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青年和大家聊一下在國內一些菜市場裡就可以買到的觀賞魚。這個話題的由來是我的隔壁老王在水族店被騙引起的。
快過年了,王嫂安排老王去置備年貨,隔壁老王購置完王嫂安排的年貨清單後,買魚的癮頭兒又上來了。
在水族市場裡,老王在一家魚店見到了像大號三間鼠一樣的魚。店家介紹說這叫一帆風順魚,是和清道夫一樣可以當做工具魚的熱帶觀賞魚,但它可比清道夫清理魚缸高效,賣相也比清道夫漂亮,而且還會越長越漂亮。
於是老王花了50塊錢買了一隻大約20cm長的一帆風順魚帶回了家裡。可是這傢伙在王嫂的眼裡總覺得怪怪的,身體上除了高起的背鰭和類似三間鼠似的三條黑色寬紋有些特點外,整個身上類似像素顆粒似的淺褐色底色怎麼看怎麼覺得和魚缸裡其他熱帶魚的風格有些格格不入。
被媳婦質疑後,老王背著媳婦偷偷把把我找來問我認得這魚不。我打眼一瞧,告訴他,嘿,這魚我吃過,哈哈。
這種商家所謂的一帆風順魚根本就不是熱帶觀賞魚,它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國產魚,主要是在長江流域生長,最大尺寸能長到一米,而且成魚體色泛紅,俗稱胭脂魚。
由於這種魚味道鮮美,從前長江流域廣泛分布的胭脂魚被過渡捕撈數量急劇減少,後來隨著漁業科研院所的努力,現在已經可以實現規模化人工培育繁殖了,南方很多酒店都能見到它為主料的菜餚,可以說它算作是一種高級食用魚了。
不過魚店老闆說它可以作為工具魚,卻也是有一定道理。這種屬於吸口鯉科的魚對食物的接受能力很強,只要不是上浮型飼料,作為底層魚的它基本都是來者不拒。我把這魚的底細告訴給老王后,隔壁老王氣不打一處來,嚷嚷著魚店老闆太奸詐,拿菜市場裡賣的魚糊弄他。
回到家裡我的耳邊不時還響起老王剛才的抱怨,有時候我們這些養觀賞魚的玩家還真不能對某一種具體的魚是不是觀賞魚太過主觀的下定論。也許某地司空見慣甚至是菜市場售賣給人食用的魚類,在另外的地區就成為價格高企的觀賞魚類的情況不在少數。
國外這種情況有太多的例子了,非洲的大型馬鯛、南美洲的巴西亞、帝王三間、龍魚、地圖魚甚至是清道夫都是當地人民餐桌上的食物。而這些魚到了國內那一個不是被我們當做觀賞魚飼養呢?
其實國內也有很多類似的情況,但大部分都是在原生魚水族野釆圈子裡流轉。比如一些地域型的鰟鮍魚、蝦虎魚就曾經被市場炒作過,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白雲金絲和火山鰟鮍了。物以稀為貴,當一些曾經廣泛分布的原生品種受到自然環境影響數量銳減之後,食用變為觀賞只是人們觀念上的轉變而已。
也許隔壁老王買到的胭脂魚,連賣給他魚的這個棒槌水族店老闆也不是很了解。估計是進貨的時候,上遊盤商告訴他是什麼,他就說給作為最終消費者的老王是什麼了。只是這種依靠地域差異產生的信息不對稱的商業行為老青年認為不會長久,否則東北的漁民把野生葫蘆籽轉發到南方水族市場上去售賣黑龍江鰟鮍或者隨便改個噱頭名字的事情遲早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