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老師,有了平板家教機,我家娃也可以上網課了」,家住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歧石村委會的謝小芸爸爸,拿到老師送來的平板家教機後高興的連聲道謝!幾天來,因為小孩網上學習的事讓謝小芸爸爸很是著急,家裡網絡不通,沒有手機、電視等學習設備,小孩無法參加線上學習,現在老師送來了平板家教機,終於可以把心放下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乳源瑤族自治縣各中小學延遲開學。3月2日起,全省中小學校正式開展線上教育,學生不返校。該縣在開展線上教育之前,對全縣無網絡無終端的學生進行了全面排查,像謝小芸同學一樣地處邊遠山區貧困家庭的孩子,無網絡無終端的共有96名同學,有終端無網絡的共有190名同學,如何讓這些孩子也能正常的參加線上學習成了學校和各部門最牽掛的事。
終端網絡配到位,確保線上教育一個都不少
為解決學生線上學習特別是偏遠山區、農村貧困家庭孩子們的網絡、設備等難題,乳源縣委、縣政府發動愛心企業步步高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捐贈了100臺平板家教機。3月4日,家教機捐贈到位後,該縣教育局連夜組織人員將家教機貼好標籤,下載好學習資料,第二天一早將家教機發放到學生手中,並指導學生使用家教機進行學習。
眾人拾柴火焰高,為解決孩子們線上學習設備及網絡問題,各學校的老師們積極行動,乳源八一小學的老師自願將閒置的智慧型手機捐贈出來送給需要的同學,還購買好流量卡送給學生;遊溪鎮柳坑中心小學的鄧霞老師將自己的一臺手機和一臺平板電腦分別借給了班上的兩名學生,並連續幾天到這兩位同學家裡教學;該縣教育局局長趙丹丹和副局長劉文英個人出資為該縣古母水2名貧困學生免費安裝了網絡;乳源電信為多名學生免費安裝了網絡,同學們可以通過網絡電視、手機、電腦等終端獲取中央教育頻道、「粵課堂」課程線上教育平臺等的課程學習資源。
跟蹤指導做到位,確保線上教育一個都不掉隊
線上學習開始後,如何確保學生不因線上學習而掉隊,乳源瑤族自治縣各中小學教師在做好自身防護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組成了一支支送教的隊伍,每2天對學生進行1次隨訪。老師們進村入戶,登門送教,在社區、在鄉村……經常可以遇見「送教人」。 那熟悉的「老師好!」常在農家屋內響起,家裡成了臨時「課堂」,家長成了「旁聽生」。大橋鎮中心小學安排全體教師採取分片、分村、分組包幹的形式到學生家裡隨訪;桂頭中學的教師志願者由學校校長和中層幹部帶隊走家串戶給學生送教;大橋中學除送教外,還組織全校老師分年級分科目印製導學案及相關學習資料,於每周一早上10點前由包片老師將包裝好寫有接收學生姓名的學習資料送到各村委分發給學生,學校不斷給同學們線上學習「加油添料」,老師也會定期到學生家裡了解線上學習情況,特別關注學習資料的使用情況。桂頭中心小學尤其關注留守兒童、精準扶貧困難家庭學生和學困生,實現精準送教,確保一個都不掉隊。乳源第一小學、金禧小學以同班科任教師為單位組成送教小組對學生線上學習進行跟蹤指導。
為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聯繫,各學校還積極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家長微信交流群等途徑,及時把學習安排與要求通報給家長,引導家長指導小孩進行線上學習。如洛陽小學,積極與當地政府聯繫,分批對家長進行線上教育操作培訓,家校形成合力,提高線上教育水平。
教育資源保障到位,確保線上教育不打折
開展好線上教育關鍵在教師。為順利開展線上教育,該縣安排教研員下沉到各中小學校與各學校骨幹教師一起對各校教師進行線上教育教師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線上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力求每一位教師都能學會通過微信、QQ、騰訊課堂、每日交作業等平臺開展線上教育。截至目前,共開展了22場現場和網絡方式的線上教育教師技能培訓,1702名教師參加了培訓,有力地推動全縣線上教育工作的開展。為加強優質資源共享,該縣開通了和美瑤城「空中課堂」,整合縣域名師團隊資源,錄製優質課程在「和美乳源」APP平臺上推出,作為國家教育部和省教廳託底線上課程教學資源的有益補充,供各校及各年級學生下載使用、學習,截至目前,已推送了94節面向小學、初中全學科的優質課視頻。
為多種形式推進線上教育,該縣對有條件的學校和教師,鼓勵採用直播的方式開展線上教學,為做好教師線上教學監督,組織人員進行網絡巡堂;對邊遠山區學校的老師,則對學生作業進一步進行跟蹤、輔導和批閱。為確保線上教學質量,該縣各學校還加強教師線上教研、強化教師集體備課、強化質量監控與評價、強化學習情況報告制度、強化學生學習評價機制等,多舉措線上線下齊發力,確保線上教育一個學生都不落下、一個學生都不掉隊。
【全媒體記者】潘俊宇
【通訊員】官建鈺 歐輝
【作者】 潘俊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