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歷代23位先祖!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王家多少世!

2021-02-07 王氏總群

點上面「王氏總群」加入王氏家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王」,先點上面藍字王氏總群,再點關注,每天免費閱讀.

始祖像是姓氏家族中最高的精神偶像和寄託,姓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和整理,有利於家族團結,家族精神的凝聚。

  黃帝:華夏始祖原姓公孫名軒轅。(前2702——前2598年)生於壽丘,長於姬水,都於有熊,神農八傳至榆罔三苗作亂,國運衰微,帝起兵靖難戰於琢鹿而誅蚩尤,諸候共尊為天子,在位百年。子玄囂,人稱少昊帝繼其位。共二十五子,庶子十六人、帝下分:姬、祁、已、滕、任、荀、僖、妨、姞、嬛、依、酉十二姓。

  周文王:黃帝十九世孫,姓姬諱昌(前1234—前1135年)壽至百歲。前1184年嗣位為西伯候。篤仁、敬老、慈幼、禮賢、下士、三分天下有其二。後代密徵黎、攻邗滅崇、弔民伐罪。作邑於酆而都之。子周武王登基,追尊文王。元姬生十子,群妃生十五庶子。庶裔分:文、盛、芮、戴、富、曲、耿、簡、陽、方、潘、項、羊、楊、蕹諸姓。

  比幹:子姓王氏祖。黃帝後裔、商朝王子,紂王時承相,後裔分王姓、林姓。

  安公:北海王氏祖。周文王后裔齊田宅之後(輩平晉公十九世)。父桓公,子綰。

  卑子公:京兆王氏祖周文王、畢公高、魏昭王后(輩平晉公十九世)父間憂公(襲封信陵君)祖信陵君諱無忌,太祖魏昭王。子:悼、懽。魏亡。逃難太山,漢高祖召為中涓封蘭陵候,時人以其本魏王族也謂王家,遂姓王氏。

  晉公:太原郡王姓始祖,黃帝四十二世孫。周文王二十四世孫。周靈王太子,稱太子晉,字子喬,(生於前566年)年幼成德,聰明博學,十五歲以太子身份輔助朝政,靈王重之,諸侯從之,後因直諫貶為庶人,徒太原。子宗敬世人稱之王家,遂姓王。規王娃多為公後裔。

  元公:琅琊王氏祖,晉公19世,世稱琅琊王。離公長子。秦臨淄令,避秦亂隱居即墨山生子卑。裔分臨沂,江左王氏祖。

  威公:太原祁縣王氏祖,晉公十九世孫,離公次子,元公弟。字武,秦左長史,避亂居琅琊,.仕漢為揚州刺史,復歸太原祁縣。生子志。裔分鳥丸王氏、太原四房王氏祖。

  祥公:臨沂王氏祖,晉公31世,元公13世孫,融公長子。漢未,(公元185—269年),字休微。事繼母朱,以孝稱著。值世亂避地盧江,隱居三十餘年。徐州刺史呂虔檄為別駕,為溫令。魏高貴鄉公即位,以與定策功,封「萬歲亭侯」,遷太尉。入晉,拜太保,進爵為公,卒諡元。坊刻《二十四孝》中有王祥臥冰取鯉奉母事。子五:肇、夏、馥、烈、芬。

  覽公:江左王氏祖。晉公31世孫,元公13世孫,融公次子,祥公弟。字玄通,(公元206—278年),壽七十三。孝友恭恪,名兄埒。初掾清河太守。威寧元年擢宗正卿。以中大夫歸老,封即丘縣子,諡曰寧。子六:裁、基、會、正、彥、琛。裔分鳥衣王氏祖。山陰王氏祖。

  導公:鳥衣王氏祖。晉公33世,覽公孫,裁公子。字茂弘,(公元2幻一330年)壽六十九。晉元帝即位,參與機務,朝野傾心,號曰仲父,歷輔元、明、成三朝,出將入相,晉之中興,公功居多,累官至太傅,諡文獻,祀以太牢。11世孫弘直公裔分:光州固始、開閩、祈門,三槐、樂清王氏祖。

  羲之公:山陰王氏祖,晉公34世,覽公曾孫,導公從子。(公元303年一361年)晉琅琊臨沂人,居會稽山陰,字逸少。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習稱王右軍。少從叔父廙,後又從衛夫人學書,得見諸名家書法。備精諸體,草、隸、正、行皆能博採眾長,自成一家。真行書以《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蘭亭序》,草書以《姨母帖》、《初月帖》《憂懸帖》、《喪亂帖》最著名。羲之書自六朝以來即為朝野所重,唐太宗酷愛羲之及其子獻之書,自是流行愈廣,世稱「書聖」。子七:玄之、凝之、微之、操之、潘之、肅之、獻之。裔分:霞浦赤岸王氏祖。括蒼王氏祖。

  慧龍公:太原四房王氏祖。晉公41世,威公23世孫,緝公子。神念公從子,與神念公同祖於晉公27世霸公。晉末,滿門傾覆,時年十四,得沙門僧彬救匿,攜往虎牢關投姚興。泰常二年入北魏,領幽、並、楊三州大中正、南蠻校尉,累戰功擢龍騎將軍,封長社候溢曰壯,子寶興。

  曄公:光州固始王氏祖。晉公45世,導公13世孫,弘直公孫,綝公子,字光世,唐殿中侍御史、歷固始及定城令,有德政。臨去民攀轅請留,遂藉焉。子四:環、挽、贊、友、後裔分四支開閩王氏。(紀念堂中未塑像)

  務琨公:霞浦赤岸王氏祖。晉公46世,羲之公13世孫,元總公曾孫,懷鐸公之子。諱才,以父蔭,於唐武德六年為長溪令,居赤岸。配謝氏生子三:處一、奉一、如一。後裔廣布浙江一帶與福鼎、柘榮、寧德、福安等縣以及霞浦三洲、牙城、利程、沙江、三洋坪、諸鄉村鎮。

  潮公:廣武王,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恁公長子、字信臣,一字信彩(公元846—897年),壽五十二,僖宗中和為縣佐,從王緒軍南略潯陽贛水取汀漳,緒死,眾推公為帥,拔泉州拜刺史,昭宗景福二年克福州,授福州觀察使,乾寧三年拜威武軍節度使。贈司公秦國公廣武王。葬惠安縣平康裡盤龍山立廟於福州水西地方,泉人建廣武王祠於晉江崇陽門樓塑像崇祀。娶侯氏,封晉安郡夫人。子四:延興、延安、延康、延體。後裔繁衍八閩等地。

  審邽公:武肅王,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恁公次子,字次都(公元858~907年),公好儒學,善吏治。中原戰亂,公卿多來依之。昭宗乾寧三年,拜左散騎常侍泉州刺史,天后元年加左僕射威武軍節度副使,三年加司徒封琅琊郡開國伯,贈武肅王。子四:延彬、延最、延達、延嗣。後裔繁衍八閩等地。

  審知公:閩王,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恁公三子。字洋卿一字信通(公元862—926年),唐末,從其兄潮起兵、入據閩地,唐以潮為福建觀察使,審知為副使。潮死,審知為武威軍節度使,封琅琊王。五代後梁太祖(朱溫)封為閩王。五代時十國閩太祖指武皇帝,後世尊為開閩王。公貌奇偉,面紫色,方口,隆準。勇略過人,性好騎白馬,軍中號白馬三郎。持身儉約,選任良吏,興建學校,發展海外貿易.振興百業,輕徭薄賦。三十年間,境內小康。元娶任氏諱內明字昭華,封魏國尚賢夫人,次配黃氏諱淑英封魯國夫人,又娶張氏封南劍郡君、陳氏封助國都督夫人。同光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疾逝。天成元年葬閩縣鳳池山之原,長興三年九月遷葬寧基裡蓮花峰西室山之陽。子十二(養子二):延翰、延曦、延興、延望、延鈞、延政、延武、延美、延稟、延豐、延保、延資。後裔繁衍八閩,及廣東、臺灣、東南亞各地。王氏宗親點擊加入王氏總群

  文光公:唐福州都督,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析公之子,諱彥復,字宗輝,唐昭宗大順二年,福建觀察使陳巖卒,妻弟範暉自稱留後,驕奢不得人心,景福二年,從兄泉州刺史王朝命公為都統,審知為都監將,兵攻福州,歷時年餘克之,授福州守城都督,子:春,後裔繁衍八閩各地。

  壁公:祈門王氏祖:晉公52世,導公20世孫,公之子,字大猷(公元845—^12年),乾符中,黃巢入江東,公率婿鄭傳屢破之。宣歙觀察使陶雅表奏其功,詔授銀青光祿大夫,累官檢校兵部尚書,進階金紫光祿大夫,生九子:思聰、思聯、思仲、思茂、思會、思口、思經、思諒、思謙。公始居祈門苦竹巷,後裔分衍:祁門各地及徽、饒、池、宣諸州呈越等族皆宗其派。(未塑像)

  祜公:三槐王氏祖。晉公55世,導公23世孫,徹公子。字景叔(公元924—987年),自幼聰慧過人,文章名震京師,後周曆魏縣及南樂令,宋初為監察御史,歷知制誥,集賢院修選,戶部員外郎,知潞、襄、潭等州,代符彥卿鎮大名府,以一家百餘口保彥卿無異志,進諫曰:五代之君各因猜殺無辜,致享國不永,願陛下以為戒。官終兵部侍郎,嘗植三槐於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故後裔號稱三槐王氏。累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追封晉國公。生四子:懿、勉、旦、旭。次子勉出繼弟扯嗣。後裔分衍各地。

  安石公:臨川王氏祖,晉公後裔,宋名相。字介甫號半山。(公元1021—1086年),慶曆二年進士,仁宗嘉佑中上萬言書,主張變法,神宗、熙寧二年參知政事。領三司條例使,實行新法。晚年退居江寧,閉門不言政,以元豐中封荊國公,世稱荊公。公博學,於諸經皆有著作,文章詩調皆主張文學「務為有補於世」。所作險峭奇拔,政論尤簡潔有力,後人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諡文,著有《周官新義》、《唐百家詩選》、《臨川集》等。

  元清公:括巷王氏祖,晉公67世,羲之公七子獻之公三十三世孫,嵩公次子,字常侍,行三,生於開寶已己年七月十二日己時,卒於皇佑癸已年,十二月初三卵時(公元969—1053年)。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進士,授提刑司馬參謀掌薄史,處州刺史等職。配何氏生子三:惟善、惟孝、惟良。後裔分遷雲陽石鏡山前,麗水桑田(今柘野中街)、松陽茂春裡等地。

  十朋公:樂清王氏祖,晉公60世,導公28世孫,輔公長子,字龜齡號梅溪,生於宋微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一1171年),高宗(趙構)殿試第一登紹興丁丑狀元,歷龍圖閣學士,著有《梅溪集》《泉政集》等,配賈氏封溫國夫人,生子三:聞詩、聞禮、盂內。後裔分遷:河沿:後洋、平陽、瑞安、玉環、溫嶺等地。


《太原郡王氏赤岸史跡紀念堂二十三尊始祖像關係圖》


王氏歷代23位先祖!

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王家多少世!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王氏家族歷代23位先祖!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王家多少世!
    安公:北海王氏祖。周文王后裔齊田宅之後(輩平晉公十九世)。父桓公,子綰。  卑子公:京兆王氏祖周文王、畢公高、魏昭王后(輩平晉公十九世)父間憂公(襲封信陵君)祖信陵君諱無忌,太祖魏昭王。子:悼、懽。魏亡。逃難太山,漢高祖召為中涓封蘭陵候,時人以其本魏王族也謂王家,遂姓王氏。
  • 方氏歷代五大先祖, 姓方的快來對接一下! 看看你是咱老方家多少世!
    方叔,周宣王時賢臣。周宣王時,方氏的始祖方雷的63世孫方叔先後奉命徵伐淮夷,擊退北方少數民族獫狁的侵擾,又率兵車三千討伐不聽號令的楚國,建立了赫赫功勳,使衰落的西周王朝出現了中興的曙光。方氏歷代五大先祖,姓方的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咱老方家多少世!
  • 劉氏歷代十大先祖,姓劉的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劉家多少世!
    交亦綴集詩傳,號元王詩,在位二十三年卒,諡元王。劉恆劉恆個人躬行節儉勵精圖治最終開創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劉恆駕崩,在位23年,享年47歲。葬於霸陵。其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劉啟
  • 田氏歷代五大先祖, 姓田的快來對接一下! 看看你是咱田武家多少世!
    當代田姓的人口已近520萬,為全國第三十六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1%。人群主要分布在黔渝、湖南西部、廣西北部、雲川東部、魯豫鄂大部、皖蘇北端、晉冀京津、陝寧、甘肅大部、內蒙古中部、遼寧西部、黑吉大部、新疆西北和伊犁地區。
  • 田氏歷代五大先祖, 姓田的快來對接一下! 看看你是咱田武家多少世!
    當代田姓的人口已近520萬,為全國第三十六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1%。人群主要分布在黔渝、湖南西部、廣西北部、雲川東部、魯豫鄂大部、皖蘇北端、晉冀京津、陝寧、甘肅大部、內蒙古中部、遼寧西部、黑吉大部、新疆西北和伊犁地區。
  • 孟氏歷代十大先祖,姓孟的快來對接一下你是老孟家多少世!
    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輯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 【先祖】蕭家十大先祖,蕭家人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咱蕭家多少世
    蕭氏子孫在各行各業也有不計其數的佼佼者,蕭家的先祖更是我們的榜樣,讓我們一起來對接一下我們是蕭家第幾世,看看我們先祖在歷史上的成就吧!蕭大心,宋國公族,春秋時期宋國蕭邑大夫,因平定宋國內亂有功而被宋桓公封於蕭邑建立子爵蕭國,因其是當時宋桓公的叔輩,故曰「蕭叔」、「蕭叔大心」。後來蕭國為楚國所侵併,子孫就以國為姓,為蕭氏。子孫世代尊蕭大心為蕭姓始祖。
  • 吳氏歷代86大先祖,姓吳的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咱老吳家多少世!
    子光公元前515年即位,是為闔閭,公元前496年攻越而死,子夫差即位,在位23年,至封建社會戰國時代,公元前473年被越王勾踐滅。從泰伯創業到夫差亡國,吳國共傳位25代,計624年。 餘    祭卒於公元前531年,在位17年,弟餘昧立。 餘    昧卒於公元前527年,子僚立。公元前515年僚被光殺。 季   札本支先祖。
  • 曾氏歷代先祖,姓曾的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老曾家多少世!
    ——邑——祥樽——炷——方埕(方星)——宇鑾——沛恩——樸——世美——時泰——巫(按:曾姓從此代開始,此前淵源屬於傳說期的傳說,有多個不同版本的傳說,此因舊譜有載,故引用僅供參考,是否屬實無從查考)——夭——阜——蒧(點)——參。
  • 樊氏歷代先祖,姓樊的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老樊家多少世!
    以土德王,即神農之位而有天下,土色黃,故日黃帝。初都有熊國,因號有熊氏。遷都涿鹿,即彭城是也。在位百年,壽一百一十七歲。崩荊山之陽,葬於橋山。元妃西陵氏女,名嫘祖,生三子玄囂、昌意、龍苗;次妃方累氏女,生子四:青陽、節、休、清;三妃彤漁氏女,生子三揮、夷皷、彭;四妃嫫母氏女,生子二蒼林、禺陽;眾妾共生十四子:祁、己、滕、箴、任、荀、嬉、佶、儇、依、夷、姬、大酉、細酉。
  • 陳氏歷代五大先祖, 姓陳的快來對接一下! 看看你是多少世!
    1、出自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屬於以先祖封地為氏。2、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公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按世系,舜帝為軒轅氏黃帝第九世孫,虞、姚、陳、胡、田、孫、袁、陸、車、王等十姓之始祖。陳氏血緣始祖舜帝重華公聖像陳姓開宗之祖——陳滿公,本姓「媯」,是舜帝的第34代孫,而舜帝姓姚,是舜帝的是黃帝的九世孫(黃帝正妃螺祖<第一個老婆>的第二個兒子昌意這支)。
  • 樊氏歷代先祖世系表,樊家人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多少世?
    以土德王,即神農之位而有天下,土色黃,故日黃帝。初都有熊國,因號有熊氏。遷都涿鹿,即彭城是也。在位百年,壽一百一十七歲。崩荊山之陽,葬於橋山。元妃西陵氏女,名嫘祖,生三子玄囂、昌意、龍苗;次妃方累氏女,生子四:青陽、節、休、清;三妃彤漁氏女,生子三揮、夷皷、彭;四妃嫫母氏女,生子二蒼林、禺陽;眾妾共生十四子:祁、己、滕、箴、任、荀、嬉、佶、儇、依、夷、姬、大酉、細酉。
  • ●梁氏歷代72大先祖!梁家人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多少世?
    1世梁康:  秦仲幼子,字慶,名寅,號伯侃,諡康伯。生辰年月不詳,周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因隨兄伐戎,立下戰功,受封忠孝伯,並於夏陽梁山立國,開創梁姓氏族,成為梁氏鼻祖公,薨於周平王十五年(公元前756年),生有四子:輈、輯、輔、軫。
  • 咱老楊家歷代15大先祖,看看你是多少世,告訴身邊的家人吧!
    ②收養:西晉氏族首領百頃氐王楊飛龍,收養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為楊氏。楊復光,本姓喬,少時養於內侍楊玄價家,遂轉姓楊。楊守亮,本姓訾名亮,楊復光平定江西黃巢起義軍時,得訾亮,養為假子,轉姓楊,改名守亮。③避難:今浙江省諸暨市的概浦楊姓,為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孫倪炤,仕宋為龍圖閣學士,因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遭流新州。當時,倪炤的幼子倪順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
  • 楊氏歷代15大先祖,楊家人的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多少世?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楊」是太陽的意思,由「木」和「昜」組成。「木」指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在今連雲港雲合山),「昜」古同「陽」,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
  • 楊氏歷代15大先祖,楊家人的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多少世?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楊」是太陽的意思,由「木」和「昜」組成。「木」指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在今連雲港雲合山),「昜」古同「陽」,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
  • 蔣氏世系大全,蔣家人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多少世?
    生於恆王二年癸亥(前718),七歲時桓王召讀周公讚詞,朗誦不失一字,王奇之,賜號曰:安西夫子。壽八十九歲,殆於襄王23年壬辰歲(前629)葬安西大雄陵。配宣國公之女,生子二。子:師成、師凖。三子  明遠   築義方書院,教子成名,贈開文府君。壽九十三歲,葬弋陽鎮南陵。
  • 復建三槐王氏先祖故居遺址暨先祖墓群的芻議——王氏文化
    生活富足了,尋根問祖的心念更加強烈,近年來不同姓氏的尋根熱因宗親人數多少、祖先或後裔居官高低、社會影響力大小等因素而大操大辦,小操小辦者不一而足。     三槐王氏,雖不例外,但有所不同:      三槐王氏祖先成就了一座中華文明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道德高峰,鑄就了令世人無比敬仰的精神典範,遺留下足以使王氏宗親和所有華夏同胞代代學習的做人風範。
  • 全國各地王氏字輩匯總!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的!
    山東臨朐王氏:(王孔亮)明朝洪武15年自山西太原府太原縣遷居山東青州府臨朐縣。魁興尚德大,孔彥國建欽,憲法居正在,明學繼昌新,兆全同慶泰,家榮世賢恩。山東臨沂王氏(王家德)孝友家聲遠,國恩世澤長,克己道德立,榮華富貴昌。
  • 最全羅氏歷代先祖世系表,羅家人都來對接一下
    以水德王,而有天下。復國都高陽,稱高陽氏,即開封府杞縣。在位七十八年,壽九十八崩。葬東郡濮陽頓坵,即今東昌府城門外廣陽裡中。娶鄒屠氏,生子:駱明、蒼舒、貴阝敼、禱戭、大臨、龐降、庭堅、仲容、叔達;又配滕隍氏,生子稱、孺帝;庶子二:窮蟬、禱杌。第五世:稱公:稱公,亦作伯稱,顓頊之子,生子一卷章第六世:卷章:卷章,字老童,稱公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