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莫讓「夕陽紅」變「老來窮」

2021-01-17 騰訊網

導語

昨天,延退的話題又一次引發超高關注。起因是有媒體算了一筆帳,稱北京月薪5000元延遲退休5年,每月多拿900多元退休金。而事實是,美、德等延退的發達國家都擔心一生工作換來晚年窮困。

一、延退更「划算」是個數字陷阱

報導稱,「以北京市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為例,假定某25歲開始參保的男性青年,其工資保持不變,同時以2012年北京市員工月平均工資為計量標準的前提下,經過計算得出的結果是月入5000元的工薪階層,60歲退休可領取的養老金為2998元;但如果延遲到65歲退休,月養老金就會變為3946元,其中差額達到948元。由此可見,多繳的5年保費,在不足3年的時間即可完全由多得的這部分養老金抵扣,之後就全部為多得部分。」

如許多網友指出來的,這個計算忽略了許多問題:其一,如果不延退,按照報導中的數字來計算,5年來能夠得到的養老金將近18萬元,而以延退後的工資,這筆錢要從65歲一直領到80.75歲才能「賺」回來。可估計很多人沒命「賺」了,北京市男性戶籍居民的期望壽命是79.35歲,同時北京還是全國期望壽命最高的地區之一,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85歲。其二,多交的那筆錢,所謂「賺」回來,其實指的是3年多就能「賺回」從員工工資裡直接扣的那8%,但是眾所周知,我國養老金的繳費率是28%,企業要繳納20%,可這20%如果企業不用繳的話,自然,不說全部起碼有一大部分是能夠留在員工手裡的。其三,當然是著名的通脹問題,得考慮物價,考慮錢很可能越來越不經用。算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問,可是工作到65歲,這5年間是有工資拿的啊,工資可比養老金多。此話不錯,問題在於,由於健康狀況和體力所限,許多老年人找不到工作,只能自己光繳費等著領養老金;許多老年人本來退休後也是在發光發熱,在帶孩子或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補貼家用……關於這些,今日話題已經在以往的專題中做過詳盡分析。

一分析就會發現,所謂「划算」的不靠譜。不過,這個算法也道出了一個思路,在延退這件事情上,到底有沒有「划算」一說呢?怎麼才算「划算」?

二、那麼,延退這件事情上,怎樣才算有那麼點「划算」?

1、美國的經驗是延退的人能夠得到額外的養老金獎勵

選擇什麼時候領養老金福利是不同的,美國人會根據身體、財務情況謹慎考慮退休年齡

多工作一年,多繳費一年,自然等到退休的時候能夠得到更多的養老金,這不叫優惠,因為多得的那一點錢是你用被延長的辛勤工作換來的。不光根據中國的,根據美國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多工作的人也能計算出更多的月養老金。美國就把按照複雜公式計算出的一筆錢叫做「全額退休福利」(PIA)。當然,每個人退休前收入、工作年限等計算條件是不同的,福利的多少也就因人而異。當下,美國退休大潮的主力軍是1943-1954年生的人,如果在66歲退休,就每月能領足額退休金了,而如果他們往後推遲,那麼每晚一年,養老金就能在全額退休福利的基礎上增加8%,直到70歲為止(政策不鼓勵70歲以後的老人繼續勞作)。如此一算,一個今年70歲老人,今年退休的話,能夠得到的月養老金是他66歲時退休的1.32倍,而如果他是在67歲時退休,則是1.08倍。在這個情況下,人們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會判斷到底延退有沒有賺頭,自己延退多久有賺頭,從而作出選擇。

2、德國的經驗是認年齡可也認工齡、認就業能力,劃分細緻,絕不一刀切

從2012年開始,德國的養老金制度又改革,1947-1963年間出生的人,法定退休年齡被作出不同程度的推遲,而1964年及以後出生的人,退休年齡被提高到了67歲。看起來,隨著退休年齡的推遲,德國也沒有什麼像美國那樣額外的獎勵。事實是,同年開始,德國也實施一項新的養老金措施,如果一個人年滿65歲(原來的法定退休年齡),而工齡又滿了45年就可以退休。45年聽起來也挺恐怖。不過這個「工齡」裡大有文章,照顧孩子(直到孩子10歲)這樣的勞動也被承認,也算工齡。

德國養老金種類很多,不同人群可以有不同選擇,圖為使用德國養老金計算器模擬計算結果

還有相當部分的老年人想要繼續留在工作崗位或者在勞動市場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很困難。所以德國有一項制度叫作「失業者和半退休者養老金」。一個人假如到了63歲且已經交保15年,而他找不到工作處於失業又或者打零工的狀態。那麼,就可以申領養老金,不過離法定退休年齡早一個月申領,養老金也就少千分之三。換算下來,63歲退休的人,每月養老金比65歲退的人少7.2%。此外,德國的養老金,依據性別、工種(主要是是否是礦工)等情況的不同也有分別。

3、這些「划算」都是建立在「不折本」的基礎上

一招叫打折提前退。不管德國還是美國,其實都可以在法定年齡之前提前申領養老金的,除了一般是從法定退休年齡前5年可以開始申領外,德國有個條件是工齡滿了35周年(與「失業和半退休養老金」的15年工齡不同)。當然,這意味這養老金要打折扣,美國最少的,是全額退休福利的70%(1960年以後生人)。

德國養老金官網上公布的養老金繳費率情況,這幾年呈下降趨勢

另一招叫與時俱進。美國是跟著物價與時俱進。美國從1975年開始構建了「可樂計劃」,即生活費用自動調整機制(cost-of-living adjustments,COLAs),使養老金給付隨物價漲幅而同步調整。比如,美國公布的最新COLA值為1.7%,假設某退休者每月退休金為4000美元,則他在今年的月退休金就調整為4068美元(即4000×101.7%),多了68美元。

德國是繳費率跟著養老保險基金的運營情況與時俱進。養老金運營機構營收改善,德國的養老金也連續作出調整,從2011年的19.9%下調到了今年的18.9%。今日話題之前也介紹過美國的情況,美國老年與遺屬保險稅的稅率為10.6%。都比中國職工的繳費負擔輕很多。

三、可就算有「划算」的措施,人們還是擔心延退成退休致貧催化劑

美國退休越晚,得到的獎勵越多,這也讓許多美國老年人一開始雄心勃勃。可是退休福利研究機構(EBRI)2012年的一份年度報告卻讓人大跌眼鏡。該報告顯示,一半的美國老人都比他們計劃的退休時間提早退休,原因如下:健康、殘疾問題(51%);公司倒閉、裁員等變動(21%);需要照顧配偶或者其他家庭成員(19%)。而美國社會也越來越關注「退休致貧」現象,比如加州去年提出了一項名為「退休安全儲蓄計劃」的議案,就是想讓廣大養老金薄弱的私營部門退休者能夠脫貧。

落魄的德國退休老人

德國的情況也不樂觀。德國的媒體經常探討「老年貧困」問題。德國很早就開始實行早退休、少拿退休金的制度,結果是一年比一年選擇早退的比例高。在2000年是當年退休人員的14.5%,可到了2011年,這個數字是當年退休人員的48%。媒體報導,不僅是身體,許多人在長年累月的工作壓力之下,心理也不堪重負。而早退休意味著退休金的減少,這對一些本身基本養老金就少的人非常不利。什麼樣的人是基本養老金少的人呢?當然在社會金字塔底層的人們是主體。所以,去年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稱,超過1%的65歲以上老年人不得不尋求社會福利救濟,而且這一比例還有繼續升高的趨勢。針對這些貧困的老年人,儘管德國有社會救濟兜底,還是不夠,德國勞工部和反對黨都在提出「拯救方案」。

養老金對於大部分城市老人來說至關重要(圖:新京報)

發達國家如美、德尚且如此,我國的情況就更不容樂觀。以前今日話題也曾經分析過我國現在的產業結構下,體力勞動為主的就業崗位偏多,而中國人的平均健康壽命並不高等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養老金對絕大部分的工薪階層來說非常重要。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調研報告顯示,到2010年,城市老年人中,有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離退休養老金生活。(當然,城鄉二元的養老又是另一個重大議題)。如果推遲領取養老金,又有多少人一到退休年齡就致貧呢?

這樣的結果是可怕的,韓國就是個反面教材。韓國老年人的自殺率是世界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與經濟有關,作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成員,韓國是社會支出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國民養老金制度啟動晚、標準低。

結語

一些發達國家有比較完備的配套都要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退休致貧」問題,這個現象足以警惕。所以延退怎麼也不會是個老年人金算盤,不把「夕陽紅」染成「老年窮」就不錯了。

第2595期 本期責編 王楊

出品 騰訊評論

【更多新聞解讀,微信添加公眾帳號「今日話題」收聽】

相關焦點

  •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
    記者|王仲昀   「延遲退休」這個「老」問題,最近又登上了熱搜。   「延遲退休」不是小事,牽動著民生,所以當它變得越來越近,公眾心中的疑問也不會少。為什麼要延遲退休?面對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延遲退休」究竟怎樣開展和實施?延遲退休將給社會帶來哪些影響? 退休年齡界限沿用70年
  •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
    最近,「延遲退休」的話題很火。 所謂延遲退休,就是延長退休年齡。目前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有兩種,一種是每年延遲三個月,四年能延遲一歲;另一種則是每年延遲四個月,需要三年延遲一歲。
  • 一邊延遲退休,一邊是提前退休,年輕人究竟選哪個?
    不過,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一方面是延遲退休的呼聲越來越大,但另外一方面,便是很多年輕人所想的其實是提前退休。這兩者之間,似乎看上去便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之處。那麼,延遲退休,對年輕人來說真的有好處嗎?年輕人,為什麼都想著早點退休呢?如果想提前退休,我們又需要做點什麼準備才行呢?
  • 2022年延遲退休時間表是真是假?延遲退休要來了?
    延遲退休時間表2022年成定局是真的嗎?  就目前延遲退休推進工作來看,有可能會在2022年實施延遲退休時間表,但也有可能實施不了。因為在十四五規劃中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這兩個字,意味著著延遲退休將要從此前的研究層面,變成現實。具體實施時間以國家統治為準,延遲退休時間表2022年成定局多半是假消息。
  • 延遲退休新方案公布!2035年開始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一直都是大家熱議的話題,很多人都曾表示不願意延遲退休。老年人想要早點退休,安享晚年;中年人、年輕人則是想要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漸進式延遲退休是什麼?早在2016年2月,人社部就曾表示,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已經有了初步方案,但還要按照相關程序報經批准後,才能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
  • 2022年延遲退休時間表會實行嗎?延遲退休真的來了?
    關於如何科學地調整法定退休年齡的問題一直引人重視。  目前,我國的退休年齡為男60周歲,女55周歲,而放觀全球,我國可以說是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大多數的歐美國家退休年齡在65歲、67歲左右。為了緩解退休年齡較早、勞動力下降的問題困擾,延遲退休這一方案一直在討論當中。
  • 彈性退休要比延遲退休更具人性化!
    近年來,延遲退休制度一直被官方及主流媒體頻繁提及,所以,這個問題是倍受社會各界的關注。9月3日,人社部在一封回信中,對延遲退休的事項進行了回應。人社部沒有正面回答「是否確定延遲退休」及「何時推出延遲退休」。但是人社部卻指出,我國目前的老齡化問題及人均壽命現象。
  • 2022延遲退休時間表公布 延遲退休延遲到多少歲?
    近年來,延遲退休政策的推出時間,一直受到普通民眾的關心。此前,人社部曾表示,延遲退休政策正在研究和制度之中,也有專家表示可能在2020年推出,那麼2025年延遲退休方案推出的可能性大嗎?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延遲退休即延遲退休年齡,今年的9月份,人社部表示,遲退休政策在國家層面並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
  • 2020年延遲退休最新方案出臺,提前5至10年退休
    現階段,我國正在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延遲退休的實施勢在必行。延遲退休關係到每一個中國人的切身利益,在此之前也有不少專家針延遲退休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說:彈性退休、統一60歲退休等。02延遲退休對我們有何影響不論是採取漸進式退休,還是日後將出臺怎樣的新規定,我們從整個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為了避免社會未富先老的問題發生,延遲退休制度的實施其實是勢在必行。那我們所關心的就是延遲退休看將對普通人有什麼影響。
  • 延遲退休年齡最新消息:2020年男女性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
    延遲退休年齡最新消息:2020年男女性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由安徽人事考試網提供同步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更多關於延遲退休年齡,延遲退休方案,退休的內容,請關注安徽公務員考試網!  華圖公務員考試網為您發布延遲退休年齡最新消息:2020年男女性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
  • 延遲退休到底是啥?退休後,養老金又該何去何從
    延遲退休之後養老金還能領嗎?重要消息,二零二一年開始執行延遲退休,這個是網絡謠言,大家千萬不要相信。不過前不久通過的《十四五建立》,確實明確了要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但是我發現很多人都只是在蹭熱點,製造恐慌,沒有人真的把漸進式延遲給大家講清楚說明白。
  • 2020年延遲退休最新消息 延遲退休年齡2021年開始執行?
    如果從2022年起實施延遲退休,每年延遲六個月,按照現行的退休框架,2022年退休年齡將分別是50.5歲、55.5歲和60.5歲。  原本在這一年退休的人就要多幹半年。以此類推,直到達到新的退休年齡為止。所以,2020年在人社部對於延遲退休的時間規劃中也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按計劃,延遲退休的方案應該在2016-2020年之間公布。
  • 延遲退休年齡最新消息2021年將開始執行?延遲退休延遲到什麼時候?
    很少有人不用工作,而絕大多數人工作就是為了活著,很少一部分是為了夢想,但是無論什麼樣的工作都會有個盡頭,很多人都會憧憬著自己老了之後的退休生活。其實,真正算下來,人一輩子真正自由的時間可能只有退休之後的日子了。  在我們國家,規定男人60歲退休,女人55歲,這個退休年齡是很多人接受並且認可的。
  • 2022年將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 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出爐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介紹,「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已經出來了,按照相關程序報經批准後才能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今年肯定會拿出方案。」延遲退休會影響哪些人群?延遲退休方案影響較大的是70後和80後,根據人社部方案將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每年延長几個月,直到經過相當長時間達到新擬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因此,對90後來說,到退休時估計已經完全趕上了新政。
  • 男60女55歲退休過時了?新方案被提出,延遲退休還是要來?
    其實「延遲退休」在其他國家早就開始實施了,並且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比如日本就把退休年齡延遲到65周歲,英國實行的也是男65女60周歲退休,因此也可以看出來,並非只有我國在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全球都在挑戰這一難題。與眾多國家想相比,我國在「延遲退休」這方面,推動相對較晚。
  • 延遲退休,我覺得50歲就退休的女職工更該延遲
    曾經武漢科大某教授一篇關於「城鎮女職工50歲退休是一種社會資源浪費」的署名文章在網上走紅。文中認為,中國女職工50歲就退休確實太早了,而且退休早不一定有益於身體健康。該教授強調:我身邊很多人(女職工)工作年齡已經超出退休年齡了,根本不會介意延遲退休,基本上屬於活到老乾到老的,這個基本沒有問題。你可贊同此觀點?深有同感,我也認為大多數女人在50-60歲之間身體依然很好。如果女職工50歲、女老師55歲就退休的話,會造成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增加社會保險負擔。
  • 二胎生不起,延遲退休又要來了,網友大呼我太難了?
    要是國內目前最火爆的話題是啥,莫過於生育率的持續下滑和二胎政策遇冷,再加上最近官宣的延遲退休,更是讓無數的人開始對自己的未來和前途充滿了焦慮,就業壓力已經這麼大了,還要延遲退休,未來可該怎麼辦?未富先老,延遲退休為何如同重磅炸彈刺激無數人的神經而與高考加分相對應的另外一個消息就是延遲退休,這個重磅炸彈,更是涉及所有人,在官宣之後,更是激起了無數網友的熱烈議論,孩子生不起,現在好了,還要一輩子工作了,也不知道交了幾十年的養老金還有社保,最後自己能不能真正的領得到手?
  • 2020年延遲退休時間表公布成定局?延遲退休影響就業嗎?
    隨著這類人群陸續邁入60歲門檻,屆時,我國每年將有上千萬人退休,退休政策、養老金會發生哪些變化?實行延遲退休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2022年底起,60歲人群大量退休,退休高峰2023年到來  在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看來,老齡化時間表早已決定了我們必須對退休年齡進行改革  ■ 1963年是中國人口出生的高峰年
  • 2022年延遲退休方案能正式實施嗎?延遲退休影響70後嗎?
    不過,對於全體勞動者的延遲退休政策,人社部還一直在醞釀之中,至今沒有給出最終答案,但按照現有的退休制度,70後機關單位的女性已經不受延遲退休的影響了,因為在2020年她們已經年滿50歲,可以準時退休了。
  • 2020年,「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嗎?
    如果延遲退休政策發布,那麼原本可以通過退休而空缺出來的就業崗位就會泡湯,對社會的整體就業來講更是雪上加霜。而且,延遲退休年齡涉及面較廣,涉及到各個層面群眾的切身利益,屬於重大且複雜的社會政策,雖然延遲退休將來肯定要執行,但是目前其可行性和嚴謹性還面臨著很大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