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航校園
迎來了一位「人民英雄」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張伯禮院士
他做客本學期首場「北航大講堂」
為北航師生帶來主題報告
小萱帶你去看現場——
9月15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為我校師生講述題為《弘揚抗疫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的主題報告。本次講座也是2020年秋季學期首次、總第119次北航大講堂活動。天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孟昭鵬,我校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黨委副書記程波等出席北航大講堂。各學院的50名2020級本科新生代表、各院系學生代表等共400餘人在現場聆聽講座,3000餘名師生通過網絡收看了講座直播。講座由程波主持。
17年前,張伯禮在非典前線說過「國有危難時,醫生即戰士。寧負自己,不負人民」。這同樣成為他此次抗擊新冠疫情的生動寫照。張伯禮與武漢「肝膽相照」,指導中醫藥全過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做出了重大貢獻。
報告中,張伯禮從新冠肺炎概述、中醫藥戰「疫」的四個貢獻、中西醫結合在救治中的作用、循證證據+基礎研究的研究進展、與世界共享「中國方案」、中國何以勝利等方面,講述了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和中國效率。張伯禮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答卷,「全國一盤棋」的制度優勢,英雄的人民「萬眾一心」的答卷和中醫藥「文化自信」的答卷,共同譜寫了中國抗疫的壯麗篇章。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張伯禮指出,這是我國抗疫精神的五條經驗,中國共產黨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我們最可靠的主心骨,偉大的抗疫精神是我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做好自己的功課是真理」,張伯禮說,我們應總結經驗,補齊短板,加快建設應急反應和防控救治體系,繼續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奪取抗擊疫情的最後勝利。
講座上,校黨委書記曹淑敏為張伯禮院士頒發「北航大講堂」榮譽證書。
此次報告會在小切口中展現大視野,在小事件中體現大情懷,為全校師生講了一堂生動的抗疫思政課,得到廣大師生的強烈共鳴,現場不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李呈說道:「講座中張院士從中醫的角度深入講解了中醫藥對於此次抗疫的重要貢獻,他們是我們的英雄,是我們的榜樣,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亦要深刻學習抗疫精神,承擔屬於我們的責任與擔當,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立德樹人、不負韶華。」
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元明表示,作為北航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我們要學習和發揚抗疫精神,在教學和科研中將科學指導與文化自信相結合,為我國醫療健康事業發展培養優質人才並提供先進科技成果。
講述過程中,張伯禮院士
用幾首抗疫期間創作的詩詞
書寫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的壯舉
表達戰疫必勝的決心和信心
菩薩蠻·戰冠厄
疫情蔓延舉國焦,
初二星夜奉國詔。
曉飛江城疾,
疫茫伴心惕。
隔離防勝治,
中西互補施。
冠魔休猖獗,
眾志可摧滅。
清平樂·人民才英雄
白甲十萬,
戰疫三月酣。
江城生死皆好漢,
數英雄獨顏汗。
中央經略濟生,
舉國眾志成城。
中西協和防治,
環球涼熱彰明。
張伯禮院士現任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專項技術副總師、國務院醫改諮詢專家委員會成員、第十一屆藥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他在繼承發展祖國傳統中醫藥事業上做出了突出成績,奠定了中醫素質教育和國際教育的標準化工作基礎。作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他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傾注了大量心血培養高素質中醫藥人才,推動了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張伯禮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年逾古稀,他依然逆行出徵;突發疾病,他堅持奮鬥一線;參與中醫方艙醫院組建;多次受邀與海外視頻連線,為全球抗疫提供中國「藥方」。這,就是「人民英雄」張伯禮院士。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來源|人民日報 新華社 等
文字記者 | 王晴
攝影記者 | 邸白鷺 靳輝
編輯 | 史越 林予萱
那麼,問題來了
抗疫鬥爭波瀾壯闊
人民英雄捨生忘死
留言區,一起向他們致敬!
讓我們一起為可敬的「人民英雄」
分享+點讚👍+點亮1000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