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響歐洲局勢的北方戰爭中,俄羅斯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2020-12-11 松月文史

作為歐洲傳統意義上的強國,這俄羅斯帝國可謂是稱霸一時,他曾經為了爭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與瑞典王國進行了一場爭霸戰爭,這次戰爭由於發生在歐洲北方,因此也被稱為北方戰爭。戰爭是以俄羅斯取得勝利告終,從此之後他便稱霸波羅的海,而作為戰敗國的瑞典則就衰落下來,國力不振,甚至從歐洲強國的名單上消失。由此可以看出這場戰爭對當時歐洲格局影響之大,也可以從側面看出俄羅斯帝國的強大。

戰爭局勢

16到17世紀的瑞典綜合實力空前發達,他也因此形成了一個以芬蘭作為中心的波羅的海帝國,其中包括了三個國家。後來在三十年爆發之後,瑞典作為戰勝國也從德意志的領土上獲得了大片領地。除此之外,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瑞典還一舉徵服了丹麥和羅威,使得他的領土範圍得到了再次的擴大。

瑞典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功,皆離不開他訓練有素的軍隊實力。雖然相較於其他國家而言他的軍隊規模較小,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專業化程度卻十分高。雖然如此,由於進行戰爭的開支不能由戰敗國所提供,因此瑞典不具備進行長久戰爭的能力。好在再後來歐洲動亂發生之時,瑞典憑藉著靈活的行動最終獲得了不菲的利益,籤訂了《斯託爾博沃條約》,直接剝奪了俄國原本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當時的俄羅斯面對強大的歐洲聯盟自然不能做出反擊,直到彼得大帝繼位之後,他便積極的改革國家政治,使得俄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也為後來戰爭的爆發奠定了基礎。

訓練有素的瑞典士兵

戰爭爆發前夕,年僅十四歲的瑞典國王繼承了王位。他是一位追求安穩生活的皇帝,因此在他繼位之後,便想要使國家遠離戰爭的危害,因此不斷的減少軍隊數量和進行國家改革,以此加強君主的權力。除此之外,他還自稱為中世紀的騎士生活奢侈浪費,做事依照心情,因此使得瑞典國內內部秩序混亂。

再來說說俄羅斯帝國,自從彼得一世繼承皇位之後,他便非常重視對國家的發展。在他看來,西歐的發展早已領先於俄國,他便親自前往歐洲考察,在考察歸來之後便繼續對國家推行改革,使得俄羅斯轉變為了一個近代化的國家。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俄羅斯也先後得到了大量的領土,而收回波羅的海出海口的權利也被提上了日程。

雙方交戰

戰爭的開始還要從挪威說起,挪威國王首先率領軍隊向瑞典的同盟國丹麥發起了進攻。丹麥軍隊奮起反抗,最終摧毀了挪威多座城池,卻沒想到就在此時奧古斯特的軍隊也向瑞典發起了猛烈地攻擊,並奪得了多次勝利。瑞典國王立刻調整軍隊部署,帶領軍隊反擊,由於指揮得當因此多次成功。卻沒想到俄羅斯帝國也來橫插一腳,彼得一世竟然算有軍隊前往北方,意圖爭取波羅地海的出海口。

爭取波羅地海出海口。

得到消息之後,瑞典國王立馬在波羅的海東海岸部署軍隊,想要抵抗俄羅斯帝國的入侵。除此之外,他還派遣軍隊前往彼得大帝的必經之路進行阻擊,由於發展得太過迅速,使得俄國遭到了第一次戰敗。眾所周知,作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彼得大帝可謂是極其出色,早在他繼位之後,俄羅斯在他的改革之下軍隊實力本就大大增強,武器方面更是提前邁入了近代化階段,在他的指揮下俄羅斯軍隊多次取得勝利,使得瑞典軍隊節節敗退。

瑞典國王查理十二

戰爭的結局以瑞典的失敗告終,作為失敗的一方自然要承擔應有的代價。1721年,瑞典被迫與俄羅斯籤訂了《納斯塔德條約》條約,使得瑞典的許多領土都割讓給了俄羅斯。對於此次結果頗為不滿的瑞典加緊訓練軍隊,最終在下個世紀再次爆發了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

也正是由於北方戰爭的失敗,使得瑞典喪失了在十七世紀時得到的所有海外領土,從此之後失去了在歐洲的大國地位。而與他作為對比的俄羅斯則得到了波羅的海周圍的所有領地,一躍成為了東歐最強大的國家。北方戰爭在歐洲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使得歐洲的政治局勢再次得到了改變,瑞典開始削弱下來,而俄羅斯卻逐漸進入現代化社會,擁有著空前強大的軍事實力。

相關焦點

  • 釋放戰爭信號?委內瑞拉局勢告急之際,美軍艦隊對俄羅斯出手了
    ,這也讓人擔憂委內瑞拉是否真的會遭到美軍的攻擊,而近日美軍艦隊又對俄羅斯出手了,這下讓美委俄三國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美國海軍歐洲司令部在聲明中強調:「這次演習的目的是展示北約盟國之間的無縫合作,以在北極圈以外的惡劣環境條件下進行海上安全行動,確認航行自由並展示不間斷的戰鬥活動。」但這一說法顯然是個幌子。
  • 大北方戰爭:瑞典為何主動進攻波蘭而不打俄羅斯?
    今人回顧18世紀初的北方戰爭,總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俄羅斯的崛起和瑞典王國的隕落。進而忽略了瑞典軍隊長期被南方的波蘭和薩克森吸引。但沒有這個國際性的反瑞典同盟,俄羅斯根本沒機會乘機佔領波羅的海口岸,並以此建立影響巨大的聖彼得堡。
  • 阿富汗戰爭19年後,美國人快要走了,俄羅斯能否重返阿富汗?
    美國拿下阿富汗沒問題,不會重蹈蘇聯在阿富汗戰爭的結局。當年蘇聯在阿富汗打了10年戰爭,最後灰溜溜的撤走,美國曾笑話蘇聯人連阿富汗小小的塔利班武裝都打不過。的確美國進攻阿富汗最初非常順利,美軍勢如破竹,很快攻下喀布爾,重創塔利班武裝,一些塔利班跑到山林裡躲避,當時美軍對外稱,阿富汗戰爭取得重大勝利。
  • 日俄戰爭日本為何能取得勝利,有很多國家在幫日本,想不勝利都難
    1904年,日本和沙俄之間爆發了戰爭。這場戰爭對整個世界局勢有重大影響,這是亞洲國家第一次和歐洲國家在海上爆發戰爭。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日本竟然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這是亞洲國家第一次在海上打敗歐洲國家,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重大事件。
  • 俄羅斯以一打四,獨自對抗歐洲列強,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
    克裡米亞戰爭,十九世紀歐洲大陸戰爭,別稱克裡木戰爭,在俄羅斯又稱為東方戰爭。1853年,為了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在歐洲大陸爆發了一場戰爭,是一次國際戰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俄羅斯帝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結束,以俄羅斯的慘敗而告終。
  • 芬蘭戰爭:芬蘭如何由瑞典領土淪為俄羅斯附庸國
    俄國在芬蘭成立芬蘭大公國,芬蘭大公由俄國皇帝兼任,芬蘭由瑞典領土變為俄羅斯附庸國。那麼俄羅斯是如何擊敗瑞典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法俄和解 大陸封鎖體系 1721年俄國在大北方戰爭擊敗瑞典,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成為歐洲強國,瑞典則走向衰落,退出了歐洲強國的行列。
  • 歐洲「戰疫時刻」紀念二戰勝利日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5月8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當地時間7日向現役軍人和退伍老兵祝賀衛國戰爭勝利日,並下令武裝力量在9日當天鳴放節日禮炮。紹伊古稱:「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老兵是我們所有人真誠愛國、勇敢、堅定的榜樣,他們在這個節日裡值得特別感謝。」
  • 叫囂15天取得勝利?印度拉俄打兩線戰爭,印媒:普京卻穩站中國
    印度要在15天之內花掉500億來自俄羅斯媒體消息稱,印度準備花費500億盧布同時向國內外的軍工生產企業採購武器彈藥以應對巴基斯坦和中國。據環球網報導,該批武器裝備採購完成後,將能支持印度進行15天的邊境戰爭。
  • 聞一 :戰爭造就了彼得的俄羅斯帝國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0)
    懸掛於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中的路易·卡拉瓦克的油畫:《波爾塔瓦之戰》北方戰爭的勝利之所以是俄國命運的轉折點,因為它不僅將瑞典國王查理十二打得大敗而逃,擊潰了烏克蘭哥薩克馬澤珀的叛逆之行,而且將「波爾塔瓦」這面旗子直插俄羅斯原野之上的蔚藍蒼穹
  • 「奪島之戰」馬島戰爭中,遠徵的英國如何取得馬島戰爭勝利的?
    1982年爆發的馬島戰爭,是英國和阿根廷為了爭奪馬島主權而引發的戰爭,這場戰爭被視為冷戰過後規模最大最激烈的一場戰爭,最有意思的是,對英國來說,這場戰爭可謂是「萬裡長徵」,而阿根廷基本就是在家門口作戰,結局卻是英國獲得了勝利,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場戰爭。
  • 俄羅斯是如何吞併芬蘭的
    芬蘭大公由俄國皇帝兼任,芬蘭由瑞典領土變為俄羅斯附庸國。那麼俄羅斯是如何擊敗瑞典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法俄和解1721年俄國在大北方戰爭擊敗瑞典,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成為歐洲強國,瑞典則走向衰落,退出了歐洲強國的行列。此後俄瑞多次發生戰爭,俄國試圖使瑞典淪為俄國的附庸,但沒有成功。
  • 局勢突變?俄軍旗出現亞阿邊界飄揚,亞塞拜然控制納卡與伊朗邊境
    目前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衝突,依然在繼續,雙方都沒有停戰的意思,有關納卡停火協會議一再失敗,雙方只是進行有關停火的談判的,但是沒有影響到作戰行動,第1次停火協議失敗之後,亞塞拜然再次猛攻,尤其是在南線,經過一周多的戰鬥,進行了不小的進展,到了10月20日時,在南線獲得巨大的成果。
  • 若「北方四島」戰爭爆發,日本能打敗俄羅斯嗎?
    圖為日本自衛隊奪島演習自從菅義偉上臺之後,日本武力奪取北方四島的聲音就愈演愈烈,如今日本國內的大批F35戰機更是蠢蠢欲動,難道日本真的要打響一場戰爭嗎?若「北方四島」戰爭爆發,日本能夠打敗俄羅斯嗎?對此俄羅斯網友給出的回應是:能夠扛住24小時算我輸,看來俄羅斯對於守島一事信心滿滿,絕對不允許日本將北方四島奪走。
  • 北方四島局勢難測,美力挺日本奪回領土,俄大批飛彈火速跨海增援
    俄羅斯政府在知曉美國發言後,迅速向該島嶼進行兵力部署。而這也使得北方四島局勢難測,俄羅斯和日本與北方四島區域容易爆發軍事衝突。然而隨著美蘇冷戰爆發,美國又公開宣稱北方四島是日本所屬領土,美國這番操作頗有蓄意挑起多國戰爭,而自己只負責所受漁翁之利意味,最終也導致日俄雙方維持長達數十年爭端,即使到了現在,雙方在北方四島上也曾發生過軍事衝突。
  • 亞塞拜然舉行勝利閱兵,亞美尼亞求助俄羅斯:劃清納卡地區的邊界
    在俄羅斯的主導下,納卡問題協議成功籤署,兩國停止交戰並保持了和平狀態。在這場現代化戰爭中,亞塞拜然憑藉兵力優勢打出了非常漂亮的一仗,收復了約兩千平方公裡的土地。為此,亞塞拜然舉行大規模勝利閱兵慶祝納卡衝突的勝利,而亞美尼亞則緊急求助俄羅斯,請求普京幫忙劃清納卡地區的邊界線。
  • 北方四島局勢突變!美國力挺日本奪回領土,俄方大批飛彈跨海增援
    美國慫恿日本爭取北方四島所有權據「今日俄羅斯」網站在12月7日報導,北方四島局勢突變,美國公開表示支持日本佔領北方四島,理由就是在北方四島島上的居民都是日本人,所以島嶼的所有權理應歸於日本。不過俄羅斯對這一言論是非常反對的,俄羅斯表示會堅定自己的立場,也會對該島嶼進行增兵來強調其主權。
  • 亞美尼亞總理:結束戰爭是最佳方案,俄專家:俄羅斯人民感到自豪
    來自亞美尼亞方面報導稱,亞美尼亞總理說,他聽取了對卡拉巴赫真實情況了解的人們的評估,並深入分析了軍事局勢。他認為,結束戰爭是「最佳解決方案」。結束戰爭是「最佳解決方案」?根據目前卡拉巴赫戰爭停戰協議的案文指出,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軍隊兩國都保留在目前的邊界之內。此外,俄羅斯弗拉基米爾·普京派遣俄羅斯維和人員前往衝突地區。
  • 美國南北戰爭,北方人口是南方4倍,為什麼總是打敗仗?
    美國南北戰爭打響,實際是以林肯為代表的北方希望看到的。因為在當時看來,北方擁有壓倒性優勢。首先從正義性上看。南方同盟是要分裂國家,他們打著捍衛州權的旗號,維護奴隸制度,還要建立「大奴隸制共和國」。林肯是要維護國家統一,他說「這場戰爭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從力量上看,北方有壓倒性優勢,全國34個州中北方佔23個,自由人口2200萬;而南方只有545萬,如果算上奴隸的話,也不到900萬。北方是以工業為主,物資豐裕,軍火充足。資金方面,北方也更雄厚,南方則窘迫很多。但是戰爭打響之後,北方在很長時間內連吃敗仗。
  • 蝴蝶效應,一場克裡米亞戰爭,是如何影響萬裡之外的中國的
    這種因果關係在現實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例子,160多年前曾經爆發了一場足以改變世界形勢的戰爭,那就是克裡米亞戰爭。這場戰爭主要在歐洲進行,中國並沒有參與,那它又是怎麼影響到萬裡之遙的中國呢?
  • 你退我進和互相背叛,三十年戰爭最終成為了一場全歐洲的大混戰
    可是戰爭還在繼續,隨著瑞典新國王古斯塔夫的即位,上帝的天平開始逐漸傾斜。古斯塔夫即位成為瑞典的國王之後,他不但將路德派確立成為瑞典的國教,還帶領歐洲北部的新教信徒加入了這場浩大的戰爭中。1630年,古斯塔夫帶領瑞典和其他的北方新教徒並肩作戰,並一次又一次的擊退了爭奪土地和宗教信仰的天主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