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上臺後,介入臺灣的力道將變小
眼看美國的川普政府即將期滿離任,拜登團隊即將入駐白宮之際。各方對於美國的對外政策以及國際關係局勢因美國總統換人而產生的變化都開始進行分析。其中臺灣地區「中研院」的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廖年仲表示,拜登上臺執政後,美國政府對臺灣的「友臺」政策或將改變,介入臺灣的力道也可能隨著變小。
-
學者:拜登上臺後 美國對臺政策將存在三方面局限性
(周忠菲 上海臺灣研究會研究員)美國大選已基本塵埃落定,明年拜登入主白宮應該不會存很大懸念。預計拜登上臺以後,美國對華方針不會有明顯變化。在此背景下,未來美國對臺政策走向,將以連續性為主。未來美國對臺海實施軍事幹預的意圖,不會「收手」,但會「收斂」。
-
丁仁方:即使拜登上臺也會打臺灣牌抗中
波頓新書《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揭露美國總統川普蔑視臺灣態度,甚至大膽預言臺灣將成為美國下一波出賣名單。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接受記者訪問認為,川普把臺灣當作選舉工具和做生意的籌碼,臺灣必須同時和中美雙方保持友好關係,才有自保的可能。
-
拜登上臺,蔡英文將坐冷板凳?專家:臺灣要有臺美關係冷卻的準備
對於拜登政府入駐白宮後,中美關係如何走向頗受外界關注,除此之外,「美臺關係」也是備受熱議。 從目前拜登重建「內閣」的名單中也看出,拜登選擇的基本都是政治界的老手,並且幾乎都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政府有聯繫。
-
拜登上臺將如何改變美國的外交
重建美國的同盟關係拜登和川普的主要分歧之一是他們對同盟關係的看法。川普視同盟關係為包袱,而拜登則視同盟關係為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基礎,他認為,只有與志同道合的盟友一起努力實現共同目標,美國才會更強大。然而,重建同盟關係絕非易事。即使拜登當選,盟友也不會立馬改變對同盟關係的看法。
-
拜登上臺,歐洲很可能會拿中國開刀給美國送禮
選情的緊張和膠著出乎人們的預料,也給那些認為隨著川普下臺,美歐關係會大幅回暖的人澆了一盆冷水。 事實上,無論哪方勝出,這次選舉都預示著美國政治和社會將持續分裂。川普的支持者們對精英階層和建制派憤怒有加,為他們心目中的保守社會秩序不斷遭受衝擊而痛心疾首。在他們看來,四年前,國家總算迎來了轉機:川普是一位敢說真話、幫社會糾偏、引領美國走向偉大的總統。
-
王丁楠:拜登上臺,歐洲會拿中國開刀給美國送禮嗎?
選情的緊張和膠著出乎人們的預料,也給那些認為隨著川普下臺,美歐關係會大幅回暖的人澆了一盆冷水。 事實上,無論哪方勝出,這次選舉都預示著美國政治和社會將持續分裂。川普的支持者們對精英階層和建制派憤怒有加,為他們心目中的保守社會秩序不斷遭受衝擊而痛心疾首。在他們看來,四年前,國家總算迎來了轉機:川普是一位敢說真話、幫社會糾偏、引領美國走向偉大的總統。
-
拜登上臺後,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會是怎樣
拜登上臺後,中美衝突將會繼續嗎?未來中美關係可能的走向又是什麼?對於拜登上臺後,中美是否會繼續發生衝突,以及中美關係的走向等問題,許多學者都發表了看法,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點:第一, 中美關係不可能好轉,因為遏華、制華已成為美國兩黨共識;第二, 中美之間的矛盾是結構性矛盾
-
對華政策「三步走」,拜登上臺將修復中美關係?川普計劃徹底落空
近日,德國「時代」周刊網站發表的文章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上任後,將會重啟對華關係,而這將分步驟進行。 川普時代的對華政策 在擔任美國總統的最後一個多月裡,川普準備對中國上演「末日瘋狂」。
-
拜登上臺,中美關係會迎來轉機?金燦榮:別指望太多
眾所周知,自今年年初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的針對我國,抹黑和污衊我國。中美兩國的關係也隨著美國大選持續惡化,一度跌至冰點。但是好在美國大選已經接近尾聲,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極可能擔任下屆的美國總統。在此次會議當中,中國國際問題專家楊希雨針對川普拒絕承認自己敗選給予分析。
-
果然,拜登對臺灣說「不」
民進黨當局希望通過開放美豬進口爭取與美國籤署進一步的「貿易協定」,從而達到自己的利益。但是沒想到拜登的一席話可能會讓民進黨當局的如意算盤打空,島內已經有人急了。拜登接受美國紐約時報專訪美國大選可以說已經告一段落,拜登獲得更高的選票,現在也正處在政權過渡的時期。
-
港媒:拜登上臺前,蔡英文當局竟然還在配合川普 升高兩岸對抗
拜登上任後國事如麻,最棘手就是剎不住車的新冠疫情,美國迄今已有28萬多人死於新冠,目前每天新增確診逾20萬人,災情慘重。拜登3日已宣布將要求所有美國人在他上任百日內戴口罩,防範新冠病毒散播,顯示其政策優先順序迥異於川普,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抗疫,絕對不會是中美問題,臺灣議題更是排很後面。在此情勢下,有趣的是,蔡英文最近的動作卻看起來是百分百在呼應川普!
-
拜登都要上臺了,蔡英文為何還在呼應川普?
儘管現在美國權力中心掌握實權的仍是川普政府,但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拜登上臺後美國的一系列內政外交政策都將產生重大變化,而臺灣地區民進黨偏偏選擇在這個時候挑起兩岸對抗。民進黨挑起兩岸關係緊張,意在逼迫拜登政府近期有兩大事件挑動著兩岸間敏感的神經,一是臺灣地區的民進黨籍「議員」指出,臺灣從大陸方面進口的童書《等爸爸回家》是大陸的文化「統戰」道具,認為該童書裡面含有「中國加油」等字眼,會「侵襲」臺灣兒童的思想。
-
哈裡斯將成美國第一任女總統?渣打銀行八大預測:拜登上臺即辭職
眾所周知,美國大選現已落下帷幕,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已成定局,但也有不少美國人認為川普留下的爛攤子拜登恐怕難以收拾。與此同時,渣打銀行對明年的國際局勢還做出了一些預測,具體有八個方面,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預測拜登在上任後很快就會辭職。
-
姚洋:拜登若上臺,中美關係好轉的可能性有多大|大選之後看美國
川普執政四年,給美國留下許多無法立即消除的政治遺產,其中之一是不斷惡化的中美關係。拜登若上臺,中美關係是否會出現轉機?中美關係不可能回到過去狀態首先要認識到的是,中美關係不可能回到過去的狀態。事實上,歐巴馬在其第二任期裡已經開始把中國視為潛在競爭對手,他和時任國務卿希拉蕊共同主導了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經過川普執政四年的渲染,將中國視為地緣競爭對手也已成為美國精英階層的共識。拜登大概率將繼承這個共識。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時間裡,中美在南海、東海以及「一帶一路」地區都將維持競爭關係。然而,在地緣政治以外的其它領域,拜登可能將重新定位中美關係。
-
美國智庫警告:拜登須謹慎處理中美關係,臺灣尤其是關鍵
文/行走斯圖卡自知總統地位不保的川普,以及野心十足、想搞砸拜登總統任期的國務卿蓬佩奧,就像兩頭怪獸,將美國現有的內政外交局面砸得稀巴爛。留給拜登的爛攤子,棘手只是小事,有些事情可以用兇險來形容。1月14日,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報告,列出了目前全球範圍內跟美國相關的地區衝突風險,其中臺灣問題被列為最高級別的風險事項。有專家表示,中美兩國因為臺灣問題爆發衝突的風險,被川普政府故意推高,即便是他在白宮的日子已經進入讀秒階段,但仍舊在不斷挑釁中國。
-
拜登上臺之後,中美關係會不會自動好轉?中國或可先一步打開局面
文/南風 美國比較理性的官員已經明白,美國也無力改變中國的崛起。但是在拜登執政之後,中國和美國的關係真的會自動好轉嗎?中國對此或許可以先一步打開局面。
-
美國鷹派瞄準了臺灣地區,但中國大陸不會掉進他們的陷阱
美國鷹派們的圖謀在川普政府如魚得水的鷹派們本該隨著川普的卸任而退出歷史的舞臺,但是這些人不甘心。他們抓緊了最後的機會,在這最後的幾十天裡瘋狂在臺灣問題上挑釁中國底線,試圖讓中美關係走向徹底的對立。這樣一來,即使是拜登上臺後,想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也難以下手,只能被鎖死在全面敵視中國的軌道上,那麼這些鷹派就可以繼續在美國政壇上攪亂風雲。
-
哈裡斯將成美國首位女性總統?渣打銀行八大預測:拜登上臺即辭職
2020年全球經歷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黑天鵝事件後,國際政治、經貿等領域均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嚴重衝擊,在此背景下本周一(12月14日)渣打銀行發布了2021年潛在市場意外清單,對明年國際政治、經貿等領域的發展形勢進行了八大預測,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上任即辭職,及中美關係重回正常發展軌道
-
拜登稱會發展對臺關係,可發言中一個細節卻讓臺當局很尷尬
原創 耿直哥 環球時報今天,臺灣《聯合報》報導稱,美國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拜登在該報開設在美國的華人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