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重北
就任美國總統第一天,拜登就一口氣籤署多項政令,推翻了川普執政時期的多項決策,比如重返《巴黎協定》及世界衛生組織、停止修築美墨邊境圍牆、撤銷「禁穆令」、重新審視或撤銷川普政府的100多項環境政策、撤銷川普政府為促進愛國主義教育成立的「1176委員會」等。
然而,在這麼多事情上與川普意見不合的拜登,在一件事情上似乎和川普達成共識,那就是繼續對抗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宣示就職後不久,中國宣布對在涉華問題上嚴重侵犯中國主權、負有主要責任的28位美國高級官員實施制裁。
首先我們來看看,遭制裁的美國政客都是些什麼人物?川普政府的國務卿蓬佩奧自不必說,其對中國的敵視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經常對中國發起惡毒攻擊,甚至大言不慚地自稱以「撒謊」「欺騙」「偷盜」為榮;前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因在接受採訪時信口開河地稱「中國向美國投毒」,遭到了主持人的反駁,甚至被不少美國人視為騙子。
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也是個反華急先鋒,威脅越南「遏制轉運中國出口產品」,否則就對越南加徵懲罰性關稅;另一位反華政客、前助理國務卿史達偉也是多次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遭到中方有力駁斥。
制裁名單中還有一名女士,她就是即將離任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她在下臺前也仍不消停,鼓動「各國團結對抗中國企圖排擠並孤立臺灣的作為」,並聲稱美國將持續「敦促讓臺灣在國際舞臺扮演適當角色」、「美國與臺灣的關係將繼續增長和加強」。
為了能夠生動表達自己的對臺灣的支持,克拉夫特專門錄製了長達7分鐘的視頻為臺灣發聲,稱臺灣是「一股良善力量」,還說「臺灣被國際組織與會議排除在外,令人完全無法接受」。
此外,她在推特上附上了一張自己在聯合國大廳裡的照片。在照片中,她手裡拿著臺灣「駐紐約辦事處長」李光章送給她的臺灣黑熊布偶。在川普任期的最後幾個小時,克拉夫特也在推特上支持臺灣並表示:「所有聯合國成員國都應該認識到臺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的好處,以及繼續排斥臺灣造成的損害。」
據報導,克拉夫特在去年9月就會晤了李光章,並原定於上周訪問臺北,後因國務院臨時取消官員所有出訪而未成行,後改以視頻形式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對話,並在對話中對後者表示「美國將永遠與臺灣站在一起」。
然而,對於這些大言不慚、信口雌黃、嚴重破壞中美關係和世界和平穩定的無良政客,拜登政府卻表達了「袒護」態度。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制裁的消息一出,拜登領導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女發言人艾米麗·霍恩(Emily Horne)立即回應,稱中國制裁川普政府前官員的舉動是「徒勞的」和「讓人懷疑的」,並敦促美國兩黨官員譴責中國這一行動。
艾米麗·霍恩在發給路透社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在總統就職日實施這些制裁,似乎是在利用美國的黨派分歧。兩黨美國人都應該批評這種毫無成效且讓人懷疑的舉動。拜登總統期待與兩黨領導人合作,使美國在競爭中戰勝中國。」
路透社的報導稱,拜登任命的美國新任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同意前國務卿蓬佩奧對中國威脅的評估。他在參議院舉行的提名確認聽證會上表示,「毫無疑問」,所有國家中,中國對美國構成了最重大的挑戰。他表示,兩黨在制定對抗中國的政策上,有非常強大的共識基礎。他還表示,儘管他並不同意川普的所有做法,但川普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度是正確的。
這意味著,期待拜登上臺後中美兩國緊張關係會得到很大程度緩解的人士,恐怕要大失所望了。研究中美關係的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拜登上臺後美國國內暫時被遏制的理性聲音會被激發,中美關係表面上會得到一些微調,但整體走勢不會變化。雖然拜登政府可能有別於川普時期對華一味強硬的路線,會在強硬過程中保持一定的溝通和合作,但中美緊張關係短期內很難得到緩解是不爭的事實。
而臺灣問題,無疑是美國政府不會放棄的抓手。亞太日報特約評論員胡麒牧評論說,從美國國家利益出發,臺灣是美國制約中國的一枚棋子,臺灣當局也甘願配合美國去做這枚棋子。所以在中美戰略競爭的大背景下,無論美國哪個領導人上臺,都會通過臺灣來制約中國,這個大方向是不會有太大差別的,但在具體問題的處理上會有差別,比如川普不按套路出牌,可能會做很多非理性的決策,最終結果是損人不利己。而拜登作為建制派,其行事風格相對容易預測,決策也會相對理性,他會利用臺灣問題讓美國在中美博弈中利益最大化,但不會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決策。總體來看,拜登的可預測性客觀上降低了臺灣問題的風險。
胡麒牧補充說,目前,中國的相對實力在不斷增強,相關機構在預測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的時間點在2030年左右,臺灣問題可能是美國延緩這一進程的籌碼,但沒法改變最終結果。在拜登上臺、中美關係依然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中國第一是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減少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對中國的影響;第二是要有戰略定力,因為綜合國力才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堅實後盾,也是決定性因素;第三是在堅守底線的前提下可以與拜登展開對話,爭取積極因素。
亞太日報特約評論員孫成昊表示,不管拜登政府對華態度如何,中國對美國的態度是始終一致的,即釋放積極信號,希望美方能夠與中方相向而行,對中美關係止損,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