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人一策」做好保障,線上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2020-12-15 廣州日報

線上教育開始了,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困難家庭學生怎麼辦?記者從廣州市教育局了解到,截至3月7日16:00,全市163萬多名學生中6743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100%解決問題。一千多名名校名師錄製「電視課堂」託底線上教育,一個不漏確保學生線上學習條件,全市到處都有教育人忙碌的身影。師者仁心,全市教育工作者上下齊心協力,共克時艱,做最有溫度的線上教育,讓每一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靜待春暖花開,學子歸來。

「一人一策」做好線上教育條件保障

3月2日起全市中小學生開展線上教育,學生不返校。廣州市教育局以教育公平為己任,迅速組織落實廣東省線上教育「不漏一人」的要求。3月4日起,全市啟動「一日一報」制度,全覆蓋、無遺漏、精準掌握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學生線上教育條件保障情況、學生家庭分布及家庭學齡兒童數等情況。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善工作機制,建立臺帳,按照「一人一策」做好線上教育條件保障解決方案。組織對(含在廣州市的省屬學校)進行全面摸查核實。專門開通熱線電話和郵箱,接受有困難的學生或家長諮詢。

市教育局加強工作統籌,市屬學校由市教育局負責,各區屬學校主要由區負責。市屬學校於3月4日已實現線上學習條件100%覆蓋。區屬學校由各區教育局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支持,主動協調扶貧、民政等相關部門,發動教育基金會等社會力量,為線上學習網絡設備缺乏、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配送終端設備,與當地運營商協商解決困難學生線上教育流量減免問題,為學生線上教育提供支持保障,並充分利用學校現有信息化設備(如電腦、平臺)資源,由學校組織力量派送給設備缺乏的學生。

為確保開展線上教育過程中,學生有困難能及時反映並得到有效解決,廣州市教育局專門開通並公布諮詢熱線和郵箱,對學生加強線上學習指導和心理輔導等關心關愛工作。要求學生返校後建立學習幫扶制度,進行個別化輔導,做好線上教育和返校學習的銜接,小學階段「零起點」教學,確保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一個都不能少!」各區這樣做

在推進落實的過程中,各區多措並舉,努力協調各方資源,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越秀區由班主任牽頭成立特別幫扶小組,學習內容和任務布置通過電話、簡訊通知,學習資料通過快遞方式點對點落實;班主任、科任教師定期通過電話、簡訊跟蹤、回訪,跟進督促作業完成情況;回校後開展專門幫扶輔導、網絡課程回放、學習資源重點輔導,年級專門留出時間,指派相關老師對這些同學進行特別輔導。

海珠區區政協發動熱心人士捐贈30萬元,贈送線上學習終端和網卡,並為有眼睛或身體原因無法上網課的學生開通綠色通道,由班主任和教師每日電話指導。

荔灣區對338名線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建立一對一機制,對於尚在外地不具備學習條件的學生,派專人運送網絡學習設備到學生家中,進行網絡調試,並制定個性化網絡學習方案,確保線上教育順利開展。

荔灣區沙面小學送設備和技術到湛江學生家 天河區通過四個動員(家庭動員、學校動員、社會動員、政府動員),壓實四個責任(家庭責任、學校責任、社會責任、政府責任),重點對22個經濟困難家庭和市外96名學生,一生一案進行保障。區教育局督導組全程介入,進行電話回訪,確保保障工作落實到位。

白雲區教育局成立一把手負責的在線教育條件保障專項工作組,成立一對一幫扶小組,組織先鋒隊將學校電腦室的電腦送至學生家中,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無網絡問題,籌措經費購買流量卡送給學生使用,解決有電腦無網絡的問題。

江高、石井、太和、新市專班跟進在線教育條件保障 江高、石井、太和、新市專班跟進在線教育條件保障 購置150張流量卡供學生使用 黃埔區對滯留湖北網絡不通的學生,由所在學校負責通過電話、簡訊等方式布置閱讀、複習鞏固等任務,關心關注鼓勵。對15戶(18名學生)線上學習確有困難的家庭,區民辦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捐贈14臺電視機,中國移動廣州分公司相應配備網絡服務,通過送一年電視寬帶,送兩個月每月20G流量等,合力保障到位。

黃埔區華師外校將電視機送到學生家中 黃埔區華師外校將電視機送到學生家中 花都區政府大力支持,區教育局主動作為、壓實責任。做好家校溝通,引導有能力的家長主動購置相關設備;協調屬地村委會提供網絡學習環境;學校出資購買流量和設備贈送給學生使用;組織教師和愛心企業捐款捐物;民辦學校出資為個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設備與網絡;學校老師到貧困家庭進行家訪落實,鎮街指導中心領導分小組到屬地民辦學校指導,並對開學後教學銜接制定預案,讓家長學生放心。

花都區獅嶺鎮新揚小學到學生家指導學生線上學習 花都區獅嶺鎮新揚小學到學生家指導學生線上學習 番禺區通過8個「一」,一系列愛國主義思政課、一個關心問候電話、一份雪中送碳的關懷、一份幸福暖心的打卡等方式,確保全區學生線上學習條件一個不少,對876名孩子建檔立卡,共提供25萬資金補貼。

南沙區一天之內逐一摸查所有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學生,責任到校。

從化區向困難學生提供電腦、IPAD捐贈;爭取移動和電信給予免費流量支持,併購買部分流量卡送給學生;加強家校溝通,發動家長借用親戚鄰居手機、網絡;對電視信號未覆蓋家庭,協調緊急報裝。

增城區針對無終端學生,通過採購和租用平板的方式,解決農村地區部分學生缺乏智能學習終端的問題,確保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到農村地區每一名學生。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曉星 通訊員穗教宣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曉星 通訊員穗教宣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

相關焦點

  • 一個都不能少!線上開課前夕,廣東9262名貧困學子收到了平板電腦
    廣州日報記者帶您去校園、學生家裡及網上課堂看一看!不讓一個學生掉隊!3月1日,廣東省教育廳等四部門印發做好中小學校線上教育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確保中小學校線上教育順利實施,確保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通知要求,各相關部門和相關機構、各地各學校要密切關心關注無網絡、無電視的農村地區學生和留守兒童學習情況,特別是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幫助解決無網絡、無電視學生線上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有線網絡尚未覆蓋的貧困戶,駐村扶貧幹部要協調當地黨委、政府儘快開通網絡,提供必要的線上教育設備。
  • 「一個都不能少」 明日全省274萬中小學生線上迎來開學第一課
    省教育廳提出「三個多種」的要求,指導各地搭建多種平臺,要求學校多種渠道提供學習資源,確保學生能夠多種途徑實現線上學習。提出針對「三類家庭」的解決對策,做到線上開課「一個都不能少」。二是具備條件的縣(市、區),在疫情防控期間可統籌相關教育專項轉移支付資金,聯合網絡運營商,為「三無」家庭學生提供線上學習硬體保障,鼓勵號召企業免費提供相關服務。三是「兜底做法」,教育部門要對實在無法解決線上學習條件的學生家長承諾,待正式開學以後,學校會實行個別化輔導,確保學生跟上正常教學進度。「線上學習如何管理?」
  • 合肥:「一生一案」確保線上教學「一個都不能少」
    ↑合肥市十裡廟小學三一班班主任王傳華(左)定期到李小苒家對她進行線下輔導(3月3日攝)。今年8歲的李小苒是安徽省舒城縣人,目前她隨打工的爺爺奶奶租住在合肥十裡廟小學附近,家庭經濟困難。家中只有奶奶有一部老人手機,無法進行線上學習。李小苒心裡很著急。班主任王傳華摸排得知李小苒的鄰居魯小花,在讀高中,也是在家線上學習。王傳華老師登門請魯小花幫助李小苒每天在線上學習及上傳作業,使李小苒在學習上不「掉隊」。
  • 南特師線上教學「一個不能少」
    2020-04-13 08:51圖文來源:南京日報南特師線上教學「一個不能少」  南報網訊 一個學生一個教學方案、一個學生配一個教學老師一個學習夥伴……在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有著存在聽力障礙、視力障礙、精神障礙、肢體障礙和多重障礙的420名殘疾大學生,線上教學1個月來,學院提升殘疾學生在線學習的體驗和感受,努力做到「一個不能少」,全面提高特殊高等人才的培養質量。
  • 教育部:克服線上「隔空」教學不足 確保學生「一個都不能掉隊」
    央廣網北京3月6日消息(記者王啟慧)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停課不停學」工作再次提出指導意見。《通知》強調,要克服線上「隔空」教學的不足,確保學生「一個都不能掉隊」。
  • 一個都不能少|黃山區線上教學全覆蓋
    據了解,為了保障全區1.5萬學子能夠及時、流暢、清晰地觀看「空中課堂」,黃山區電信公司專門成立了「服務保障組」,組建應急通信突擊隊。此次洪安陽家中的網絡專線,就是專門拉了一公裡的光纖線纜進入洪安陽家中,之前洪安陽都是拿著家人的手機上課,現在能夠看到電視上的課程,洪安陽顯得更加專心。
  • 黑龍江北安:線上教學,一個都不能少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特約通訊員 王富忠)「太好了,我終於有新手機了,這樣就不耽誤網上學習了。」黑龍江省北安市和平小學學生董雪茹拿著手中的新手機開心地說。
  • 一個都不能少!肥西縣桃花鎮線上教學「求質增效」
    3月2日,肥西縣桃花鎮中心校3所小學全面開展線上教學,4755名學生一個不少地準時參加線上學習。連日來,桃花鎮中心校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教育」優勢,確保「線上教學」質量不降、實效不減。桃花中心校新學期線上升旗儀式得知學校要舉行網上升旗儀式,四(4)班熊振睿同學激動地幾乎一夜未眠。「真的沒想到,學校會舉行網上升旗儀式,我們全家都非常激動,對於孩子來說,開學典禮視頻裡介紹的抗疫人物故事,無形中也是榜樣的力量,我們為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熊振睿的媽媽表示。「線上開學典禮感覺跟以前在操場上參加的很不一樣。
  • 線上教學|隔屏不隔愛 貧困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我們班級中的李同學,成長在單親家庭,條件困難,無法參加線上課堂,了解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就想著為學生做一些事。於是我和愛人商量了一下,把他的智慧型手機送給了他。」高淑雲告訴記者,不僅是她,更有家長聽到消息後主動捐贈智慧型手機,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都是擰成一股繩。
  • 名師集結·從化 | 一根網線牽,一個不能落
    從化區,一個位於廣州這座一線城市,而農村面積超八成的特殊地區,區教育局結合此特殊區情,迅速反應,發布詳細線上教學指引,協同學校、企業等力量,強調學校要「一人一策」做好託底方案,落實對農村邊遠地區學生、困難家庭學生、留守兒童、學習困難學生等特殊群體的學習指導和關愛保障,確保每位學生的線上教育需求,一個也不能落下。
  • 線上學習,一個都不能少!
    ▲鎮黨委書記黃偉偉在茶垣村督導線上學習情況小鑫3歲時母親就因病去世了,父親現年已將近70歲,生活比較一直都很困難,家裡的電視都還是那種老式的電視,又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但孩子的學習一刻都不能耽誤,郭育義當即聯繫宣風街凌雲家電
  • 中小學線上教育權威熱點問答來啦!
    各地可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靈活安排線上教育內容,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各種形式的聯繫溝通,在學生返校後要嚴格實行「零起點」教學,確保教育公平。問:如何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線上學習設備及條件保障問題?省教育廳:為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線上學習設備及條件保障問題,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和廣東省通信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線上教育有關工作的緊急通知》,明確要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確保中小學線上教育順利實施。
  • 北京門頭溝清水學校後勤老師做複課準備,一個都不能少
    連久利是門頭溝區清水學校的後勤老師,為了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按時在線複課,他提前做了很多工作。看著趙正樂能在線上課了,連久利說:「有什麼比孩子上課更重要呢!」清水學校位於門頭溝區清水鎮,是座山區學校,有小學和初中共9個年級,學生們的家分散在周邊的大山溝裡。疫情期間,學生在家進行線上學習,但不是每個山裡娃的家裡都有完善的上網設施。
  • 線上教學,不能少了軍訓這一課!
    經過幾個月的考驗,每個人都對加強鍛鍊、生活自律、增強免疫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提升身體素質,成為後疫情時代的熱門話題,對於正在長身體的青少年而言,尤為緊要。2020年寒假成為了有史以來最漫長的假期,線上教學的作用也尤為突顯,成為了「停課不停學」的有力保障。利用網際網路提供便利、實現互動、整合資源,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現實所需。
  • 教育助學 一個都不能少——年底收官看民生項目系列報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教育助學政策,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基本實現「一個都不能少」「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這些在校吃午飯的學生,都享受國家「兩免一補」的資助政策。「兩免」是對所有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一補」是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生活補助,特別是為住校學生提供生活補助。
  • 哈爾濱:初高中線上開課全覆蓋,一校一策
    龍頭新聞訊 22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教育局獲悉,按照「黑龍江省教育廳關於延遲開學期間中小學校線上開課的指導意見」要求,做好哈市中小學疫情防控和延期開學期間線上開課工作,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哈市教育局制定了相關學段延遲開學期間線上開課的實施意見,對小學低年級線上開課不作統一硬性要求
  •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肖洋桂  劉傑 葉子禎 謝玉竹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澧縣堅決落實醫療保障、居民養老保險政策,並構建覆蓋全縣的多元化社會救助體系,強化就業扶貧,「輸血」「造血」相結合,不斷築牢防止返貧防線。
  • 線上教學 一個都不能少
    近日,安徽省啟動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工作。肥西縣上派鎮大牆村的留守兒童汪雪梅和童善宇是合肥市南門小學上派分校的四年級學生,因為家裡沒有有線電視和網絡,無法在線學習。大牆村工作人員在村委會會議室為她們打造「網絡課堂」,並安排志願者為她們開展教學輔導。
  • 慈利縣江埡鎮中學:教育資助「一個都不能少」
    紅網時刻張家界站12月15日訊(通訊員 王文觀)為落實推進教育精準脫貧。12月14日,慈利縣江埡鎮中學召開2020年秋季學生資助專題工作會議,全鎮中小學、幼兒園(含民辦)的分管資助工作的總務主任參加了會議。
  • 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專家指出,這也是對過去教育信息化發展成果的檢驗,對下一階段教育信息化發展有諸多啟發。(詳見南方日報3月23日A15版《信息化教學正在經歷一場「考試」》)「這段時間一直在家參加線上學習,回到學校上課反而有些不習慣。」5月底,廣州小學生劉同學返校,回歸線下學習,適應線上教育向線下教育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