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工藝篇 檀香扇

2021-03-01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博物館

扇子,古稱篷,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據傳最早乃堯舜所制,稱之為「五明扇」。《古今注》中記載:「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土大夫,皆得用之。 魏,晉非乘輿(皇帝)不得用。」可見,最早的扇子,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等到了戰國晚期至西漢時期,以細竹篾髹漆半規形的「便面」則成為了扇子的主流。到了宋、元時代,則出現了突破性的摺扇。明成祖朱棣,因為他十分欣賞摺扇的輕巧方便,於是要求內務府大量生產,並在上面題詩賦詞。 贈送給大臣。於是一時之間,文人雅士也紛紛效仿,以題詞摺扇互贈友人,以示情誼。這一行為,使得摺扇開始大量流行,經久不衰。

檀香扇是由摺扇演化而來,扇骨由檀香木製成,因此得名檀香扇。檀香扇扇骨材料是常綠小喬木。該木料原產於印度、澳大利亞、非洲等地,我國的臺灣省和海南島也有分布,主要為玫瑰香、雅梨香、柏樹香等品種。檀香扇以其香味著稱,盛暑用之,一扇在手,香溢四座,芳香怡人。到了秋天,又可以放入衣櫃中,即可以薰香衣物,還可以防蟲防蛀。因此檀香扇深受歡迎。據考證,中國,乃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國家,而以檀香木作扇,亦是由我國首創。蘇州是檀香扇的發源地,但是檀香木並非蘇州本土產物。據悉,乃是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在他們返航的時候,由於空船的自重不夠,因此返航時船身就會不穩,容易發生危險,於是他就買了東南亞、非洲一帶的檀香木原木,用它們來壓艙。於是,這些檀香木原木,就隨著鄭和一起,回到了當初他們出發的港口——太倉的劉家港。然後,藝人們發現檀香木芳香馥鬱,於是通過他們的巧手打造,檀香扇就此誕生了。

館藏作品:邢偉中《風華絕代,人間仙境》26cm

檀香扇由摺扇演化而來,扇骨採用檀香木製成,故名檀香扇。據考證,中國乃世界最早使用扇子的國家,而以檀香木作扇子,是我國首創。檀香扇是蘇州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其製作工序繁多,包括鋸工、造型、拉花、印花、燙花、磨工、銅釘等十幾道工序。檀香木極香,故一扇在手,香溢四座,有「扇存香在」之譽,盛暑可以卻暑清心,入秋藏之筐中,有香襲衣衫、防蟲防蛀之功效,可謂「日日花香扇底生」。作品《風華絕代,人間仙境》採用天然的印度檀香木為主要材料,輔以象牙為配料精製而成。作者將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及蘇州四大園林滄浪亭、網師園、拙政園、獅子林設計在一扇兩面中,其構圖巧妙,動靜有致、工藝精湛,同時保留了全手工的造型,拉花(鏤刻)、燙花(烙畫)等傳統制扇技藝使各種景物栩栩如生。

上世紀80年代是檀香扇的全盛時期,年產量達三十萬把。檀香扇從最早的「粗拉粗燙」到改進工具,工藝越來越精細,後又融入雕刻、微刻、象牙鑲嵌、銀絲鑲嵌等多種工藝。製作過程,一般經鋸片、組裝、鎪拉 、裱面、繪畫上流蘇等十多道工序製成。檀香扇的生產和製作產地,國內主要有蘇州、杭州、廣州等。蘇州以絹畫為多,杭州和廣州以拉花著稱。

檀香扇的用料不多卻很精,實際本材利用率不到20%。扇骨選料時以香味文雅純真、色澤呈杏黃或雞蛋黃為佳,木質紋理必須淨、直,無斑和芝麻節。因為芝麻節表面看起來只是芝麻小點,但是木心處往往節痕很大,一經刻鋸, 必成次品。還有一種木紋不直, 形如水浪者,不宜制扇,此類檀香木做出扇骨容易折斷。檀香木的選料關係到檀香扇最終成品的品質,因此必須慎重。木質好的材料,不論粗細鋸切,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合格材料選出之後,先由鋸工將材料鋸成長度合適的短木料,再按照不同品種的形狀鋸出扇用板方,然後刮光、鑽眼,再進行拉花。鋸料要按照不同尺度的肩長,衡量扇骨上下的寬度。做到小骨壓接相搭的標準,以便於拉花,燙花的操作。檀香扇的拉花是手工藝人以極細的特製鋼絲鋸在扇的篾片上按預先設計好的圖案拉出孔眼的技藝。以奇、險、巧為特點,操作難度很大。燙花,又稱火繪或烙畫,是用特製的電烙筆在扇片上燙出各種畫面。燙花的筆頭呈圓錐形,是用白銀做的。燙花時技師手執導熱的電筆,首先勾勒出所描繪的物體的外形及內部結構的線條,再用電筆的側面進行皴擦、渲染,使描繪的主體逐步產生立體感。
檀香扇多以喜聞樂見的傳統吉祥圖案為主題。民間自古有許多趨吉避兇、賦予美好祝願的題材,如「八仙過海」、「麻姑獻壽」、「麒麟送子」、「福祿壽」等,題材廣泛、意趣盎然、栩栩如生。扇面用絹面,扇骨拉製圖案,式樣有全面、格景、中空和西泠等。檀香扇一般在扇尾區配以精美的絲質流蘇,或穿有珠寶之類的飾物作扇墜,更覺精美華貴。同時也是文人雅士作伴手禮的最佳之選。

扇影之間,是時光與藝術的華麗樂章,檀香扇的精美絕倫之處在於它是時間的藝術,一柄檀香扇的誕生,凝聚著工匠在漫漫時光裡的堅持與創造,足夠的積澱方能抓住檀香扇的神韻,打造出動人的手工藝品。

相關焦點

  • 百餘件珍品扇子在滬展出 制扇大師揭秘如何製作檀香扇
    徐明睿 攝中新網上海6月13日電(徐明睿 達利敏)檀香扇由摺扇發展演變而來,因扇骨、扇面皆用檀香木而得名,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風靡一時。6月13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邢偉中在上海中心向觀眾們分享並講解檀香扇的發展史及製作過程。6月13日,在上海中心舉行的扇子展吸引了不少觀眾。
  • 寶庫匯攜國家級非遺制扇大師邢偉中開啟「執扇聞香之旅」
    .」, 在上海中心的寶庫匯,一百六十餘把形態奇特、工藝考究的檀香扇、團扇珍品為品鑑的人們帶來了一場執扇·倚風·聞香的美好體驗。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盛春、陳琴分別在現場演繹了團扇和檀香扇的製作工藝。  邢偉中,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會長。江蘇蘇州人,1954年生,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 1976年開始師從著名制扇藝人周天民先生。
  • 淺談檀香扇的演變發展和製作工藝
    此木極香,故一扇在手,香溢四座,芬芳宜人,盛暑可以卻暑清心,入秋藏之筐中,有香襲衣衫、防蟲防蛀之功效。形制上小巧玲瓏,華美精緻,富有裝飾趣味,保為廣大婦女所喜愛,故現代專用於女扇。 早期的檀香扇卻是男式的,它基本上模仿竹骨紙摺扇的規格及式樣,只是以檀香木篾片局部或全部替代竹骨。
  • 香材小論 | 飛花簷卜旃檀香
    檀香最早見於三國康僧鎧譯《大無量壽經》卷上:「口氣香潔,如優缽羅華,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共香普燻無量世界。」 檀香即栴檀,是梵語旃檀的音譯。梵語「檀」的意思是「布施」,有給人帶來快樂、為人排憂、樂於奉獻之意。以檀香之香氣喻佛陀之功德,可見檀香與佛教的密切關係。正可謂「檀為佛使,佛伴檀行」。
  • 輕羅小扇撲流螢 中國文化——扇子
    扇子的種類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團扇、摺扇、絹宮扇、泥金扇、黑紙扇、檀香扇等等。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制扇技藝有江蘇蘇州檀香扇、 浙江杭州王星記扇子、重慶榮昌摺扇、四川自貢龔扇、廣東新會葵扇 、湖州羽毛扇。 日本則有檜扇、蝙蝠扇。
  • 「香料之王」、「綠色黃金」——檀香
    既然是養生珍品,那麼檀香木的功效與作用肯定是無木能比的,都說檀香木佛珠有安撫神經,輔助冥思的作用,說明檀香木的功效與作用有安心養神之用。正因為它的珍貴,檀香木在古代一般只做成佛珠、檀香扇等小型飾品,再則由於其獨特的香味,具有安輔作用,對於冥想很有幫助,因而其檀香粉也被用在大型的宗教儀式中。然而,印度和印尼已嚴格控制檀香木的出口,市場上僅存的檀香木少之可憐,而又粗又大的能做家具的檀香木更是微乎其微,因此更顯得它的彌足珍貴。
  • 冉冉檀香話滄桑
    十九世紀初,三文治王國與大清帝國最大宗貿易即是野生的檀香木。一位曾穿行於中美之間,途經三文治島的美國船長,看到中國人用一種散發香味的木頭製作高等家俱和昂貴的木雕工藝品,他腦海裡立刻浮現出被原住民砍來當柴燒的野生檀香樹。想到這,他精神一振,揚起風帆,從可愛島(Kauaiisland)裝上整整一艘船的檀香木運到廣東,換回滿滿一船西方人要用白銀和鴉片才能買到的絲綢、茶葉和瓷器。
  • 美人如扇,扇如美人,是淨是華也是風流
    扇去張揚、忘形與驕矜,修一點清雅內斂,修一點平和恬淡。美人,如扇。扇去焦灼的心氣,徒留清氣滿乾坤。在扇界有一傳說,檀香扇「扇存香在」。原是檀香扇骨,是由檀香木製成。香樹生長很慢,數十年方能成材,且天然地防腐防蟲,細膩光滑。蘇州諺語說:「六月裡扇仔檀香扇,再熱也勿會打噁心。」炎夏扇扇,風動香生,可寧人心神。秋風天,藏入衣櫃,香襲衣衫,還可防蟲咬壞。
  • 檀香與北鬥星
    按照《急備千金要方》的記載,裡面都含有檀香的成分,於是就矛盾了。並且《女青天律》裡並沒有提到禁用檀香的原因。而事實上無論是同為宋代的《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還是更早的、成書於隋朝以前的《無上秘要》,都有使用檀香供神的記載。那麼其中原因只能另行尋找。比較「公認」的一個說法是因為檀香是「外國貨」。
  • 中國風古扇,驚豔世界的美!
    以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最為出名,更是並稱中國的「四大名扇」。中國四大名扇:工藝則有螺鈿的,雕漆的,漆上灑金的,退光洋漆的。至於扇面,有白紙三礬的,有糊香塗面的,有捶金的,有灑金的,內容有山水花鳥、書法詩詞,可謂無所不包,雅俗共賞!象牙扇象牙質地細密堅韌,便於雕刻,並可染色,是制扇的名貴用料。在清代,象牙不僅常常被製成扇骨,而且被用來製成一把完整的扇子。
  • 檀香木為什麼如此之貴?
    工藝品檀香,為名貴、珍稀植物,屬於檀香科(Santalaceae)檀香屬(Santalum)。主要分布於印度、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以及太平洋的一些群島。檀香樹生長極其緩慢,通常要數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長最慢的樹種之一,成熟的檀香樹可高達十米。
  • 【非遺】湖州羽毛扇
    通常採用洪澤湖、鄱陽湖等湖泊周圍蘆葦叢中的雁、鷹、鸛、氏鳥、雕和青雞等野禽的翅尾,用笤溪水來衝刷,羽毛柔軟而富有光澤。傳統的高擋羽毛扇,扇柄用鸛羽或鵝羽羽管劈絲編織而成,用瑪瑙、檀香鏈銅絲釘鉸,十分精巧。其諸葛扇、桃形扇、圓形扇、半月形扇和絨摺扇為眾多產品中的佼佼者。在1981年全國扇子質量評比中,桃形扇和半月扇被評為第一名。
  • 道教不燒檀香.
    道教不燒檀香原因:設醮不得用檀香,見之於《女青天律》,所謂「女青天律禁燃檀」是也。明朝道經《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中記載臞仙認為檀香乃外域夷狄之香,故不可奉獻高真。《道藏》,其中關於使用檀香的記載非一:《三洞修道儀》記載用檀香做朝簡;《無上秘要·沐浴》記載以檀香沐浴;《無上秘要·燃燈》記載以檀香燃燈;《無上秘要·燒香品》記載以檀木合香;《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入靖候報應訣》記載有檀香氣乃昭示仙真下降。起碼可以明確的一點就是,道教並不是說絕對不能用檀香的。燒香作用:「香自誠心起,煙從信裡來,一誠通天界,諸真下瑤階。」通真達靈,請神召將。
  • 檀香木佛珠全解 功效與鑑別以及價格
    檀香木佛珠顧名思義,即為檀香木製作而成的佛珠。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本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檀香木又是一種對人體非常有好處的木材,主要產自於印度、澳大利亞等地。所以,人們經常用檀香木來做成佛珠佩戴在身上。
  • 檀香木——全身是寶!為什麼如此之貴?
    檀香樹生長極其緩慢,通常要數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長最慢的樹種之一,成熟的檀香樹可高達十米。同時,檀香樹也是世界上最難繁殖的植物之一,它不但非常嬌貴,而且必須寄生在鳳凰樹、紅豆樹、相思樹等植物上才能成活。因而,檀香的產量非常有限。可人們對它的需求又很大,所以從古至今,它都是難得的價格昂貴的珍材。
  • 神奇的藏藥 | 綠色金子「檀香」
    東漢時期,隨著佛教傳入,檀香開始進入中國,檀香木作為敬佛的香料,也被從西藏、雲南及傳入內陸。在佛教文化中,檀香備受推崇,用途也很廣,常稱「旃檀」(音譯),佛寺常尊稱為「檀林」,「旃檀之林」。據唐《慧琳音義》的解釋,「旃檀」有「與樂」(給人愉悅)之意:「旃檀,此雲與樂。作為一種集藥用、香料、工藝雕刻材料於一身的經濟植物,檀香的各部位的經濟價值都很高。
  • 【文殊國學苑】扇在中國
    著名文人王羲之、蘇東坡等都有過「題扇」、「畫扇」的動人故事。我國古人對扇子除了扇面、扇形非常講究外,扇柄也十分講究,僅材料就有許多種,如玉石、牙雕、木雕、竹雕、骨雕等。考古學家在江蘇省挖掘出了一座南宋時期的墓地。該墓發現了兩把團扇,均是長圓形,以細木桿為扇軸,其扇面是紙質,呈褐色。其中一把扇子的扇柄為玉石。如此完整的宋代扇子的發現,實為我國古代生活史上一件珍貴的實物材料。
  • 檀香——全世界最珍貴的林木| 「琪林科學講壇」第31期
    檀香作為全世界最珍貴的林木,在雕刻、香水、香薰和中藥方面有多種重要的功能。
  • 《最強蝸牛》檀香使用攻略 檀香如何獲取
    導 讀 最強蝸牛檀香應該怎麼獲得?有需要怎麼使用呢?
  • 拱手禮和扇
    其歷史悠久,根源可上溯至三皇五帝時期;文化底蘊豐富,古往今來以扇為題、傳情達意的詩詞書畫作品舉不勝舉;分支品種繁多,光越扇就分紙摺扇、草編團扇、絹扇、掛扇四大類;製作工藝複雜,集造型、雕刻、鑲嵌、裝裱、上漆、鏟貼、手繪、刺繡等多種工藝於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