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臺積電帶來壞消息,高通沒跑,華為或將成「救世主」

2020-12-26 超級科技課堂

要說此次晶片禁令之中誰的損失最大,那自然是華為,畢竟美國是此次針對的就是華為,但就目前情況來看,華為的發展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已經度過了那段最艱難最難熬的時期。

高通四面楚歌

但看看美國企業高通就不一樣了。除了華為之外,高通恐怕是在此次事件之中受到牽連最多的一家晶片巨頭了,從2019年開始高通就壞消息不斷。美國方面不斷修改規則之後,高通失去了自有出貨的權利。這就意味著高通將會失去華為巨大的訂單,同時OPPO,vivo,小米等等國內廠商也在信任高通,選擇了高通的老對手聯發科。

高通方面也曾經不止一次反應,限制自由出貨,會使得高通失去巨大的晶片訂單,並且讓出80億美元的市場。儘管高通發出了這嚴重的警告,但高通還是沒能逃脫被制裁的命運,而如今,臺積電和蘋果紛紛傳來了壞消息,高通這次更是甕中之鱉,跑不了了。

臺積電蘋果接連傳來消息

臺積電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商,為了吸引客戶,曾經在八寸晶圓代工方面給予了客戶3%的優惠,但是現在由於晶片禁令的影響,八寸晶圓非常緊缺,所以臺積電就取消了這一優惠。八寸晶圓主要用於7納米,10納米,14納米及28納米製程晶片,而高通則是臺積電7納米晶片的第二大客戶。

再加上在晶片禁令修改規則之後,美國高通已經將全部的28納米製程交給了臺積電來代理,這就意味著臺積電如果真的取消了3%的優惠,那麼高通在臺積電所生產的晶片都要面臨著成本上升的趨勢。

2019年蘋果在與高通和解之後,蘋果採購了高通的5G通訊基帶,採購期為四年,但因為高通5G通信晶片的價格非常高,並且高通是按照手機售價百分比來收取專利費用的。這一點讓蘋果方面非常不滿意。

於是在這樣的大環境影響之下,蘋果正式宣布將會自主研發5g通訊基帶。而這個消息使得高通的市值在一夜之間蒸發了850億元。其實本身蘋果就自研了很多款晶片。就是為了能夠降低成本,所以蘋果會放棄高通的晶片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更何況蘋果目前已經收購了英特爾的基帶部門,也就是說,在美國修改規則之後,高通方面不僅面臨著損失,還面臨著三星,vivo,OPPO,小米等等國內廠商的放棄,而如今臺積電方面要漲價,八寸晶圓蘋果自主研發5G通訊將會放棄高通的基帶,高通所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可以說是處於一種四面楚歌的狀態。

華為或將為高通救世主

那麼為什麼說華為會成為高通的救世主呢?首先來講,華為現在所面臨的晶片問題依舊是非常急需解決的,如果高通能夠拿到全類產品的自由出貨許可,那麼僅僅依靠華為這一個客戶,高通就能夠緩過來很多。

再加上國華為在國內還有平板電腦市場,腕上智能穿戴設備銷量也是非常高的。除此之外,華為方面也曾經曾經表示不願意使用高通的晶片,只要高通能夠恢復供貨,那麼華為還是很願意和高通進行合作的。

除了手機業務之外,華為也已經進軍汽車以及pc等等新領域內,而這些領域都離不開晶片,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高通真的能夠在與華為進行合作,那麼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夠將所失去的營收,重新在華為身上找補回來,而華為方面也能夠順利解決晶片的問題。二者可以說是雙贏的。

所以才會說華為會成或許會成為高通的救世主,當然前提是高通能夠拿到許可證,不然一切都是空想,華為的晶片問題得不到解決,而高通方面也會失去更多。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傳來新消息,美國首當其衝,蘋果也沒跑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全球主要晶片企業,幾乎都是臺積電的客戶,多數還是美國企業。例如,蘋果是臺積電第一大客戶,貢獻超過23%的營收,而華為是臺積電第二大客戶,貢獻營收14%,隨後還有英偉達、AMD、高通、英特爾等企業。
  • 高通公開宣布,臺積電始料未及,華為竟成「手下敗將」?
    高通公開宣布,和華為「和解」就在7月30日,高通正式宣布了一則消息。消息內容顯示,現目前高通跟華為此前的一個專利糾紛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後續華為會給高通補繳1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26億元)的專利費。
  • 臺積電官宣新消息,美國顧小失大,蘋果成最後背鍋俠
    所以全球主要的晶片企業幾乎都成為了臺積電的客戶,並且這些企業之中大部分都是美國企業。就比如說其第一大客戶就是美國的蘋果,蘋果每年都為其貢獻超過23%的營收。除此之外,包括因為達AMD,高通,英特爾等等企業都是臺積電的主要客戶。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的華為,並且華為是僅次於蘋果的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
  • 臺積電帶來好消息,有望解決華為晶片難題?
    臺積電帶來好消息,有望解決華為晶片難題?大家都知道,在手機市場上海思的晶片很值得一說,因為除了蘋果之外,就是華為在這一塊比較獨立,且性能的實力也不錯。不過今年這個獨立的局面被打破了,在美方修改了協議之後,華為被迫和臺積電這一方斷開了晶片代工的合作關係。自此,迎來了晶片上的代工難題。
  • 蘋果晶片大躍進,關鍵晶片全自研,急了英特爾、高通,樂了臺積電
    尤其這一兩年,因為中興、華為等事件的刺激,全球的廠商們,都越來越重視晶片的研發,想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蘋果為例,以前還只是自研手機晶片,也就是大名鼎鼎的A系列晶片,但今年蘋果晶片大躍進了,先是推出了M1這顆晶片,要在自己的Mac電腦中用自己的晶片。
  • 三星、蘋果傳來新消息,全球晶片行業將「變天」,餘承東說的沒錯
    但出人意料的是,最近三星傳來了一個消息,讓高通和我們國內的手機廠商都深感意外。據媒體報導稱,三星不再搶佔高通驍龍晶片的首發權,並且表示將向國內出售自家的晶片產品。
  • 海思晶片離不開臺積電?華為自研將被終結,一切沒那麼簡單!
    在華為被加入「實體清單」一周年之際,美方為了限制華為的發展,對華為進行了全方面的制裁,特別是在半導體方面,華為的全球供應鏈也將因此受到劇烈的衝擊,這對於華為來說是壞消息,同時是挑戰也是機遇。
  • 限制華為的連鎖反應,臺積電開始行動,高通也沒想到會是這種結局
    9月14日之後,臺積電將不能夠再向華為供貨。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此次雙方不能繼續合作,對於臺積電以及華為來講都是不小的損失。2020年5月中旬,美國商務部修改了針對華為的限制規則,禁止世界上所有使用美國半導體技術設備的企業,在沒有得到自己認可的情況下向華為出售晶片。
  • 一則消息傳來,韓國人高興壞了,美科技界:不該限制華為
    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又忍不住想來說一說,這篇大致的內容就是:「一則消息傳來,韓國人高興壞了,美科技界:不該限制華為」,關於這個我不得不提出一些疑問。 文章當中提到了世界半導體市場蕭條,而韓國營收卻增長了5%,作者將這件事情通過華為聯繫了起來進行了解釋,有點胡說。
  • 一則消息傳來,臺積電火力全開,華為真正的挑戰在後面?
    海思麒麟遇打擊,高通迎來好消息海思麒麟受到阻礙對於華為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因為華為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之所以能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迅速在手機市場佔據優勢,成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廠商,主要還是歸功於海思的功勞。
  • 蘋果新品接力放量、高通回歸 臺積電5納米明後年火力全開
    市場預期,年底前蘋果還將發表iPhone以及採Apple Silicon處理器的Mac系列,5納米產能一路滿載至年底,佔臺積電製程營收比重1成目標將達陣。接近500天的華為禁令風暴,1年多來不時傳出華為訂單、出貨增減反覆,牽動營運表現與5納米產能缺口難填的消息。
  • 最新消息:對比高通和華為晶片,iPhone 12又跑贏了!
    大家好,這裡是小埋鴨~10月3日最新消息,一款型號為 iPad13,2 的全新 iPad 設備現身 GeekBench 跑分平臺。根據官方數據顯示,這款產品的Geekbench 5單核跑分為1583分,多核跑分高達4198分。
  • 華為Mate40旗艦穩了!臺積電火力全開保產能,高通接力5nm訂單
    今年上半年美國針對華為晶片的政策打壓進一步加強,導致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也被迫無奈停止接受華為新訂單。不過,從之前消息透露,華為搶在美國之前率先向臺積電增加了價值7億美元訂單量,這讓後者有些始料不及。
  • 臺積電又被美國約談建廠,日本韓國迅速作出反應,華為卻非常淡定
    最近臺積電很火,據路透社消息,川普政府正與他們就在美國建立晶片工廠進行談判。此前,華爾街日報在報導中稱,臺積電還一直在與最大客戶之一的蘋果公司就在美國建立晶片工廠進行談判。消息一出,反應最快的竟然是日本和韓國,我國的華為卻非常淡定!
  • 臺積電正式宣布新消息,華為有些無可奈何,蘋果或將撿個「便宜」
    這兩款手機採用的都是臺積電5nm工藝技術,而蘋果的A14也依舊是手機晶片領域上的強者,至少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無人能及。而臺積電的5nm晶片才剛剛推出不長時間,臺積電又傳來了一個消息。近日臺積電宣布消息,2023年臺積電將會推出3nm工藝的增強版,將其命名為3nm Plus晶片,而這款晶片的首發客戶正是蘋果。不過根據臺積電官方的說法,2023年的3nmPlus晶片與3nm晶片相比變化並不是很大,只是在電晶體數量上明顯提升,也就是說功耗和頻率有可能有明顯的提升。
  • 晶片全面升級,高通865的毛病悉數解決,華為、蘋果已經穩了
    此外,進入到了5G時代,不少晶片廠商大發力,像華為麒麟在990、985、820等幾款晶片上全面和高通競爭安卓市場,聯發科天璣1000+以53W跑分佔據中端機市場榜首,當然還有三星Exynos990,只是表現稍欠火候。到了下半年的手機晶片市場,將會是另一波全面升級的時刻。
  • 蘋果終於亮出底牌,iPhone12有了臺積電的支持,華為P40不可企及
    很多人都在關注近期蘋果的新手機消息,因為蘋果每一次發布新手機,都將帶來最新的創新,變化。不管是提高處理器,還是在外觀上增加了全新的設計,都能夠讓用戶心甘情願的花錢。但是同樣的,在價格上也是越來越貴,上萬元的蘋果手機都十分常見。
  • 晶片謠言不攻自破,臺積電穩了,但國際巨頭苦不堪言
    縱觀蘋果、高通、華為以及聯發科等企業,任何一家公司雖然都是晶片設計方面的強者,但在晶片製造環節上卻並不熟悉,如果不是靠著臺積電,恐怕我們也都用不上性能更好的晶片,這些企業自然也沒有辦法實現大量出貨。臺積電公布營收之後,蘋果就要砍單?
  • 華為轉機出現了,將重新啟動生產線,高通驍龍成唯一選擇
    很多線下賣場倒閉,第二家受到華為等國產技術企業的壓迫,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無人能獨善其身。特別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出口國美國,實施了新的規定。為了補貼半導體企業的損失,不得不支付500億美元。例如,由於失去高通、華為等國產製造商的部分訂單,預計今年將至少攻守80億美元的市場,美光的收益也將至少下降20億美元。
  • 小米11入坑,華為和蘋果半斤八兩,三星成「背鍋俠」
    去年10月,蘋果方面抓住時機,率先首發了搭載5納米A14處理器的iPhone 12,華為緊隨其後,發布了搭載麒麟9000的華為 mate 40系列。之後緊接著就是12月份,小米11發布,全球首發高通驍龍888,有意思的是,就在小米11發布之後第二天,VIVO發布了搭載三星 Exynos 1080的X60 ,這樣一來,行業之中,除了聯發科還沒有發布之外,其他的廠商基本上都算是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