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譁仔!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魚不同。朋友們,去年春節前買的觀賞魚,現在還活著嗎?
最近,花鳥魚蟲市場的生意逐漸紅火起來了,為了「年年有魚」的美好祝願,觀賞魚似乎是個很應景的年貨。
可是,大家仔細回顧一下,很多心血來潮買回家的寵物魚,是不是都死絕了?
年年有魚變成了年年買魚,說得再露骨一些,其實是年年死魚。原本是個喜劇片,生生被轉譯成了災難片。
除了那些潛心研究養魚技巧的朋友們,普通老百姓養個魚咋就這麼難?
不吹不黑,我們今天就來說說無養魚基礎知識的那些所謂的「觀賞魚愛好者們」吧,譁仔會告訴你們一些小技巧,讓你們成功養一缸魚來過一個舒心的大年。
同學們請坐好,且聽譁仔娓娓道來。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毫無養魚基礎的觀賞魚愛好者們,也適合那些對觀賞魚「略懂」的朋友們。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譁仔的文章拒絕任何個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體的善意轉載,更加拒絕那一小撮疑似不孕不育的偽原創作者的惡意洗稿。請你們自重!
什麼樣的朋友容易把觀賞魚養死?
如果把所有養死觀賞魚的朋友們先歸個類,然後排個隊,你會很驚喜地發現——最容易養死魚的朋友都是那些對硝化細菌一知半解甚至毫無概念的朋友們。
因為他們沒有頓悟一件事兒——養魚的本質根本就不是在養魚,而是在養菌。
所謂的「養菌」,指的就是在養以硝化細菌為代表的這一大群有益菌。
你把硝化細菌這個大爺伺候好了,你的觀賞魚才有可能養好;否則,想養活魚,太難了!
當然,在這個理論中,只有用古法養魚的金魚玩家是個例外,他們是異類,不是水族圈的主力,也不是主流。
硝化細菌是觀賞魚的保鏢,是觀賞魚的保姆,也是觀賞魚的靈魂之友,所以,對於絕大多數魚友來說,一個沒有硝化細菌的魚缸那是一種折磨。
正因為很多觀賞魚小白對硝化細菌完全沒有概念,導致它們認為養魚不過是找個魚缸裝點水的事情,他們的關注點全在觀賞魚身上,而對硝化細菌的巨大作用熟視無睹。
給無基礎的觀賞魚新手掃掃盲
硝化細菌有三大特性:不喜歡紫外線、喜歡氧氣,喜歡多孔多面的無毒固體附著物。
請新手朋友們把注意力放在第三點上——多孔多面的無毒固體附著物。
這個東西其實就是觀賞魚老司機常說的「生化濾材」。
生化濾材就是一大堆多孔多面的無毒固體附著物,它們大多是塑料、陶瓷或者原礦石製品,在魚缸裡扮演菌床的角色,目的是為了討硝化細菌的歡心。
如上圖,譁仔左手上的就是最普通最便宜的細菌屋,譁仔的右手上的就是最昂貴的MP濾材,你喜歡哪種買哪種,全看你的錢袋子沉不沉。
但從養魚技術的層面看,濾材的選擇還受兩個因素的影響——
第一,你所喜愛的觀賞魚喜歡什麼水質?是弱酸性軟水?還是弱鹼性硬水?亦或是二者皆可?
第二,你家的自來水是哪種水質?是弱酸性軟水?還是弱鹼性硬水?亦或是中性水?
如果兩個問題的答案可以保持一致,那你就選擇不幹預水質的中性生化濾材;
如果兩個問題的答案不一致,那你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濾材來調整水質,直到你的水質指標都滿足觀賞魚的需求為止。
這些知識對於那些養魚超過三年的朋友來說是基礎得不能再基礎的知識,但是對於心血來潮在節前買魚的朋友來說,那是必修課,不學不行的。
如何降低早期養魚的難度?
對於那些剛剛開始接觸養魚的朋友來說,微生物知識太過晦澀難懂,他們甚至沒有耐心聽譁仔胡咧咧。
那麼,如何才能讓這些朋友能在春節期間有一個缸觀賞魚來陪伴他們過年呢?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目前距離過年只剩最後7天了,養水的時間是肯定不夠了,我們只能換個思路來操作了。
其次,對於那些只在春節前才想起來買魚的朋友來說,他們也不大可能去選擇太過昂貴的觀賞魚。
基於以上的判斷,譁仔建議零基礎的觀賞魚玩家這麼養魚過年——
第一步,儘量選擇一個大一點的魚缸,並搭配最便宜的生化濾材,生化濾材多多益善,記得搭配兩張物理過濾棉;
第二步,不論你的魚缸有多大,魚缸裡的魚絕不超過3條,新手養魚,低密度是王道,魚少總比死魚好;
第三步,在魚缸裡多放一些沸石,要買白色的,找不到白色的,就找粉色的,絕不買綠色的;
第四步,在魚缸裡種幾株綠蘿,最好是已經發出氣根的綠蘿,它們可以幫你的觀賞魚度過最危險的頭一個月;
第五步,每周換一次水,每次換十分之一;
第六步,如果觀賞魚出現生病的徵兆,不要隨便放藥,即使找你身邊真正懂魚的朋友諮詢,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朋友,最起碼,你是認識譁仔的,對嗎?
敬請關注譁仔說魚,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