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長徵詩詞壁」總長達440米

2021-01-10 婁山春旅行記

貴州省遵義市老城湘江河岸的浮雕長徵詩詞壁總長達440米。 據了解,長徵詩詞壁分主篇與續篇兩部分。主篇是單幅全景式浮雕,以長徵的時間節點設定畫面時間軸,以毛澤東同志的九首長徵詩詞手跡為線索,展開敘事。續篇收錄了朱德、張愛萍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詩詞。整幅浮雕將長徵故事所具有的傳奇性和豐富性,藉以詩文與圖畫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展現,具有較強趣味性和觀賞性。

貴州省遵義市老城湘江河岸的浮雕長徵詩詞壁總長達440米。

貴州省遵義市老城湘江河岸的浮雕長徵詩詞壁總長達440米。

貴州省遵義市老城湘江河岸的浮雕長徵詩詞壁總長達440米。

貴州省遵義市老城湘江河岸的浮雕長徵詩詞壁總長達440米。

貴州省遵義市老城湘江河岸的浮雕長徵詩詞壁總長達440米。

貴州省遵義市老城湘江河岸的浮雕長徵詩詞壁總長達440米。

貴州省遵義市老城湘江河岸的浮雕長徵詩詞壁總長達440米。

相關焦點

  •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貴州遵義召開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貴州遵義召開 2020-12-25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遵義會議」舊址,「茅臺酒之鄉」貴州遵義
    遵義地處中國西南地區、貴州北部,南臨貴陽、北倚重慶、西接四川,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涼溼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遵義怎麼建?
    貴州作為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要在2021年底完成基本建設任務。對於遵義來說,這不僅是重大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民生工程,更是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推動紅色文化旅遊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
  • 年輕人,去遵義重走一段長徵路吧
    攤開地圖,從江西看到貴州,從四川連到甘肅,選了遵義。 遵義是長徵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遵義會議彪炳史冊。1935年,紅軍在這裡轉戰3個多月,演繹了四渡赤水的傳奇。這裡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始形成的地方,是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的地方,是黨獨立自主解決自身重大問題開始的地方。
  • 貴州仁懷「習酒杯」全國詩詞大賽系列活動徵稿啟事
    中華詩詞之鄉、中國酒都——仁懷,隸屬貴州省遵義市,位於貴州省西北部,赤水河谷中遊,大婁山脈西段北側,屬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典型的山地地帶,是黔北經濟區與川南經濟區的連接點、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戰鬥過的地方、茅臺酒的故鄉,2004年7月,被正式認定為「中國酒都」,2017年被授予「中華詩詞之鄉」。
  • 長徵故事反覆講但年輕人真能理解長徵精神嗎?我們從遵義開始找答案...
    長徵,距離我們已80多年了。記者出發之前,心下惶恐: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可該選哪一個點,才能體現長徵精神?攤開地圖,從江西看到貴州,從四川連到甘肅,選了遵義。解放日報·上觀記者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出生於1996年的講解員童丹講起長徵故事,聲情並茂。
  • 傳承紅色基因 凝聚奮進偉力丨貴州高質量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這是弘揚偉大長徵精神、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長徵迸發出的激蕩人心的強大力量,跨越時空,跨越民族;長徵留下的長徵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10月,貴州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印發《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工作方案》,根據貴州紅色文化資源分布情況,突出「生死攸關命運轉折之地」的鮮明特色,確立了「一核、一線、兩翼、多點」的總體架構(一核:以遵義會議會址及周邊文物為核心;一線:以中央紅軍長徵線路為主線;兩翼:以紅二、紅六軍團長徵遺蹟為兩翼;多點: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節點),明確了「以線串點擴面」工作路徑。
  • 致敬長徵 · 婁山關大捷
    1932年周西成屬僚、貴州省民政廳廳長黃不漠(黃道彬),一筆草書「婁山關」三字,鏨石碑刻,立在川黔公路遵義與桐梓交界處。而今川(四川)黔(貴州)公路盤旋翻越,蘭(州)海(口)高速穿隧暢行;川(成都)黔(貴陽)鐵路轟鳴,渝(重慶)黔(貴陽)高鐵遊龍,婁山關變成了黔北的通衢樞紐。
  • 重走長徵路│婁山關:當年鏖戰急 今朝更好看
    婁山關又名婁關、太平關,是大婁山脈的主峰,海拔1576米,距離貴州省遵義市約50公裡。婁山關巍峨險峻、峭壁絕立,川黔公路盤旋而過,人稱黔北第一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自古被稱為黔北第一險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85年前,因紅軍長徵在這裡打響兩次戰鬥而彪炳史冊、蜚聲中外,成為人們嚮往的革命聖地。
  •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婁山關在貴州省遵義市,距離遵義市區50公裡。在「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貴州,婁山關更是千峰萬仞,重巒疊峰,峭壁絕立。佔據了婁山關,向北可以挺進四川,向南可以控制黔桂,所以這裡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關口東側山崖,有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詩詞手跡的石碑。這塊石碑全長25米,通高13.55米。石碑悉用雲南大理石鑲嵌,最大的字有3米多高。毛澤東的書法自成一家,嬌若遊龍,驚似飛鴻,巍峨壯美,氣勢非凡。他的詩詞更是想像豐富、氣勢磅礴、意境高遠。在那樣艱苦的年代,寫出的詞卻充滿了樂觀和浪漫。
  • 高清:走進巍巍婁山關 感受毛主席詩詞中的偉人情懷
    人民網遵義7月31日電 (記者 鄧志慧、王玫)婁山關被譽為「黔北第一關」。82年前的2月25日,紅軍在這裡取得了長徵以來的第一場勝仗。站在藍天白雲包圍下的山頂放眼遠眺,只見婁山山脈逶迤數百裡,兩側群峰險峻,山路陡立,是易守難攻之地。耳畔彷佛又傳來了「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千古吟唱。
  • 「遇見·冬季貴州」醉美遵義紅色、養生之旅
    先帶大家走進「醉美遵義養生之旅」經典線路,一探遵義自然風光。線路推薦:仁懷茅臺酒鎮—赤水河谷旅遊公路(茅臺驛站段)—綏陽十二背後—中國湄潭茶海—遵義會議會址旅遊景區—婁山關景區—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景區第一站:遊古鎮,借酒香,品酒魂「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
  • 遵義,你所不知道的……
    其實,遵義還有他有趣的一面。        很多人印象中,貴州全省是統一開學,統一放假。但遵義有個地方例外——8月3日的時候,桐梓縣黃蓮鄉的10間學校就已經全部開學了,他們已經上了4天課了。黃蓮鄉海拔1500米素有「遵義小西藏」之稱,每年12月中旬便進入凝凍期,全年雨霧天氣300天左右,凝凍天氣50天左右,每到冬季,冰天雪地給黃蓮鄉師生的教學不僅帶來安全隱患,還制約黃蓮教學質量的提升……後來,黃蓮鄉就向遵義市教育局申請,提前一個月開課,提前一個月放假。2017年9月20日,遵義市教育局批覆同意,黃蓮鄉學校秋季學期提前一月上課。
  • 又一座「紅色天主堂」——貴州湄潭天主教堂歷史悠久,曾是長徵紅九軍司令部
    又一座「紅色天主堂」——貴州湄潭天主教堂歷史悠久,曾是長徵紅九軍司令部 貴州省湄潭縣,因水為名。縣城江水環繞,城南有二水顛倒流合,彎環如眉,匯為深潭,故稱湄潭。土地肥沃,山川秀麗、生態良好,被譽為「貴州高原上的一顆明珠」和「雲貴小江南」。因為山巒和天險的烏江所隔絕,湄潭歷來是數次戰爭的寧靜後方,也是盛產茶葉的古茶區。
  • 貴州紅色之旅,重溫遵義會議這次偉大轉折,看四渡赤水出奇致勝
    貴州是多彩的,貴州的山不論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讓人心曠神怡。貴州的天是藍的,空氣清新,汙染很少,天然的大氧吧,讓人沉醉。同時貴州也是紅色的,在這裡無數紅色的景區連成一條線,來此感受革命的不易,更加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
  • 【特價遊】貴州遵義雙飛6日,觀赤水大瀑布、遊土城「女紅軍街」,登婁山關、探秘雙河洞、走進茅臺鎮……
    貴州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真是要山水有山水,要文化有文化,還是「紅色勝地」,特別適合退休族深度遊!退休俱樂部特別為會員定製了一條「遵義雙飛6日遊」,僅需2999元起/人。遵義下轄的赤水,因紅軍長徵時的「四渡赤水」而聞名全國。這裡還擁有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的核心景區——赤水大瀑布。赤水大瀑布比黃果樹瀑布還要高8米,從懸崖絕壁上傾瀉而下,似萬馬奔騰,氣勢磅礴,幾裡之外聲如雷鳴。陽光照射下,還能呈現五色繽紛的彩虹。遵義市綏陽縣有著一大片美景,還沒有被大眾旅遊過度開發,保持著原生態的神秘。
  • 不忘初心,銘記使命——貴州恆豐足球俱樂部參觀遵義會議會址
    今天上午,貴州恆豐足球俱樂部總經理趙旭東 ,常務副總歐毅強,副總經理、青訓總負責人袁弋率一線隊全體教練員、球員以及俱樂部工作人員參觀了遵義會址紀念館。重溫了中國革命發展的艱難歷程,詳細了解了紅軍長徵的背景和原因,仔細聆聽了長徵途中發生在貴州境內的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出奇兵、婁山關戰役等在黨和紅軍歷史上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歷史事件,對人類歷史上這場罕見的跨越中國十五個省份不畏艱難險阻、不畏犧牲、傳播理想的偉大壯舉有了系統的了解。
  • 弘揚長徵精神!「永遠跟黨走·曜陽中國行」系列公益活動走進遵義
    12月12日,「永遠跟黨走·曜陽中國行——走進貴州遵義」系列公益活動在遵義舉行。期間,先後開展了徒步行、緬懷革命先烈、文藝匯演、關愛慰問老人等活動,旨在弘揚偉大的長徵精神,宣傳健康養老理念,推進公益養老事業,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 走過會址、大發渠、工業園…浙江日報記者到遵義,寫下了這篇報導
    貴州日報記者蔣洪飛 攝我們遇見從重慶來紀念館參觀的中學教師熊其山。在這裡,他對著黨旗重溫入黨誓詞,感悟初心。去年,紀念館接待參觀者達400多萬人次。「紅色精神不朽。」陳松來自浙江溫州,1985年大學畢業後到遵義工作。他說,從革命紅船起航地到偉大轉折地,正是在偉大鬥爭中形成的精神力量,激勵著廣大幹部群眾同心共築中國夢。
  • 新華社:貴州遵義——偉大的轉折從這裡開始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子尹路96號的遵義會議會址,一座灰白相間、中西合璧的磚木結構二層小樓,東側一棵高10餘米的大槐樹,幾乎在所有有關會址的圖片、鏡頭中都可以看到它們相依相伴的身影。一座樓,一棵樹,風雨同舟80多載,見證了無數重大歷史時刻,它們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講不完。