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晶片進口總額達到3120億美元,歷史最高,2019年晶片進口出現小幅下降,但仍保持了3040億美元。今年1-8月,我國集成電路累計進口1.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3%。這些數字是什麼概念呢?統計顯示國產晶片的自給率不足三成,每年要花2萬億左右人民幣來進口晶片,而2019年中國貿易順差也只有2.92萬億。
大量進口晶片實際上就是給外國企業送錢,養活了大量國外企業,所以此次美國給華為斷供,也把很多科技企業也害苦了。首先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透露,去年華為仍向美國公司採購了187億美元。顯然在斷供華為後,美國的晶片企業也不是太好過,高通直接丟掉了中國80億美元的似乎長,而身為數據存儲器行業龍頭的美光科技,直接損失超過了20億美元。
其次2019年華為從日企採購的零部件等金額約為1.1萬億日元,約71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5%。日企零件出口受華為斷供影響的規模達1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0.065元人民幣)。比如索尼每年向華為供應數千億日元的圖像傳感器,目前無法供貨,還有日本晶片巨頭瑞薩半導體也慘了。
另外受影響巨大的還有韓國企業,華為每年向韓國企業採購582億元晶片,主要是三星電子、SK海力士。但這兩家企業居然主動宣布向華為斷供,而且韓國還稱此事對韓國晶片企業影響有限,那麼當中國晶片企業崛起之後,沒看是否還是「對韓影響有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