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岱:澳大利亞給拜登重返亞太當急先鋒,結果被中國直接摁死了

2020-12-22 家國時事

關於澳大利亞要我們中國道歉的新聞。

最近爆出的一個大事是,澳大利亞的特種部隊跟美國去阿富汗殺人放火,為了練膽練兵,屠殺了無辜阿富汗平民,然後澳大利亞的良心官員經過幾年的鍥而不捨終於爆了出來。

而且是實錘爆了出來。

然後的,當然是國際社會譁然。

我們的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先生,就發了一個烏合麒麟畫的政治諷刺漫畫,諷刺澳大利亞的惡劣行徑。

然後,就是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親自下場,錄了視頻。

要求中國正式道歉,理由是中方「發布和偽造一名澳大利亞士兵割喉兒童的宣傳圖」。

殺了無辜人民的強盜,竟然不自己給世界道歉,還要我們道歉?

岱岱不禁想到了一幅圖——

我們當然不會認慫,直接剛。

趙立堅非但沒有刪推特,還霸氣置頂。

而烏合麒麟這位畫過方方的真正後浪,也表示不會退縮。

我們外交部更嚴正回應,不會道歉,不會認慫。

這下,中國和澳大利亞開始撕逼了。

關於這件事,岱岱和大家分析幾點。

首先,是趙立堅發推特絕對不是個人心血來潮。

我們組織的紀律性不用多說,外交部門的嚴謹性不用多說,一個標點符號都要死扣的部門,不會紀律渙散到讓外交官隨便發推特。

所以,趙立堅譴責澳大利亞的推特不是無的放矢。

這點,也可從公開新聞佐證。

籤rcep之前,中澳之間關係還稍微回暖了下,但是,籤訂完rcep後,澳大利亞轉身就和日本籤訂了一個軍事協議,一下讓中澳關係惡化,中國開始在紅酒等領域制裁澳大利亞。

9月20日,菅義偉出任日本首相之後的首個國際通話就打給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

日本和澳大利亞籤署了一個歷史性的軍事防務協定。根據該協定的規定,日澳兩國將會省去為美國繳納的「中間費」,直接實現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其中,涉及日澳兩國之間的軍隊聯合訓練,防務協調以及互相交流訪問等問題。這也標誌著日澳兩國的同盟關係合法化和正式化。

據英國媒體披露,日澳之間這項協定的籤署耗時六年才終於完成。

11月17日,日、澳兩國宣布《互惠準入協定》(RAA)籤署。

這個準入可不是商品的準入,而是軍事的準入,是軍隊、軍艦、飛機等一系列「真槍實彈」的兩國準入。

「」日澳「準軍事同盟」協定距離北約模式的集體同盟都只有一步之遙:兩國若再往深裡走一些,就可直接「互相擔負防禦義務」,或是實現北約盟約第五條所謂「對締約國之一的武裝攻擊視同對所有締約國的攻擊」。

他們希望通過《互惠準入協定》,讓兩國軍隊的往來變得順暢起來,從而強化兩國的國防合作。

這個協議,在中國看來,是2個信號。

1、美國準備在東亞重新組建針對中國的東約

說東約,是因為美國在歐洲組建了針對俄羅斯的北約。

說重新組建,是二戰結束初期美國在東亞搞過針對中國的東約——東南亞條約組織。

「1955年,美國拉著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基斯坦、泰國、菲律賓建立了這一地區性集體軍事組織,旨在「牽制亞洲共產主義勢力擴張」。說白了,就是要對付中國。

可是當時東南亞諸國各有各的心思:柬埔寨、緬甸、印尼好不容易擺脫殖民統治,對老牌帝國的軍事同盟心存警惕,他們只想好好發展自己,紛紛去參加「不結盟運動」;越南北方已經是社會主義了,南方先被法國殖民,後來又被甩給美國建立「越南共和國」;寮國國內正在鬧革命;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也指望不上……

隨著美國在越戰中的失敗,「東約」於1977年正式宣布解散。」

如今美國想故技重施,在東亞搞一個東約聯盟針對我們中國。

而日澳長跑6年的協議,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得以最終敲定的。

2、日本在借全球混亂掙脫鎖鏈

日澳這個協議,對日澳兩國的意義,是不同的。

對澳洲而言,就是奉美國之命帶頭組建東約對抗中國。

對日本而言,就是趁亂解綁鎖鏈。

日本軍隊沒有自由權。

日本是一個在海外開一把手槍,都要美國乾爹點頭同意的國家。

日本軍隊沒有自主權。

他的軍隊戰時管理首先是聽美國乾爹的,然後才是聽日本政府的。

所以說,日本政治集團的最高利益,謀求國家正常化。

而《互惠準入協定》標誌意味著日本《和平憲法》進一步失效,從前自衛隊想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又受限於和平憲法的約束只能跟著美國後面去去伊拉克做做補給工作,現在可日澳開了個頭,自衛隊可以和平時期去海外了。

而隨著澳洲作為美國的急先鋒,和越南菲律賓韓國等國家組建東約,搞軍事聯盟,日本軍隊的活動範圍也能漸漸擴展到這些地區。

所以說,美國是利用澳洲做急先鋒搞亞洲東約,日本是利用澳洲做順風車搞軍隊解綁。

五眼聯盟的澳洲在這裡頭是打算和中國玩真的。

而日本是打算趁亂撈一筆的,不是真的想當炮灰的。

這一點認識,我們能從中國的外交動作看出。

安倍親拜登,然而籤了rcep後,美國敲打安倍。

而我們面對日澳的小動作,並沒有怎麼針對日本,還在談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我們只針對澳洲發起了制裁,打起了嘴炮。

因為我們知道,日澳搞聯盟開東約的頭,澳洲是主要矛盾,日本是次要矛盾。

所以,這次我們如果不能用經濟手段讓澳大利亞嘗到苦頭,那等美國權力交接後,拜登捲土重來組建東約,我們的就戰略被動了。

所以,看到澳洲這麼急著為拜登重返亞洲打急先鋒,岱岱預測,在拜登掌權之前,我們會集中力量打掉澳洲的氣焰,打掉東亞各國的搖擺態度。

你看我們最近對澳洲的貿易大棒,對澳洲船隻的查扣,對澳洲嘴炮的升級,經濟上是圍繞掩護rcep,地緣戰略上是圍繞阻遏美國重返亞太。

然後,有瓜友問了,我們對澳大利亞毫不留情,趕時間摁死,那麼另一個日本呢?

我們是不是也要威懾加碼搞日本?

no。

日本搞這個,就是渾水摸魚想軍事解綁的。

澳大利亞是五眼聯盟,日本只是美國馬仔,地位不同,人種不同,文化不同,自然不會如此賣命給美國當炮灰。

而且,如今我們中國需要集中力量在拜登上來之前,集中優勢兵力打澳洲一個殲滅戰。

分散力量去壓日本,不明智。

更別說這兩三個月的窗口期,我們還想和日本談中日韓自貿區以及更多經濟合作呢,日本國內不乏反對倒向我們的聲音,我們空出手來壓日本,反倒是讓談判更加難以進行。

因此,我們針對拜登政府這個歐巴馬第三任期的準備,就是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打急先鋒澳洲一個殲滅戰,然後吃下中日經濟合作肥肉。

這樣中國才能嚴陣以待以逸待勞的對付,拜登的重返亞太2.0。

不管拜登這重返亞太2.0會怎麼搞,我們都會有足夠的戰略定力的戰略水平,來見招拆招。

其實,我們在之前,就察覺了澳洲要做拜登急先鋒這個細節。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聲稱收到了一份列有14項中澳爭議的中國政府官方文件,還有一名中國官員匿名給出了表態。而在澳媒看來,這份文件比中方發表的任何公開聲明都「更進一步」。

該官員對澳政府放話:如果你把中國當敵人,那中國就會變成敵人。

兩個國家之間,敢放出這樣狠話的,基本都是奉旨放狠話。

最終,澳洲還是不見黃河不死心,選擇給拜登做急先鋒,那我們也就沒啥好說的,就是幹了。

哦,岱岱最後還得提一下日本,特別是提下安倍。

安倍真的夠老狐狸 的。

日澳這個協議,是在日本新任防長手裡敲定的,基本上是防長給美國拜登交了投名狀。

岸信夫稱:「澳大利亞是我們在該地區的特殊戰略夥伴。為了維持和加強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我們將加強兩國的合作和互動。」

你知道日本防長岸信夫是誰嗎?

他是安倍的親弟弟!

「1959年4月1日,岸信夫在東京出生,他是日本前外相安倍晉太郎與安倍洋子的第三個兒子。岸信夫的長兄是安倍寬信、二哥是安倍晉三。」

安倍和弟弟岸信夫

菅義偉也是可以,在組閣的時候踢出了安倍兩位心腹大將,安倍的親弟弟是安倍唯一的碩果僅存,執掌防長。

然後就在他短短幾個月防長的時間內,敲定了幾年長跑懸而未決的日澳軍事協議,給美國示好,也給自己軍事解綁。

而安倍我們都知道,懂王當初要他當炮灰針對中國時,他馬上就因病辭職。

不得不說啊,政治家都是十分懂的規避風險的。

特別是政治家族。

三國時期,諸葛家族中,諸葛亮在蜀國當丞相,諸葛瑾在東吳當過丞相,諸葛誕在魏國也執掌過大權。

魏蜀吳三國,諸葛家三兄弟,各押注一邊。

要不是三馬食槽的司馬家族橫空出世,晉朝統一三國,那不管魏蜀吳誰統一誰,諸葛家族都是屹立不倒的。

還有近代的魚家等世家,也是在國共兩黨都有子弟從政,不敢國共誰坐這個天下,都能保證家族綿延顯赫。

這一套,安倍家族也玩的溜啊。

安倍捨棄兩個心腹大將換自己親弟弟執掌防長,軍事解綁自己,軍事聯盟東約,倒向美國。

安倍自己規避懂王賣了中國一個人情,在家養病,待天下有變一朝出山,和中國談笑風生談經貿談合作談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前景,倒向中國。

安倍還能對親弟弟耳提面命,遙控指揮,日本軍事解綁是真、當炮灰賣命是假,不變成弄假成真、玩過火。

不管這大爭之世中,中美鹿死誰手,誰坐全球老大的位置,安倍家族都兩邊押注了,總能踩中歷史的進程。

不得不說,安倍家族四世三公的底蘊,真不是蓋的。

所以,看在眼裡的美國,知道日本演戲居多的美國,會對還在養病的安倍如此敲打了。

一方面是為了遏制中日經貿合作,一方面也是想給安倍壓力讓日本能真的弄假成真賣命當炮灰。

大國博弈,都是明牌。

但不管怎麼說,安倍只要做到兩邊下注,安倍家族的地位威名,就能繼續傲立於日本政壇。

一個政治家,如果兩面押注,只能是左右橫跳,是信用破產,是被卸磨殺驢,是慢性的政治自殺。

而一個政治家族,如果兩面押注,卻不會有多少羈絆糾結,不用擔心被卸磨殺驢,而且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怪不得政治家最後,都想發展家族模式啊……

來源:吃瓜群眾專欄pro

相關焦點

  • 美軍「重返亞太」,印度、澳大利亞按捺不住,兩國結盟什麼水平?
    印澳海軍聯合軍演(2017)不久前,美軍的三艘航母駛向西太平洋,引發國內關注,我們知道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開始,這種情況將會成為一種常態。雖然這兩個國家的畫風大相逕庭,但都曾作為過大英國協的國家,文化淵源上竟也能攀上一些關係,加上一些共同的利益需求,看著美軍開始「重返亞太」,兩國也按捺不住了,組成聯盟不足為奇。
  • 美國歷任貿易代表組團「忽悠」拜登:施壓中國,重返亞太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在華盛頓美國商會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商務大會上發表演講美國政客組團「忽悠」:向中國施壓 拜登明年一月才正式就任,各路「智囊團」已經主動跳出來了。美國歷任貿易代表近日拜登提出建議,要求繼續向中國施壓,並團結盟友,引導跨太平洋夥伴關係迅速回歸。
  • 拜登最新兩項任命,和中國直接相關
    新京報訊(記者 謝蓮)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13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提名外交政策專家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擔任「印太事務協調員」一職,主要負責拜登新政府的亞太事務。1月14日,路透社報導稱,拜登已任命希拉蕊資深外交政策顧問羅拉·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出任「中國事務主任」一職。在中美關係陷入僵局的關鍵時刻,拜登的這兩項任命受到廣泛關注。
  • 岱岱:這三本書,改變了我的命運
    當年岱岱讀到這句話的時候,直接摔書而起!小臉通紅的岱岱握緊雙拳,按捺不住的熱血在翻湧,如果當時隔壁小朋友找岱岱玩,岱岱可能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撲上去幹他了……沒辦法,《三國演義》對一個小學四年級的人的震撼,實在太大了,簡直是無情的「降維打擊」。
  • 澳大利亞對華政策基準是美國亞太戰略,既可助推中美對抗亦可緩和
    澳大利亞也主動在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支持美國的軍事行動,並派出軍隊直接參戰。美國則與澳大利亞共享情報和先進國防技術,增加美軍與澳軍的協同能力。在這一背景下,霍華德政府提出了「霍華德主義」,其不再對亞洲國家強調「特殊關係」,也不願對亞洲國家進行過多妥協,而是尋求與美國一道,扮演亞太地區「副警長」的中等大國。
  • 中國聯手委內瑞拉,蓬佩奧被氣得昏招頻出,這步棋果然下對了
    眾所周知,中國企業早在拉美地區搞得風生水起,與當地政府、企業合作已久。早不制裁,晚不制裁,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突然制裁?原因分析起來有五點。是為了報復中國最近恢復對委內瑞拉的石油進口。11月27日,路透社報導稱,中國無視美國禁令,已經恢復了對委內瑞拉石油的進口。
  • 英法航母齊聚亞太,日韓澳也來湊熱鬧了
    拜登即將入主白宮擔任總統一職也基本確定,而他所倡導的政策也會在他即位後一一落實。早在歐巴馬就任總統之時,當時擔任國務卿一職的希拉蕊,曾提出「重返亞太」計劃。美英法航母齊聚亞太隨後這一計劃一直都在推行過程中,如今拜登上臺後,白宮官員被重新任命,其中很多都是歐巴馬時期的白宮官員,「重返亞太」計劃也會隨之加快落實,最近即將卸任的川普也積極為此計劃奔走。
  • 澳大利亞史學家大衛·沃克:中國在亞太區域很重要
    澳大利亞史學家大衛·沃克:中國在亞太區域很重要 2019-08-21 08:58: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川普眼看著要下臺,八字還沒一撇的亞太版北約,已變成一盤散沙
    美國一直想將重心轉向東方,在歐巴馬執政期間就提出了重返亞太戰略,不過在川普上臺之後退出了TPP協定,這使得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有所下滑,拜登上臺之後雖然有望重回TPP協定,不過在川普最後幾周的任期內,他仍有可能做出一些瘋狂舉動,破壞民主黨們的計劃。
  • 和川普諸事不合的拜登,為何在反華上卻穿一條褲子
    亞太日報 重北就任美國總統第一天,拜登就一口氣籤署多項政令,推翻了川普執政時期的多項決策,比如重返《巴黎協定》及世界衛生組織、停止修築美墨邊境圍牆、撤銷「禁穆令」、重新審視或撤銷川普政府的100多項環境政策、撤銷川普政府為促進愛國主義教育成立的「1176委員會」等。
  • 英法航母齊聚亞太,德日韓澳也來「湊熱鬧」了
    2009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蕊,在出席東協會議時,首次提出了"重返亞太"的設想。隨後不久,美國就加入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表明了歐巴馬政府對亞太地區的重視。據《環球時報》15日報導,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表示,為了加強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合作,德國近期準備向亞太地區派遣一艘護衛艦。
  • 美媒:視中國為最大長期威脅 拜登想讓美重返霸主地位決非易事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11月10日發表作者格雷格·邁爾的題為《拜登的世界觀要求美國成為全球事務的中心舞臺》的文章。文章對拜登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立場進行了分析,稱拜登想讓美國重返霸主地位面臨諸多挑戰。全文摘編如下:川普總統將其對外政策概括為一個短語——「美國優先」。
  • 逆轉歷史的「關鍵4天」:川普認輸,中國「戰略挺進」……
    其中TPP被視作美國在亞太拉群,遏制中國的重要工具。至於TTIP,因為主要成員是北美和歐洲,所以體量更大,堪稱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圈(佔全球GDP的40%,貿易總量的50%)。TPP進展很快,在歐巴馬任期內籤署了協議,只等各國議會批准。在這個關鍵時刻,「退群狂」川普上臺了。他認為美國在全球化中吃虧了,TPP也是吃虧的協定,所以直接宣布退出。
  • 最適合中國的國運之選——RCEP與當年的TPP有何不同?
    事實上,由於中國已經和RCEP之中的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東協十國分別籤署協議,因此最大的增量是加入了日本。中日這東亞的兩大引擎加入同一貿易協議,代表著亞太國家在脫離美國的情況下,搭建自己的正式國際安排,為2021年將啟動的中日韓自貿區奠定了基礎。正如歐洲也是從歐洲煤鋼聯營——歐洲共同體——歐洲聯盟一步步走向超國家組織。
  • 英法德三大強國重返印太,美國組團,軍事包圍圈初見規模
    這是要組團的節奏,英國法國兩個歐洲大國宣稱,兩國海軍和航母要重返亞太。近日德國也表達了同樣的呼聲,當地時間12月13日,德國女防長卡倫鮑爾聲稱,德國會派遣一艘軍艦前往印太地區,參加美國主導,日本和澳大利亞共同參加的多國軍事演習。問題來看,德國為什麼突然轉向,也要來蹚渾水呢?
  • 日本熱情邀請,中國稱考慮加入CPTPP,拜登的「後路」被封死了
    本月15日,由亞太15國共同籤署的RCEP正式落下帷幕,這不僅僅給成員國們帶來了新的合作機會,也將逐步亞太推動國際上的貿易往來。在2020這個全球經濟都下跌,不景氣的時刻來說,顯然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 澳大利亞指責中國對其煤炭進行限制,3大罪證一亮出啞口無言
    圖為中國煤炭進口最近澳大利亞開始當眾抹黑中國,指責中國對其煤炭進行限制,難道這個國家又想碰瓷嗎?澳大利亞的此番言論一出,也徹底惹惱了中國,外交部這次直接怒了,乾脆亮出了3大罪證,第一件罪證,近年來多個中方赴澳大利亞項目,被這個國家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拒絕,第二件罪證,華為5G項目在澳大利亞毫無理由受阻,第三件罪證,近年來澳大利亞對華反傾銷案,已經高達上百起,而中國針對澳大利亞的反傾銷調查,只有個位數,這3大罪證一亮出澳大利亞瞬間啞口無言。
  • 剛剛,拜登當選美國總統,被提名對華貿易代表的是戴笠後人?給中國傳遞了什麼信號?
    據此前報導,共和黨曾在喬治亞州、密西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4個關鍵搖擺州發起訴訟,要求推翻該州大選結果,但截止11日晚,最高法院已全部駁回這些訴訟。根據CNBC、Politic等多家媒體報導,昨天美國時間12月10日,拜登提名美籍華裔Katherine Tai(中文名:戴琪)作為美國貿易代表。
  • 亞太股市集體嗨了 白酒再當A股急先鋒!這一品種火爆...
    又是一周A股開盤,白酒股再度充當急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