠東散文年選》是伴隨著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應運而生,開膠東風氣之先的散文年度選本。」
  • 「膠東散文年選·新媒體散文」劉鬱林|小橋流水人家
    他利用周莊的地理優勢,發展經濟,開展對外貿易,成為江南首富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時,沈萬三曾捐資修築了都城的三分之一,想代皇帝犒賞三軍,雖因得罪朱元璋,被充軍發配到雲南,沈萬三依然繼續他的經商之路,搞活了邊境經濟。我不禁感慨,如今周莊的富庶是不是都因沾了此人的福祚? 出了沈廳,我開始了在周莊弄巷裡的隨意漫步。
  • 膠東散文家作品(8)梁績科
    膠東散文家作品(8)梁績科散文作品食魚文|梁績科父母素好食魚。藏在老宅裡的記憶文|梁績科老宅是我出生的地方,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老宅由青石砌成,典型的膠東虎皮牆,上覆小瓦,窗門處嵌以青磚。房內梁、椽、檁、柳條笆齊全,尤其是那房梁,長短、粗細、間距統一,抬頭上望,煞是好看。
  • 文學追夢人孫煥華:饅頭店裡的散文情,年過半百依然執著文學夢
    饅頭店裡的散文情 年過半百依然執著文學夢——訪膠東散文作者孫煥華文|王向榮一件從河南發往山東煙臺海陽小紀村的快遞,裝著兩本1983年第5期的《少年文藝》,送到收件人孫煥華手中。孫煥華的散文《老槐樹與順》入選《膠東散文年選(2018年)》,並獲黃海數字出版社「最佳作品獎」。 半生積累,厚積薄發年齡寫上眉頭,老繭長滿雙手,滄桑給了他歲月的痕跡,也給了他文學創作的源泉和土壤,生活的記憶長滿了寫作的藤蔓,再次拾筆,文思泉湧。
  • 膠東散文家作品系列(9)王景賢
    膠東散文家作品系列(9)王景賢散文作品懷念上尾先生文|王景賢2017年11月30日接到瑪雅晚間打來的電話,我立即警覺了電話的含義;但因心裡卻未做好任何準備,我突然在電話這一端泣不成聲了席間先生一直談夫人野田壽子,談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1955年九州大學的一次丁玲文學座談會上,並告訴我那時夫人進入會場時只有兩個空座位,一個是上尾先生旁邊,一個是另外一個男生的旁邊。夫人猶豫了一下之後選擇坐在了上尾先生的旁邊,他們就此相識並在此後相愛了。先生風趣地說,如果當時坐在另一個男生旁邊,可能三個人的人生都會完全不同。
  • 散文/《中國鄉村》雜誌2020年第二季度有獎徵文 II 孫玉環的作品
    為了打造中國特色鄉村文化,使之早日走進千家萬戶,營建我們美好的家園,健康每一個人的身心,中鄉美面向全國各地舉辦《中國鄉村》雜誌有獎徵文活動,徵集全國各地鄉村的優秀作品。參考書名一: 中國鄉村作家系列叢書-散文卷(一)中國鄉村作家系列叢書-小說卷(一)中國鄉村作家系列叢書-詩詞卷(一)中國鄉村作家系列叢書-三農卷(一)參考書名二:
  • 油城作家趙鈞海獲得冰心散文獎 │附:獲獎作品《陪母親逛街》
    本報訊 (記者楊曉燕)5月31日,中石油作協副主席、我市文聯主席、作協主席趙鈞海在第六屆冰心散文獎頒獎大會上摘取冰心散文獎。冰心散文獎是中國散文學會根據冰心先生的遺願於2000年創立的,每兩年評選一次,是我國文學獎中最重要的獎項之一,是中國散文協會最高散文獎。全國第六屇冰心散文獎頒獎大會於5月31日在濟南舉行。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名譽會長周明、石英、王宗仁,常務副會長紅孩等出席大會,冰心先生的女兒吳青也出席了大會並為獲獎者頒獎。
  • 第一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在廈門海滄頒獎 臺灣作品獲首獎
    頒獎儀式現場(主辦方供圖)東南網11月15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15日上午,「第四十屆旺旺·時報文學獎暨第一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頒獎儀式在廈門海滄舉行。這也是臺灣時報文學獎創辦40年來,首度與大陸合作舉辦的大型文學類徵文評獎活動。中共廈門市委常委、海滄臺商投資區黨工委書記、海滄區委書記林文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和出席兩岸人文學論壇的200多位嘉賓到場祝賀。
  • 「膠東散文年選·2021」李建新|東林遊記
    路上聽德猗法師介紹,廬山東林寺,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發祥地,建成於東晉太元十一年(386年),由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開創,隋朝以後為全國佛教八大道場之一,迄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廬山千年紫煙,虎溪萬載常流。
  • 濱州作家瓔寧作品《狗命》榮獲首屆吳伯蕭散文獎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為紀念一代山東籍散文大家吳伯簫先生,推動山東散文事業發展,打造散文文化品牌,8月8日上午,由山東省作家協會支持,山東省散文學會、濟南市吳伯簫研究會、中共濟南市萊蕪區委宣傳部、萊蕪區文聯主辦的「華成杯」首屆吳伯簫散文獎全國散文新作品大賽頒獎典禮暨吳伯簫文學館開館儀式在濟南市萊蕪區舉行
  • 北京冬奧會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發布
    央視網消息:昨天(13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帕運會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正式發布,共推出了10首優秀歌曲和20首優秀歌詞。本次優秀音樂作品發布,以「用歌聲傳遞奧林匹克力量」為主題,以電視節目結合雲發布、雲頒獎、雲合唱的形式,推出10首優秀歌曲、20首優秀歌詞。節目時長1小時,採用360度全景拍攝,通過發布、專家點評及演唱獲獎音樂作品,充分體現出歌聲傳遞「夢想的力量」「拼搏的力量」和「團結的力量」。
  • 【鑫怡杯徵文】劉愛華/第一屆「鑫怡杯」大賽揭曉
    出版個人作品集《飄飛的藍裙子》,有作品獲第22屆中國地市報刊新聞獎評選二等獎;《樂山日報》徵文二等獎;連續六屆獲「峨眉山文藝獎」;樂山市首屆郭沫若杯讀書活動徵文比賽三等獎;第二屆四川散文獎;中國散文學會頒發的冰心散文獎獲獎作家東坡故裡在場寫作競賽三等獎。
  • 【首屆行參菩提散文獎參賽作品】日照西峰紫煙長/楊新榕
    但西峰寺在1997年定中軸線重建殿堂時,出土了許多古磚瓦,基石等寺院遺物,經過考古學家嚴謹科考後鑑定確是唐宋文物。 現系中國文化義工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林業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務中心執行理事長、《行參菩提》籤約作家、中國著名行走散文聯盟成員、豐澤區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散文、小說故事作品散見於《世界日報》、《散文選刊》、《青海湖》、《廈門文藝》等各級報刊,並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區各級文學徵文獎。
  • 時報文學獎暨金沙書院散文獎在廈門頒獎
    時報文學獎暨金沙書院散文獎在廈門頒獎 2020年11月16日 08:49:00來源:新華網   據介紹,這是臺灣時報文學獎創辦40年來,首度與大陸合作舉辦大型文學類徵文評獎活動。本次大賽以「兩岸視域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旨在鼓勵書寫生活,提振漢語文化,發掘優秀散文創作,促進兩岸藝文交流,並以此為紐帶,密切兩岸情緣,深化兩岸認同,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經過兩岸共同發動徵集,大賽共收到來自海內外的徵文作品1002篇。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第一屆優秀音樂作品發布
    7月13日20時,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正式發布後,獲得各方熱烈響應,截至7月15日晚8時,北京冬奧組委官方微博#冬奧優秀音樂作品#話題閱讀量超過1.1億人次,參與討論16.4萬。
  • 喜訊|我市作家大海原發《香山文學》作品獲草明工業文學獎
    我市作家大海原發《香山文學》作品獲草明工業文學獎           6月3日,第一屆「容桂總商會杯」草明工業文學獎頒獎儀式在順德舉辦。該獎自啟動以來,收到全國各省市來稿523件。經過評委會初評、複評及終評,最終29件作品獲獎。我市作協理事大海原發2017年第3期《香山文學》、書寫一個退役軍人在深圳特區遭遇愛情失敗後拼搏振作的2萬字短篇小說《親愛的大鵬》獲得優秀獎。  據悉,該獎面向全國徵集作品,面向廣大產業工人作家敞開大門,以工業題材的小說、散文、報告文學、詩歌作品為主,要求關注現實、體察人生,富有時代特色與生活氣息。
  • 時報文學獎暨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在廈門頒獎
    時報文學獎暨第一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頒獎儀式在廈門海滄舉行。這是臺灣時報文學獎創辦40年來,首度與大陸合作舉辦的大型文學類徵文評獎活動。  本次大賽以「兩岸視域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旨在鼓勵書寫生活,提振漢語文化,發掘優秀散文創作,促進兩岸藝文交流;並以此為紐帶,密切兩岸情緣,深化兩岸認同,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 第一屆優秀音樂作品發布
    日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正式發布。本次歌曲發布的主題為「用歌聲傳遞奧林匹克力量」,以電視節目結合雲發布、雲頒獎、雲合唱的形式,推出10首優秀歌曲,20首優秀歌詞,同時啟動了第二屆冬奧音樂作品的徵集。2019年8月8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面向全球啟動了第一屆冬奧音樂作品徵集活動。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 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今晚雲發布
    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正式發布2020年7月13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表示,此次發布活動,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開展冬奧文化活動的有益探索和全新突破,希望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能給大家帶來溫暖、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也為全力推進冬奧會籌辦加油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