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歷代15大先祖,楊家人的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多少世?

2021-02-08 楊氏宗親會

楊姓,中華姓氏之一,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


「楊」是太陽的意思,由「木」和「昜」組成。「木」指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在今連雲港雲合山),「昜」古同「陽」,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

楊(Y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自姬姓:

出自黃帝之後西周王族,有三種說法,其源均為周朝王室。

①源於周武王孫,叔虞次子,晉侯燮父之弟。晉武公(叔虞十一世孫)時,封次子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

②源於周宣王子長父。宣王時期,周宣王姬靜將子長父封到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楊侯,春秋時楊為晉所滅,其後裔以楊為姓。

③源於晉武公子伯僑。晉滅楊後,封楊地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於姬姓,因晉武公次子伯僑之孫突當時食邑於羊舌,故以羊舌為姓。至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晉滅羊舌氏,食我的兒子楊道逃到華山,居住在弘農華陰,以祖宗封地楊為姓,其後代開基各地,成為楊氏繁衍發展的主流,史稱楊氏正宗。

2、源自揚姓:

古時楊揚不分,以邑為氏。

3、源於改姓而來:

改楊姓,主要由同源、避難、避仇、收養、過繼、賜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構成。

①賜姓:隋代楊義臣本姓尉遲氏,鮮卑族,為北魏勳臣八姓之一。義臣之父尉遲崇,隋初隨行軍總管達奚長儒與突厥交戰,力戰而死。隋文帝因對尉遲崇功業的追憶,下詔賜義臣國姓楊氏。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楊、李等姓。

②收養:西晉氏族首領百頃氐王楊飛龍,收養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為楊氏。楊復光,本姓喬,少時養於內侍楊玄價家,遂轉姓楊。楊守亮,本姓訾名亮,楊復光平定江西黃巢起義軍時,得訾亮,養為假子,轉姓楊,改名守亮。

③避難:今浙江省諸暨市的概浦楊姓,為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孫倪炤,仕宋為龍圖閣學士,因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遭流新州。當時,倪炤的幼子倪順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倪順長大,力學皆優,念外家楊姓之恩,改為楊姓。

④少數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政策,其中的莫胡盧氏改為楊姓。白族中,楊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唐朝時為白族第一大姓。

相關焦點

  • 楊氏歷代15大先祖,楊家人的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多少世?
    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楊」是太陽的意思,由「木」和「昜」組成。「木」指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在今連雲港雲合山),「昜」古同「陽」,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
  • 咱老楊家歷代15大先祖,看看你是多少世,告訴身邊的家人吧!
    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楊」是太陽的意思,由「木」和「昜」組成。「木」指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在今連雲港雲合山),「昜」古同「陽」,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
  • 田氏歷代五大先祖, 姓田的快來對接一下! 看看你是咱田武家多少世!
    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封舜嫡裔33世媯滿為陳侯與公爵同等,史稱胡公滿。傳到胡公滿十世孫陳完時,陳宣公殺太子禦寇,逃於齊國。陳完為人謙遜有禮有賢名,齊桓公賞識他,就命他管工程的官並封他田地。陳完為隱姓氏而改稱田完。傳至田和任齊國相國時,他將齊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為君,於是,姜姓呂氏齊國(姜齊)成了田氏齊國(田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你貴姓—田姓
  • 方氏歷代五大先祖, 姓方的快來對接一下! 看看你是咱老方家多少世!
    奉命南徵,平定過荊蠻的叛亂,為周室的中興立下了大功。因此,後世不少方姓宗譜採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後」之說。方雷,是方氏的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他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的八世孫楡罔之長子。《書洪範》說:「雷於天地為長子」。《春秋合讖圖》說:「軒轅氏主雷雨之神。」他是黃帝之後嫘祖的父親,原居雷澤(今濮陽和山東菏澤一帶)。
  • 田氏歷代五大先祖, 姓田的快來對接一下! 看看你是咱田武家多少世!
    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封舜嫡裔33世媯滿為陳侯與公爵同等,史稱胡公滿。傳到胡公滿十世孫陳完時,陳宣公殺太子禦寇,逃於齊國。陳完為人謙遜有禮有賢名,齊桓公賞識他,就命他管工程的官並封他田地。陳完為隱姓氏而改稱田完。傳至田和任齊國相國時,他將齊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為君,於是,姜姓呂氏齊國(姜齊)成了田氏齊國(田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你貴姓—田姓
  • 劉氏歷代十大先祖,姓劉的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劉家多少世!
    天地一劉、劉氏一家親、劉氏自家的平臺、傳承先祖精神、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劉氏文化,傳播劉氏正能量,打造劉氏宗親交流平臺,團結髮展劉氏文化、英才輩出、經邦濟世、共鑄輝煌,  劉氏族人公眾平臺,劉氏自家人的公眾平臺,歡迎長按二微碼識別關注
  • 孟氏歷代十大先祖,姓孟的快來對接一下你是老孟家多少世!
    其生平主要見載《晉書·桓溫傳》附傳及陶淵明所著《晉故徵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孟懷玉出身於官宦之家,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早年追隨劉裕,任建武司馬,參與鎮壓孫恩起義。後隨劉裕舉兵反桓玄,封鄱陽縣侯。後歷任下邳太守、西陽太守、中書侍郎、輔國將軍等。盧循逼京邑,他率眾守石頭城,後追擊平定盧循,因功別封陽豐縣男。412年(義熙八年),官南中郎將、江州刺史,受命防備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卒後追贈平南將軍。
  • 王氏歷代23位先祖!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王家多少世!
    周文王后裔齊田宅之後(輩平晉公十九世)。父桓公,子綰。  卑子公:京兆王氏祖周文王、畢公高、魏昭王后(輩平晉公十九世)父間憂公(襲封信陵君)祖信陵君諱無忌,太祖魏昭王。子:悼、懽。魏亡。逃難太山,漢高祖召為中涓封蘭陵候,時人以其本魏王族也謂王家,遂姓王氏。  晉公:太原郡王姓始祖,黃帝四十二世孫。
  • 吳氏歷代86大先祖,姓吳的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咱老吳家多少世!
    本支先祖。虞    仲封於虞祚,以公爵之田宗祀仲雍。5    世熊    遂讓國於成王。周章之子。6    世柯    相7    世疆鳩夷8    世餘橋疑吾9    世柏    盧柯    盧 餘橋次子,本支先祖。10    世周    鯀柯盧子。
  • ●梁氏歷代72大先祖!梁家人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多少世?
    15世梁恪:  號子欽,字善,諡忠閩,生於周顯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秦國泰山侯,由魯遷河東(今山西臨汾、運城地區),卒於周赧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74年);有三子:獻、猷、嶽。46世梁洋:  梁睿長子,大約生於魏文帝大統十六年(550年左右),官居徐州、息州刺史和武賁郎將,進爵戴國公;隋大業十年(615年),辭官定居四川邛州;有一子梁義。47世梁義:  大約生於北周建德年間(572--577年);有一子梁讃。
  • 王氏家族歷代23位先祖!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王家多少世!
    周文王后裔齊田宅之後(輩平晉公十九世)。父桓公,子綰。  卑子公:京兆王氏祖周文王、畢公高、魏昭王后(輩平晉公十九世)父間憂公(襲封信陵君)祖信陵君諱無忌,太祖魏昭王。子:悼、懽。魏亡。逃難太山,漢高祖召為中涓封蘭陵候,時人以其本魏王族也謂王家,遂姓王氏。  晉公:太原郡王姓始祖,黃帝四十二世孫。
  • 楊氏總譜字輩大全, 楊家人快來對接你是多少世
    容讓傳國美,忠良永遠彰支字輩六:楚本志思文,添承萬海德,才永祖世代,榮昌顯宗烈,賢能展大朝,忠廉達上策,克遵先哲訓,悠遠定卓越支字輩七:文騰國大,九世同居仁義海,萬福齊天永吉祥,英賢繼起承先澤,清白傳家慶錦長第六代字輩《玉》支字輩一:昌啟明良魁,玉林子朝上,國永邦凝熙,士庶敦仁讓,文治光華遠
  • 樊氏歷代先祖世系表,樊家人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多少世?
    五十九世 曰/思 /本/思/詩/榮/奇/永/×/×/×/×/曰遷/武(維)/曰遷 ←15、貴州遵義六十0世 以/道 /進/道/書/志/庭/太/×/×/×/×/必才/鴻(級)/必原六十一世 一/存 /仁/存/啟/允/再/榮/×/×/×/×/× /通(鴻)/啟六十二世
  • 陳氏歷代五大先祖, 姓陳的快來對接一下! 看看你是多少世!
    1、出自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屬於以先祖封地為氏。2、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公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虞舜,我國遠古時期東夷與炎黃兩大部落的首領,三皇五帝之一,又稱舜帝、有虞氏、重華公、協帝。按世系,舜帝為軒轅氏黃帝第九世孫,虞、姚、陳、胡、田、孫、袁、陸、車、王等十姓之始祖。
  • 【先祖】蕭家十大先祖,蕭家人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咱蕭家多少世
    蕭氏子孫在各行各業也有不計其數的佼佼者,蕭家的先祖更是我們的榜樣,讓我們一起來對接一下我們是蕭家第幾世,看看我們先祖在歷史上的成就吧!蕭大心,宋國公族,春秋時期宋國蕭邑大夫,因平定宋國內亂有功而被宋桓公封於蕭邑建立子爵蕭國,因其是當時宋桓公的叔輩,故曰「蕭叔」、「蕭叔大心」。後來蕭國為楚國所侵併,子孫就以國為姓,為蕭氏。子孫世代尊蕭大心為蕭姓始祖。
  • 樊氏歷代先祖,姓樊的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老樊家多少世!
    五十七世 仕/誦 /啟/誦/先/繩/汝/再/× │ │ │/仕壎 ←───13、四川宜賓五十八世 公/崇 /子/崇/德/禮/玉/昌/× ↓ ↓ ↓/公芙/光/ ←─14、雲南昭通五十九世 曰/思 /本/思/詩/榮/奇/永/×/×/×/×/曰遷/武(維)/曰遷 ←15、貴州遵義六十0世 以/道 /進/道/書/志/庭/太/×/×/×/×/必才/鴻(級)
  • 曾氏歷代先祖,姓曾的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老曾家多少世!
    ——錄——源——富材——昆——伯基(相繼為王283年,至此夏亡歸商,仍繼承爵位)——銳——汪——志梁——煌——相奎——世鑑——政治——模——煥——垠——錦容——洪——桂茂——照——培元——銈——允潦——杞——焳熹(翟嘉)——損和——成銳——倩——椿——烱——垣——銷——福波——時榮——炳——均柞——鈴——浤仁——松-——炲——墅——鎮玉——邑——祥樽——炷——方埕(方星)——宇鑾——沛恩——樸——世美
  • 《 楊氏禮讚》獻給親愛的楊家人,4000萬楊氏宗親一定要看!
    從姬姓而得楊氏,三次受封:一封於周康王姬釗六年,封堂弟姬杼為楊侯,世稱楊侯國,以楊為氏,故姬杼為楊氏肇姓始祖;二封於周宣王姬靜十九年,再封少子尚父,即楊氏第八世祖楊澗為楊侯;三封於周安王姬驕五年,又封楊伯僑為楊侯。秦漢楊氏為望族,世人號為弘農楊氏。東漢顯達於華陰,其代表人物即為普天下楊氏後人奉為典範楷模的楊震(以下稱震公)。其後裔少部分居留華陰外,漢末多半遷居於洛陽和靈寶一代。隋朝,楊姓成為國姓。
  • 2017重陽節,桂平楊氏舉行十萬人的盛大祭祖活動!緬懷先祖!
    緬懷先祖!這是桂平楊氏特別重要節日,每年都舉行一場盛大祭祖活動!而今年格外熱鬧,超過十萬宗親參加祭拜登高山祭祖活動!      根現場值守安全秩序宗親介紹,每天大清早,大小團體宗親陸陸續續來拜祭,持續到夜裡,而今年更為隆重,超十萬人參與拜祭!
  • 三千楊氏祭祖尋根,彩旗飄,鑼鼓響,場面堪比大過年!
    來自重慶的楊氏後人說,這次他帶著妻子兒子來祭祖,就是為了讓兒子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無論身在何處,莫忘故土、莫忘先人、莫忘傳統。如今,雲貴川的楊姓大多是播州楊氏的後裔,說到遵義的古代歷史,就不能不提到播州楊氏,從唐朝楊端平叛入駐播州到明末播州最後一個土司楊應龍,楊氏家族跨唐宋元明四朝,統治播州二十九世一共七百餘年,對播州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