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院士:我就是平常人做了點平常的事,不是什麼英雄

2020-12-14 西部網

張伯禮接受採訪。新華社 資料圖

4月16日下午五點,從武漢開來的高鐵徐徐駛入站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江夏方艙醫院總顧問張伯禮在大家的簇擁下走下火車。整整82天,張伯禮院士始終奮戰在江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第一線。回到天津,面對家鄉人熱情的歡迎,張伯禮院士謙遜地說,我就是平常人做了點平常的事,不是什麼英雄。

82個日夜,72歲老人身先士卒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在天津指導防疫的張伯禮院士接到國家疫情防控指導組電話,臨危受命,當晚奔赴武漢疫情防控一線。

1月27日開始,張伯禮院士深入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社區,給病人會診,調查疫情,制定中醫治療方案、研究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的處方。他提出,必須馬上對病患分類分層管理、集中隔離,建議徵用學校、酒店作為隔離觀察點,給患者普遍服用中藥,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達到早期幹預的目的。這一建議被採納。

2月12日,張伯禮院士率領209名中醫「國家隊」進駐江夏中醫方艙醫院。該「中醫國家隊」由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陝西五省市三甲醫院的專家組成。

2月14日開艙至3月10日休艙,在張伯禮院士的帶領下,江夏方艙醫院收治564個患者(輕症71%,普通型29%),治癒出院392人,其他患者在江夏方艙醫院休艙後轉診他院。患者通過服用中藥、打太極、練八段錦、做按摩、做敷貼、做針灸等全套中醫療法的救治,截止到「休艙」時,實現了「三個零」:病人零轉重、零復陽;醫護人員零感染。

2月16日,由於過度勞累,張伯禮院士膽囊炎發作,腹痛難忍,中央指導組的領導強令他住院治療。經檢查,張伯禮院士的膽囊已經化膿、膽管結石嵌頓壞疽了。19日,張伯禮院士在武漢接受了微創膽囊摘除手術。手術後第三天,他就又投入救治工作。

3月19日,張伯禮院士迎來了72歲生日。同一天,武漢新增確診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現有疑似病例第一次全部歸零。張伯禮說,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4月8日,張伯禮院士原本計劃在武漢解封之際回津,由於有些工作需要處理,就一直拖延到4月16日。在這一周多時間裡,張伯禮院士還忙於各種國際連線,為海外華人華僑解「疫」釋疑,幫助國外抗擊疫情,講解新冠肺炎防治的中醫處方,分享中醫藥抗疫經驗等。

「大疫當前,醫生就是戰士,就要往前衝」

「是武漢人民和支援武漢的全國醫務工作者們,眾志成城,共同奮鬥,才取得了目前抗疫的成果。作為醫生,大疫當前,我們就是戰士,就要往前衝,這是盡我們的本職工作。」在火車站,張伯禮院士深情地說,「讓我們感動的是,武漢老百姓非常給力,全國志願者奉獻的精神也令人感動,他們自己開車,自己加油,一直堅持了幾個月。眾多志願者為保證戰疫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武漢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例。這也反映我們中國人,在疫情面前,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取得這次勝利。」

張伯禮院士多次謙遜地說:「我們作為醫務人員就應該做這些事。我是一名中醫,此次新冠肺炎主要損害免疫功能,中醫治療正好能很好地提高免疫功能,就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作為一名醫生,我就是幹了該幹的事,說了該說的話,很普通很平常,受到大家這麼熱烈的歡迎,我覺得受之有愧。」

回首兩個多月的戰「疫」經歷,張伯禮院士感慨良多。現場一位書法家把張伯禮院士作的詩《歸辭》寫成書法:「山河春滿盡滌殤,家國歡聚已無恙。兩月敢忘江城苦,十萬白甲鏖戰茫。黃鶴一眺三鎮秀,龜蛇兩岸千裡黃。降魔迎來通衢日,班師辭去今歸鄉。」

這首詩是張伯禮院士在4月8日武漢解封時有感而發,在詩中,他祝願偉大祖國山河無恙、春滿華夏,英雄的武漢人民雲開月明、平安康寧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隔離14天,每天都有會議和視頻連線

張伯禮院士的學生、天津中醫藥大學博士楊豐文拿著張伯禮院士的行程單對科技日報記者說:「張伯禮院士隔離這14天裡依然不能休息,已經排了很多會議了,每天都有各種會議和連線。這包括前些天張伯禮院士主導的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康複方案,需要開會對方案進行解讀;和義大利、法國進行連線,分享中醫藥治療方案和療效;協商三藥三方在法國開展臨床試驗等。」此外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的張伯禮,還有中國工程院的各項工作和天津中醫藥大學開學事宜等工作需要他處理。

(原題為:《張伯禮院士:我做了該做的事》)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人民英雄張伯禮院士做客北航大講堂:「國有疫情,醫生即戰士!」
    小萱帶你去看現場——9月15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為我校師生講述題為《弘揚抗疫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的主題報告。天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孟昭鵬,我校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黨委副書記程波等出席北航大講堂。各學院的50名2020級本科新生代表、各院系學生代表等共400餘人在現場聆聽講座,3000餘名師生通過網絡收看了講座直播。講座由程波主持。17年前,張伯禮在非典前線說過「國有危難時,醫生即戰士。寧負自己,不負人民」。這同樣成為他此次抗擊新冠疫情的生動寫照。
  • 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徵武漢落淚:我與武漢市民肝膽相照
    準備什麼東西?「不知道」還有誰?節目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回顧了過去兩個多月馳援武漢的歷程。這個提問觸到了張院士的淚點儘管身經百戰,但說到動情處,72歲的張院士仍不禁潸然淚下。這一次,他被記者董倩「問哭」了。問:您是1月27日過來的?您是接到什麼任務?
  • 「人民英雄」張伯禮:做患者可以託付生命的人
    在這樣一個靜美的秋日,我們走近詩人郭小川筆下的團泊湖,走進位於團泊大學城內的天津中醫藥大學,探訪剛剛獲得「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他說,我們過去總結了很多有效的寶貴經驗,比如少聚集,少串門,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等等,都要繼續堅持,不要認為它簡單就不重視、不遵守。恰恰是從細節和小事做起,對控制疫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哪個城市做得好,往往疫情控制效果就好,所以還要一絲不苟地做好防控工作,從我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 「人民英雄」張伯禮:「做患者可以託付生命的人」
    他說,我們過去總結了很多有效的寶貴經驗,比如少聚集,少串門,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等等,都要繼續堅持,不要認為它簡單就不重視、不遵守。恰恰是從細節和小事做起,對控制疫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哪個城市做的好,往往疫情控制效果就好,所以還要一絲不苟地做好防控工作,從我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 人民英雄張伯禮_圖片新聞_天津政務網
    昨天上午10點,「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來到天津中醫一附院國醫堂按時出診。身穿白大褂的他,一如往常步履矯健、面帶微笑地走向診室。與張伯禮院士的淡然、平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早已等候在診室外的患者,大家激動地站在走廊兩側熱烈鼓掌,向人民英雄致敬:「歡迎院士回家!」「院士辛苦了!」望聞問切、把脈開方。
  • 抗疫英雄譜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賢以弘德 術以輔仁
    寧負自己,不負人民。」這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抗擊非典時說的話,而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72歲的他再次肩負起使命,把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寫進了抗疫的「中國方案」。近日(8月31日),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開學典禮上,張伯禮給大家上了歷時三個小時之久的開學第一課。每一句話、每一張圖片、每一個故事都講述著一位校長、一位醫者、一位戰士對中醫藥事業的崇尚和擔當。
  • 張伯禮院士這樣回答……
    張伯禮:我們這次來就是為了調查和研究病人的康復問題。因為我們對這個病毒開始了解還不到半年時間,對它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完全掌握。它的急性期愈後會留下什麼後遺症?恢復期的都有什麼表現?遠期愈後到底怎麼樣,我們還不清楚。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查看第一手資料來對它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
  • 抗疫院士張伯禮痛批方方不實之言,方方:不知張先生有什麼偉業?
    最近,張伯禮院士在天津大中小學「抗疫第一課」專題報告會上,充分肯定了青年一代在這場艱難抗疫中彰顯的青年擔當,同時也列舉了一些反面案例,引起人們深思。對此,張伯禮院士特別提及了許可馨、方方等,指出她們在疫情之下的言行,罔顧事實,暴露了其扭曲的價值觀,和歪曲的靈魂,痛批道,如此做法,家國情懷何在?02 方方惱羞成怒:不知道張先生有什麼偉業?
  • 張伯禮院士入選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從武漢一線抗疫走過來的張伯禮院士,默默地貢獻著中醫人的力量,從2020年初到現在,他一路走來,以他的正直、樂觀、甘於奉獻,體現了真正的中醫人特有的優秀品質,走進了千千萬的你我心中。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在天津指導抗疫的張伯禮院士接到國家防控指導組電話,臨危受命,當晚奔赴武漢一線。4月16日下午,張伯禮院士返回天津。72歲的張伯禮院士在抗疫一線整整奮戰了82個日夜。
  • 張伯禮:明年四五月疫情或現拐點 張伯禮說了什麼全文曝光
    近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圍繞現階段的疫情防控、中醫藥在抗疫中發揮的作用等話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因為當時我沒想到是結石嵌頓,我以為就是膽囊炎。但是第二天超聲的時候說,石頭卡在那了。最後證實手術是對的,膽管已經出現壞疽了。當時想的最多的是千萬不能倒下,關鍵時刻決不能掉鏈子。記者:在抗疫初期,是否會有一些對中醫藥治療新冠的質疑聲音呢?是否會干擾到您?張伯禮: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尤其是開始的時候。但我絕對不會受他們的影響。我想用更好的成績、更好的效果來說服他們。
  • 「人民英雄」張伯禮成都中醫藥大學開講 分享中醫抗疫經驗
    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到成都中醫藥大學做抗疫專題報告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23日訊(記者 陳淋)10月23日,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在一個多小時的報告中,張伯禮院士金句頻出,引發在場師生陣陣掌聲。  張伯禮院士談中醫藥抗疫  「我們不是給中醫藥爭地位,而是給中國人民爭一條生路」  此次專題報告是從張伯禮院士分享榮獲「人民英雄」稱號的感想開始的。他說,作為廣大醫務人員的代表被頒發勳章,這一榮譽屬於全體醫療工作人員。
  •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海南建一所高等醫學中醫院校勢在必行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張惠寧 馬珂  12月17日,2020中國·海口中醫藥產教融合國際發展大會在海口市召開,「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在接受海南媒體採訪時說,在海南建一所高等醫學中醫院校勢在必行,成立條件已是天時地利人和。
  • 商報午餐|鍾南山張伯禮點讚深圳創新
    (深交所)3寶馬中國:當前問題僅是華晨集團的事,華晨寶馬運營不受影響11月18日,對於近日華晨集團深陷債務危機一事,寶馬中國方面回應澎湃新聞稱: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和華晨集團是獨立的法人實體。當前的問題僅是華晨集團的事,我們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汽車公司的運營不受影響。
  • 「人民英雄」張伯禮:熱淚總為人民而流
    武漢生死皆好漢,數英雄獨顏汗。中央經略濟生,舉國眾志成城。中西協和防治,環球涼熱彰明。」看見習近平主席籤署關於抗疫表彰主席令的當晚,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填了這首《清平樂·人民才英雄》。圖源:新華社9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張伯禮披戴上沉甸甸的「人民英雄」的勳章。
  • 張伯禮:用「中國方案」抗擊疫情
    在9日「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剛剛從武漢回來的張伯禮臉上洋溢著微笑,「我去武漢市中醫醫院,他們寫了個大橫幅,歡迎張伯禮回家,我感到很親切,就像是回家的感覺。」然而,在武漢超負荷的工作下,張伯禮膽囊炎發作,並於2月19日接受了微創膽囊摘除手術。他調侃道,「這回我把膽留在了武漢,更加與武漢市民肝膽相照了。」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從一線撤回?「武漢一線的工作還需要我,不可能撤回。我就是去給人治病的,自己得病是關鍵時刻掉鏈子,不值得說。但是病了怎麼辦?趕緊手術,繼續上前線戰鬥,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張伯禮說。
  •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國有疫情時,醫生即戰士...
    寧負自己,不負人民!」他的誓言依然未改。  他就是年過古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張伯禮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面對榮譽,張伯禮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唯代中醫人受譽」。這是黨和國家對中醫藥抗疫貢獻的高度肯定。  「嚴格隔離,只是成功了一半。
  • 家人眼中的人民英雄張伯禮:醫者仁心勇擔當 言傳身教樹家風
    內容提要:家人眼中的人民英雄張伯禮是什麼樣?昨天,記者相繼採訪了「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的兒子張磊和侄子張碩。——張伯禮院士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後表示 天津北方網訊:醫者仁心,長大的兒子終於讀懂了父愛。責任擔當,心目中醫生的樣子源於伯父。家人眼中的人民英雄張伯禮是什麼樣?
  • 甘肅1841名中醫繼承人」出師」 張伯禮院士稱師承教育應全國推廣
    「人民英雄」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院士:中醫藥師承教育值得全國推廣    甘肅中醫藥繼承人的模式引來了中醫藥界的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接受了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獨家採訪。張院士曾在戰「疫」過程中力推中醫藥全程參與新冠肺炎救治,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獲得「人民英雄」榮譽稱號。
  • 如果許可馨就讀於天津中醫藥大學,受張伯禮院士薰陶,會怎麼樣?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為天津市全市師生上了一節抗疫思政課。其內容中提到並批評了作家方方、留學生許可馨以及大學教授梁豔萍等人的不當言論和舉動。出乎意料的是,這場思政課過後,作家方方坐不住了,她大肆強調要求張伯禮院士向其道歉;那位大小姐許可馨也在某一社交平臺發表了抨擊張院士的帖子……
  • 致敬抗疫英雄 | 中醫泰鬥張伯禮
    被問到為何回憶起抗疫過程這樣激動,張伯禮說:「覺得很悲壯,因為當時武漢情況是很嚴重的,並且我們對冠狀病毒的了解遠遠不像現在了解那麼多。所以中央讓我去,我這個歲數本身在這擺著,說明疫情很重才讓我來負責,否則不會讓我這個老頭來」。內容引自: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張伯禮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