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減肥16講》學習筆記
因為家裡有成員的確需要減肥,所以付費買了馮雪老師的課,然後一點點消化整理所需要的知識。所有的乾貨都集中在這裡了和你分享~~
主講人:馮雪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創始人和負責人。
前言
數據顯示減肥的成功概率是0.5%,在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的成功率85%,所以這個課程是把主要的機理梳理分享出來。
減肥的目標
減肥的目標
除了健康,更是為了美,為了魅力,為了社會競爭力。
減肥的本質是換一種人生。減肥成功的標誌,是你換上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沒有決定好換一種生活方式,那就不要啟動減肥,啟動了也成功不了。
01
第一模塊:基本原理
第一課:重點:三個目標一個都不能少
「三體目標」:體重、體脂、體型→缺一不可
體重:以BMI計算,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男性BMI指數應該在18.5-24;女性18.5-23;
體脂率:男性15-18%;女性20-25%;
體型:主要是腰臀比,男性腰圍≤85cm,腰臀比≤0.9;女性腰圍≤80cm,腰臀比≤0.8。
拓展:人體脂肪分為皮下脂肪&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堆積形成的肥胖叫「腹型肥胖」危害很大,不僅導致肝臟、腸胃功能受損還會大大增大糖尿病、冠心病、中風的概率。
第二課:守恆:科學減肥的第一性原理
減肥就是要打造能量缺口
請看我畫的手殘圖~~
把人體想像成一個大水箱,水箱上有三個進水的水龍頭;下面有五個出水的水龍頭。
箱子裡的水好比人體內儲存的能量。
進水的水龍頭:食物中的1碳水化合物、2蛋白質、3脂肪→統稱宏量營養素
出水的水龍頭:1基礎代謝、2消化吸收、3維持體溫、4睡眠、5運動消耗。
正常情況下進水和出水平衡,但如果吃得多消耗的少,剩餘的能量就會儲存在體內。
胖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剩餘的能量太多了。
減肥就需要打造一個能量缺口,水出的多了人就瘦了。
方向一:加大出水量,增加能量消耗
1. 基礎代謝消耗能量最大。他和年齡、性別、基因、身高、體溫、體重、體脂率有關,但是前五個無法調節;體重越大消耗越大,但是和減肥的目標正相反;體脂率改變影響變化不大。
所以基礎代謝幾乎無法調節。
2. 消化吸收越多消耗越大,這和減肥的目標正相反。
3. 為了維持體溫消耗的能量,也沒有可操作性。
4. 睡眠減少增加能量消耗,但是不睡覺卻增加食慾進食增加;脂肪分解需要胰島素濃度低的時候,所以進食阻止脂肪分解。
5. 運動和日常體力活動是唯一可控的。
方向二:減少入水量,減少能量攝入。
1. 碳水化合物:
*日常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也是大腦唯一的功能來源,含有纖維素利於減肥。1g=4大卡熱量;
*大部分能被人體吸收,轉化率70%;
*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能轉化成脂肪。
辦法:①少吃主食;②多吃蔬菜補充纖維素利於減肥。
2. 脂肪:
*第二大能源物質。1g=9大卡;
*轉化率高達96%,一吃進去就會被儲存起了。「快進慢出」
辦法:嚴格控制脂肪總量攝入
3. 蛋白質:
*維持細胞組織生產、修復最重要的物質;
*長肌肉需要;分解脂肪時也需要;
*每天補充1-1.5g/kg
辦法:要補充
第三課:鐵證:減肥成功只有一條正路
所有減肥方法中,全球科學家公認的首選方法是----
「生活方式幹預」。
主要三個方面:
*飲食
*運動
*心理因素
養成並不難,它就始於你的行為,21天行動養成新習慣。
晚生後學以學愈愚
一個願不斷精進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