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或達176億!高通擔心被蘋果「拋棄」,積極爭取華為523億訂單?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蘋果要徹底「甩開」高通了?據12月11日市場消息,當地時間12月10日,蘋果硬體技術部門高級副總裁Johny Srouji透露,蘋果今年已開始研發自己的蜂窩數據機,用於未來的設備。

據悉,這是蘋果啟動的首個內部基帶晶片研發,有可能會加快該公司下一次關鍵轉型的到來。市場分析還指出,蘋果此舉是為了取代目前高通的產品,受此消息的影響,高通股價12月10日盤後一度大跌6.3%。

65億高價收購英特爾業務,蘋果為「甩了」高通鋪墊?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蜂窩數據機,它是智慧型手機中最重要的元器件之一,使得設備可以通過蜂窩網絡實現電話與網際網路的連接。例如,蘋果今年最新發布的iPhone12系列,便使用了高通的蜂窩網絡數據機晶片。

據悉,在高通之前,蘋果還使用過英特爾同類型的晶片,但2019年,蘋果便以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的高價收購了英特爾的數據機業務,交易達成後,蘋果直接獲得了超1.7萬項相關技術的專利,接收了英特爾與此業務相關的約2200名員工。可以說,這項交易直接幫助蘋果建立了一個工程師團隊,為如今的「自研」打下基礎。

除此之外,蘋果近年來還通過高薪等方式從高通大量「挖角」,並在聖地牙哥、加州庫比蒂諾總部和歐洲都設立辦公室,只為加快公司數據機業務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蘋果已開始了內部蜂窩數據機的研發,但其卻並未透露何時面世。且根據蘋果和高通2019年籤署的一項為期6年的授權協議,即便蘋果不再使用後者的晶片,其依舊需要向高通支付許可費。因此,蘋果目前的「自研」計劃,很大可能是為了更長遠的戰略——最大程度使用自主研發的零部件考慮。

與蘋果「分手」將損失176億!高通積極爭取華為523億訂單

在6年授權協議的約束下,蘋果不得不與高通「牽扯」,但從長遠來看,蘋果「甩開」高通的概率不小,若兩家公司「分手」,對高通有何影響?外媒的統計數據顯示,高通的總營收中,來自蘋果的訂單大約佔11%,約為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6億元)。換句話說,失去蘋果訂單後,高通最高或將損失176億。

雖然高通真正「賺大錢」的是專利授權,但失去蘋果這個大客戶對它來說,也算得上「傷筋動骨」。或是因為與蘋果的合作岌岌可危,高通對另一個大客戶——華為一直抱著「不放棄」態度,在美國相關措施出臺後,高通還積極遊說美國政府,要求撤銷對華為出口零部件的限制,避免失去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3億元)的市場訂單。

在高通的積極爭取下,11月,美國終於「鬆口」,表示其可為華為出口4G晶片。雖然在5G業務上依舊未「放行」,但這一定程度上也助高通保住了華為這個大客戶的部分訂單,減少了損失。

需要知道的是,除了華為的訂單,高通困擾的事情還有其專利授權模式被質疑。據悉,2019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便曾起訴高通,指責其濫用壟斷地位,提高專利授權費限制市場競爭。而在FTC提交給法院的要求中,關鍵的一項是高通需把自己的標準必要專利授權給競爭對手——英特爾。

市場分析指出,若按照FTC的要求,高通便失去了市場競爭的最大籌碼,屆時,其處境便會更加艱難。

文 | 李銀蘇 題 | 黃紫鎵 圖 | 饒建寧 盧文祥 審 | 劉蘇林

相關焦點

  • 美國終於「鬆口」,高通保住華為523億訂單!蘋果又來「潑冷水」
    據悉,這是蘋果啟動的首個內部基帶晶片研發,有可能會加快該公司下一次關鍵轉型的到來。市場分析還指出,蘋果此舉是為了取代目前高通的產品,受此消息的影響,高通股價12月10日盤後一度大跌6.3%。65億高價收購英特爾業務,蘋果為「甩了」高通鋪墊?
  • 蘋果為日後自研打基礎,要與高通「解綁」?高通保住523億訂單
    有專業人士表示,蘋果此舉是為了取代目前高通的產品,受此影響,高通股價一度下跌了6.3%。蘋果以65億高價收購英特爾業務蜂窩數據機是智慧型手機中最重要的元件之一,使得設備可以通過蜂窩網絡視線電話與網際網路的連接。蘋果今年新發布的iPhone12系列使用的仍是高通的蜂窩網絡數據機晶片。
  • 11000億!華為最強幫手出現,高通等美企損失慘重
    11000億!華為最強幫手出現,高通等美企損失慘重本文由「科技熱點觀察」原創,獨家發布於「百度平臺」,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如果不是美國的打壓,華為手機去年就可能超越三星,位居全球第一,但如今這個目標將無限期延遲了,我們都知道,美國作為全球科技霸主,在很多領域都擁有最高話語權,比如晶片領域,美國企業高通、鎂光、英特爾、IBM、蘋果等,都掌握大量的核心技術,華為雖然也不差,但雙拳難敵四手,很多環節還需要供應鏈的支持。
  • 川普的行為,或將使蘋果高通損失700億美元
    華為516時間爆發後,為不受國外科技壟斷的影響,華為積極研發自用的HMS服務,這才免受谷歌的壟斷。然而,川普卻並沒有就此罷休,如今想要在全球範圍內壓制華為。就算是一顆螺絲釘都不允許出售給華為。這樣的科技霸權才讓徐直軍出此言論。
  • 華為被斷供後,美光損失20億美元,高通損失80億美元
    根據公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晶片進口總額達到3120億美元,歷史最高,2019年晶片進口出現小幅下降,但仍保持了3040億美元。今年1-8月,我國集成電路累計進口1.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3%。這些數字是什麼概念呢?
  • 華為助攻聯發科,2257億營收創新高,高通卻深受影響
    不過在新規實施之前,華為就開始了行動,5月份的時候,華為就向臺積電緊急追加了50億元的訂單,臺積電也在9月15日之前順利交貨,比如華為最新的旗艦mate40系列,其搭載的麒麟
  • 華為Mate40旗艦穩了!臺積電火力全開保產能,高通接力5nm訂單
    今年上半年美國針對華為晶片的政策打壓進一步加強,導致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也被迫無奈停止接受華為新訂單。不過,從之前消息透露,華為搶在美國之前率先向臺積電增加了價值7億美元訂單量,這讓後者有些始料不及。
  • 2257億!華為助攻國芯巨頭再創新高,高通卻深受其害
    不過在新規實施之前,華為就開始了行動,5月份的時候,華為就向臺積電緊急追加了50億元的訂單,臺積電也在9月15日之前順利交貨,比如華為最新的旗艦mate40系列,其搭載的麒麟
  • 蘋果臺積電帶來壞消息,高通沒跑,華為或將成「救世主」
    要說此次晶片禁令之中誰的損失最大,那自然是華為,畢竟美國是此次針對的就是華為,但就目前情況來看,華為的發展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已經度過了那段最艱難最難熬的時期。這就意味著高通將會失去華為巨大的訂單,同時OPPO,vivo,小米等等國內廠商也在信任高通,選擇了高通的老對手聯發科。高通方面也曾經不止一次反應,限制自由出貨,會使得高通失去巨大的晶片訂單,並且讓出80億美元的市場。
  • 拱手讓人20億,華為也沒轍,高通:早就提醒了,偏不聽
    其中,華為的晶片訂單大概就有20億,也算是大頭了。說實話,聯發科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還真是離不開華為的大單,還有美國自己的成全。要是沒有給華為施壓,聯發科的訂單肯定都是臺積電的。
  • 一次性打款120億!華為、高通恩怨一筆勾銷,釋放出重要的信號
    在與高通滿世界打了50多場官司後,2019年4月,蘋果與高通終於和解,為此蘋果向高通繳納了47億美元的和解金,並在未來5年內採購高通的5G通訊基帶。而繼蘋果之後,2020年,華為與高通之間的恩怨也一筆勾銷。
  • 1.2億顆晶片訂單背後:華為摔跤,聯發科吃飽!
    7月最後一天,聯發科公布其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其當季營收超預期達676億新臺幣,環比增長11.1%,同比增長9.8%。其中,6月份聯發科營收為252.79億臺幣,創造四年以來最高紀錄。還有這被媒體捕風捉影曝出的1.2億顆晶片訂單,也正印證這一點。
  • 華為正式轉入中芯國際計劃擱淺,臺積電喜提華為7億美元訂單
    如今美國再對華為採取限制升級,相關媒體報導稱,因為美方將華為的臨時許可再延長90天,以及條例生效後上遊供應商仍有120天緩衝期,華為已緊急對臺積電追加高達7億美元的大單,產品包含5納米和7納米製程。所以華為迅速加大採購力度,臺積電獲得華為新的訂單,將加速麒麟1100的生產,從之前臺積電的客戶名單看,2020年,也就是今年,臺積電只為兩家公司量產5nm晶片,分別是蘋果和華為海思,前者是A14和A14X處理器,華為海思的則是麒麟1000及網絡處理器。
  • 美國損失11273億後恢復對華為晶片供應,然而高通很難再恢復如初
    據財聯社十一月十三號報導,華爾街投行分析師表示,美國科技巨頭高通已獲得向華為出口4G晶片的許可證。據了解,中國市場是高通的主要營銷陣地,根據高通二零一八財年數據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高達151.49億美元,佔其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七。那麼此次美國發放許可證,高通真的要迎來春天了嗎?
  • 華為轉機出現了,將重新啟動生產線,高通驍龍成唯一選擇
    很多線下賣場倒閉,第二家受到華為等國產技術企業的壓迫,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無人能獨善其身。特別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出口國美國,實施了新的規定。為了補貼半導體企業的損失,不得不支付500億美元。例如,由於失去高通、華為等國產製造商的部分訂單,預計今年將至少攻守80億美元的市場,美光的收益也將至少下降20億美元。
  • 蘋果、谷歌相繼出手,高通一夜蒸發849億,真正的危機還在後面
    但由於高通在通信領域實力過於強大,構築了巨大的專利牆,兩家企業雖然在拒絕高通後,都找到了高通的替代者,但因為實力存在差距,最終魅族和蘋果還是重新回到高通陣營。不過,重新與高通合作,並不代表向高通服軟認輸。近日,蘋果、谷歌等巨頭就相繼對高通出手。
  • 細數華為利益關係,華為背水一戰勝負機率有多大?
    作為華為晶片最重要的代工廠供應商臺積電,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之下,權衡利益得失之後決定在美國建廠。因為臺積電背後是美國資本,所以受制於美國出臺的制裁政策,但是臺積電並不是完全背棄華為,在頂著巨大的壓力下接受了華為開出的50億人民幣大訂單,並且積極與其他大客戶協調產能,優先華為交付出貨。
  • 蘋果高通都急了,網友:這就是打壓華為的後果
    蘋果高通都急了,網友:這就是打壓華為的後果本文由「科技熱點觀察」原創,獨家發布於「百度平臺」,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因此5G能夠為華為帶來非常豐厚的專利費用,而且極端情況下還可以通過限制授權來保證自己的發展,比如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威瑞森,在中斷了與華為5G合作之後,依然沒有停止使用華為的5G專利,因此華為直接就向威瑞森索要10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這就是華為對美國的一次反擊。二、反擊效果出現!
  • 僅3天損失70000億!華為什麼都沒做,美這下就徹底沒轍了?
    眾所周知,美國為了阻止華為在全球性的發展,可以說是做出了很多的阻礙舉措,然而美國沒有想到的是,這不僅沒有阻礙華為的發展,反而還把自己推進了深坑裡面。其中受損傷最明顯的應該就是高通公司了,當初在全球通訊市場的地位絕對是不可撼動的,而且各大手機廠商但凡採用了高通的晶片,就要向其繳納一定的高通稅。
  • 華為向聯發科下巨額訂單,超1.2億顆晶片,聯發科真能補位嗎?
    來源:江瀚視野北京時間8月4日上午消息,據媒體報導,華為不單與高通籤訂採購意向書,也和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且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如果以華為近兩內預估單年手機出貨量約1.8億臺來計算,聯發科所分得到的市佔率超過三分之二,遠勝過高通。7月30日,高通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財季(6月28日前三個月)財報。在財報中,高通透露一項重要合作信息。據披露。2020年7月,高通與華為達成和解協議,解決了此前雙方與許可協議有關的糾紛。為此,華為將在第四財季支付18億美元的和解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