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煙臺開發區、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瞄準「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目標,持續向更全領域、更深層次、更多維度推進政務服務流程再造,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力爭創造審批服務工作經驗,傾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的新標杆,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積蓄新優勢。即日起,煙臺市加快流程再造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陸續報導煙臺開發區、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集成性創新成果,推廣更多更先進的經驗做法。
智慧辦稅服務廳
智慧辦稅服務廳
「我們企業在大季家街道,距離區裡較遠,以前辦理涉稅業務跑到區裡來回50公裡,費時費力。」富樂(煙臺)新材料有限公司辦稅人員楊小璐說,最近,街道農商行裡的自助辦稅服務點啟用了,基本的業務都可以在自助設備上辦理,尤其是涉及發票方面的十分便捷,對周邊園區內的企業來說是實打實的惠企服務。
隨著「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入,自助辦稅的方式正逐步成為主流。煙臺開發區稅務局以創建「效率最高、環境最好、服務最優」的辦稅服務廳為抓手,進而持續優化開發區稅收營商環境,加快構建「1+N」式「10分鐘辦稅服務圈」,打造體驗式智慧辦稅服務廳,打造「金牌」導稅服務,創新高企服務管理模式,聚焦納稅人便利化需求,培育自貿試驗區經濟發展新動力。
構建「1+N」式「10分鐘辦稅服務圈」
優化提升服務效能
「1+N」式「10分鐘辦稅服務圈」,是以實體化辦稅廳為中心,以分布在轄區內的銀行網點、產業園區、大型商超等為半徑,著力打造「東西南北中、到處有服務」的10分鐘自助辦稅服務圈。服務圈內的各網點全部為智能化自助辦稅場所,既有依託銀行網點建立的稅銀合作自助辦稅點,也包含產業園區內的獨立自助辦稅廳,重點打造「長江路自助辦稅服務圈」、「北京中路自助辦稅服務圈」和「中韓產業園區自助辦稅服務圈」,輻射轄區近5萬多戶納稅人,在10分鐘內到達就近自助服務廳(網點)辦理涉稅業務。
「長江路自助辦稅服務圈」覆蓋了東嶽汽車、正海集團、欣和食品、現代汽車研發、艾迪精密等重點稅源企業和德勝商城、星頤廣場、萬達廣場、永旺夢樂城、萬行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以及業達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規劃建設了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開發區農商銀行自貿試驗區支行、開發區中國銀行自貿試驗區支行、業達智慧谷創業中心等7處自助辦稅服務廳(網點),可為區域內4萬多戶納稅人提供自助辦稅服務。
「北京中路自助辦稅服務圈」覆蓋了富士康(煙臺)科技園區、榮昌生物製藥園區、新時代健康產業園區等重點稅源企業。規劃建設了開發區工商銀行自貿試驗區支行、開發區農商銀行古現支行、八角街道辦事處黨群服務中心等3處自助辦稅網點,可為區域內3000多戶納稅人提供自助辦稅服務。
「中韓產業園區自助辦稅服務圈」覆蓋了萬華化學工業園區重點稅源企業。規劃建設了開發區農商銀行大季家支行、和中韓產業園(潮水)兩處自助辦稅網點,可為區域內2000多戶納稅人提供自助辦稅服務。
各自助辦稅服務廳(網點)均配置智能化自助微廳和自助辦稅服務終端,可為納稅人提供報稅清卡、發票驗舊、發票領用、發票代開、發票認證、設備發行、申報繳稅、文書證明列印、涉稅申報信息查詢等服務。通過與市稅務局智慧稅務核心業務系統、自助辦稅終端管理系統集成,預裝人工智慧語音辦稅輔助系統,為納稅人提供語音辦稅引導,通過語音辦稅、問稅答疑,幫助納稅人進行業務諮詢、業務講解、業務辦理。
打造體驗式智慧辦稅服務廳、「金牌」導稅服務
提升「硬核」納稅服務
2018年底,煙臺開發區稅務局建成啟用了全市首家離廳式高智能化智慧辦稅服務廳,廳內面積800平米,配備了43臺自助辦稅設備,涵蓋「智能導稅區、綜合自助辦稅區、網上移動辦稅區、人工窗口服務區、稅銀合作區、休息輔導區和24小時自助辦稅區」七大區域。廳內包含多功能自助查詢機、透明全息展櫃、全景VR和智慧機器人,開闢雲桌面網際網路辦稅終端和掌上移動辦稅終端,可辦理稅控設備的發行、報稅和清卡,增值稅發票的申領、代開、認證和驗舊,以及繳納車購稅、社保費等各類涉稅業務,其中「人工智慧終端語音辦稅」屬於全國首創,實現了人機語音交互、智能知識搜索和空中客服等多項實時功能;配備了最新「異常行為全景監控提示」功能,實現24小時全景布控,並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手段實現對全區所有自助辦稅終端的智能化管理;藉助5G網絡技術優勢,在全省第一家建成投用「5G智慧辦稅服務廳」(政務服務中心辦稅廳、天馬大廈辦稅廳),能夠滿足納稅人95%以上的辦稅需求,進一步縮減納稅人40%的辦稅時間。真正實現了納稅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全流程、全聯通、全智能」的辦稅新體驗。在此基礎上,該廳啟用後,全市納稅人均可在此辦理所有依申請涉稅事項,享受全天候、全業務、全智能的辦稅服務。該廳啟用後分流承擔了原實體廳60%的涉稅業務,實體廳日均接待納稅人有原來的600戶次降為現在100多戶次,實體廳窗口服務人員縮減了40%。
在人工導稅的基礎上引入自助導稅模式,以多功能硬體設施和「網際網路+稅務」升級導稅服務,確保納稅人和繳費人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在實體辦稅服務廳,將自助辦稅區前置、導稅臺前移,成立專門的固定導稅小組與流動導稅小組,開展分事項精準輔導。固定導稅小組在導稅臺提供業務諮詢、資料預審、文書表格派發、合理取號等服務,避免納稅人因資料不齊等原因「來回跑」、「重複跑」;流動導稅小組在人流高峰期提供「流動」服務,將遇到疑難問題的納稅人引導至諮詢專窗,在自助辦稅區引導納稅人自助辦稅,開展網上辦稅體驗式輔導;在人工導稅的基礎上,引入自助導稅模式,實現「線上線下」互通互融。啟用AI(人工智慧)機器人和自助辦稅終端等智能導稅設備,開通導稅諮詢熱線,製作辦稅服務廳常見業務操作流程圖,印製辦稅指南二維碼,以多功能硬體設施和「網際網路+稅務」升級導稅服務,確保納稅人可通過多種渠道諮詢涉稅事項,減輕人工導稅的工作壓力,減少納稅人等待排隊時間,切實提高納稅人獲得感。
不斷創新優化高企服務管理模式
培育自貿區經濟發展新動力
煙臺開發區稅務局聯合區經發科技局,通過開展聯合摸底、聯合調研、聯合座談、聯合培訓,在自貿區6大行業中篩選出400戶潛質企業,列為高企培育對象納入高企培育庫,利用「高企服務管理微信群」隨時對其進行政策宣傳和輔導,從源頭上抓好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工作。在潛質企業成為高企過程中,通過培訓、座談、引導企業自查等方式開展全程納稅輔導,將管理融入到優化納稅服務中,促使企業會計核算規範、稅收優惠享受符合政策。根據日常管理情況和企業的彙算清繳情況,對高新技術企業實行後續分類管理,弱化對風險較小企業的監控,針對性地加強風險較大企業的監控,在做到企業稅收優惠「應享盡享」的同時,維護稅法的嚴肅性。
「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對於我們這種創新型企業來說可以說是關乎著企業未來發展的命脈,對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9年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榮昌生物製藥(煙臺)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魏建良說,得益於稅務部門的幫助,在認定高企之前就開展納稅輔導,促使規範會計核算、準確把握稅收優惠政策,使這次能夠順利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2019年度,煙臺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約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6%。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入庫稅收20.15億元,約佔全區國內稅收收入總量的12.45%。高新技術企業龍頭帶動作用強、產業集聚效應廣、創新活躍程度高,對經濟增長和稅收增長作用巨大。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優化和完善高新技術企業服務管理模式,加強與地方科技部門的工作聯動,持續高質量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讓『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成為自貿試驗區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煙臺開發區稅務局企業所得稅科科長劉斌介紹。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世羚 通訊員初心皓 李國升 王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