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覺青,長年來總把民主當成免費午餐,習慣性操弄民粹,選擇與他們綁在一塊的民進黨也跟著默許民粹吞沒民主,終而導致理盲現象漸漸化為臺灣的主流文化,民主跟著變成「顏色立場決定對錯」的扭曲樣貌。
2014年3月18日,被民進黨蠱惑的黑島青陣線總召集人魏揚等臺灣覺青,衝入臺「立法院」,爆發「太陽花學運」。同年3月23日,魏揚等人夥同其他佔領「立院」覺青,號召民眾強行爬入臺「行政院」打砸搶,並在正門前廣場靜坐抗議,還有人闖進政務委員辦公室,與警爆激烈衝突,甚至將警員推拉下臺階。
事後,臺北地檢署偵辦後起訴93人。當時作為「在野黨」主席的蔡英文聲援「太陽花學運」,表示「政府應以憐憫心容忍抗爭群眾」。 果真在2016年就職第一天,蔡英文就宣布對佔領「立院」的「太陽花」成員撤告,但同時,「太陽花」成員對馬英九、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及警政署長王卓鈞、臺北市警察局中正一分局長方仰寧等提告「預謀殺人」、「殺人未遂」,至今6年,訴訟仍地在進行。
今年4月28日,臺灣高等法院二審共對16人做出有罪判決,包括改判魏揚等7人有期徒刑2至4月不等。
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在臉書表示「正義經常遲到,希望不是不到」,頗有冤屈得雪之意。
2014年「太陽花學運」,徹底改變臺灣發展方向,馬英九和國民黨從此一蹶不振,兩年後民進黨和蔡英文順利「執政」。
不過,「太陽花學運」以暴力方式攻擊警察、霸佔「立法院」只是表象,本質是顛覆國民黨兩岸和解路線。如今魏揚等人「侵入公署、破壞公物」獲判有罪,正義終於伸張。但顛覆兩岸和解,升高兩岸戰爭風險的責任,仍然無從究責。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太陽花學運」導致「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海峽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無法生效。臺灣商總理事長賴正鎰28日指出,臺灣因此失去利用大陸市場「壯大」自己的機會。賴正鎰表示,全世界都想進大陸市場做生意,臺灣卻自己放棄,以「服貿」來說,大陸對臺商先開放金融業等服務業,臺灣沒有掌握到這個機會,結果中美貿易談判後,大陸對全世界開放,對於臺灣產業來說,損害很大。臺灣終究會成為一個「孤島」,雖然一般民眾短期內沒有太大感覺,但就像是「溫水煮青蛙」,時間一長青蛙還是會死掉的。
大家都知道,「太陽花學運」的燃點,就是在民進黨的一再污衊抹黑下,臺灣覺青對ECFA的恐懼。
「ECFA是糖衣毒藥,喪權辱國的不對稱條約。」這是2010年3月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ECFA的公開抨擊;10年後的2020年,蔡英文當局轄下的陸委會主委公開呼籲中國大陸「不要停掉ECFA」,並聲明強調「ECFA是兩岸在互惠互利原則下簽署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實施以來對雙方均有利,希望持續落實。」
從「喪權辱國」到「互惠互利」,當年說ECFA是糖衣毒藥,現在民進黨舔著不放。然而早就被怕破壞的兩岸和解路線,恐怕不是民進黨舔著不放就能解決的。
所以,「太陽花學運」的二審判決真的是「遲到的正義」?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