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被斷供後,美光損失20億美元,高通損失80億美元

2020-12-26 騰訊網

根據公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晶片進口總額達到3120億美元,歷史最高,2019年晶片進口出現小幅下降,但仍保持了3040億美元。今年1-8月,我國集成電路累計進口1.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3%。這些數字是什麼概念呢?統計顯示國產晶片的自給率不足三成,每年要花2萬億左右人民幣來進口晶片,而2019年中國貿易順差也只有2.92萬億。

大量進口晶片實際上就是給外國企業送錢,養活了大量國外企業,所以此次美國給華為斷供,也把很多科技企業也害苦了。首先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透露,去年華為仍向美國公司採購了187億美元。顯然在斷供華為後,美國的晶片企業也不是太好過,高通直接丟掉了中國80億美元的似乎長,而身為數據存儲器行業龍頭的美光科技,直接損失超過了20億美元。

其次2019年華為從日企採購的零部件等金額約為1.1萬億日元,約71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5%。日企零件出口受華為斷供影響的規模達1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0.065元人民幣)。比如索尼每年向華為供應數千億日元的圖像傳感器,目前無法供貨,還有日本晶片巨頭瑞薩半導體也慘了。

另外受影響巨大的還有韓國企業,華為每年向韓國企業採購582億元晶片,主要是三星電子、SK海力士。但這兩家企業居然主動宣布向華為斷供,而且韓國還稱此事對韓國晶片企業影響有限,那麼當中國晶片企業崛起之後,沒看是否還是「對韓影響有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損失20億美元!供應商無奈斷供,華為猝不及防,連鎖反應竟如此快
    而對於美光來說,華為是大客戶,以2019年的供貨量規模來推測,斷供後接近20億美元的損失,同時中國臺灣的部分供應商也會受到影響。 大家以為,之前只是針對華為手機的晶片進行限制,如今禁令的影響已經涉及到各方面。除了存儲、快閃記憶體外,還有鏡頭模塊供應商也會斷供。內存這一塊雖然並非標準化,但許多廠商的設備和技術都來自美國。而美光本身就是美國企業,其實與高通一樣。聯發科、臺積電等非美國企業則是採用了美國技術,所以才無法繞開對華為的禁令。
  • 繼美光、高通之後,ASML市值蒸發500億
    今年5月份,美國仗著領先的地位單方面修改了晶片進出口的相關規則,旨在讓我們國內的華為公司陷入無芯可用的境地。雖然在規則生效之後,華為確實面臨著晶片短缺的問題,但是美國的行為同樣會給其他晶片公司帶來損失,包括一些美企巨頭!華為是國內最強大的科技企業,它對於晶片技術的研究已經持續了數十年,並且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 11000億!華為最強幫手出現,高通等美企損失慘重
    11000億!華為最強幫手出現,高通等美企損失慘重本文由「科技熱點觀察」原創,獨家發布於「百度平臺」,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華為最強幫手出現被打壓之前,華為每年從美國供應鏈採購的總金額高達110億美元,當這個龐大的供應鏈突然對你說不的時候,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將是致命的衝擊,但華為卻抗了下來,重新梳理供應鏈,真正開始去美化的道路,所以我們看到了,華為不僅一夜之間將備胎全部轉正,而且將供應鏈從美國市場轉向了全球市場。
  • 損失或達176億!高通擔心被蘋果「拋棄」,積極爭取華為523億訂單?
    例如,蘋果今年最新發布的iPhone12系列,便使用了高通的蜂窩網絡數據機晶片。據悉,在高通之前,蘋果還使用過英特爾同類型的晶片,但2019年,蘋果便以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的高價收購了英特爾的數據機業務,交易達成後,蘋果直接獲得了超1.7萬項相關技術的專利,接收了英特爾與此業務相關的約2200名員工。
  • 何止1700億美元?拒絕華為後,美國這次或將損失巨大
    近年來,華為經常成為了我們話題中的主角,這家中國企業向我們演繹了一個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一個企業可以如此的多元化,一個企業可以在多元化的領域中綻放不一樣的煙火,這才是華為的強大之處。5G時代已經來臨了,華為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領路人,這對於我國科技來說前進了一大步。
  • 美國損失11273億後恢復對華為晶片供應,然而高通很難再恢復如初
    據財聯社十一月十三號報導,華爾街投行分析師表示,美國科技巨頭高通已獲得向華為出口4G晶片的許可證。據了解,中國市場是高通的主要營銷陣地,根據高通二零一八財年數據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高達151.49億美元,佔其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七。那麼此次美國發放許可證,高通真的要迎來春天了嗎?
  • 晶片斷供反轉!高通被超越,華為卻領先,荷蘭工程師道明了緣由
    高通本來跟華為合作良好,卻因為其晶片禁令不得不斷供,直接導致一年少收入8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高通空出的市場也將會被其他廠商搶佔,因為市場不會等人,所以苦果很快就顯現了。2020年第三季度,聯發科成功逆襲,首次超越高通,成為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晶片廠商。要知道,高通一直長期霸佔全球智慧型手機晶片銷量榜首,無論在全球還是國內,高通都是晶片界的老大。
  • 斷供反轉!高通被超、華為領先,外媒很意外:荷蘭工程師道明緣由
    但美國似乎並不滿足,採取了一系列的晶片斷供、實體清單等政策,把我國對他們的晶片依賴,作為制裁打壓華為等中企的措施。這直接把我們打醒,讓中國企業下決心擺脫這個困境。怪不得任正非曾說過,一定程度上我們得感謝川普!輝煌不再,高通再度被超在制裁打壓華為的過程中,高通的感受最為貼切。曾有分析人士評論,高通有今天的結果,是被自己人給耍了!
  • 損失1700億美元後,282名美企CEO聯名「上書」!晶片好消息來了?
    由於華為在5G領域開發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美國擔心會危及美國企業地位,所以對華為一直都採取打壓態度,並且還通過斷供晶片方式來壓制華為發展。美國企業遭受1700億損失眾所周知,隨著中國近幾年來快速發展,中國也成為全球晶片最大需求得。2019年中國晶片市場需求價值已經達到了1.5萬億人民幣,佔據全球50%的晶片市場份額,然而川普一直不斷加大對中國晶片制裁,在川普的幹預之下,部分美國企業也沒有辦法對華出售晶片,導致企業遭受嚴重損失。
  • 川普的行為,或將使蘋果高通損失700億美元
    華為516時間爆發後,為不受國外科技壟斷的影響,華為積極研發自用的HMS服務,這才免受谷歌的壟斷。然而,川普卻並沒有就此罷休,如今想要在全球範圍內壓制華為。就算是一顆螺絲釘都不允許出售給華為。這樣的科技霸權才讓徐直軍出此言論。
  • 華為轉機出現了,將重新啟動生產線,高通驍龍成唯一選擇
    很多線下賣場倒閉,第二家受到華為等國產技術企業的壓迫,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無人能獨善其身。特別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出口國美國,實施了新的規定。為了補貼半導體企業的損失,不得不支付500億美元。例如,由於失去高通、華為等國產製造商的部分訂單,預計今年將至少攻守80億美元的市場,美光的收益也將至少下降20億美元。
  • 美國終於「鬆口」,高通保住華為523億訂單!蘋果又來「潑冷水」
    市場分析還指出,蘋果此舉是為了取代目前高通的產品,受此消息的影響,高通股價12月10日盤後一度大跌6.3%。65億高價收購英特爾業務,蘋果為「甩了」高通鋪墊?據悉,在高通之前,蘋果還使用過英特爾同類型的晶片,但2019年,蘋果便以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的高價收購了英特爾的數據機業務,交易達成後,蘋果直接獲得了超1.7萬項相關技術的專利,接收了英特爾與此業務相關的約2200名員工。可以說,這項交易直接幫助蘋果建立了一個工程師團隊,為如今的「自研」打下基礎。
  • 損失超3000億!美企叫苦不迭,華為卻悄悄養起了小狼崽
    晶片禁令已經正式實施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了,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華為的日子總算是一步一步熬出頭來了。此次的晶片禁令帶給我們的絕對不僅僅只有損失,還有一定的思考。美企業叫苦不迭據說在晶片禁令實施後多久,美國就嘗到了苦果。據說當時美國的科技股市值一夜之間就蒸發千億,除此之外,包括高通、AMD、英偉達等等企業在內的美國本土企業也是受到了不少的損失。
  • 華為助攻聯發科,2257億營收創新高,高通卻深受影響
    9000晶片就採用臺積電5nm工藝,在協調蘋果、高通等廠商的產能情況下,才為華為趕工了1000萬顆麒麟9000。華為助攻聯發科創下營收新高 除了自己的海思晶片外,華為還選擇了第三方廠商供貨,不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高通,而是國芯巨頭聯發科,所以我們看到了,今年華為發布的新機之中,至少有十款採用了聯發科的處理器,為何華為不選擇高通呢?筆者認為這是對新規的一種變相反擊,因此近日,2257億!華為助攻國芯巨頭創下新高。
  • 拱手讓人20億,華為也沒轍,高通:早就提醒了,偏不聽
    其中,華為的晶片訂單大概就有20億,也算是大頭了。說實話,聯發科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還真是離不開華為的大單,還有美國自己的成全。要是沒有給華為施壓,聯發科的訂單肯定都是臺積電的。
  • 損失萬億後,美國開始找臺階下?華為不為所動,順勢打出2張王牌
    造成的損失華為晶片市場的背後,是涉及千億,萬億的供應鏈。隨便一個晶片代工訂單都是幾十上百億的金額,還有手機零部件產品等等。華為手機有非常大的市場需求,因此對很多供應商來說,華為都是最大的客戶。在此之外,高通就表示如果失去華為訂單,每年將損失80億美元,美光也會造成每年10%的營收損失。造成損失是雙向的,華為一些消費者級業務產品可能會面臨缺貨,靠庫存晶片或許還能維持明年及將來的手機發布。
  • 2257億!華為助攻國芯巨頭再創新高,高通卻深受其害
    華為助攻國芯巨頭再創新高 除了自己的海思晶片外,華為還選擇了第三方廠商供貨,不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高通,而是國芯巨頭聯發科,所以我們看到了,今年華為發布的新機之中,至少有十款採用了聯發科的處理器,為何華為不選擇高通呢?筆者認為這是對美國新規的一種變相反擊,因此近日,2257億!華為助攻國芯巨頭再創新高。
  • 晶片禁令下高通已損失80億,但第三季利潤翻了近5倍,誰給的?
    不是說好的要損失80億元的市場麼,怎麼營收還翻了這麼多倍,難道禁令對於高通其實沒有實施影響嗎?晶片禁令下高通已損失80億,但第三季利潤翻了近5倍,誰給的?先別急,我們先把高通到底會不會受到美國政府禁令影響這件事放到一邊,我們現在看看為什麼高通在第三季度賺了這麼多的錢。
  • NBA上賽季收入83億美元下降10% 在中國市場損失2億美元
    ESPN報導,根據財務數據,由於新冠病毒疫情,NBA在2019-20賽季的收入相比之前一個賽季減少了10%,降至83億美元。其中,NBA在中國市場損失2億美元,在奧蘭多的複賽則為聯盟挽回了15億美元的損失。
  • 果然又被餘承東說中了,美打開潘多拉魔盒後,誰也跑不了
    首當其衝的就是高通,其在2019年就被限制,儘管高通多次申請許可,甚至還發出警告,但至今都沒有拿到許可,這導致高通損失80億美元的市場。 臺積電是晶片代工巨頭,拿下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晶片訂單,被限制出貨後,其每年損失超過300億元的營收,甚至更多。 不僅如此,臺積電還先後失去高通、英偉達等部分企業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