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和屁股分離,澳大利亞為何經濟上依賴中國,政治上卻反華

2020-12-26 執筆談古今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一個人一個國家站在什麼位置上,就決定了他的決斷和價值取向。

但是,有一個神奇的國家卻是個例外,這個奇葩的國家神奇的出現了腦袋和屁股分離的情況,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

2020年,自新冠疫情發生後,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在不斷惡化。

尤其是前段時間,烏合麒麟所畫的關於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虐殺平民的漫畫,更是鬧得沸沸揚揚。

若是不了解的人肯定以為澳大利亞和我們有著深仇大恨,但是當我經過了解後才發現,澳大利亞明明是一個靠著中國養活的國家,為何卻成為了反華急先鋒。

經濟上依賴中國,政治上卻堅決反華,這不是腦袋和屁股分家的精神病嗎?他反華圖個啥?

以2019年為例,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額佔了其總出口額的40%左右,數據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位居第一,大概是比2~6名加起來還多。

這也就意味著,澳大利亞的出口很大程度上依靠中國養活。

至於進口方面,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額佔據了其進口總額度的25%左右,咱們依然是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比2~4名加起來還多。

據相關統計,澳大利亞每年出口牛肉約123萬噸,其中24.4%對華出口,位列出口市場首位;

澳大利亞每年83%的鐵礦石,與92%的鋁土礦,都對華進行出口;

澳大利亞年出口海鮮18億澳元,對華出口有7億澳元,澳67%水果也對華出口;

澳大利亞37%紅酒對華出口,已超過法國成為中國最大紅酒進口地;

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羊毛產地,72%羊毛都對華出口,澳67%的棉花也如此;

澳大利亞54%的大麥與22%的小麥都對華出口,中國佔其穀物出口市場35%以上;

澳大利亞每年旅遊業直接收入440億澳元,其中140億澳元來自中國遊客;

澳大利亞40%留學生來自中國,每年學費之類的直接收益就超過120億澳元;

由此可見,中國是澳大利亞絕對意義上的第一貿易夥伴。

如果說,澳大利亞跟美國那樣,出口給中國的都是能限制咱們發展的高科技產品,那咱們也只能捏著鼻子忍了。

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澳大利亞出口給中國的幾乎全都是各類原材料、自然資源或者低端製造產品,而且這些東西幾乎都可以找到替代國進行採購。

反倒是我們給澳大利亞的東西,科技含量要更高一些,這就奇了怪了,純粹的資源國卻對技術輸出國持有政治敵意,他是腦子進水了嗎?

按理說,在經濟上這麼依賴中國的澳大利亞,即便不是中國最堅定的小夥伴,最起碼也不應該對中國充滿敵意吧,他是靠咱們養活著啊。

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澳大利亞不僅沒成為中國的小夥伴,反而成為美國的馬前卒,反華的急先鋒。

即便是和我們有著世仇的日本,也沒有澳大利亞這麼能蹦噠。

而且,澳大利亞跟中國之間完全沒有衝突啊!咱們和澳大利亞不接壤,沒有領土糾紛。

作為工業輸出國咱們對澳大利亞這個資源輸出國也不存在什麼產品競爭問題,而且我們還是澳大利亞第一貿易夥伴,還在給當地帶來工作機會。

不管怎麼看,所有發達國家當中都應該是它跟咱們的關係最好才對。

如果兩國關係惡化了,會發生什麼?澳大利亞根本找不到第二家如同中國這樣的「買家」。

可是為何澳大利亞就成了反華的先鋒?

其實說到底,之所以澳大利亞出現這種腦袋和屁股分家的離奇景象,主要就是因為我們雖然已經崛起了,但是大而不強。

我們的實力雖然足夠威脅美國,但是不足以戰勝美國。因此現今的澳大利亞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經濟上依靠中國,在軍事上依靠美國。

所以,澳大利亞很多時候需要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反華,以討好美國佬的歡心,其就是一個猥瑣的騎牆派。

尤其是南海是澳大利亞重要的生命線,其54%以上的貿易都要經過南海。

中國近年來不斷加強的對南海的控制,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中國威脅」似乎成為了澳大利亞人的心病。

所有上面這一切,都導致了澳大利亞人對中國的恐懼。

而且在意識形態,我們與澳大利亞也格格不入。東方與西方,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這兩大陣營在冷戰時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纏鬥。

雖然,蘇聯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受冷戰時代的影響,澳大利亞到現在還充滿著意識形態的偏見。

相對於歐美,澳大利亞和中國「近在咫尺」,對於中國的崛起,尤其是海軍力量的迅速壯大,感觸最為深刻。

此前澳大利亞雖然對中國不滿且極具戒心,但是面對中國依然是小心翼翼的周旋,個別政客的言論無法蔓延整個澳洲政壇,因為他們鼓不起勇氣獨自和中國抗衡。

但隨著川普上臺後,奉行了極右翼路線,給了澳大利亞極大的鼓勵。

川普發動的貿易戰、輿論戰鼓舞了整個澳大利亞政壇和社會,激發了他們心中的極右翼思想。

澳大利亞自詡為「西方白人國家」,尤其是英美直系血統,一向自我感覺良好,有了川普政府的吹號,澳大利亞就敢衝鋒陷陣。

總而言之,中國的崛起讓澳大利亞有極大的不安全感,所以現在生怕美國人不管他們了,現在跳的最高,嗓門最大,也是為了向美國老大表態、表忠心。

向美國表示自己永遠是美國最忠心的狗,哪怕損害本國的利益,也要為了美國站在反華的前列。

不過,一旦將來中國的實力徹底壓倒美國,澳大利亞就會轉過身子向我們搖尾乞憐,這就是這些國家的本性。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經濟高度依賴中國,為何還敢頻繁找事?千萬別被誤導
    我們對澳大利亞的反擊是「精準有力」的。不過,澳大利亞的經濟真的依賴中國嗎?貿易上依賴中國,卻對中國如此不友好,這樣的態度是在是令人驚訝。這樣的表現其實已難以用「五眼聯盟」的政治因素解釋。為什麼會是這樣,背後其實存在誤區,關鍵在於被誤讀的「兩個」澳大利亞,在貿易上來看,澳大利亞確實是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
  • 澳大利亞經濟依賴中國,為何還「大膽」排華
    除留學生以外,中國也是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和海產品最大的出口國。這段時候,中澳兩國的經濟聯繫非常密切。但矛盾的是,澳大利亞為什麼現在這麼堅持的反華?難道和中國合作共贏不好嗎?非要去和美國狼狽為奸。澳大利亞近年來與中國的關係一直相對緊張。
  • 澳大利亞近期反華情緒上升所為何來?
    是什麼原因讓一個與中國在經濟上有著如此緊密聯繫的國家成了一個「反華急先鋒」?澳大利亞政府和社會動不動就針對中國說難聽的話、做難看的事,這又是為了什麼?《中國訪談》特邀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南亞與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員郭春梅來給廣大網友做一個分析。
  • 「國際銳評」屢屢表演「人來瘋」,澳大利亞政客患上了反華「狂想症」
    國際銳評評論員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少數政客似乎患上了反華「狂想症」,屢屢表演無釐頭的「人來瘋」,讓澳大利亞社會風聲鶴唳,也讓國際社會大跌眼鏡,深感莫名其妙。日前,十多名澳大利亞情報機關探員闖入新南威爾斯州議員肖凱·莫澤爾曼家中,聲稱要獲取他所謂「私通中國」的證據。而據澳媒體報導,此事根源在於莫澤爾曼曾多次到訪中國,對華態度也較為友善。
  • 為何美國前所未有反華攻勢無法讓中國「屈服」
    中國已在恢復經濟,而且很順利,但美國人,卻正越來越深地陷入到這場危機當中。大流行發生前,美國已在發展速度方面落後於中國,並在許多領域數量增長方面輸給中國。現在,危機狀態後的起跑開始了,中國人在起跑線領先。起跑時落後,意味著隨後比賽會有很多問題。美國人明白,他們正在輸掉,因此,在沒可能發展經濟的情況下,試圖用政治手段遏制中國。而且,他們通常不惜動用任何手段和方法。」
  • 美國的盟友很多,澳大利亞為何反華最甚?
    原標題:社評:美國的盟友很多,澳為何反華最甚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資料圖路透社)中澳關係陷入持續緊張,兩國的部長級以上往來已經停了一年多了,很多澳大利亞輿論將中國描述為主要外部威脅和挑戰,而在多數中國人的眼裡,澳大利亞的形象已經從重要貿易夥伴、良好的留學和旅遊地
  • 澳大利亞為何成為反華急先鋒?一個神秘機構浮出水面…
    誰也沒想到,和中國鬧得最厲害的不是美國,也不是日本印度,而是這個看上去人畜無害的袋鼠國。中澳有領土爭端嗎?沒有!有歷史上的血海深仇嗎?更沒有!恰恰相反,我們還是澳大利亞的「金主爸爸」。澳洲商品的最大出口國,就是中國。澳洲最大的鐵礦石出口港黑德蘭港85%的鐵礦石,都銷往中國。
  • 澳大利亞反華假智庫遭大起底
    其實9月底,澳大利亞公民黨官網就發表了《中國敘事》系列報告,揭露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和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近年來在澳大利亞通過各種手段製造反華輿論、破壞中澳關係的所作所為。報告中提到,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通過一群反華分子來製造輿論,傳播反華思想,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前總理顧問約翰·加諾特、國會議員安德魯·海斯蒂、作家克萊夫·漢密爾頓、記者尼克·麥肯齊等人。
  • 世界觀丨澳大利亞:悲哀的笑話 (上)
    在政治、科技、安全、意識形態等領域,澳大利亞一次次向中國尋釁滋事:率先禁止華為5G技術,最早通過明顯針對中國的所謂「反外國幹預法」,借香港國安法頻繁炒作反華議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是充當借「疫」生非的「反華急先鋒」.......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澳大利亞在政治上極盡能事攻擊中國的同時,卻還指望在經濟上分享中國市場的巨大紅利。
  • 澳大利亞欺人太甚!背靠中國受利最多,反華手段卻一次比一次卑劣
    哭窮的澳大利亞,反華手段一次比一次卑劣 早在2018年,西方國家還沒封堵華為的時候,澳大利亞以"妨礙國家安全"為由,第一個站出來全面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5G建設。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澳大利亞對中國同樣不手軟。
  • 「反華」可以有多「努力」?被這家澳大利亞智庫驚到了
    除澳國防部外,ASPI也接受企業和其他機構資助,其中就包括洛克希德·馬丁、諾斯羅普·格魯曼、泰利斯和雷神等外國軍工企業,還有日本駐澳大利亞使館和臺北經濟文化辦公室等外方機構。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最忠實的盟友,澳大利亞在軍事安全上對美國有著深度的依賴,這種依賴關係深刻影響並塑造了美澳關係和澳大利亞的戰略和安全思維。在澳大利亞內部,軍方和情報安全部門的政策立場非常容易受到美國的影響,它們也比其他政府部門更為親美。這種影響也會蔓延到其他領域,ASPI就是這種影響的延伸。
  • 自己丑事不斷仍不忘抹黑醜化中國,澳大利亞為什麼這麼仇視中國
    澳大利亞最近自己丑事不多,抗疫不利,殺害平民,但仍不忘抹黑中國,甩鍋中國,為什麼澳大利亞對中國這麼仇視。政策跟隨由於澳大利亞曾經是英國的屬國,政治動向也緊跟英國的指示。近百年來,英國一有動作,澳大利亞就跟跑去當炮灰。從八國聯軍進北京,到一戰,二戰,韓戰,一場都沒落下。這幾年英國借各種問題對中國內政指手畫腳,澳大利亞也站出來充當馬前卒。
  • 幫美國攻擊中國,澳大利亞反華「鏈條」曝光!
    導讀:近日,澳大利亞一家網站曝光了名為「澳大利亞戰略研究所」撰寫虛假報告污衊抹黑中國和華裔學者一事。該網站稱這家機構的行為完全沒有根據,並揭露澳大利亞從智庫撰寫虛假報告、媒體放大報告不實指控到政府機構毫無根據啟動調查的反華「鏈條」。
  • 多國議員組團聲援澳大利亞,如今的西方反華分子,一屆不如一屆
    (IPAC)發表聯合聲明,敦促所在國的外交部長發表聲明,以支持澳大利亞抵制中國的「欺凌和脅迫」。但似乎是嫌這種小打小鬧還不足以「震懾」中國,於是在12月15日,這個所謂「聯合聲明」也就隨之出爐。在聲明中,IPAC來自9個國家的18名反華議員籤署一份聯名公開信,揚言「中國政府威脅、欺凌、強迫澳大利亞屈從中國的政治訴求」,並稱「這是對世界上所有民主國家的威脅」。
  • 澳大利亞商界警告政客不要幹擾與中國發展經濟關係
    澳大利亞商界領袖警告政府,與中國就大流行的根源進行外交爭辯可能會對雙邊經貿關係的發展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澳大利亞的政客們是否意識到與中國緊張關係新一輪升級將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中國已經出現消費需求增長的勢頭,這對恢復澳大利亞經濟至關重要。
  • 澳大利亞部長想來談生意?一邊反華一邊賺中國的錢,還有人歡迎嗎
    澳洲議會 其次,其實大家都清楚,中國之所以非要跟澳洲的農產品過不去,澳洲總理莫裡森為首的澳洲當局這近一年來借新冠疫情在政治上各種攻擊、誣陷中國的行為才是罪魁禍首。
  • 澳大利亞知道自己犯了錯,但他們害怕被拋棄
    作者:塞西最近幾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迅速,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穩健動力。在美國政府看來,中國的強大將給美國帶來嚴重的威脅,甚至危及美國世界霸主地位。在川普的慫恿下,一些國家也加入了「反華」聯盟,與美國一道對中國進行抵制。作為美國的「小跟班」,澳大利亞最近對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挑釁行為。澳大利亞處於歷史轉折點由於美國對中國的挑釁逐漸成為常態,中美關係已經跌入冰點。
  • 終於知道澳大利亞為什麼那麼反華了
    縱觀澳大利亞反華勢力,口口聲聲宣稱獨立自主,卻大多長期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或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助,拿美國錢,罵中國壞。然而,這些人有一句話是對的,那就是澳大利亞確實面臨著外國幹涉。但幹涉澳的不是中國學生,也不是中國記者,而是ASIO等安全情報機構背後的美國和臭名昭著的「五眼聯盟」。
  • 澳大利亞學者媒體:與中國經濟脫鉤將是一場災難
    個別反華智庫及政客鼓動澳中經濟脫鉤  據澳大利亞當地媒體報導,今年4月,受美國軍火商高額贊助、時常詆毀抹黑中國的澳大利亞右翼智庫戰略政策研究所開始頻繁鼓吹澳大利亞和中國經濟脫鉤。該所國防和戰略主任麥可·肖布裡奇表示,「對於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已經給我們其他人造成了不可接受的風險……我們應當減少澳大利亞對該國經濟活動的依賴。」
  • 澳大利亞對中國輿論、武力、法律圍攻,翻臉後經濟損失誰更大?
    據多家西方媒體報導,澳大利亞議會於今天下午(12月8日)剛剛通過了一項加強澳大利亞中央政府權力的新法律。從此,這個聯邦制國家的中央政府,將有權阻止該國的各州與中國單獨開展貿易合作。事實上,澳大利亞一直跟隨美國,成為反華急先鋒,被稱為美國亞洲副警長,其最近打出的輿論、武力和法律組合拳,不遺餘力攻擊中國。中國還需要持續加大經濟制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