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氣候變化綠皮書在京發布

2020-12-23 中國天氣網

■ 新冠肺炎疫情未改變全球變暖趨勢

■ 提升氣候行動力要正確認識氣候風險,統籌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與減排承諾

■ 全球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加速,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並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11月27日,第12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行動力》(簡稱《綠皮書》)在京發布。《綠皮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未改變全球變暖趨勢,目前地球正面臨「氣候緊急狀態」,提升氣候行動力要正確認識氣候風險,統籌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與減排承諾,儘早明確實現以淨零碳排放為導向的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路徑,提高適應「灰犀牛」氣候事件風險的社會經濟韌性。

《綠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融合的視角,見證記錄國際氣候變化進程,緊扣中國綠色低碳發展成效,分析氣候變化領域前沿問題。

《綠皮書》指出,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是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第二暖年份,全球平均海平面再創歷史新高,南極和北極海冰範圍保持較低水平。全球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加速,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並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對全球自然生態系統、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並在全球持續蔓延,對投資、就業、經濟乃至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產生了全方位影響,未改變全球變暖趨勢。根據《綠皮書》,落實《巴黎協定》面臨新形勢和新挑戰,全球需要面向淨零碳排放目標加速轉型,中國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代表《綠皮書》主編之一、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到會祝賀。宇如聰表示,全球氣候系統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氣候變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加速,氣候風險持續上升,並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造成深遠影響。

《綠皮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氣象局聯合推出的年度權威性出版物,長期以來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為學者、決策者以及社會公眾架起了良好溝通橋梁。中國氣象局作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性科技部門,將持續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做好科技基礎工作,繼續支持《綠皮書》編寫和相關領域科學研究,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在同日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氣象局、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有關專家圍繞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分享觀點。

相關焦點

  • 揭示氣候變化的健康影響:「柳葉刀倒計時報告」日前在京發布
    新華網北京12月7日電(記者倪元錦)記者從主辦方獲悉,由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主辦、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協辦的柳葉刀倒計時2020年度報告發布會日前在京舉行,「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同時揭牌成立。
  • 《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發布
    2020年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國內外相關學者共同編撰而成。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發布 氣候系統多項指標呈加速變化趨勢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 通訊員王朋嶺報導8月24日,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從大氣圈、水圈、冰凍圈、陸地生物圈和氣候變化驅動因子等方面提供中國和全球氣候變化狀態的最新監測信息。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發布:全球變暖趨勢在持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向社會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以下稱藍皮書),其中提到,我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氣候極端性增強,降水變化區域差異明顯、暴雨日數增多;我國生態氣候總體趨好,區域生態環境不穩定性加大
  • 揭秘企業家健康現狀,愛康發布2020年版《中國企業家健康綠皮書》
    關注企業家身心健康 呼籲做好積極的健康管理 《2020年中國企業家健康綠皮書》來啦! 張黎剛表示,這是愛康集團第十次發布中國企業家健康綠皮書。所採用的統計數據來源於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中國企業家體檢資料庫,共收集約2.30萬人次的有效數據。
  • 《2020排放差距報告》發布 疫情後綠色復甦有助於減緩氣候變化進程
    中國網12月11日訊近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了《2020排放差距報告》。該報告指出,疫情後的綠色復甦有望推動全球在預測的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基礎上減排25%,使世界更接近《巴黎協定》設定的2℃溫控目標。
  • 達州市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座談會召開
    為分析查找達州市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幫扶指導達州市相關部門和重點企業抓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12月8日下午,達州市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座談會召開,市政府副秘書長陳曉軍主持會議,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處長茆爽出席並講話。
  • 氣候變化與COVID-19:交織的危機
    大量證據表明,健康與氣候變化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因而二者關係緊密的觀點也被廣泛接受。在過去5年裡,《柳葉刀倒計時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報告》(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以下簡稱「柳葉刀倒計時」)監測並報告了40多項全球指標,衡量了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 《旅遊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發布暨研討會...
    《旅遊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指出——新時代、新軌道、新特徵: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十大特點2019年1月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旅遊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首部《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發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能改善中國...
    最新發布的《2020年度柳葉刀倒計時全球報告》(以下簡稱全球報告)和首部《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以下簡稱中國報告),分別聚焦氣候變化對全球和中國人群健康的影響。根據報告,自1990年以來,中國與高溫熱浪相關的死亡人數已上升了4倍。
  • 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2012年,中共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更加明確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路徑。2013年,中國發布第一部專門針對適應全球氣候變化的戰略規劃《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提高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綜合能力。以強化職能實現統籌。
  • 《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全方位聚焦氣候變化影響
    3月10日,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以下簡稱《聲明》)。這份由世界氣象組織和廣泛的合作夥伴共同編寫的報告,包括了來自各國氣象和水文部門、科學機構和聯合國機構等的素材,為決策者提供了有關氣候行動需要的權威信息。
  • 四川:世界地球日,四川發布2019年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當天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2019年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據記者了解,2019年,四川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落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初步核算,全省碳強度較2005年下降約70%,為國家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作出重要貢獻。
  • 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在行動
    央視網消息: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5年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有目共睹。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了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中國提出的新舉措包括,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中國人口與勞動綠皮書》發布
    今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2020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該綠皮書1999年首次出版,今年為第21輯,主題是「十四五」時期人力資本提升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蔡翼飛介紹,從取得成效來看,我國在推動人力資本積累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一是教育型人力資本持續提高,我國6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2001年的7.62年增長到2015年的9.13年,2018年進一步提升到9.26年。
  • ECMWF發布2019年歐洲氣候狀況報告
    2020年4月22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WCMF)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3S)發布題為《2019年歐洲氣候狀況》
  • 專訪:唯有抓緊行動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訪2019年氣候行動峰會...
    新華社聯合國8月29日電專訪:唯有抓緊行動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訪2019年氣候行動峰會聯合國秘書長特使德阿爾瓦新華社記者王建剛「面對來勢洶洶的氣候變化,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它的極大危害性和嚴重性,但真正能夠減緩甚至阻止氣候變化步伐的只有切實行動。」
  •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
    在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增多、氣候治理進入關鍵階段之際,中國倡議為全球氣候治理明確了方向、增強了信心、注入了動力。  氣候變化關乎人民福祉和人類未來,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的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明確了方向。
  • 施懿宸:綠色保險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來源:新浪財經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施懿宸、唐天浩、楊晨輝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於2020年發布的《2015年至2019年世界氣候報告》,全球平均氣溫自工業化改革後持續上升,破歷史紀錄新高[1]。一、氣候變化相關風險根據2017年6月TCFD發布的《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建議報告》,氣候相關風險被劃分為兩大類:(1)物理風險,即與氣候變化的實體影響相關的風險,和(2)轉型風險,即與低碳經濟轉型相關的風險[4]。
  • 2020 WCEL氣候正義模擬法庭探討保護森林,緩解氣候變化
    S.Richardson法學院合作,主辦了虛擬的2020年WCEL氣候正義模擬法庭。202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氣候正義模擬法庭是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行的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保護大會(WCC 2016)上發起的一系列六個模擬法庭中的最新一個。與傳統的模擬法庭競賽不同,這些活動允許學生與專家和導師合作,實現高質量的法律分析,並進行模擬口頭辯論。這些紀念和口頭辯論有助於提高全球對緊迫的環境法治問題的法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