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即賺500萬!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怒批:深圳樓市勁兒使反了

2020-12-14 金牛財經官方帳號

作者| 芳芳周靖怡

編輯| 侯璐

「買到即賺500萬,等於彩票中頭獎。」一夜上演的樓市的魔幻神話,讓深圳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又一次站在了聚焦鏡頭前。

11月25日,網紅盤華潤城潤璽一期項目開啟線下選房,活動現場萬人空巷的場景依稀帶著我們回到了炒房白熱化的那幾年——近萬人參與搖號,13小時內1171套房源即刻清盤,有效誠意登記號達到9687個,凍結資金高達339.05億元。據了解,選房現場最受歡迎的是大戶型,總價都在2000萬以上。

深圳樓市的高調隨即引起了新華社的關注。11月28日,一篇題為《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的評論文章,直批眾籌打新、代持購房的現象。

十幾萬元一平方米的商品房儼然成為火爆「投資品」,「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現象顯然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

深圳市住建局在11月30日官方回應「代持炒房」現象,表示已對此開展調查並加緊研究綜合調控政策沒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天價樓盤的熱度立刻被當頭澆上冷水。

動輒千萬的房產遭「瘋搶」,誰是背後的始作俑者?

剛需者資金欠缺,房子掌握在投資客手中,這次潤璽現象反映著深圳樓市的現狀。

此次房源共有969套,按優先滿足無房剛需的原則,按1:10比例確定9690個入圍搖號名額。圍繞這9690個搖號名額,一場「圍獵」大戲開始了。

因為新房倒掛幅度較大,搖到一套潤璽可賺近500萬。據中國證券報了解,在選房現場除無房剛需外,還有不少借名買房的「代持客」、「眾籌買房」的投資客人頭攢動。

不乏有敏銳的小貸公司,為購房者提供經營貸、消費貸、資金過橋等金融服務,提供代持服務的也不鮮見。據悉,在潤璽選房現場,就有一位排在200多號的買家,因為代持人沒法到現場,只能棄權。

目前,深圳二手房的掛牌單價已經接近18萬。5萬元的價差,按照最小戶型100平米計算,也有500萬元的帳面浮盈。雖然最低總價1200萬起,但買到依然超級划算。明眼人都知道,搶一套房啊!

深圳二手房之所以成為了香餑餑,除了地理位置優越,主要還是價格倒掛,能賺錢。因為新房受限價政策管制,二手房管制空間要寬鬆很多,這是造成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的根本原因。

「打新」並不是房產市場的新招,只是今年在深圳捲起的「打新」潮尤為洶湧。深圳土地供應面積受到城市規劃的限制,卻要承載6728人/平方公裡的常住人口密度。人多地少的土地供應難題直接催生了「打新」現象的產生。

「715樓市調控新政」 後,深圳二手房市場的確受到抑制——二手房帶看量、新增房源量、成交量多項數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供不應求的住房矛盾只是一端滑向另一端,一手房市場依舊火爆不減。

瘋狂搶房的背後是投機者的逐利行為——新房限價的規定拉大了新樓盤開盤價與市場價的差距,搶差價成為一本萬利的買賣,一二手房巨大差距更是驅動著他們爭相湧入這一炒房缺口。

越打壓,越上漲的深圳樓市。

從去年到今年,不少樓盤都感受到政府敦促辦理預售許可證、加快入市步伐的壓力。政府也希望通過增加供應,緩解房價上漲壓力。但715新政到現在,僅4個月,拆招越來越快,越來越專業,政策還拿你沒辦法。

樓市調控,剛需先行。715深圳史上最嚴的樓市調控收緊購房資格後,深圳大部分入市新盤都按照優先滿足無房居民家庭購房需求的原則,分類確定入圍人數,再採取公證搖號策略。此政的確提高了購房門檻,卻也將真正要買房的無房者擋在了門外。

從歷史上來看,深圳房價十分堅挺,傲居北上廣深之首,就算是在2015年全國大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出現鬆動甚至陰跌的情況下,深圳房價仍然一枝獨秀、高奏凱歌。

在瘋漲的房價面前,「剛需」這個詞的含義,被徹底的扭曲了。1184-2984萬的房子竟然被叫「剛需」讓人咋舌。面對深圳的這種千萬」剛需「房,網上普遍流傳著一種說法,深圳的房價與深圳無關。有限房源+超多認籌者+超低中籤率,已成為深圳新盤搖號時的標配元素。眾多剛需者也只能望「房」興嘆。

曾有人將房地產比作貨幣蓄水池,而房地產的確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蓄水池」的作用——人們的買房需求催生貸款需求,高額的購房款既刺激經濟又促使央行多印鈔票,而貨幣的釋放激活了市場的流通資金。

然而房地產行業的過度繁榮卻會加大貨幣投放壓力、推升通脹率。深圳樓市二極分化則是最好的例子。近十年來,深圳寶安區廠房租金增長5倍左右,龍崗區則上漲7倍左右,高額租金逼迫企業紛紛遷離。深圳商用辦公樓空置率持續上升,僅是2019年就已經達到22.4%。

疫情下的全球經濟以貨幣寬鬆、經濟刺激政策,銀行放水的資金沒有流向實體經濟,反而肆無忌憚地湧入房產業。先息後本的」經營貸「等金融亂象的出現,更是為炒房增加了一把猛火。

通脹+漲價+槓桿預期形成的炒房困境,逼走的不只是深圳的人才和實體企業,更會損傷深圳經濟發展。

高居不下的房價,誰在推波助瀾

與「打新」熱度持續擴圍相伴的是,深圳樓市投資客比重的穩中上行。疫情下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貨幣政策趨於寬鬆疊加近期人民幣持續貶值、深圳樓市均價持續上行,也加大了投資客押注深圳樓市的熱情。不少購房者認為,深圳房地產保值能力強,符合資金配置需要。國內理財偏重樓市這一較為保險的方式更是給房價居高不下添了一把火。

面對各類資本推升的深圳房價,即使是最穩健的剛需也傻了眼。原本按照經典理論,要在「疫後」撿漏的他們,不禁大跌眼鏡,他們並沒有碰到忍痛「割肉」的業主,而是迎來新一輪的房價「報復性」上漲。他們「飢不擇食」地湧入購房市場,成為推高深圳房價的持續動力之一。

撇開開發商、中介、投機者等可以直接在上升房價中獲得實質性的利益。銀行其實也是房價飆升的助推者和最大受益者之一。出於合規要求和風險管控,多數銀行要求貸款人有抵押物,才能放款,而貸款人能夠被銀行認可的抵押物幾乎只有房產,房產也成為「疫後」深圳金融系統當中的硬通貨,加上一些中介高評高貸的慫恿,僅僅價值600萬的房產最後獲得700萬貸款,也變得「順理成章」了。

另外,長期來看,貨幣供給量增長明顯助推房價上漲。M2增加對房價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需求被最大限度激發,M2增加使得消費者對房產的需求(包括投資、自住等)增加;二是開發商可用資金增加,土地購買量增加,土地價格上升,同時資金的增加也會使得開發商加大房產供給,當需求效應超過供給效應時,房價便趨於上升。歷史數據顯示,M2與房價指標存在正相關性。

短期來看,除信貸投放外,房價波動還與調控政策密切相關。在信貸環境相對寬鬆的背景下,新建住宅價格指數環比漲幅明顯回落。金融政策與房地產政策一松一緊,造成了超額信貸投放與房價走勢出現了階段性的背離。

這次的打新熱暴露出哄抬報價、亂帶市場節奏的行為,揭示房價調控絕不是用重政就能一步到位的。除了增加供給、新房限價之外,規範房地產中介行業和房源報價也同樣必不可少。房企融資市場時刻變動,調控政策也必然得隨之應變。

房價為何高?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教授李稻葵表示:是房屋供給不足惹的「禍」,當前房地產調控還是不到位,甚至「勁兒使反了」。最近住建部門給房地產企業提出了「三條紅線」的政策,強調「房住不炒」的導向,但是可能方向有問題。在李教授看來,房地產調控最好的方法是增加供給。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宋丁指出,深圳房產癥結在於供需結構性的失控。深圳土地的限制難以滿足隨著經濟成長帶來的大量的人口、資源、資金,另一方面工商與住宅用地分配的失衡更是加劇了供不應求的現象。

在宋丁看來,深圳應該提供更多擴容、擴權的方式來提升市政土地供應。他還表示,深圳作為一線城市,城市性質決定了它必須大膽注入更多高端服務業。深圳應適當騰出一些製造業,來為三產、科技企業發展提供生產空間。

深圳樓市,到底是全民狂歡,還是全民埋單?充滿金融槓桿的深圳房地產市場,從來都不相信眼淚。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李稻葵:房地產調控「勁兒使反了」
    投資客花個100萬買套房,不管哪座城市,拿在手裡幾年後賣出,妥妥的賺個幾十萬!然而,近年來全國房價漲幅逐年縮窄,波動幅度變小,投資買房難度增加。②大部分城市住房空置率接近20%,空置房超過7000萬套。種種數據表明,現在房子不是不夠,而且已經過剩。既然,空房子已經超過7000萬套,那麼只要想辦法讓這些房子流入剛需手裡,就能滿足剛需的住房需求,房價也不可能持續上漲下去。對此,不少購房者坦言,今後房產稅、空置率出臺,大概率這些房子就能「擠壓」出來,高房價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 深圳再現「萬人搶房」:中一籤暴賺500萬
    1171套房,均價13.2萬/㎡,9690批客戶,凍資339億,除了89人臨時棄選,第1171套房,被第1254號購房者拿下,90%以上都選購,100%銷售率,收金196億。這也是市場普遍吐槽的地方,有網友評論稱:「1992年,深圳新股認購表抽籤,為抓住一夜暴富的機會,數百萬張身份證從全國寄到深圳,買到就是賺到。
  •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孩子最應該學好的是體育課!
    6月17日-7月16日,僑外海外生活規劃服務展將在全國11個城市和地區火熱巡展,本次活動邀請了經濟、投資、置業、教育、法律、稅務等領域的數十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其中清華大學李稻葵教授是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專家之一。
  • 深圳樓市「打新造富」:一個名額30萬,中籤後倒手賺500萬
    新房倒手賺500萬 最近,深圳樓市又火了!應該講,深圳樓市今年的熱度從來就沒有降下去過,從疫情期間二手房房價大漲、天價「茶水費」、715樓市新政,到現在新出的「打新造富」、代持炒房等,深圳樓市的話題一直都很活躍。
  • 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重回清華大學全職任教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重回清華大學全職任教李稻葵 視覺中國 資料圖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重回清華大學。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李稻葵在演講開始階段透露:「我已經不是新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了,我已經回到清華大學,全職作為一名老師工作,今天我的身份應該是清華大學經濟學的教授,是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
  • 買到一套賺500萬?深圳豪宅「打新」遭萬人哄搶,總價2000萬以上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11月25日,深圳「網紅盤」華潤城潤璽一期如期開賣。「買到房相當於中500萬」、「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等成為人們熱議話題。據了解,選房現場最受歡迎的是大戶型,總價都在2000萬以上。而最關鍵的是,目前,潤三等前期單位掛牌17-18萬來看,其中均價價差至少4-5萬,買個100平方米,最少賺500萬,差不多就是一次彩票頭獎。
  • 「央廣網評」「中一籤爆賺500萬」是對樓市硬核調控的叫板
    深圳「華潤城潤璽一期」的「網紅盤」,項目均價約13.1萬元/㎡,而周邊華潤城潤府的二手房均價約18萬元/㎡,價差達到4萬至5萬元。這意味著按該樓盤最小的100平方米戶型算,如果搖中一套再賣出最少能賺500萬元。
  • 中一籤暴賺500萬 這才是最牛「打新」!深圳再現「萬人搶房」 2000...
    1171套房,均價13.2萬/㎡,9690批客戶,凍資339億,除了89人臨時棄選,第1171套房,被第1254號購房者拿下,90%以上都選購,100%銷售率,收金196億。這也是市場普遍吐槽的地方,有網友評論稱:「1992年,深圳新股認購表抽籤,為抓住一夜暴富的機會,數百萬張身份證從全國寄到深圳,買到就是賺到。
  • 中一籤賺500萬!深圳樓市年尾驚現最牛「打新」,新華時評迅速點名...
    近來,深圳樓市異常火熱,多家樓盤開售不到12小時便售罄,一些「網紅」樓盤甚至出現「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現象。深圳市民喬先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先是房價爆發式增長,現在又開盤日就售罄,今年深圳的樓市很迷惑。」對於近日的樓市「打新熱」現象,新華社在11月28日最新發聲,表示抑制需要「硬核」舉措。
  • 深圳樓市的扭曲,遠超你的想像
    很多網友都調侃,這種2000萬的剛需、買一套房就套利500萬的事,只有深圳樓市才有。官媒點名、住建局表態、銀行拒貸......深圳樓市的扭曲,遠超你的想像。時勢在逼著深圳樓市出臺打補丁政策。為什麼深圳樓市會演化成今天這樣混亂扭曲的局面?
  • 深圳「瘋狂」打新背後的樓市真相……
    圖片來源:網絡早前,海岸城回遷房選房,萬豐計劃將4萬㎡(約500套)的回遷房交由沙井海岸城對外銷售,500套回遷房入市,意味著萬豐海岸城商品房房源從之前的926套,變成了1400餘套。不過是這500套回遷房,是否和首開錦園的272套一同入市,暫且還不得而知。當然借鑑意義並不僅限於此,還包括潤璽背後,樓市眾生相的重演,下文我們將做具體論述。剛需能買到海岸城嗎?
  • 買一套賺500萬!深圳這千套「剛需房」:我需要錢,你剛好有
    11月26日,官媒新華社用一篇名為《抑制樓市「打新熱」 需要「硬核」舉措》的文章點名批評深圳,直指深圳政府需要將更多的房地產政策加快落地,隨後深圳政府迅速回應,表示將對違規行為作出嚴肅處理
  • 深圳再現「萬人搶房」,中一套暴賺500萬……房產專家說出真相
    最近深圳一下子衝到了全國樓市的熱點,「打新熱」,「搖中就賺500w」,「1000w剛需盤」,「眾籌打新」等等詞彙可以說都充滿了整個深圳樓市,對於深圳的這個事件,作為外地人今天做個分析,來看看深圳到底是如何發展成這樣,以及是如何吸血全國。
  • 500萬在深圳買房也只能求購,中產在深圳安家,太難了
    500萬在深圳買房也只能求購,中產在深圳安家,太難了深圳樓市深圳樓市,冰火兩重天,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山。住宅貴衝雲霄,3字頭僅坪山有,光明奔5萬,福田南山喜大普奔齊奔10萬。從去年開始,因為業務的關係,他就計劃把公司搬到深圳,並打算一家人都搬到深圳生活。公司搬得很順利,他們過來租房也很順利,只是在買房的時候,遇到了一點困難。知道深圳限購,去年他就弄好了戶口,弄好戶口後就準備買套500萬左右的房子。
  • 深圳再現「萬人搶房」,中一套暴賺500萬……新華社重磅發聲:抑制...
    11月28日,新華社發布一篇題為《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的評論文章,直指近日備受輿論關注的「深圳萬人搶房」事件。深圳「華潤城潤璽一期」的網紅盤,項目均價為13.2萬/㎡左右,而周邊華潤城潤府的二手房均價在18萬以上,價差達到4萬~5萬,這意味著按該樓盤最小的100平方米戶型算,如果搖中最少能賺500萬。
  • 深圳樓市買到就能賺到?錯,昔日瘋搶的旺鋪成了「鬼屋」!投資者:一...
    深圳樓市買到就能賺到
  • 李稻葵:2024年川普是否捲土重來?這對中國來說是巨大不確定性
    李稻葵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2024年川普會不會捲土重來仍然是個問號,這對中國來說是個巨大的不確定性。」李稻葵在11月28日上午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2020-2021)上發表演講。在討論「十四五」規劃和中國宏觀經濟問題時,李稻葵聯繫到美國總統大選的影響因素。他認為,中國科技產業和美國聯繫密切,因此2020年美國大選會影響中國未來宏觀經濟的走勢。李稻葵表示,如果川普連任,中國面臨的複雜性和挑戰可能會更多。
  • 代持費20萬,買中能賺500萬?深圳千萬級「剛需盤」搶房眾生相
    11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發布題為《買到就浮盈500萬!程因屬於早期來深圳奮鬥的那批人,如今一面是迫切改善的需求,一面是無熱點樓盤的入場資格。
  • 上半年·熱城|深圳樓市現「打新」潮,二手房也站上C位
    今年年初,疫情發生後,當全國樓市仍在低迷狀態時,深圳樓市卻直接進入了「火熱」階段,穩站樓市C位。深圳新房市場頻頻再現「日光」「秒光」現象;二手房市場也不例外,部分區域成交活躍度在二季度顯著提升,二手住宅過戶套數在6月份破萬,為2016年4月以來首個二手住宅套數破萬的月份。
  • David Dollar對話李稻葵【川普時代:中美經貿互動新走勢】
    David Dollar對話李稻葵【川普時代:中美經貿互動新走勢】 川普時代:中美經貿互動新走勢 2017年6月1日(周四) 19:00-20:30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