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如今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最終贏得勝利的是拜登,但是一天沒有正式上任,川普就有權過問美國的大小事宜。
而在距離川普卸任這段時間,他仍然有一個月的時間來「發號施令」,他依舊可以想做什麼便做什麼。
針對於中國方面川普並沒有善罷甘休,而是在最後的階段無所不用,中美關係很難再恢復到最初的那個狀態。拜登還沒正式上任,美國國會卻早就已經為他規劃好「對華措施」。
「反華三板斧」為拜登準備妥當
對於「反華」問題上無論是拜登或者川普在任都不會差別太大,但是二人的做事方法卻是有很大的區別,川普劍拔弩張,而拜登卻表現得十分溫和,不會那麼急功近利。
即使拜登再怎樣溫和,但是美國國會已經為拜登「設計」好「反華對策」,即「太平洋威懾倡議」。而該倡議是效仿「歐洲威懾倡議」,有前車之鑑看來「上手」就容易很多。
其中主要是包括太平洋的飛彈防禦能力、為印太戰略做好鋪墊、加強印太同盟的關係,這三方面對於美國針對中國確實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拜登看來他並不想將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弄到僵硬,只想在該合作的領域合作,該抵制的領域寸步不讓,這樣的方案對於拜登而言沒有太大的作用。
美國霸權行徑步步緊逼
美國國會的這三項建議不管拜登會不會施行,美國兩黨都認為中國的發展已日漸成為威脅狀態,所以拜登的上任也不會放鬆對中國的警惕,雖然行事方面不會像川普那樣囂張跋扈,但是也會小心權衡和中國之間的關係。
中國一直秉持著和世界各國和平相處,而和美國之間的關係也是希望穩定發展。
拜登上任以後可能不會強勢針對,但是對於中國「提防」也不會降低,畢竟他也曾經說過中國是競爭對手的話。
至於競爭對手發展的方向未來會何去何從仍未可知,只期望能作為公平的競爭對手,雙方互惠互利,不會出現比較極端的關係。
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只有共同合作才能達到共贏,這一點清醒的拜登深知,希望他不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時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